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atton(1995:25)認為質的研究是自然的,在於研究者並不企圖以人力操控研究情 境,研究情境是一項自然發生的事件、方案、社區、關係或互動,這其中沒有研究者所 建立的或為研究者而建立的先決方針,而是應用質的方法,乃為了了解在自然發生的狀 態中自然發生的現象,這相當符合本研究想探討的方向,因此本研究將使用質性研究之 三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來進行研究。

一、 文獻分析法

葉至誠等認為,文獻探討乃是經由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的方法,此方法為間接研究方 法,其在社會研究過程中之所以被廣泛運用,是因在某些限度之內,它可以幫助我們了 解過去、重建過去、解釋現在及推測未來。文獻探討的範圍或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為相關研究報告、定期刊物、學位論文。二為類似的科學學說與理論。第三種來源為 一般論者、民間通俗典故、具創造性或思考性的文章(謝定中,2007:37)。

本研究將透過荒野保護協會內部的刊物、相關的著作、內部論壇、電子郵件及相關 紀錄,來進行分析與探討。

二、深度訪談法

潘淑滿(2003:134-144)表示,深度訪談法是質性研究中較常被用來進行資料收 集的方法,訪談是在創造一種情境,讓研究者可以透過口語雙向溝通的過程,輔以聆聽 與觀察,共同建構出社會現象的本質與行動的意義,進而透過詮釋的過程,將被研究的 現象與行動還原再現,其在分類上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結構式訪談:

指研究者在訪談過程,運用一系列預先設定的結構式問題,進行資料收集的工作,

所有受訪者都必須接受同樣的問題詢問,訪問的問題順序也是相同的,其彈性相當低。

(二) 無結構式訪談:

研究者在進行訪談過程毋需預先設計一套標準化的訪談大綱作為訪談的引導指 南,較重視如何在自然的情境中,了解複雜現象或行為背後的意義。

(三)半結構式訪談:

介於結構式訪談與無結構式訪談之間的一種資料收集方式,研究者在訪談進行之 前,必須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的大綱,作為訪談指引方針,不過,在整個 訪談進行過程,訪談者不必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來進行訪談工作。通常,訪談者也可 以依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作彈性調整。

由於本研究在訪談上需設計訪談大綱,方能掌握訪談的重點,又希望在訪談上保持 彈性,使訪談中能獲得其他重要的資訊,故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針對研究主題相關 人員進行深度訪談。

第六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委員會之志工人力資源管理,因此重點在於 分析「人力需求規劃與任用」、「人才培育」、「考核評估」、「志工督導」與「志工 激勵及志工流動」等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五個部份,此外,荒野保護協會的組織目標、組 織運作及志工文化,對於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也有重大的影響,本研究也將一併進行討論

志工文化 組織運作

組織目標

志工人力需求規劃與任用 志工培育 志工考核評估 志工督導 志工獎勵與志工流動

圖2-2 研究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