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所謂研究方法,根據陳向明所定義,係指「從事研究的計畫、策略、手段、工 具、步驟以及過程的總和,是研究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程序和準則的集合」。

76 本章節即針對研究所涉及研究途徑與理論基礎、資料蒐集方式、研究現制與範 圍、步驟等進行介紹外,並說明本研究及相關資料蒐集與使用上之倫理,以提升 研究之信度與效度,從而令本研究更加嚴謹。

一、研究途徑與理論基礎

根據朱浤源所定義,所謂研究途徑(Approach),或稱之為研究取徑,係指研 究者針對研究對象係從何種層次作為著眼點,以進行觀察、歸納、分類及分析,

因切入角度的差異,因而配合相對應之概念以作為分析之架構。77 當代檔案研究 有許多取向與方法可用,本研究擬探究民國以來檔案管理制度變革及其戰後與臺 灣檔案管理發展之關係與延續,係以制度變遷作為探討之核心,故擬以社會科學 領域新制度論各項流派中之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作為研究 之主要途徑,針對民國以來檔案管理制度變遷之契機與歷程,及其間接或直接影 響戰後臺灣現代化檔案管理方法與思維之構成。此外,本研究並考量涉及各時期 不同機關在制度發展上的差異及不同時期制度變遷情形,因此在論述上並參酌組 織社會學有關組織制度化之社會制度主義(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相關觀 點,探討不同時期制度發展歷程中,各機關所面臨強制、規範與模仿等制度化過 程,以作為探討我國檔案管理制度發展軌跡之基礎(詳圖 1-3)。

76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02),頁 6。

77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出版社,1999),頁 182。

就此發展路徑依循(Path Dependent)及關鍵時刻(Critical Juncture)的概念以 解釋制度與歷史發展的關係。前者用以解釋制度相互延續的問題,蘇子喬稱路徑 依循係指將整個制度建構過程視為一次次的路徑選擇過程,而上一個時間點所做 的路徑選擇,將會限制制度發展在下一個時間點的路徑選擇範圍。78 換言之,制 度的持續與斷裂即係因制度的路徑依循特性所致。79 黃宗昊從經濟學的觀點進行

78 蘇子喬,〈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

第 28 卷,第 4 期(2010):頁 147-2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解釋,其稱路徑依循係涉及正向回饋,並使原有狀態不斷自我強化的動態過程。80 可知,路徑依循所關注的重點在於決策對於後續影響之因果性,強調事件先後發 生順序間的關係決定了制度後續變遷的方向與模式,而其所涉及正向回饋發生的 時期則影響著制度係如何產生的問題,此則需透過關鍵時刻的分析進行論述。

關鍵時刻透過解釋制度是如何發生的問題,與路徑依循二者彼此互補,

Capoccia 及 Kelemen 即稱關鍵時刻係一段相對較短的期間,當下的決策影響著後 續結果發生的機率。81 在此時間點上,各項因素相互影響產生了制度,制度的達 成 、 變 遷 或 延 續 形 成 斷 裂 與 均 衡 , 如 此 反 覆 , 此 模 式 則 稱 之 為 「 斷 續 均 衡 」

(Punctuated Equilibrium),均衡的維持與打散的原因,亦即造成關鍵時刻的因 素,對於開啟後續路徑而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歷史制度論者為論述制度變遷,

更進一步將制度變遷模式歸納為取代、轉換、層疊及游移等 4 種模式,藉此歸納 制度變遷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關係,亦可作為解釋各項制度發展上的基礎:82

(一)取代:以新制度取代舊制度,將舊制度廢除的模式。

(二)轉換:將既有制度進行修正而成新制度,以適應新時代之需求。

(三)層疊:新制度建構於舊制度之上,從而創造新制度之模式。

(四)游移:既有制度隨著外在環境逐漸弱化,而為新制度所取代的情形。

80 黃宗昊,〈歷史制度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研究》,第 49 卷,第 3 期(2010):頁 145-176。

81 G. Capoccia and D. Keleman,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World Politics, Vol. 59 (2007), pp. 341-369.

82 J. Mahoney, “Strategies of Casual Assessment in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J.

Mahoney and D. Rueschemeyer, ed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外,本研究內容所涉及各機關在檔案管理制度變遷的環境之下,相互間的 影響與制度化歷程探討,除上述歷史制度主義外,本研究在分析上亦酌取組織社 會學範疇的社會制度主義(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觀點,藉此探討民國以 來各項檔案管理制度之緣起、目的、影響及各不同屬性機關的相同化情形。社會 制度論者認為組織會反應出社會制度化的規範、價值及意識型態,組織藉著順從 制度的規則及規範獲得其合理性,83 並藉由強制、規範及模仿等機制壓力,使組 織順從並同形化,而各項機制本質各不相同:84

(一)強制:透過法規、社會期待等方式促使機關同化。

(二)規範:透過教育、專業化等方式促使機關人員劃一思維,以達機關同化。

(三)模仿:透過機關與機關間彼此學習而促使機關同化。

在此基礎之上,本研究則可假設在宏觀的制度變遷過程中,行政效率研究會等 專門機關團體、學校系所的成立(規範性壓力),或《公文程式條例暨公文改良辦法》

等法規頒訂(強制性壓力)等事件發生,對各機關的制度同化有加速作用。再者,

根據社會制度主義觀點,模仿是組織同化的一個重要歷程,因此,本研究亦可假設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內政部開放各機關到部實習,或陳國琛等人在舉辦多次文書講 習,並將相關經驗出版或於期刊上討論,人才的培育與傳播,增加了機關與機關間 互相模仿與交流的機會,因而促進各機關在制度同化上的速度。

故此,本研究藉由上述新制度論之觀點,探討並分析民國以來檔案管理制度 變遷之肇因、背景及其後影響。考量檔案管理制度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並具有

83 W. Hoy、C. Miskel,林明地等譯,《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臺北:麗文文化,2006),頁 341。

84 W. Scott,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NJ: Prentice Hall, 1998), p.1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強烈的時間、地域特性,也因此檔案管理制度改革歷程與歷史制度論所強調路徑 依循概念吻合,而為深入探討各機關制度同化之情形,則酌取社會制度論之觀點,

將民國以來檔案管理制度的變遷軌跡置於二者的架構中進行觀察,一來可藉此探 討新制度論應用於檔案管理制度研究之有效性與分析架構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亦 可探討我國的檔案管理制度改革經驗是否有新制度論無法關照到的特殊性,以此 作為本研究之途徑實有其適切性。

二、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為釐清民國以來檔案管理制度變革之歷程、目的及其後對於臺灣檔案 事 業 發 展 之 影 響 , 本 研 究 係 以 新 制 度 論 作 為 切 入 角 度 , 並 透 過 文 獻 分 析 法

(Documentary Analysis),針對所蒐集文獻進行分析與整理,希冀從中耙梳民國 以來檔案管理制度發展之脈絡。文獻分析法,或稱之為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文本分析法(Textual Analysis)、資訊分析法(Informational Analysis), 係「系統而客觀的界定、評鑑並綜合證明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過去、洞察 現在、預測未來」,85 實質上是對文獻內容進行探究,即對文獻內容進行客觀、系 統或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歷程,研究者透過文獻分析法尋求、檢視歷史資料並客觀 地分析、評鑑資料,也因此相關方法亦稱之為歷史文獻法,惟本研究所著重者在 於強調檔案管理制度的動態與變遷歷程。

文獻資料分析法的應用具有幾項特點,諸如其研究的事件與使用的資料是過 去的紀錄與遺跡、是種間接而非直接的觀察、分析的結果可用以解釋現況、預測 未來等。86 本研究考量不同文獻,對於研究會有不同的助益或侷限,因此針對我

85 葉至誠、葉立程,《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1999),頁 138-156。

86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頁 1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檔案管理制度及檔案事業發展相關書籍(如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所擇選 13 本檔案經典舊著等)、期刊(如國民政府行政院行政效率研究會所出版《行政效率》

「檔案專號」等)、論文、灰色文獻(如行政院會議紀錄等機關內部文件、政策及計 畫等官方資料、年報、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檔案學講義等)、檔案(如 國史館所典藏國民政府檔案、檔案管理局所典藏 1949 年以前中央各級機關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典藏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及臺灣省政府檔案、福建省檔案館所 典藏福建省政府及所屬各級機關檔案、總統府檔案等)與網路資源進行廣泛性地 蒐集與檢驗,並針對相關人員(如甘乃光、許靜芝、何魯成、孔充、李樸生、滕 固、董文琦、黃季陸、王雲五…等)進行資料蒐集,相互驗證與填補,以確定資 料之可靠性和可信度,並透過資料的耙梳、整理與分析,從而瞭解、重建過去所 獲致的結論中,探究民國以來檔案管理制度變遷過程相關發展,及其與國家社會 彼此間之相互制衡與影響。

此外,本研究除透過蒐集相關文獻、史料外,為利提高研究之信度與效度,

並針對過往從事相關作業及教學之人員進行訪談,以相關背景人員經驗作為研究 之參考與資料之佐證,然考量訪談人員所經歷年代、經驗上的不同,目的在透過 訪談者瞭解過去發展情形與過程,訪談對象包括張樹三(圖書館學、檔案學學者)、 路守常(檔案從業人員、檔案學學者)及其他相關從業人員等,從而瞭解 1949 年 前、後,兩岸相關制度及檔案管理發展之斷裂與承襲,並作為三角交叉驗證

(Triangulation)之基礎。

三、研究範圍、限制與倫理

三、研究範圍、限制與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