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來自中亞地區的油氣」,則在INOGATE 框架下與中亞地區一海之隔的高加索地 區BTC 以及 BTE 管線,亦能納入本節的討論。

第伍章、 結論

第一節、研究發現

中亞五國的共同特點為「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與「資源稟賦充分」,解體 後Comecon 的經濟互助合作機制不再作用,而各國的基礎建設老舊,影響各國 發揮自身交通樞紐與能源出口的潛能,進一步影響國內經濟發展。國際金融機 構與大國陸續進入這些後共國家,無論基於何種目的,共同目標皆是改善中亞 各國境內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的體質。

所有交通計畫裡,亞銀CAREC 的走廊計畫與歐盟 ENPI 所資助的 TRACECA 為目前最有成效的且影響最大的中亞地區交通整合項目,境內規劃的數條走廊 使得亞洲與歐洲的聯繫更加便利,也能增進走廊途經的沿線中亞各國的發展。

在既存的亞洲公路網(AH)路線中,五個整合機制所提出的交通走廊路線皆有 涵蓋AH 的 5 號線,此路線是由土耳其出發,經喬治亞至亞塞拜然,在由亞塞 拜然Baku 以渡輪橫跨裏海至土庫曼 Turkmenbashi,在經過烏茲別克、吉爾吉斯 與哈薩克再進入中國境內(見下頁圖5-1)。代表 UNESCAP 所發起的 AH 計畫 中,5 號走廊仍是亞洲與歐洲聯繫的主要公路之一。而 7 號線與 61 號線則各有 三個整合機制交通走廊與其重疊,亦是重要的幹道(見下頁表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5-1:亞洲公路 5 號線

資料來源:整理自圖4-1。

5-1:亞洲公路網與整合機制交通計畫相同之路線對照表 AH 與整合機制交通計畫相同之路線 CAREC 交通計畫 5 號、7 號、61 號、63 號、65 號、70 號

ENPI 交通計畫 5 號、7 號、61 至 63 號、65 號、66 號、68 號、70 號 NSRS 交通計畫 5 號、62 號

SREB 交通計畫 5 號、7 號、60 號、62 號、65 號、68 號 EEU 交通計畫 5 號、61 號

資料來源:整理自第肆章第一節。

「TUTAP 電網」、美國「CASA-1000 電網」則指向吉爾吉斯與塔吉克的水電。整 合機制皆致力於改善能源效率以及提供能源政策協商的平台,而在機制成立後 SREB 的相關資金由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與絲路基金提供;俄國 EEU 的交通與能源整合計畫則由歐亞開發 銀行(Eurasian Development Bank,EDB)供應,該銀行為 2006 年俄國與哈薩克 共同組建,其成員國包含全體EEU 成員國。

2002 年至 2015 年陸續建立的 CAREC、ENPI、NSRS、SREB 與 EEU,都各自 致力於促進中亞地區交通與能源的發展。由於中亞各國無法獨立解決基礎設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所提供的協商平台、管理方式、技術指導以及資金,協助中亞各國能夠便利化 陸路運輸以及多樣化能源出口。依循著上述脈絡得證,這些整合機制的計畫有 助於中亞各國獲得穩定的發展空間,在結構現實主義的原則下,中亞五國與國 際金融機構或歐美中俄等大國的合作,將能徹底發揮中亞各國的潛能。

除了中亞五國與整合機制的合作,整合機制間亦有合作關係,像CAREC 舉 辦的交通部門協調會議(TSCC)與中亞各國合作外,亦與 TRACECA 的代表參與 討論交通領域的合作,協調彼此的交通策略。美國USAID 於 2014 年所發布的

《2015 年至 2019 年區域發展合作策略》(Reg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Strategy 2015 – 2019)表示將與 CAREC、EBRD 等國際性金融機構合作,共同促 進中亞地區的發展。而中國SREB 與俄國 EEU 正計畫彼此的合作事宜,透過上 合組織為平台,進一步完成陸路運輸對接。

五個整合機制中,CAREC 是唯一以國際金融機構—亞銀所主導的,其交通 與能源項目以整個中亞地區的發展為首要原則;其餘的四個整合機制都是由國 家或單一區域所主導的。隨著歐盟東擴,其勢力範圍由東歐與黑海地區,進入 了高加索、裏海與中亞地區。為了尋求安全的能源供給來源,避免因為政治因 素而導致的「斷氣危機」影響歐洲國家使用能源的需求,所以BTC、BTE 與跨越 裏海的管線計畫,皆以避開俄國領土為目標。由中亞出發,跨裏海並經高加索 再跨黑海進入歐陸,來增加能源供給來源。

歷經911 事件的美國,為了有效打擊在阿富汗境內的蓋達組織與塔利班,

美國將中亞地區視為軍事據點。隨著美國勢力進入中亞地區,2007 年斯塔爾提 出了中亞、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通對接的想法。斯塔爾的論述,成為NSRS 實行 中亞地區戰略的方向,將以阿富汗為中心,縱向連接中亞與南亞。除了能協助 阿富汗經濟復甦與提供南亞地區充沛的能源,更使得中亞地區能自主地發展經 濟以及不再依賴俄國進行能源出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中國在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後,積極尋找替代的能源供給,中亞地區在地理 位置上的便利性,使得中國不必再經由波斯灣、印度洋,再經過麻六甲海峽運 送能源,而可藉由管線直接從中亞地區取得資源。此外,改善與中國西部與中 亞地區間的交通,有助於西部地區的開發。而俄國欲藉由EEU 來恢復自身在後 共地區的影響力,然而所提出的統一交通空間、統一能源市場等計畫,在中亞 地區的整合上,相較於其他整合機制晚,且目前EEU 成員國僅有哈薩克與吉爾 吉斯,顯示俄國與中亞的合作,仍需藉助SCO 與 CIS 來作為溝通的平台。

由前述脈絡能了解到,歐盟與美國的共同目標之一是促使中亞各國遠離俄 國的勢力範圍,這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在其整合機制—ENPI 與 NSRS 上。以 ENPI 的能源計畫INOGATE 為例,該計畫下的眾多管線皆不途經俄國;同樣的,在 NSRS 戰略下的交通與能源發展計畫,路線都是由中亞地區南向經阿富汗至南亞 地區,而非北上往俄國境內。這些可視為歐美削弱俄國舊有勢力範圍的手段,

更使得中亞各國能在大國的競逐下,發揮自身交通與能源的潛能。

簡言之,只要中亞地區的「交通」與「能源」這兩項優勢尚未被取代,推 斷該地區將能繼續吸引外資,使得經濟持續地發展。陸運交通在中亞地區可能 較不會有被取代的問題,畢竟中亞位於亞洲心臟的事實難以改變;然而能源層 面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頁岩油氣的發展與已開發國家如歐洲國家替代能源、綠 能的發展,也許是未來能源發展趨勢,筆者認為中亞五國未來能夠朝著此方向 發展能源,以因應瞬息萬變的世界脈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