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3-1-1為幽默刺激引發幽默反應之示意圖,誠如圖3-1-1所示,幽默理解是 一切幽默產生的基礎,它影響個體對幽默刺激的種種反應,間接影響幽默所造成 的效應。因此欲探究幽默,首先要從幽默理解暨感知著手。

欲了解個體在幽默理解上的差異,有必要對幽默的認知理解歷程有更深的了 解,幽默認知理論中,以「反向-合意」模式對語言幽默的認知理解歷程論述最 為完備,以下將以「反向-合意」模式為核心,闡述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3-1-2 所示。

圖 3-1-1 幽默刺激引發幽默反應示意圖

「反向-合意」(陳學志,1991;1995)模式將個體對於笑話之理解歷程分為 四階段:

一、 衍生隱含命題階段:是指個體自閱讀笑話後,激起優勢基模,並且不自 輸入

幽默刺激 幽默理解 幽默感知 輸出

幽默反應

覺地產生「隱含命題」之歷程。優勢基模是個體最常使用、最有可能被激發之認 知基模,也就是說個體在思考上的固著性。因此,語言幽默的創作者首要必須先 引個體產生強烈地思考固著,然後再出期不意地給予一個不諧調、對立的笑點,

以營造失諧的狀態。然而,個體是否會落入此引導?研究者以為這和個體的思考 風格有關。

研究者認為思考習性傾向於中規中矩者,因為習於按部就班、依循傳統做事,

自然比富創意者更容易受到束縛,落入思考的僵化與固著,因此,何種思考風格 傾向的個體最容易產生固著? 何種思考風格傾向的個體最容易跳脫固著? 個體 的固著程度是否會影響幽默的理解程度為研究者所關注。

因此,在「衍生隱含命題階段」本研究欲探討不同思考風格傾向在思考固著 性上是否有所差異?此為研究問題一。

二、失諧階段:個體受優勢基模的影響而產生「隱含命題」,倘若「隱含命 題」與笑點不符,將進入失諧階段,若相符則完成笑話的理解歷程,不會造成驚 奇、好笑的感受。因此,若個體曾看過該笑話,將可能造成「隱含命題」命中笑 點,過去的研究也指出個體對笑話的感知程度會隨笑話重覆出現之次數而減低,

所以,在實驗過程中,為了降低個體對笑話的熟悉度,研究者不以最方便取得之 網路笑話為素材,改以十年前之笑話集為實驗材料。

三、逆溯推論階段:當笑點與「隱含命題」不一致時,個體會重新推論或詮 釋幽默語句之語義,若能順利形成合理之「逆溯命題」,則個體將產生幽默感受,

若不能,個體會因困惑不解而無法產生好笑的感覺,因此,個體能否「解困」成 為能否形成幽默感知的要件。

語言幽默者通常運用語文的多義性、事物的相對性與多向性來營造失諧、對 立的情境,以引發笑點,因此,個體能否聯想到這些多義性、相對性與多向性,

成為最重要的關鍵。研究者以為「聯想」與「擴散思考」之概念相似,甚或可以 說是創造力,因此,倘若個體富創造力,研究者認為,將有助於聯想力的觸發;

再則,倘若個體看待問題時,慣於用多元的角度來思考,也將有助於產生多面向 且相對性的聯想;是故,研究者認為能否解困,與個體慣用的思考習性有關,因 此,探究思考風格是否影響個體對幽默刺激的理解,此為研究問題二。

四、否定隱含命題階段:個體完成解困後,自然產生好笑的感覺,而形成好 笑程度的高低所在,其可能性有二:

(1) 笑話本身的內容根本就不好笑,無法讓個體產生失諧狀態或是無法營造出強 烈不一致(對立)的效果。陳學志(1991)的研究指出逆溯命題與隱含命題不一 致的強度和產生好笑的程度成正比。

(2) 個體本身對於幽默事物喜好程度的不同,也會影響個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幽默 感受。

因此,本研究將探討不同思考風格傾向的個體與個體之「幽默態度」和幽默 感知的相關性,分別為研究問題三、研究問題四。

另外,關於個體之幽默態度,研究者以為除了可能形成個體在幽默感知上的 差異外,應該也會影響個體對幽默事物的理解能力。幽默的理解通常需要從新奇 以及出期不意的角度去觸發、去聯想,使能發現笑點的所在,因此,倘若個體不 好幽默事物,一般而言,其性格往往是較具嚴肅特質的,在看待事情的角度上,

也容易受到侷限,因此,研究者欲探究幽默態度是否會影響個體的對幽默刺激的 理解,此為研究問題五。

結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