•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主要探討民國 99 年政府組織改造四法經總統公布後,確立行政院組織

架構下,教育部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規劃之背景、歷程及對未來教育發展之影響,

本節就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驟兩部分分述如下。

壹、 研究方法

在撰寫論文報告時,文本的參考通常是整理於「文獻探討」中(潘慧玲,2004)。 本研究除文獻探討外,主要係採用焦點團體座談及深度訪談之研究方法進行,說 明如下。

一、焦點團體座談

在質性研究中,訪談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焦點訪談中,受訪者通常為 團體,而非獨自一人。而焦點訪談可說是一種情境模擬,研究者針對某種主題設 計幾個問題,並請受訪者據此發表個人的看法,其目的在於使受訪者接受刺激,

進而了解受訪者對某項事物或議題的感覺(石之瑜,2003)。由於焦點訪談的對象 為團體,因此研究者須有篩選資料的能力,以蒐集各受訪者的反應與情緒(石之 瑜,2003)。Noaks & Wincup(2004)曾說明在焦點團體(focus group)中,研究 者是團體討論的推手、引言者,而不是提問者。為了使座談成功進行,訪談人必 須具備引導他人發言的技巧,一旦團體開始群起討論,訪談人須置身於討論外,

讓受訪者自由談論(Noaks & Wincup,2004:80)。例如:你認為A 說的有沒有道理?

有沒有地方不認同?逐步引導受訪者說出更多想法。石之瑜(2003)曾指出焦點 訪談應開創各種可能的答案,而非公共論述已有的內容,因此訪談人對於受訪者

8

的引導,甚為重要。引導並非是指引討論的方向,而是引發受訪者對於訪問主題 談論更多自己的見解。由於團體訪問是許多人一起受訪,因此在訪問過程中,容 易引發爭論與衝突,而這樣的爭論與衝突,恰好表現出不同人對事件的不同看法

(文崇一,1989)。

石之瑜(2004)指出,焦點研究需具備以下四種特徵:(一)受訪者認知自己涉 入某種事物;(二)受訪者對訪談焦點有興趣;(三)訪問者應使討論集中於焦點上;(四) 強調受訪者本身的主觀經驗,由此可見,受訪者本身的選擇是需要謹慎考量的。

在焦點座談中,受訪者需清楚自己的角色為何,並且對於訪問者希望知道的內容 有一定的了解,如此在討論的過程中,才可能引發彼此之間的討論,進而得出訪 問者所希望知道的內容。也就是說,焦點座談藉由團體的腦力激盪,可以縮點受 訪者的反應時間,或是給予研究者啟示,去找尋事件背後隱含的意義。

由於訪談是以團體討論的方式進行,由不同群體的人產生不同的意見,因此 訪問者無法預測訪談出來的結果。也就是說,焦點座談無法預料受訪者的回答會 朝那些方面發展,因此無法預設焦點訪談的結論(石之瑜,2003)。團體訪問的事

前準備工作十分重要,甚至應以半結構式訪談進行,以把握重點,以避免內容流 於空疏,甚至產生爭吵,使得訪談者無法控制局面(文崇一,1989)。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育部組織改造之歷程與發展,於是選擇這段期間具實務經 驗者、主管代表、業務承辦人員、受影響對象及專家學者共聚座談,各言己見,

以激盪或發展出特別的共識與想法。

9

二、深度訪談

與焦點座談不同,深度訪談之受訪者僅以一人為訪問對象。研究者期望透過 訪談發現一些重要的因素,而這些因素無法藉由表面觀察與普通訪問獲得(文崇 一,1989),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研究者可以對欲了解的內容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然而,由於受訪者與訪問者互不相熟識,因此有時可能產生受訪者的回答有所保 留,或是真實性有疑慮等情形。石之瑜(2003)曾指出深入訪談容易受到質疑的 一點,就是受訪者不信任訪問者,因而不願意透漏真話,或是敷衍訪問者。由此 可見,在深度訪談中,訪問者如何打開受訪者的心防,使其願意對訪問主題侃侃 而談,是訪問者所需準備的功課。而一個好的深度訪談,往往是從敷衍寒暄到推 心置腹的過程,訪問者在訪談開始時即須盡力站在受訪者的位置(石之瑜,2003),

使受訪者願意敞開心胸,回答最真實的問題。此外,就訪談的環境而言,深度訪 談的地點相當重要,訪問者應盡量選擇受訪者熟悉且能放鬆的地點(石之瑜,

2003)。若訪談地點令受訪者感到不自在,可能影響回答的心情,或是使受訪者無 心回答,進而影響訪談的結果。

而在深度訪談中,受訪者的選擇是否恰當,影響了蒐集資料的成敗(文崇一,

1989),研究者須先知道訪談者是否對問題內容有充分了解,有時受訪者的角色也 可能影響他的回答狀況。例如,如果研究者欲瞭解某所小學的辦學績效,而對該 校的校長進行訪談,則校長可能僅會回答學校好的部分,而隱藏較負面的訊息。

在訪談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要了解受訪者所關心的事物,研究者須走入受訪者 的反應,而非將受訪者拉出來(石之瑜,2003),如此才可得到較為貼近受訪者想 法的答案。

10

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在半結構式訪談中,可設計訪問表,表上依據研 究的目的與變項,編定結構嚴謹、標準化的題目以及答案,但是在回答上留下較 大的彈性,以使受訪者表達其更多的意見與想法(吳明清,1991)。此外,有些問 題可以視受訪者的臨場反應,而隨時訪談(葉重新,2004)。

為探究教育部組織改造之歷程與發展,選擇規劃部級組織改造者、院級組織 改造者、組織相關法案審查者及學者專家進行深度訪談,期從不同立場及角度來 詮釋或展開這一段影響甚廣甚大的歷史脈絡。

貳、 研究步驟

本研究主題為探討教育部組織改造之歷程與發展,分析此次組織改造對未來 教育的影響,研究步驟如下圖1-1 所示。

11

圖 1‐1    研究步驟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確定研究主題

政府組織改造歷程與發展之研究:以教育部為例

進行文獻探討

*國內政府組織改造相關文獻 *國外政府組織改造相關內容

*教育部組織改造重要資料

研究方法

焦點團體座談 深度訪談

提出研究結論

提出研究建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