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4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由於過去有關權變觀點的探討,甚少針對「為何實證上會存在許多不 一致結果」以及「缺乏動態觀點描述企業如何追求配適的過程」進行探討,

而形成了一個亟待研究的缺口。因此,本論文提出三個主要的研究議題,

分別從不同面向探討配適,希望對於「配適與績效」之間的關係有所貢獻。

以下說明各研究議題的主要內涵:

(一) 研 究 一 : 哪 些 因 素 干 擾 實 證 上 配 適 對 績 效 的 影 響 ? - 應 用 Venkatraman 的論點

雖然權變觀點主張配適會為組織帶來正向的績效,然而時至今日實證 上卻依舊存在不一致的結論(Peteraf and Reed, 2007; Meilich, 2006),因此

【研究一】期望以過去的文獻為基礎,透過系統性的整理各年代權變觀點 的演進與變化,以了解過去文獻對於此一議題的解決方法有哪些?此外,

研究中也將提出相關假說,藉由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回答配適與績效的 關係,以及尋找干擾實證結果的影響因素。簡言之,研究問題有以下兩點:

1. 配適與績效關係為何?

2. 哪些因素會干擾配適與績效關係的實證結果?

(二) 研究二:動態能力觀點下的企業成長過程-配適的建構與轉換

在第一個研究中,本論文透過統合分析結果發現研究設計(例如:配適 的分析方法、衡量配適的變數個數以及配適與績效的衡量時間點是否採用 時間落遲)是影響實證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但是,我們仍舊無法了解實際上 企業如何追求配適、配適對企業產生哪些誘因、以及追求配適對企業間的 競爭帶來哪些實質的幫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 -

此外,前言中也提及配適的研究應該採用動態觀點詮釋,文獻上雖然 已有研究探討動態的配適過程,但仍屬少數,且缺乏理論的依據(Zajac et al., 2000),近年來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觀點的提出,正好為靜態的權 變觀點帶來一個動態配適的理論基礎,因此【研究二】將透過個案分析的 方式,探討追求配適對企業產生的影響為何,瞭解企業成長過程中,創業 家如何因應環境的特性結合內部有限的資源與能力,建構初步的配適構型,

爾後企業又是如何運用餘裕資源與管理能力轉換原先的配適構型,追求持 續的成長。因此,在【研究二】部分,提出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1. 企業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建立配適構型?這類的配適構 型又有哪些特徵?

2. 隨著企業的成長,配適構型如何調整與轉換?為何配適構型能 夠產生競爭優勢?

透過【研究二】,本論文得到企業建構配適構型的基礎,在於企業內 部必頇先擁有價值的核心優勢(例如:生產、研發),爾後隨著配適構型的 建立,企業將逐漸累積餘裕資源(例如:現金、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

而餘裕資源的出現讓創業家有尋求擴張的誘因,而配適的構型會在企業的 擴張過程中逐步的變化與調整。然而,研究到此,本論文出現一個新的疑 問,既然餘裕資源對於企業追求配適與成長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何文獻 上對於餘裕資源的效果卻存有不同的主張(e.g., Tan and Peng, 2003)」。為了 尋求這個問題的解答,因此再進行研究三。

(三) 研究三:餘裕資源、程序績效與企業成長-配適概念的應用

在上一個研究中,本論文發現餘裕資源在企業追求配適與持續成長的 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然而文獻上對於餘裕資源的效果卻存在不同著主 張,因此本論文進一步針對餘裕資源的效果進行探討,並提出一下兩個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6 -

究問題:

1. 餘裕資源使用效率(策略配適/餘裕資源)受哪些因素影響?

2. 餘裕資源使用效率(策略配適/餘裕資源)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為何?

此外,由於本論文主要針對配適對績效沒有一致性定論的質疑進行探 討,因此【研究三】除了回答上述兩項研究問題之外,另一個目的則希望 接續【研究一】在方法上的建議進行實證分析,重新檢驗配適與績效的關 係。

經過這三個研究,本論文透過不同面向探討配適與績效的關係,不僅 可以在理論層次上對於配適的本質有進一步的了解,在實證上也能夠提供 未來相關研究在針對配適議題的探討時,關於配適衡量方法選擇上具體的 建議。此外,在實務的管理意涵部分,本論文【研究二】與【研究三】的 研究結論,可以作為企業在配適建構與使用餘裕資源時的具體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