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及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研究發現及討論

回顧本研究的出發點,其實是研究者身為遊戲實況資深使用者,對於實況直 播這個新媒介現象之所以興起的疑惑與反思,並且希望以有別於既有研究的質性 角度切入,除了想理解人們如何且為何會觀看、參與實況直播外,更是要從媒介 演進的宏觀視野來探討實況直播作為一個新媒介技術的傳播特性,以及其在當代 社會及文化結構下所象徵的意義與脈絡。

在本章節,筆者將就實況媒介場域的運作以及使用者的行為來總結本文之研 究發現,進而回頭探討實況直播作為一項新媒介技術,在現代媒體環境下是如何 發展成型、又為整體社會帶來何種層面的影響。

一、 既看且玩的媒介互動場域

實況直播在近年來的發展引起社會大眾的好奇與疑惑,以筆者所熟悉的遊戲 實況平台來說,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遊戲為什麼不自己玩就好,而要浪費時 間去看別人玩?」這樣的疑問不僅限於遊戲實況的類型,而是可化為對實況直播 此一媒介現象的重點提問:何以人們願意花費時間觀看他人生活的直播?

本研究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誤解了實況媒介的本質。誠然,實況主所直播 的影音是主要的媒介內容,人們也確實收看或收聽實況主的影音畫面,但實際上,

實況直播的「內容」並不只是實況主個人的表演,而是他們與聊天室群眾的即時 互動過程所共同創造而成。

換言之,實況場域中的觀眾其實也在進行「遊戲」,只是這不同於他們自身 作為玩家時的「遊戲」,而是宛如圍觀甚至參與了一個狂歡慶典當中的表演現場,

爭相以充滿創意的語言文字來玩樂、起鬨,藉此解放日常生活中的限制與壓力。

此種充滿遊戲性與狂歡化氛圍的媒介互動場域,其實也隱含平民大眾被現實生活 所壓抑的創意、生命力乃至於促進日常生活改變的動能。

最後,使用者往往會以一種時聚時散的方式在實況場域內外自由來去、在專 心與不專心的使用態度之間游離。針對此種情境,本研究也進一步推論:實況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介傳播的核心意義並不僅止於資訊內容的傳遞,對使用者來說,參與實況場域的 過程本身就帶來某種有別於日常生活運作的愉悅感受,更重要的是,實況場域令 人們得以隨時隨地獲得與他人互動、連結的集體感、卻又能夠隨時脫離而擁有個 體的自由空間,是現代科技社會中的人們,藉由實況直播此一新興的媒介技術而 造就的「流動的群聚」現象。

二、 直播技術象徵既有影音媒介的轉型

實際上,本文這一連串分析的背後,預設了媒介技術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質 性」或「實存意涵」。這指的是,媒介並非只是人們用以傳播內容的工具,一項 媒介技術的發展歷程,其實與當下的媒介環境與社會脈絡有著密切的構連關係,

而其運作更可能促使人們的日常生活行動、乃至整體社會環境逐步地產生變革,

亦即社會因應新媒介科技或技術而產生的「社會實踐」(唐士哲,2014)。而這正 是 McLuhan 的經典概念「媒介即訊息」的核心精神(McLuhan,1964)。

那麼我們該如何詮釋實況直播的實存意涵,甚或其在當代科技社會的脈絡下,

導致了何種社會實踐的發生?在此之前,我們應先理解實況直播此一媒介技術發 展與成型的脈絡,它並非毫無前兆地突然出現在我們眼前,而是立基於既有的媒 介環境上,並且不斷與人們原先的媒體使用習慣磨合,進而獲取其在社會上存續 的意義。換言之,這就是 McLuhan 曾指出的後視鏡(rear-view mirror)的比喻,亦 即,人們往往會從既有舊媒介的角度去理解、使用一項新媒介科技。

是故,當實況直播出現時,使用者往往是將其視為網路影音平台的某種變化

(例如 Youtube),他們的身分仍然較偏向「觀眾」,頂多上面的內容是以往鮮少 出現的、對於他人私生活的某種「偷窺」,也因此早期的使用者並未覺察到實況 媒介的互動與狂歡性質。然而,隨著使用者不斷應用、測試甚或主動型塑實況媒 介的功能,它也逐漸發展為在某些層面相似、卻又迥異於既有影音平台的新媒介 技術物。

相對地,人們對媒介的想像與應用方式,其實也再次呼應了實況直播是挪用 舊有媒介技術的基礎並轉型而成的觀點。在技術形式上,實況直播的確是網路影 音平台的類型之一,是一種「一對多」的大眾影音傳媒;然而,它同時也結合了 網路社群媒體的「互動性」與「匿名性」,使用者得以自由回應並參與實況文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的產製;更有著如同表演現場的「即時性」與「不確定性」,群眾宛如聚集在特 定時空場域,參加一場內容與時長都充滿變化的即興演出。

換言之,若以 McLuhan 的媒介四大律來描述實況媒介技術的發展脈絡,我 們可以說實況的出現是由網路影音媒介「轉化」而成,並且作為一項兼具文字、

聲音與影像傳播的媒介技術物,它「重拾」了現場傳播的即時性,更「強化」了 網路空間的互動性。至於四大律中最具爭議的「淘汰」,筆者認為,McLuhan 的 本意其實在於比喻人們由特定的舊媒介轉向另一項新媒介時,二者之間的相對關 係,而非真是如同字面上的意義,新媒介的發展會使得舊媒介完全消失。在此一 層次上,實況媒介可說是「淘汰」了全部既有的影音媒介,因為無論是在文本內 容、規格或產製流程上,實況都象徵著一種全新的、聚合式的影音傳播格式,並 且逐漸在當代媒介環境中佔據一席之地。

總結來說,本研究認為,實況媒介技術的演進是聚合了諸多既有傳播技術的 特性而形成的新媒介,並且相對於舊有媒介,實況的發展也象徵著當代影音媒體 開始朝向即時現場、集體參與的媒介互動場域方向轉型。

三、 再部落化的現在進行式

延續「媒介即訊息」的論述意涵,McLuhan 也指出,電子媒介的發展將再 次改變人類的感官與認知模式。相對於拼音文字與印刷術所引領的機械文化時期,

由廣電媒體所主導的電子文化時期重新強調了聽覺與觸覺感官以及集體化的經 驗共享,人們的溝通及互動行為就像是重返口語為主的集體、部落化時代,並進 一步促成跨越時空限制、無遠弗屆的「地球村」社會,也就是他筆下所描繪的「再 部落化」的情境。

本研究認為,實況媒介正是當前 McLuhan「再部落化」預言的現在進行式。

從前文可知,實況不僅是承載文字及影音內容的媒體,更是眾人即時互動與連結 的媒介場域。換句話說,如同廣播電視或網路影音平台,實況媒介同樣形塑一個 多重感官並用(視覺、聽覺與觸覺)的媒介場域/感官空間,但相對於一般影音 媒介在使用上強調「接收」和後續的「反應」,實況直播則是將既有電子媒介的 功能結合、轉化為一個即時傳受資訊的媒介互動場域,並替個別的使用者帶來某 種在「同一時刻」與素未謀面的他人共同參與「同一事件現場」的集體感與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感-儘管他們現實中的身體其實是處於各自的私人空間,面對著各自的電腦或手 機螢幕。

更重要的是,在直播逐漸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媒介技術後,這種透過傳播媒 體而形成的跨時空集體群聚現象是隨時隨地在發生,人們不再需要等到太空人登 上月球、或是總統大選開票這等重大事件的發生才有機會共同聚集在電視螢光幕 前,只需要點開任一實況直播頻道,便能觀看並參與當下所發生的即時事件現場,

並且這些現場可能位於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換言之,實況媒介技術的發展促成人類感官更進一步的再部落化,人們宛如 重返部落或城邦社會中的多重感官空間,即時參與一個(或多個)集體互動的過 程,就像參加村莊內的遊戲活動、宗教儀式或節慶。這也是本文之所以引用遊戲 人與狂歡化的理論架構來分析實況場域的考量,因為在某種程度上,Huizinga 與 Bakhtin 的思想都是啟發自人類在進入印刷術年代之前,就始終存在於社會之中 的行為或現象。

須說明的是,如今的網路社群媒介似乎也有著相似的功能與意涵,但筆者認 為,實況媒介以影音為主的內容不僅包含更多的資訊量,使得傳播過程更加貼近 人們在事件現場的感官互動,實況的即時性也更明確地凸顯了人們在某一特定時 間內群聚、又離散的集體行為。若以部落化社會的情境來比喻,社群媒介就像是 村莊或城邦中的集會廣場,每個人隨時可以走到廣場上大聲宣布事項、與他人交 談或在公告欄上留下意見;而實況直播則像是集會所或節慶時的舞台,群眾在特 定時段內共同觀賞、參與並互動,但在結束後卻立刻一哄而散。但無論如何,重 新部落化的感官經驗與互動關係,都是建立在新媒介形式所延伸的感官空間上。

事實上,我們應將 McLuhan 再部落化的觀點視為一種相對的比喻,因為在 現實層面上,任何層次的社會變遷都難以完全回復到先前的樣貌。以上述針對「即 時現場」的討論為例,儘管實況媒介讓人們得以遠距參與一個即時事件的現場直 播,但這樣的現象其實正代表著,所謂「現場」的意涵早已隨之改變,不再是以 往所認為的純粹、直接且無中介的感官體驗,而是一種可以藉由媒介技術,在不 同時空下獲得的傳播經驗產物(吳翠松,2014)。事實上,「現場」一詞本就是相

事實上,我們應將 McLuhan 再部落化的觀點視為一種相對的比喻,因為在 現實層面上,任何層次的社會變遷都難以完全回復到先前的樣貌。以上述針對「即 時現場」的討論為例,儘管實況媒介讓人們得以遠距參與一個即時事件的現場直 播,但這樣的現象其實正代表著,所謂「現場」的意涵早已隨之改變,不再是以 往所認為的純粹、直接且無中介的感官體驗,而是一種可以藉由媒介技術,在不 同時空下獲得的傳播經驗產物(吳翠松,2014)。事實上,「現場」一詞本就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