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行動研究流程,分為四大階段:一、初步階段;二、研究規劃階段;三、

研究實施階段;四、研究形成階段。其階段內容及規劃必要之工作項目如下:

一、初步階段

初步階段為研究者教學期間,從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進修學習,改變教 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以尋求因應之道。

(一)表演藝術與教育背景:

研究者為專業的舞蹈領域,並修習了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 34 學分與中等教育 學程,結合了表演藝術與教育的知識為其專業背景。

(二)教學經驗:

研究者自民國 90 年起,開始從事舞蹈教學工作,至今約有十六年的教學經驗。

(三)發現問題:

研究者自民國 97 年起擔任國中表演藝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國中表 演藝術課程缺乏客家文化的融入。因此,若教師能把客家文化融入表演藝術課程 中自編教材,藉由表演藝術教學的實務經驗來推廣客家文化,發揚客家文化精神,

並引導學生學習及體認客家文化,讓國中學生能了解、接受和喜愛客家文化,是 研究者想了解並企圖嘗試解決的問題。

(四)進修學習:

基於上述教學經驗與發現問題,研究者於 2013 年 2 月正式進入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客家文化組碩士班進修,期盼對客家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與研究

,能有助於研究者解決教學上面臨的問題。

二、研究計劃階段

研究規劃階段為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2 月期間,一共有以下五個工作項目 及內容,依序如下: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發現,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中,有客家音樂的教材,

但在表演藝術課程方面,卻缺乏客家文化的融入。因此,研究者探索適合一般國 中生的教學方式,試圖進一步的自編教材,把客家文化融入表演藝術課程中,整

64

合設計出清楚、完整脈絡的課程教案與實施教學,並運用表演藝術課程的教學方 式,讓國中學生能用接受、親近和喜愛客家文化。

(二)選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確定研究方向後擬定題目。

(三)蒐集相關文獻:

針對研究方向及研究主題蒐集相關文獻。

(四)設計課程:

研究者將歷年來在教學上曾使用的表演藝術相關教學內容歸納整理,並配合 國中翰林版教科書教材,加入客家文化內容,將資料整合規劃,設計出八堂課 之「佳客偶逢如有約」教案。

(五)專家效度:

研究者將設計出八堂課之「佳客偶逢如有約」之教案,向專家請益、修改 並檢核其課程內容。

三、研究實施階段

研究實施階段為 2017 年 3 月至 2017 年 5 月期間,一共有以下六個工作項目 及內容,依序如下:

(一)徵求研究同意與學生背景調查:

在正式進入研究實施前,依研究倫理之考量,研究者必需先徵求學校主管機 關、研究對象家長之同意,准允研究者進行實施研究,詳見附錄二、三。而後,

為了解學生的狀況,而進行學生背景調查。

(二)課程實施:

研究者依撰寫之課程教案,每週備課及準備教具實施課程教學研究,同時進 行錄影、攝影,並蒐集學生回饋單與學生學習單,詳見附錄九、十。

(三)觀察紀錄、討論:

研究者透過教學觀察員的觀察紀錄、諍友的觀察紀錄、與自身的觀察影片紀 錄,了解自身在教學上的盲點及問題,詳見附錄五、七、八。

(四)反思札記、檢討與修正:

研究者根據上述觀察紀錄,進而撰寫反思札記,對於課程教學進行反思、檢 討與修正,詳見附錄六。

四、研究形成階段

研究形成階段為資料分析與三角檢核及提出結論與建議。其工作內容如下:

(一)資料分析與三角檢核:

研究者將所得的資料彙整後,歸納分析並編碼整理進行質性資料的三角檢 核。並將原始「佳客偶逢如有約」教案反思修改後,為「佳客偶逢如有約」教案 修正版,詳見附錄四。

(二)提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者將所得的結果與發現進行分析與歸納,進而提出結論及建議撰寫為研 究報告。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方法所規劃的研究流程,將其細目整理為研究架構 與流程圖,如下圖 3-1:

續下頁

66

承上頁

圖 3-1 研究架構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