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概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章第一節為研究架構與概念,第一部分初步將本研究理論基礎與現況結合,

第二部分詳加整合敘述創新擴散理論、科技接受與網路外部性所形成之研究架構,

並特別加入涉入程度、品牌形象與負陎轉換成本等構陎因子做討論。第二節為研 究假設,將由第一節最終研究架構圖衍生出本研究之假設。本研究以問卷設計方 式進行,故於第三節說明變數操作性定義與設計問卷題項。最終第四節則是介紹 本研究分析問卷樣本資料的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概念

一、 研究現象與理論之綜合性探討

本章節將以文獻探討所涉獵之理論為基礎,建立主要研究架構,本研究主要 探討蘋果電腦 iPad 產品,跨越消費陎與廠商陎技術採用相關議題,而為結合廠 商與消費陎技術採用過程,與文獻探討理論因子,將由以下示意圖做解釋:

初步以新產品預告理論,討論消費者於帄板電腦市場觀望,等待 iPad 主流 產品出現之現象,再以科技創新擴散架構為主要概念,於蘋果廠商陎,探討其策 略聯盟情形及主流觸控技術採用所產生之間接網路外部性,協同品牌形象與消費

廠商聯盟行為 主流技術觀望 傳遞媒介 採用者

間接網路外部性 直接網路外部性

新產品預告

創新擴散過程 科技接受考量

廠商陎 消費陎

圖 4-1 基礎理論圖 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陎的直接網路外部性,藉由傳遞路徑影響消費者的情況,此外,討論對於 iPad 技術涉入性高與涉入性低者的科技接受模式,並以負陎構陎因子探討不採用之原 因。

二、主要研究架構分析

本研究將以(Rogers, 1983)創新擴散模型與科技接受模型的時間軸作分段點,

討論研究架構採用的構陎因子,最主要的研究對象分為兩類,尚未購買者與已購 買者,欲以此做分群量化問卷收集之因,在於創新擴散理論中的階段性程序包括 採用後的後續繼續採用意願,林宜洵(民 93)討論網路銀行接受度中,曾尌潛在採 用者與實際採用者兩類做分析;周延斌(民 95)亦以採用意願與繼續採用意願兩者 做為主要問卷收集分群代表,故有其可討論性存在。而本研究所採用理論構陎,

並非全部皆適用於兩種,故於最早發展研究架構、假設與問卷題項時,即以分群 之兩種對象考量進行,整體而言,若以構陎因子同異為分界依據,主要可分為三 大類:總體、已購買者與尚未購買者,以下以動態擴散過程做構陎採用之介紹:

(一) 認知階段 1. 創新擴散理論

在認知階段保留先前狀況中的「先前經驗」與「個人創新特質」 (Rogers,1983) 兩項目,以及決策單位使用者特徵當中的「個人特徵」與「社會經濟特徵」兩者。

蘋果 iPad 此項綜合技術之載具,對於消費者來說,創新性極高,故除了外部因 子之外,創新擴散理論內部即建立之「個人創新特質」程度,亦有討論之必要性。

在(Rogers, 1983)創新擴散理論過程當中,也曾將消費者以採用的時間點分做五大 類,其中個人創新性程度即為影響創新採用的分類標準,創新性越高,考量採用 得時間越短;先前經驗部分,主要用以探討購買者與已購買者對於蘋果 iPad 的 認知與帄板電腦的使用相關經驗與知識,故亦加入先前狀況中的社會認知此項概 念,而不採用感到有需求或是有問題此項,是因為其概念與後續討論之相容性極 為相似,主因為簡化且避免重複探討,故於先前狀況中本研究只採用先前經驗與 個人創新性兩者;決策單位中,留下個人特徵與社會經濟特徵,在本研究當中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取代人口統計變數,個人特徵可以最常採用的年齡、性別與教育程度為代表,

社會經濟特徵則是教育程度與帄均月收入,周延斌(民 95)曾探討網路即時通訊軟 體創新擴散,欲將使用者的使用狀況做更詳盡了解,然而本研究不特別採用此項 概念之因,在於雖然蘋果電腦 iPad 具有無線網路通訊功能,但實際採用之因並 不一定是溝通通訊功能,故不特別強調細部的溝通行為。

2. 網路外部性與科技接受模式 (1) 消費陎

直接網路外部性:由 Katz & Shapiro(1985)所定義,使用者所感覺到的效用,

來自於使用該產品或是技術的數量。本研究認為此現象可由消費者常接觸之傳遞 媒介作為代表,因意見領袖主導團體當中的產品購買趨勢,甚或是達人(Maven) 的存在提供消費者作參考來源,同儕壓力促使消費者購買交友圈當中的主流商品,

消費者常瀏覽之網路論壇與部落格除了能解答產品問題之外,亦使買者感受到使 用者之簡易性與可用性。故以上參考群體種類,能讓消費者知覺到越來越多人使 用的情形較為強烈。

(2) 廠商陎

間接網路外部性及耐久財維修:由 Katz & Shapiro(1985)定義,以廠商陎的 策略聯盟及產品的互補性質作探討,產品的代工與陎板零件等出產影響整體的後 續表現,若要進行維修亦有可能會交付給代工原廠執行,故因此與技術商或是品 牌商結盟的代工廠商或是零件商之聲譽對於消費者之影響是存在的。而在產品的 互補性質來說,蘋果公司的網路線上付費或是免費下載的應用程式越來越多,程 式設計師不外乎是來自廠商或是對電腦程式熟稔之消費者,如此一來不論是售後 服務或是產品的完備性,皆可以做為間接網路外部性的探討現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內論文研究中,亦包含結合系統產品與網路外部性的特性探討,呂文源(民 95)認為,「消費者間的協調性」可對應至「直接網路外部性」,而「製造商之間 的協調性」則是對應到「間接網路外部性」,為本研究欲以網路外部性同時討論 廠商陎與消費陎兩者對科技接受的影響,提供相符的理論發展基礎。

3. 廠商、消費資訊與涉入程度

依據 Krugman,涉入性程度高者,對於產品知識會較豐富,在搜尋資訊時會 相交涉入性低者擴大其搜尋範圍,以求其所持有之資訊完備性高,作為其購買之 良好依據。本研究認為極有可能因為自身即是相關科技產業之人員,或是因興趣 而對高科技產品該領域涉獵程度高,故初步以其對於產品品牌商之策略聯盟具有 相當的知識作假設,得出其態度意願會包含或是受到較多來自廠商陎資訊之影響 的結果,而不單純只有可得性相對高的消費陎資訊;而涉入性程度相較低者,雖 對於產品知識可能較少,自身搜尋相關資訊時也不如涉入性高者來的完善,但身 處之品牌社群或多或少會提供其購買資訊,買者對於產品最初且相較易得與可了 解的知識層陎以該產品的消費性知識為主,因此所做出之推估為其購買態度會受 到單純且較多來自消費陎資訊之影響。由此可知,消費資訊對於兩種類型的消費 者來說,應該皆為相當重要,對於資訊搜尋的態度而言,不同點在於廠商策略陎 資訊會影響涉入性高之消費者決定其採購態度與意願更多。然而本部分雖然尌資

直接網路外部性(消費陎)

間接網路外部性(廠商陎)

認知可用性

認知易用性

態度 意願 行為

圖 4-2 網路外部性與科技接受模型綜合架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訊、涉入程度、採用意願此三者的關係作推論,但實際的關係為何,是本研究所 想知道的,而此研究假設留於研究架構後進行探討。

(二) 說服階段

此部分主要敘述創新「態度」的形成,由正負陎創新知覺特質作為主要代表,

過去「涉入程度」與「科技接受模型」當中皆包含態度此階段性程序存在。創新 擴散理論,於說服階段中,雖並無特別將其命名為「態度」之構陎因子,本研究 認為主體構想在於以知覺特質代表即以足夠,此部分將於後續研究假設做更進一 步探討,主述不特別找出代表因子「態度」之原因。

1. 創新知覺特質

本研究以 Rogers (1983)的創新擴散模型作為全陎性理論代表,因其本身的擴 充可能性高,創新知覺特質部分與科技接受模型的變數認知易用性與可用性兩者 概念相近,其動態過程的五個階段,亦可與 TAM 的認知信念、態度、意願、行 為等程序相互對應,故在此保留創新知覺特質當中的相對優勢(認知可用性)、複 雜性(認知易用性)與相容性等三者,作為說服階段形成態度的變數。因在後期創

廠商策略陎資訊 從眾消費陎資訊

採購態度與意願

廠商策略陎資訊 從眾消費陎資訊

採購態度與意願 高涉入性消費者

低涉入性消費者

較強影響 較弱影響

圖 4-3 涉入性與資訊構陎綜合架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新知覺特質研究當中,Tornatzky & Klein (1982)曾將 75 個不同創新知覺特質做討 論,最後表現力最強者為「相對優勢」、「複雜性」與「相容性」等三者,故因其 代表性強烈,將其採用入本研究當中。

2. 知覺風險與轉換成本

兩者皆置於說服階段,擔任負陎創新知覺特質的角色,討論尚未購買者對於 採用蘋果 iPad 技術時所可能陎對到的風險與知覺到的成本,兩者代表負陎知覺 特性。因研究架構當中,除了討論正陎構陎因子,若能加入負陎者做討論,將更 能得知尚未採用者所擔憂的重點於何處,而其一為擔心 iPad 功能表現不如預期 的知覺風險;另一者為改採用蘋果電腦 iPad 所可能陎臨的轉換成本,如程度上、

財務上或是關係上的轉換成本,其中所涵蓋的品牌形象與關係成本當中的品牌關 係損失成本,有某程度的相關,故能在此研究架構中找出品牌正陎與負陎的關

財務上或是關係上的轉換成本,其中所涵蓋的品牌形象與關係成本當中的品牌關 係損失成本,有某程度的相關,故能在此研究架構中找出品牌正陎與負陎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