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配適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配適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于卓民 博士. 立. 治 政 譚丹琪 大博士.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配適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n. Three essays on thea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v and performance. i l C n U hengchi. 研究生:陳柏元. 中華民國 101 年 3 月 30 日.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感謝本論文的口試委員 根據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的規定,論文畢業必須歷經三個階段的口 試。感謝口試委員在口試不同階段對於本論文提出的建議,讓論文得以更 加完備。 博士論文提案口試:民國 99 年 4 月 21 日。範圍:第 1~4 章。 感謝吳學良老師、黃恆獎老師、蔡裕源老師、彭朱如老師、譚丹琪老 師、于卓民老師的建議與指導。. 政 治 大. 博士論文預考:民國 100 年 1 月 19 日。範圍:全文。. 立. 師、譚丹琪老師、于卓民老師的建議與指導。. 學. ‧ 國. 感謝吳學良老師、黃恆獎老師、蔡裕源老師、林金賢老師、彭朱如老. ‧. 博士論文學位考試:民國 101 年 3 月 30 日。範圍:全文。. Nat. sit. y. 感謝黃恆獎老師、蔡裕源老師、彭朱如老師、譚丹琪老師、于卓民老. io. a. er. 師的建議與指導。. n. v l 由於在博士學位考試當天,適逢吳學良老師在國外進行訪問與研究, ni C. hengchi U 而林金賢老師當日有重要會議要主持,無法親臨學生的口試,學生深感可. 惜,無法在完成博士學位考試的當下向兩位老師表達由衷的感謝。然而兩 位老師仍舊透過書面方式,給與學生在論文未來投稿上的建議,學生在此 向兩位老師表達最誠摯的感恩。. 陳柏元. 謹識於.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民國 101 年 6 月 4 日.

(4) 致 謝 辭 現在時間快凌晨五點了,天色因為連日來的陰雨,讓原本該翻白透亮 的天空,多增添了幾分的惆悵。然而即使如此,想寫的心情卻全然不受影 響。 寫之前,練了幾頁的毛筆字,翻閱起的 paper,才剛看完摘要,“靈感” 這位老兄就這麼直挺挺的找上門來,想來談兩句。 是時候了!等了一陣子了,可以開始為論文譜下最後一章。 『過程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 是腦袋裡出現的一段話。我想也許這. 政 治 大 回想這六年的博班生涯,我想我慢慢的累積了一些能力與體會,消化 立. 是最懇切的標題吧!. 挫折的能力,以及很多事情必須要反覆不斷的練習,才會有成果的,都是. ‧ 國. 學. 過程中逐漸明白的事。博班的一年級的震撼課程,在每一次上課都被ㄎㄠ 倒的氛圍下,學習再站起來、學習向學長姐請教、學習正確的閱讀 paper、. ‧. 學習摘要重點、學習聽的懂、學習複述、學習讓自己有想法、學習問對問. y. sit. Nat. 題、當然也包括學習認識自己。對此,衷心的感恩,企管系給的訓練。. er. io. 如果說博班的生涯是一段蛻變的歷程,不論在價值觀、自我的認識、 以及研究的能量上,我想我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歷程中的不同。 a. n. iv l C n hengchi U 六年的博班生涯,跟念小學一樣長,這兩者之間是否有些共同之處呢?. 此刻我並不想細想比較。但我想我的博班生涯,確實過的充實而精彩,有 著滿滿的感恩。 感恩,在博士班能夠遇到于卓民老師和譚丹琪老師,兩位老師給予我 充分自主的空間獨立摸索與學習,在我遇到問題時給我關鍵的提點,在偏 離主題時把我拉回正軌,在我需要協助時給予我直接的支持,讓我在論文 撰寫過程中練習理清自己的思路、學習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這些深切的 體會與收穫,是您們給我最好的禮物,老師感恩您。 指導老師之外,另一個要感恩的老師是-彭朱如老師,彭老師從碩班開 始就是我的指導老師,沒想到來到政大念博士班後,老師也在幾年後來到 政大繼續當我的老師,老師很喜歡散步,常常在散步時鼓勵我、聽了我很.

(5) 多不成熟的研究想法,並且不厭其煩的分享她的經驗,…「老師,謝謝您, 謝謝您的鼓勵與叮嚀」 。 還有一位老師,Prof. Yasemin Kor 是美國千里馬期間的指導老師,雖然 老師您看不懂中文,但我仍舊想在這裡表達對您的感謝,感謝您在千里馬 期間的照顧,給我旁聽、討論的機會,以及您無私的分享做研究的心得, 讓我釐清 Penros(1959)企業成長理論中的許多疑問,感恩。 感恩,博班的許多學長姐,謝謝你們願意花時間給予我諸多的建議。 敏平學姐,一位我在博一時就曾耳聞的學姐,一直到博班三年級才真正有 機會跟學姐接觸,學姐對於研究的態度,以及架構文章的想法一直是我所 敬佩的,「寫文章要架構一個舞台,掌控好自己的發言權,…」 ,是跟學姐. 治 政 感恩您,感恩您願意讓我跟您一起學習。 大 立. 做研究過程中告訴我的一句話,現在我還在持續學習您的這句話,學姐,. 芳怡學姐,是個很愛虧我的學姐,但也因為學姐,讓我提早認識到應. ‧ 國. 學. 該要如何規劃博士班生涯,2007 年學姐拿到國科會千里馬計畫到 UIUC 進 行短期研究,而我也因此有機會跟著學姐與寶宏學長到 UIUC 過了兩週的. ‧. 煮飯洗衣、包水餃的日子,但也因為有這次的經驗,讓我下定決心,有機. y. Nat. 會我也要試試看,…感恩這位現在還持續在虧我的學姐,當然還有學姐的. er. io. sit. 另一半-寶宏學長。. 同學之中,我跟婉鈞是最熟的吧!因為一年級就同一個研究室…很多. n. a. iv. l C 研究的甘苦,都有你一起分享,感謝你的加油打氣。另外,同研究室的學 n. hengchi U. 弟-陳冠仰,在棒球場上的日子,以及對於學術的獨特主張,增添了生活中 樂趣,都是我要感恩你的。 最後,我的家人感謝你們,炯廷、昱彰感謝你們兩個無所不在的關心。 瑋珍,謝謝你一路默默的陪伴我,給予我最大的包容,感谢你。 老爸、老媽,感謝您們給我的全力支持與付出,畢業的這一年剛好是 您們六十歲,我期許自己可以用一輩子當個對學生用心、對研究專心的 老師來報答您,爸、媽!感謝您。. 陳柏元 謹識於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民國 101 年 6 月 4 日.

(6) 摘. 要. 本論文基於尋求解釋權變觀點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為何實證上配 適對績效影響一直沒有一個一致性的定論(mixed empirical support)』,因為 根據權變觀點的主張『組織效能決定於組織的特徵(例如:策略、組織結構) 與組織所處的情境是否配適(fit),當兩者配適時則組織會產生較佳的績效』, 所以企業追求配適,績效將愈高。由於配適概念具有績效意涵,因此配適 在許多理論建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國際企業領域著名的折 衷理論(Eclectic theory),所以當權變觀點的核心主張『配適有助於提升績. 政 治 大. 效』在實證上不一定成立時,則會影響理論的建構與發展。. 立. 為了解配適概念在實證上遇到的問題,本論文透過三個研究進行分析。. ‧ 國. 學. 在第一個研究,本論文針對權變觀點的文獻進行系統性的整理,並採用統. ‧. 合分析(meta-analysis)探討配適與績效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配適對績效 的效果量(effect size)為正,說明權變觀點的核心主張依舊成立,組織追求. y. Nat. sit. 配適確實可以產生正向的績效。而影響實證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則來自於配. er. io. 適的定義與衡量方法、衡量配適的變數個數、以及是否採用時間落差(time. n. lag)三項干擾因子,呼應aVenkatraman(1989)的主張。 iv l. Ch. n engchi U. 接下來,第二個研究本論文採用質性個案研究的方式,探討配適與績 效的關係。研究過程中結合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y)的概念,透過企業 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營運活動分析,觀察企業如何追求配適、如何調整與轉 換既有的配適構型、以及追求配適對企業經營產生哪些影響。第一個研究 發現與企業追求配適有關,企業追求配適的前提,必須先擁有有價值的核 心優勢(例如:製造、產品開發),並以該核心優勢為中心,透過不同價值 活動的緊密配合與組合,建立初期的配適構型(configuration)。第二個研究 發現與配適的調整與轉換有關,發現為:(1)當企業成功創造初期的配適構 型後,企業內部開始產生餘裕資源;(2)隨著企業價值活動的強化,前期的 暫時性核心優勢會逐漸轉變為長期性的核心優勢;(3)透過創業家精神與策.

(7) 略更新,企業開始運用餘裕資源構築多核心優勢的配適構型。第三個研究 發現與配適對企業經營之影響有關,發現如下:(1)企業建構配適構型時, 當價值活動間關係愈緊密、複雜時,愈容易形成阻隔機制,競爭優勢愈能 持久;(2)透過阻隔機制(isolating mechanisms)效果的發揮,以及時間壓縮的 不經濟(time compression diseconomies)效果,可增加模仿的困難度並拉開 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創造績效。 第三個研究則承接研究一與研究二的部分結論,透過實證重新驗證配 適與績效的關係,同時對於文獻上餘裕資源效果的爭論提出解釋。研究結 果發現:(1)當企業內部存在互補的企業專屬資源以及擁有豐富產業經驗的. 政 治 大. 高階管理團隊,則運用餘裕資源創造配適的效率愈高;(2)藉由調整 TMT. 立. 管理團隊的組成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管理者的代理問題,增加運用餘裕資源. ‧ 國. 用資產獲利的能力愈強,企業績效也愈高。. 學. 創造配適的效率;(3)當企業運用餘裕資源創造配適的效率愈高,則企業運. ‧. y. Nat. 總結來說,本論文從實證上配適與績效關係不一致的現象出發,對於. io. sit. 實證結果不一致的原因提出說明,並且透過質性個案研究的方式,了解企. n. a. er. 業追求配適的過程及配適的效果,最後,藉由實證的方式,重新驗證配適. v. l 與績效的關係,並且為企業如何有效運用餘裕資源提供具體的建議。 ni. Ch. engchi U. 關鍵字:權變觀點、配適、動態能力、策略更新、餘裕資源.

(8)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erpret the long existing question in contingency theory: mixed empirical support, i.e., no consistency can be found in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and performance. This is intriguing, since according to contingency theory,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s dependent on the fit between an organization’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rategy and structure) and its existing circumstances, and with such a fit, the organization will have a better performance. Consequently, firms that pursue fit will achieve. 政 治 大 performance, fit plays an立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theories, better performances. Since the concept of fit includes implications on. ‧ 國. 學. e.g., the well-known eclectic theory. Hence, when contingency theory’s core proposition of fit is conducive to performance becomes fallible, overall theory. ‧.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ill be affected.. y. Nat. si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fit issue, three studies are conducted in this. er. io. thesis. For the first study, contingency theory literature was systematically. n. a l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i v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studied and meta-analyzed C. n. U a positive effect size on e n gthat and performance. The findingshshow c hfiti has. performance which support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contingency theory in which organizational pursuit of fit does lead to positive performance. The reason for mixed empirical supports originates from three interference indicators of fit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number of variables, and whether the use of time lag. This finding echoes Venkatraman’s (1989) viewpoint. Next, a second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and performance. By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dynamic capability into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by analyzing business operation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firm growth, observed how.

(9) businesses pursued fit, how existing fit configurations were adjusted or changed, and what effects were created through the pursuit of fit in a firm. Three major study findings were identified. Firstly, in terms of how businesses pursue fit, a pre-requisite is that businesses must possess valuable core competences (e.g., manufacturing, R&D) and, by closely combining and coordinating different value activities to these core competences, initial fit configurations are built. Secondly, in terms of adjusting and changing fit, the findings include: (1) with the business’ initial successful fit configuration, slack is produced within the business; (2) as the business strengthens its value activities, previous temporary core competences will gradually transform into. 政 治 大. long-term core competences; and (3)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and strategy. 立. renewal, the business will utilize its slack create a fit 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 國. 學. core competences. Lastly, effects of fit on business management includes: (1) in the process constructing a business’ fit mechanisms, as the relationship. ‧. between value activities become closer and more complex, isolating. Nat. sit. y. mechanisms are more easily formed, leading to mor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er. io. advantages; and (2) by capitalizing on isolating mechanisms and time. n. compression diseconomies, and the distance a imitation become more difficult v. l. ni. C h thereby creating between competitors are widened, i U performance. e ngch. The third study adopted the findings of the previous two studies to empirically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and performance, while also proposing an explanation to the slack resource debate found in past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1) when a business possesses complementary. proprietary. resources. and. highly. experienced. top. management team (TMT), it enjoys a higher success rate of using slack resources to create fit exists; (2) agency costs can be reduced and increase in the efficiency of slack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create fit can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MT; and (3) with a higher rate of fit.

(10) achievement through slack resource utilization comes stronger abilities to generate profits from business assets as well as a higher performance rate.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started off by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to the empirical inconsistency between fit and performance. Moving along, the researcher then used the qualitative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businesses’ pursuit of fit and the effects of fit. Lastly, with an empirical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and performance is re-examined and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on effective business utilization of slack resource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Keywords: contingency theory, fit, dynamic capability, strategy renewal, slack. ‧. io. sit. y. Nat. n. al. er. resources. Ch. engchi. i Un. v.

(11) 目錄 章節 第一章. 第二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全文內容概述. 7. 哪些因素干擾實證上配適對績效的影響?-應用. 8. Venkatraman 的論點 第一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二節 假說推論. 立. 9. 政 治 大.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 28. ‧ 國. 學. 第四節 實證結果. 動態能力觀點下的企業成長過程-配適的建構與轉換. er. io. sit. 第一節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方法. n. al. 第三節 個案發現C h 第四節 個案小結. 第四章. 第五章. 38 41. y. Nat. 第三章. ‧.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31. n engchi U. iv. 41 52 58 69.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70. 餘裕資源、程序績效與企業成長-配適概念的應用. 73. 第一節 文獻探討與假說推論. 7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84. 第三節 實證分析. 91.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95. 綜合討論、結論與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7 I.

(12) 表目錄 表目 表 2.1. 配適主要文獻整理. 24. 表 2.2. 統合分析文獻. 34. 表 2.3. 統合分析結果. 36. 表 2.4. 統合分析結果-配適類型. 36. 表 2.5. 統合分析結果-配適個數. 37. 表 2.6. 統合分析結果-時間落差. 37. 表 3.1. 受訪企業的基本蒐集來源. 54. 表 4.3. 敘述性統計與相關係數. 表 4.4. 迴歸分析結果. 85 89.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4.1. 學. 表 4.2. 治 政 產業別與樣本分配 大 立 變數衡量方式與預期方向. Ch. engchi. II. i Un. v. 93 94.

(13) 圖目錄 圖目 圖 2.1. 交互作用在配適表達上可能遇到的限制. 19. 圖 2.2. 權變觀點的演進. 23. 圖 2.3. 統合分析漏斗圖. 33. 圖 3.1. 動態能力與配適. 46. 圖 3.2. 企業成長過程的觀念性架構. 51. 圖 3.3. G 企業草創初期的核心優勢與配適構型-(1996~1999). 60. 圖 3.4. G 企業多核心優勢的配適構型-(2000~2004). 67. 圖 4.1. 研究架構. 8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Un. v.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綜觀這幾十年來的管理文獻可以發現少有一個論點可以像權變觀點 一樣,被廣泛的應用於許多領域,包含策略管理(e.g., 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 Zott and Amit, 2008)與組織結構的設計(e.g., Chandler, 1962; Hamilton and Shergill, 1998)等。所謂權變觀點指的是『組織效能決定於組 織的特徵與組織所處的情境是否配適(fit),當兩者配適時則組織會產生較. 政 治 大. 佳的績效』(Donaldson, 2001),因此權變的主張即是依據不同的情境選擇. 立. 不同的作法,而且彼此愈配適,績效愈好。然而這樣的主張隨著實證研究. ‧ 國. 學. 的進行不斷的受到質疑,因為實證上配適對績效影響一直沒有一個一致性 的定論(mixed empirical support),使得兩者的關係一直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 (Pennings, 1975; Schoonhoven, 1981; Venkatraman, 1989; Meilich, 2006;. y. Nat. sit. Peteraf and Reed, 2007)。至於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以及問題如果沒有妥. n. al. er. io. 善的解決又可能產生哪些後果?則必頇由配適在理論發展上扮演的角色 談貣。. Ch. engchi. i Un. v. 文獻上將權變觀點視為是連結理論與實務現象的橋樑 (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因為許多理論必頇透過配適的連結才能更貼切的解釋 實務現象及其對績效的影響,例如:以交易成本理論解釋國際企業的進入 策略,核心的論點為管理者必頇依據外部環境及內部組織的特性,考量有 限理性與投機主義的因素下,選擇一個交易成本最低的進入模式,而所謂 交易成本最低的衡量準則,即在於該統治機制是否與外部環境及內部組織 特性相互搭配,此處指的搭配即是配適的概念,因此透過權變觀點可以有 效連結交易成本理論與進入模式的關連,解釋為何在不同的情境下,企業 -1-.

(15) 何以會有不同的進入模式。而這樣的特性正是配適概念在理論與現象連結 時的角色位置,也是權變觀點被視為是中階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的理 由(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因此,若無法針對『實證上配適(fit) 對績效影響沒有一致性結果』的爭論提出合理解釋,勢必造成後續許多實 證研究結果的偏誤,進而影響各領域中相關理論的發展。 文獻上探討配適對績效影響的研究,可以概分為兩大主軸:第一,由 配適的本質著手探討配適對績效的影響(Schoonhoven, 1981; Venkatraman, 1989; Donaldson, 2001; Burton, Eriksen, Hakonsson, and Snow, 2006),包含配. 政 治 大 類型對績效的影響,以及探討組織如何達成配適狀態的過程(Miller, 1992; 立 適的定義、概念以及分析方法等,探討兩者的關係;第二,討論不同配適. ‧ 國. 學. Siggelkow, 2002b),這類的研究主要將組織的配適對象依據外部環境以及組 織內部特徵區分為外部配適與內部配適兩類,探討組織追求不同類型的配. ‧. 適對績效的影響與組織如何達成配適的過程,大多屬於實證研究。. y. Nat. sit. 因此,要解答為何『實證上配適(fit)對績效影響沒有一致性結果』的. er. io. 質疑,這兩大主軸的文獻提供許多可行的指引與進一步探究的機會。舉例. n. a. v. l C 來說,對於第一個主軸而言,學者認為配適對績效關係不一致的原因,來 ni. hengchi U. 自於配適概念定義不清楚(Nadler and Tushman, 1980; Schoonhoven, 1981; Pennings, 1987; Venkatraman, 1989; Donaldson, 2001)和分析分法缺乏共識 (Schoohnoven, 1981; Drazin and Van de Ven, 1985; Venkatraman, 1989; Peteraf and Reed, 2007),因此透過配適概念的界定與分析方法的釐清來解 釋兩者關係不一致的現象,然而 Meilich (2006)認為配適與績效的質疑並沒 有隨著這些觀點的提出而被有效的解決,因此仍有必要投入持續的關注。 至於主軸二,學者認為過去大多數的配適實證研究主要採用靜態的分 析觀點,對於組織達成配適的動態過程著墨甚少(Zajac, Kraatz and Bresser, -2-.

(16) 2000; Siggelkow, 2001; 2002b),因此一直以來研究上都將配適的過程視為是 黑盒子,當然也就失去進一步瞭解配適如何影響績效的機會(Siggelkow, 2001; 2002b)。為了填補該缺口,近來開始有研究進行一系列的探討,有些 採用質性個案探討方式(e.g. Siggelkow, 2001; 2002b),有些則以實證的方式 進行(e.g. Zajac et al., 2000)。在質性研究方面,通常將組織分解成幾個核心 因子(core elements),藉由不同時點的分析,觀察這些核心因子的變動和組 合狀態,結果顯示組織追求配適的過程中,核心因子會因為環境的變動而 有維持(coasting)、強化(thickening)、創造(patching)及刪除(trimming)四種狀 態,因此透過核心因子的變動與重組方式可以了解組織如何達成配適的過. 治 政 程(Siggelkow, 2002b);至於實證方面,則採用策略變革的觀點解釋動態配 大 立 適與績效的關係(Zajac et al., 2000)。此外,這些研究同時也點出未來研究可 ‧ 國. 學. 以進一步探討的議題,包含組織該在何時進行配適狀態的調整、組織該培. ‧. 養哪些能力以因應環境的變動,以及組織如何在不同配適類型間進行轉換. sit. y. Nat. (Miller, 1992; Zajac et al., 2000)。. er. io. 透過上述針對兩大配適主軸的回顧與討論,發現縱使不同的配適主軸. n. al 皆已累積相當的研究成果,卻也存在一些待解的疑問,包含:(1)為何配適 iv Un. C. hengchi 對績效影響的實證結果不一致;(2)如何描述企業追求配適的過程,克服權 變理論過於靜態的疑慮;而這正是本研究試圖切入的地方。因此透過本論 文的進行可使學術界對於配適觀點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可對實務界在追求 配適時,有更多的啟發。. -3-.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由於過去有關權變觀點的探討,甚少針對「為何實證上會存在許多不 一致結果」以及「缺乏動態觀點描述企業如何追求配適的過程」進行探討, 而形成了一個亟待研究的缺口。因此,本論文提出三個主要的研究議題, 分別從不同面向探討配適,希望對於「配適與績效」之間的關係有所貢獻。 以下說明各研究議題的主要內涵: (一) 研 究 一 : 哪 些 因 素 干 擾 實 證 上 配 適 對 績 效 的 影 響 ? - 應 用 Venkatraman 的論點. 政 治 大 雖然權變觀點主張配適會為組織帶來正向的績效,然而時至今日實證 立. ‧ 國. 學. 上卻依舊存在不一致的結論(Peteraf and Reed, 2007; Meilich, 2006),因此 【研究一】期望以過去的文獻為基礎,透過系統性的整理各年代權變觀點. ‧. 的演進與變化,以了解過去文獻對於此一議題的解決方法有哪些?此外,. sit. y. Nat. 研究中也將提出相關假說,藉由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回答配適與績效的. er. io. 關係,以及尋找干擾實證結果的影響因素。簡言之,研究問題有以下兩點:. n. a. l C 1. 配適與績效關係為何?. hengchi. i Un. v. 2. 哪些因素會干擾配適與績效關係的實證結果? (二) 研究二:動態能力觀點下的企業成長過程-配適的建構與轉換 在第一個研究中,本論文透過統合分析結果發現研究設計(例如:配適 的分析方法、衡量配適的變數個數以及配適與績效的衡量時間點是否採用 時間落遲)是影響實證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但是,我們仍舊無法了解實際上 企業如何追求配適、配適對企業產生哪些誘因、以及追求配適對企業間的 競爭帶來哪些實質的幫助。. -4-.

(18) 此外,前言中也提及配適的研究應該採用動態觀點詮釋,文獻上雖然 已有研究探討動態的配適過程,但仍屬少數,且缺乏理論的依據(Zajac et al., 2000),近年來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觀點的提出,正好為靜態的權 變觀點帶來一個動態配適的理論基礎,因此【研究二】將透過個案分析的 方式,探討追求配適對企業產生的影響為何,瞭解企業成長過程中,創業 家如何因應環境的特性結合內部有限的資源與能力,建構初步的配適構型, 爾後企業又是如何運用餘裕資源與管理能力轉換原先的配適構型,追求持 續的成長。因此,在【研究二】部分,提出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政 治 大 型又有哪些特徵? 立. 1. 企業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建立配適構型?這類的配適構. ‧ 國. 學. 2. 隨著企業的成長,配適構型如何調整與轉換?為何配適構型能 夠產生競爭優勢?. ‧. y. Nat. 透過【研究二】,本論文得到企業建構配適構型的基礎,在於企業內. er. io. sit. 部必頇先擁有價值的核心優勢(例如:生產、研發),爾後隨著配適構型的 建立,企業將逐漸累積餘裕資源(例如:現金、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 al. n. iv n C 而餘裕資源的出現讓創業家有尋求擴張的誘因,而配適的構型會在企業的 hengchi U. 擴張過程中逐步的變化與調整。然而,研究到此,本論文出現一個新的疑 問,既然餘裕資源對於企業追求配適與成長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何文獻 上對於餘裕資源的效果卻存有不同的主張(e.g., Tan and Peng, 2003)」。為了 尋求這個問題的解答,因此再進行研究三。 (三) 研究三:餘裕資源、程序績效與企業成長-配適概念的應用 在上一個研究中,本論文發現餘裕資源在企業追求配適與持續成長的 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然而文獻上對於餘裕資源的效果卻存在不同著主 張,因此本論文進一步針對餘裕資源的效果進行探討,並提出一下兩個研 -5-.

(19) 究問題: 1. 餘裕資源使用效率(策略配適/餘裕資源)受哪些因素影響? 2. 餘裕資源使用效率(策略配適/餘裕資源)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為何? 此外,由於本論文主要針對配適對績效沒有一致性定論的質疑進行探 討,因此【研究三】除了回答上述兩項研究問題之外,另一個目的則希望 接續【研究一】在方法上的建議進行實證分析,重新檢驗配適與績效的關 係。. 政 治 大 可以在理論層次上對於配適的本質有進一步的了解,在實證上也能夠提供 立 經過這三個研究,本論文透過不同面向探討配適與績效的關係,不僅. ‧ 國. 學. 未來相關研究在針對配適議題的探討時,關於配適衡量方法選擇上具體的 建議。此外,在實務的管理意涵部分,本論文【研究二】與【研究三】的. ‧. 研究結論,可以作為企業在配適建構與使用餘裕資源時的具體建議。.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Un. v.

(20) 第三節 全文內容概述 為了探討文獻上配適對績效沒有一致性結論的質疑,本研究在程序上 將分成以下幾個步驟完成。在第一章之後,本論文將依以下方式呈現: 首先,第二章,針對【研究一】,本研究將透過權變理論的回顧,探 討不同年代對於配適與績效關係的主張,以瞭解本研究議題的可行性與價 值,並透過統合分析探討配適衡量方法是否是造成研究結論不一致的原因。 其次,第三章,為【研究二】的部分,將採用動態能力觀點解釋企業成長. 政 治 大 過個案深入訪談的方式,依據個案資料結合動態能力觀點與企業成長理論, 立 的過程,探討追求配適對企業的影響為何,為求深入瞭解研究內涵,將透. ‧ 國. 學. 建立描述企業成長過程中追求動態配適的理論架構,並提出初步的研究架 構與發現。最後,第四章,【研究三】的部分,則透過實證分析,重新驗. ‧. 證配適與績效的關係,並且探討企業如何有效發揮餘裕資源的效果。. y. Nat. sit. 第五章則為本論文的整體結論,除了簡要說明三個研究的主要結論外,. n. al. er. io. 亦將說明本論文對於理論與實務的貢獻,並提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 議。. Ch. engchi. -7-. i Un. v.

(21) 第二章 哪些因素干擾實證上配適對績效的影響?. -應用 Venkatraman 的論點 探討配適對績效關係的重要性已於第一章指出,本章首先就理論層次 與績效意涵上做說明。 首先在理論層次上,根據 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對於權變觀 點的探討可知,作者將權變觀點視為中階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然而 中階理論的定義又是什麼,在理論上的定位為何?Merton(1968)的意見也. 治 政 許可以提供一些解釋,所謂中階理論並非基礎理論(grand theories),而是 大 立 可以用來衍生足以解釋所有社會現象的因果假設(hypotheses)或是一些系 ‧ 國. 學. 統性的假說(assumptions),而這些功能有助於基礎理論的發展。因此,. ‧. Stinchombe(1968)認為,中階理論的主要功能在於將衍生於實務現象的實. sit. y. Nat. 證敘述(empirical statements)轉化為有助於理論建立的理論敘述(theoretical. io. er. statements),這正是權變觀點在理論建構上的角色。由此可知,當權變觀 點在實證過程中遭遇問題時,必然造成許多基礎理論在實務驗證上的限制,. n. al. 進而阻礙理論的發展。. Ch. engchi. i Un. v. 其次在管理意涵方面,對於權變觀點而言,核心的概念為『配適』, 亦即組織因子與權變因子是否能達成一致的狀態(Nadler and Tushman, 1980);舉例來說, 『結構權變理論(structural contingency theory)』主張組織 結構與策略相互搭配,而搭配的狀態則稱為『配適』(Donaldson, 2001)。 然而配適對組織為什麼重要?因為根據權變觀點,當組織達成配適的狀態 會帶來較高的績效(Lawrence and Lorsch, 1967; Pennings, 1992; Peteraf and Reed, 2007) ,而這樣的思維正好符合策略管理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在策略、 組織以及管理相關領域中,皆以該論點作為研究的主軸,例如:Hamilton -8-.

(22) and Shergill (1992)以策略與組織結構為議題探討兩者配適對績效的影響關 係。此外配適對績效具有指導與預測的作用,所以在許多規範性研究 (normative approach)上,大多透過配適概念作為對績效意涵的闡述。由此 可知,權變觀點在管理領域中有其重要性。 綜觀權變觀點從 1960 年發源以來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權變觀點一 直存在一個爭議,亦即配適與績效的關係在實證上,為何總是無法如理論 所言,有『組織愈配適則績效愈好』的關係 (Peteraf and Reed, 2007; Meilich, 2006; Pennings, 1992)。而這樣的現象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以下將透. 政 治 大 最後歸納出可能的影響因素。 立. 第一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Nat. sit. y. ‧. 一、60、70 年代:權變觀點的源貣與興盛. 學. ‧ 國. 過文獻整理的方式呈現各年代對於配適概念的質疑,及其提出的解決方式,. io. er. 權變觀點源貣於 60 年代(Donaldson, 1995; Hitt, Boyd and Li, 2004),當 時由於環境因素對企業營運的影響日趨顯著,使得管理典範逐漸由封閉系. al. n. iv n C 統(closed systems)轉為開放系統觀點(open h e n g c hsystem) i U ,因此不論在學術領域或. 實務上都必頇開始思考環境變化對組織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設計一個有 效的管理流程,例如:Lawrence and Lorsch(1967, 1969)的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與 Thompson(1967)的 Organization in Action 兩本著作,內容中 皆導入權變觀點探討組織與環境的關係;因此一般認為 1967 年是權變觀 點成為管理領域主流思想的分水嶺(Pfeffer, 1997; Donaldson, 1995; Hitt, Boyd and Li, 2004),而『配適』的概念也在這期間被提出來。爾後諸多的 研究遂開始採用配適概念進行實證探討,例如:探討組織結構與策略執行 的關係(Galbraith, 1973; Galbraith and Nathanson, 1978);另外,在實務運用 -9-.

(23) 上也可以看到權變的主張,例如:麥肯錫顧問公司提出 7S 架構,提供實 務建議。 然而隨著大量實證研究的進行,對於配適的定義與描述也越來越多元, 這點可以從當時採用的詞彙得到驗證,例如:“appropriate for”(Thompson, 1967)、“conform”(Woodward, 1965)、“consistent with”(Lawrence and Lorsch, 1969) 、 “congruence”(Perrow, 1970) 、 “fit”(Perrow, 1970) 、 “aligned” (Khandwalla, 1974) 、“coalignment”(Lawrence, 1975)以及“match”(Tushman, 1978)等,都是當時形容配適的用詞。另外,衡量配適的分析方法也有同樣. 政 治 大 計圖表與資料蒐集但缺乏顯著性檢定(Woodward, 1965; Mhor, 1971),演變 立. 的現象,從採用實務現象進行詮釋的描述法(Burns and Stalker, 1961),到統. ‧. ‧ 國. 1974)。. 學. 成變異數分析(Pennings, 1975)及後來的相關分析或迴歸分析(Khandwalla,. 由於用詞的差異,造成定義上缺乏統一的共識,連帶使得分析方法也. y. Nat. sit. 隨之不斷的演變,因此學者認為配適缺乏完整且清楚的定義,以及過於多. er. io. 元的分析方法,都是導致當時實證結果不一致的原因(Schoohnoven, 1981;. n. a. v. l C Venkatraman, 1989)。在這樣的思維下,遂開啟 80 n i 年代對於配適概念的一. hengchi U. 連串質疑與爭論,例如:配適的定義為何?(e.g. Nadler and Tushman, 1980; Pennings, 1987; Venkatraman, 1989)、如何利用配適概念建構理論?(e.g. Fry and Smith, 1987)、分析配適的方法有哪些?(e.g. Venkatraman, 1989),而學 者也希望透過這些問題的討論,解釋為何配適與績效關係在實證上缺乏一 致 性 定 論 的 原 因 (Schoohnoven, 1981; Drazin and Van de Ven, 1985; Venkatraman, 1989)。 小結:如前所述,權變觀點貣源於 1960 年,並影響 60 以及 70 年代 諸多實證研究的走向,而權變觀點的核心概念『配適(fit)』也在此時被提 - 10 -.

(24) 出,使得研究者得去探討『配適』這個模糊的概念 (Hitt, Boyd and Li, 2004)。 然而在發展初期由於缺乏配適概念的明確定義,因此實證上對於配適的探 討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用詞與分析方法,而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實證結果不一 致的原因。 上述的現象基本上遵循 Short, Payne and Ketchen(2008)對理論發展的 看法,作者認為一個理論發展初期通常會遇到定義界定和用詞混淆的狀況, 因此一個理論要能持續發展,必頇得釐清這些混淆的詞彙與定義。而 80 年代為了解決這些分歧,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解決之道。. 政 治 大. 二、80 年代對於權變觀點的質疑與解決方式. 立. ‧ 國. 學. 70 年代對於權變觀點的認知來自兩個假設(Galbraith, 1973),其一為企 業經營的情境中並不存在最佳的形式,其二為企業經營在不同的情境下,. ‧. 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權變的主張即是依據不同的情境選擇不同的作法,. er. io. 會產生高績效?70 年代的實證研究卻很少解釋。. sit. y. Nat. 而且情境與作法彼此愈配適,績效愈好,然而究竟什麼是配適?為何配適. n. a. v. l C 到了 80 年代,學者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 ni. hengchi U. 說明為何實證上配適對績效沒有一致性的結果,因此展開一系列的探討, 包含配適的定義為何(Schoonhoven, 1981; Fry and Smith, 1987)?哪些可行 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來衡量配適(Venkatraman, 1989; Drazin and Van de Ven, 1985)?以及雙變數觀點的配適是否足以解釋配適對績效的關係(Gresov, 1989)?以下分別針對這些議題進行說明。 1. 配適的定義為何? 相關研究指出由於配適缺乏明確的定義,造成研究上無法界定何謂配 適,使得配適在表達上產生各種不同的形式(Schoohnoven, 1981; Drazin and - 11 -.

(25) Van de Ven, 1985),舉例來說,當配適的定義為“aligned with”、 “consonant with”、 “fit”以及“be appropriate for”等用語時,通常是指變數間的交乘關 係因此適合採用迴歸的交互作用(Y = X1 X2 )作為配適的表示;然而當配適 的定義指的是“matching” 時,指的卻是 變數間的差距,因此採 用距離 (deviations)的大小(Y =. 1 2 X 1 −X 2. )表達配適的程度(Schoohnoven, 1981),所以不. 同的配適定義,背後隱含意義並不相同,分析分法也不同。 然而究竟要如何定義配適呢?文獻上最早有共識的看法是,採用一致 性 (congruence) 與 交 互 作 用 (interaction) 的 概 念 來 定 義 配 適 (Nadler and. 政 治 大. Tushman, 1980; Schoohnoven, 1981; Fry and Smith1987; Pennings, 1987),所. 立. 謂的一致性指的是『一項組成要素的需求、目標和結構與另一項組成要素. ‧ 國. 學. 的需求、目標和結構達到一致性的程度』(Nadler and Tushman, 1980, p. 45); 而交互作用則是將配適視為交乘項(interaction term),認為配適要描述的是. ‧. 權變因子(e.g., 環境)與組織因子(e.g., 組織結構、技術)兩者彼此的影響關. y. Nat. sit. 係,因此可以採用交互作用來定義配適(Pennings, 1987, p.225)。而上述的. er. io. 看法即是當時為了解決配適缺乏定義,提出的主張以及解決之道。. n. al. 2.. ni Ch 探討配適有哪些可行的分析方法? U engchi. v. 至於配適的分析方法大多依循配適的定義而來,前述提及 70 年代的 配 適 研 究 , 大 部 分 採 用 “aligned with” 、 “consonant with” 、 以 及 “be appropriate for”等用詞表示兩個變數的關係藉此定義配適,因此一般認為 透過變數的交乘關係可以描述變數間的配適對績效的影響,所以實證研究 通常採用迴歸模型的交互項作為配適探討的分析方法(Namboodiri, Carter, and Blalock, 1975, p109)。 然而以迴歸模型的交乘項來表達配適,似乎過於狹隘且無法涵蓋完整 的配適概念,因此開始有研究主張衡量配適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舉例來 - 12 -.

(26) 說,Drazin and Van de Ven(1985)認為隨著權變觀點的發展,配適至少有三 種分析方法,分別為選擇分析法(selection approaches)、交乘法(interaction approaches)以及系統分析法(systems approaches),而每一種配適方法都有 其適用情境、理論意涵以及對應的分析方法,其中(1)選擇分析法:純粹以 探討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間的關係為主,並不討論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主 要精神在驗證環境變數與結構變數間可能存在的關係,因此可以採用相關 係數或迴歸係數來表示。(2)交乘法:認為組織績效來自於權變因子與組織 因子的交互作用,所以交互項變數對組織績效之影響在 MANOVA 或迴歸 模型(regression)的檢定中必頇是顯著的,以此來驗證配適的存在。(2)系統. 治 政 分析法:認為配適來自於權變因子、組織因子與績效間的一致性,因此高 大 立 績效樣本群在某個特性情境下應該存在一個理想的配適型態,若是越偏離 ‧ 國. 學. 此一理想型態,績效就會越差,而偏離的原因則來自於各個因子與理想值. ‧. 的不一致。由此可知探討配適的分析方法,在 Drazin and Van de Ven(1985). sit. y. Nat. 的主張中可以初步劃分成三大類。. er. io. 在上述分類出現後,Venkatraman(1989)進一步針對策略管理領域內相. n. al 關的配適研究進行整理,利用(1)理論關係明確程度,亦即配適函數形式的 iv Un. C. hengchi 明確程度;與(2)配適概念對特定準則變數的依附程度,將配適區分為六種. 不同概念的分類架構,分別為中介模型(fit as mediation)、調節模型(fit as moderation)、配合模型(fit as matching)、型態模型(fit as gestalts)、構型離 差模型(fit as profile deviation)以及共變異模型(fit as covariation)。其中中介 模型(fit as mediation)對於配適與否主要以是否具有中介(intervention)效果 來判定,可以利用路徑分析來驗證;調節模型(fit as moderation)認為配適 呈現的是兩變數間的交互作用對績效變數會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可以透過 調 節 迴 歸 分 析 法 (moderated regression analysis , MRA) 與 子 群 分 析 法 (subgroup analysis)進行分析;在配合模型(fit as matching)的觀點中,配適與 - 13 -.

(27) 否的判定主要來自理論建議,且根據理論推導變數間的關係,因此並不涉 及對績效的探討,然而 Venkatraman (1989) 認為兩變數間是否配合仍可利 用其對績效的影響來進行驗證,所以就配合模型觀點而言,強調的是兩變 數間的相互配合程度,而研究者若想要知道變數的組合搭配是否可改善績 效,則必頇於事後進一步納入績效變數進行檢定,主要的驗證方法為離差 分析法(deviation score analysis)、殘差分析(residual analysis)與變異數分析 (ANVOA);共變異模型(fit as covariation)在於探討一組經由理論衍生的變數 呈現的內部一致性現象對績效的影響,因此可將配適定義為『搭配性 (coalignment)』 ,並將搭配性視為隱藏構念(latent construct),所以可以利用. 治 政 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的因素萃取尋找構面背後的共同因素,再進一步探討 大 立 該共同因素對績效的影響,主要的分析方法為二階因素分析(second-order ‧ 國. 學. factor analysis);在構型離差模型(fit as profile deviation)方面,首先假設變. ‧. 數間有一理想型態存在,愈是偏離此理想型者會導致較低的績效,一般採. y. Nat. 用歐幾里德距離法 (Euclidean distance) 衡量各構面值與理想值間的距離,. er. io. sit. 若距離愈大表示愈不配適,則組織績效愈差,因此距離與績效間的相關性 應為負相關,藉此描述配適的存在;形態模型(fit as gestalts)係指研究變數. al. n. iv n C 間達成一致性的程度,然而此一致性只代表變數間暫時性的帄衡關係,意 hengchi U 即此關係結構隨時會因為變數間構面值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進而產生另一 種新的帄衡關係,驗證方法為集群分析。. 由此可知,研究上探討配適的分析方法,經由 Drazin and Van de Ven(1985)以及 Venkatraman(1989)的分類與整理後,基本上已經解決長久 以來的分歧。 3. 雙變數觀點的配適是否足以解釋配適對績效的關係? 前面提到 70、80 年代的權變學者大多採用交乘項來表示配適,並且 - 14 -.

(28) 透過迴歸模型探討配適對績效的影響,因此變數個數的選擇,大多以雙變 數為主。然而企業追求配適的實際狀況通常更為複雜,所以若用雙變數作 為描繪配適,不僅無法描繪完整的配適現象,也容易產生不一致的結論 (Ginsberg and Venkatraman, 1985; Gresov, 1989)。所以研究中若能採用多權 變因子(multiple-contingencies approach)描繪配適現象,將助於解釋單一權 變因子(simple approach)無法說明的現象,因為多因子觀點不僅可以涵蓋互 補與替代的關係,也可以變數間的衝突效果(Gresov, 1989),所以一個合宜 的權變架構應該是採行系統模型(systems model),完整納入不同面向的影 響效果(Hofer, 1983),如此才能掌握配適對績效的影響。. 政 治 大 小結:Short, Payne 立 and Ketchen(2008)認為理論發展初期通常會遇到定. ‧ 國. 學. 義界定以及詞彙混淆的狀況,因此理論若要持續發展,必頇得解決詞彙混 淆以及定義不明確的狀況。透過 80 年代的回顧,可以發現本時期的研究. ‧. 確實朝這個方向前進,所以不論在配適的定義和衡量方法上,都已經有共. y. sit er. io. 象。. Nat. 同的分類架構,並期盼透過這些分類架構解決配適對績效影響的不一致現. n. a. v. l C 雖然本時期經過學術上的努力,在配適的定義以及分析方法上已有共 ni. hengchi U. 同的解決之道,然而本時期仍舊存在一些爭議與待解的問題,舉例來說, 雖然研究上認為可以採用一致性的概念定義配適,但是對於配適是否會產 生高績效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Nadler and Tushman (1980)與 Pennings (1987)認為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達成一致性可以產生高績效;但 Fry and Smith(1987)卻不這麼認為,Fry and Smith 主張一致性僅能表示配適 的狀態,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有高績效。此外,本時期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觀 點試圖解釋配適對績效的影響關係,例如:非線性的主張, Schoohnoven(1981)認為必頇注意變數的非線性本質,如此才能不受線性模 型的影響而曲解研究結果;主張應該採用多元配適的觀點詮釋配適的效果 - 15 -.

(29) (Gresov, 1989)。而這些新的論點不僅解釋了配適與績效影響不一致的原因, 同時也影響 90 年代實證研究的走向,以及對於權變觀點認知的轉變。. 三、90 年代對於權變觀點的質疑與解決方式 由於 80 年代對於配適概念的定義以及分析方法都有清楚的界定與共 識,因此進入 90 年代大部分的實證研究都能延續這些共識,探討配適與 績效的關係。例如:Newman and Nollen (1996)採用配合模型(fit as matching) 探 討 國 家 文 化 與 管 理 活 動 兩 者 配 適 對 績 效 的 影 響 , Venkatraman and Prescott (1990)採用構型離差模型(fit as profile deviation)探討環境與策略配 適對績效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另外,本時期也同時承續 80 年代對於配適的主張並進行延伸,舉例 來說,80 年代提出以多元配適的觀點替代傳統二因子的配適觀點(Gresov,. ‧. 1989) ,因 此到 了 90 年 代,開 始主 張應 該採用 整體性 的論 點 (Holistic. sit. y. Nat. perspective),透過多元變數的方式描述事物複雜的本質,彌補過去以雙因. al. n. 1990)。. er. io. 子簡約觀點(Reductionistic perspective)的不足 (Venkatraman and Prescott,. Ch. en chi. i Un. v. g 此外,80 年代的多元配適觀點也開啟 90 年代對於構型理論的重視 (Meyer, Tsui and Hinings, 1993)。構型理論認為傳統權變觀點採用簡約 (reductionism)的觀點,以簡單的線性因果關係探討社會群體的行為,無法 說明現實世界中變數間交互影響的特質;因此構型觀點認為事物間的關係 必頇採用整體性(holistic stance)的角度進行瞭解,而所謂的構型指的是『由 不同概念所組成的多構面群(Multidimensional constellation)』(Meyer et al., 1993, p. 1175) ,所以構型理論強調變數間的多元關係與效果,例如:非線 性關係與綜效,而這些效果都是傳統二元因子的權變觀點無法呈現的;另 外,構型理論的諸多主張也與傳統權變觀點有所差異,舉例來說,構型理 - 16 -.

(30) 論強調殊途同歸性(equifinality)的概念,認為成功的方式並非唯一,亦即能 達到高績效組合的元素型態並非僅有一種途徑,組織內存在許多同樣可達 到高績效的多種元素組合形態(Doty, Glick, and Huber, 1993; Meyer, Tsui, and Hinings, 1993; Drazin and Van de Ven, 1985),而這樣的主張正好提供權變觀 點無法解釋為何在特定情境下可以有一種以上的途徑達成配適的現象,因 此構型理論將權變觀點視為是一種特例。 與傳統權變觀點背道而行,因為權變觀點主張面對不同的情境成功的 方式僅有一種,也就是配適的概念(Galbraith, 1973)。. 政 治 大. 構型理論在本時期的盛行,也可以由眾多的構型研究得到驗證,例如:. 立. Doty, Glick and Huber(1993)透過殊途同歸性的概念檢驗 Mintzberg(1983)與. ‧ 國. 學. Miles and Snow(1978)建立的構型理論;Ward, Bickford, Leong(1996)透過文 獻回顧,發展以製造策略、事業策略、環境和組織結構為主的策略構型;. ‧. Birkinshaw and Morrison(1995)則以國際企業為議題,建構以環境、國際策. y. Nat. sit. 略、組織結構為主的國企策略構型。可見構型理論在本時期除了承續 80. er. io. 年代對於多元配適的主張,同時也影響本時期的研究方向。. al. n. iv n C 小結:透過上述的介紹可知,90 h e n g年代對於配適的探討存在兩股潮流, chi U. 其一為依循 80 年代對於配適的共識進行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其二為針對. 既有配適觀點的不足與限制提出新的主張(例如:構型理論),企圖透過新 的論點彌補傳統權變觀點的不足以求完整詮釋實務現象。總括而言,本時 期對於配適與績效關係的質疑,主要是透過構型的觀點提供解釋,並認為 傳統主張不同的情境下僅能有一種成功方式的配適概念,會不當扭曲現實 社會中真正的現象(Meyer, Tsui, and Hinings, 1993)。. - 17 -.

(31) 四、2000 年之後對於權變觀點的質疑與解決方式 近年來的實證研究顯示,配適對績效的影響仍舊沒有一致性的結論, 例如:Child, Chung, and Davies(2003)採用自然天擇(natural selection)、策略 選擇(strategic choice)與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ies)三種架構探討環境、 策略活動與組織三者配適對績效的影響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權變觀點主張 的配適概念並無法獲得證實,作者認為解決方法之一,在於發展新的分析 方法進行配適與績效關係的驗證。所以 2000 年以來,學者為了回答配適 與績效關係的質疑,遂又開啟了一連串對於該問題的討論。以下分別針對 各研究的主要論點提出說明。. 立. 政 治 大. 1. 配適分析方法的質疑. ‧ 國. 學. 儘管在 80 年代就已出現相關的文章,針對配適的分析方法進行系統. ‧. 性的分類與整理(e.g. Drazin and Van de Ven, 1985; Venkatraman, 1989),但是. sit. y. Nat. 近年來仍有研究指出分析方法是造成配適對績效影響結果不一致的主因. er. io. (Meilich, 2006; Parker and Witteloostuijn, 2010),舉例來說,Meilich(2006)認. n. al 為儘管 Venkatraman(1989)針對配適的分析方法提出清楚的分類與整理,然 iv Un. C. 而 實 證 上 仍 會 遇 到 配 適概 念h界e定 h i 象 , 因 此 提 出 多 項 式迴 歸 n不g清 c 的現 (Polynomial regression),取代傳統的分析方式(e.g. 交乘法、離差法),避免 因為配適概念的混淆與方法選用的錯誤,造成實證結果的偏誤。 此外,相關研究也認為以迴歸交互作用的形式,探討配適與績效的關 係並無法呈現配適對績效真正的影響效果(e.g., Donaldson, 2001)。因為根據 配適的原始定義可知,配適指的是組織因子與權變因子達到既定水準時會 產生最佳的績效(Nadler and Tushman, 1980; Pennings, 1987),然而迴歸的交 互項不僅無法呈現這樣的關係,還可能造成不當的扭曲(Donaldson, 2001)。 舉例來說,假設組織因子與權變因子都可以透過數字表達,根據配適的定 - 18 -.

(32) 義可知,當組織因子(e.g. 結構)與權變因子位於相同水準時(1*1、2*2、 3*3、…)時,會產生該水準下的最佳績效(1、4、9、…),也就是配適的狀態, 然而這樣的現象在迴歸模型的交乘項中,卻會因為交互作用的相乘效果而 不當的擴大,使得不配適的績效反而比配適的績效高,例如:(1*2、2*3、 3*5、…)為組織因子與權變因子所處的狀況,因此根據定義可知組織並未 達配適的狀態,所以績效必頇低於當兩因子位於相同水準時(1*1、2*2、3*3) 的績效表現(1、4、9),然而在迴歸的交乘項中不但無法呈現,反而會因為 交乘作用而擴大為(2、6、15),大於原先的績效(如圖 1.1 所示),而這就是 採用交乘法驗證配適對績效影響最大的問題。. 政 治 大 由此可知本時期為解決配適實證結論的不一致,領域中的研究者又開 立. ‧ 國. 學. 始回過頭來反思過去既有方法的缺失,並且嘗試提出新的方法解決既有方 法的不足(例如: Meilich(2006)提出多項式迴歸; Parker and Witteloostuijn. ‧. (2010)提出多構面配適估計法)。. io. v ni. 5. n. al. er. sit. y. Nat. Structure. 4. 4. 3. 3. 6. 9. 12. 15. 2. 2. 4. 6. 8. 10. 1. 1. 2. 3. 4. 5. 3. 4. 5. 0. 5. 1. 10. C h8. 2. 15. 20. e n g12c h i U16. 25 20. Contingency. 圖 2.1:交互作用在配適表達上可能遇到的限制1. 1. 參考自 Donaldson (2001) - 19 -. FIT.

(33) 2. 對配適定義的質疑與釐清 前述提及 80 年代主張採用『一致性』的概念定義配適,然而 80 的學 者對於一致性是否能帶來高績效表現,則呈現兩種的看法,一派主張組織 達成一致性可以產生好的績效(Nadler and Tushman, 1980; Pennings, 1987); 另一派則認為一致性雖然可以用來定義配適,但是一致性與績效的關係仍 頇視一致性所處的情境而定,才能判定最終的績效表現,因此一致性與績 效並不必然會有高績效,而應該包含正向、負向與曲線三種關係(Fry and Smith, 1987: 123)。. 政 治 大. 面對 80 年代遺留的爭論,近來的研究則對此提出界定,認為一致性. 立. 有不同的績效表現的論點(e.g., Fry and Smith, 1987)並不恰當,因為當組織. ‧ 國. 學. 達成一致性的狀態卻沒有產生高績效並不稱為配適(Donaldson, 2001)。當 然面對這一主觀認定的問題,Donaldson(2001: 189)同時也認為必頇透過後. ‧. 續的實證研究予以探討,才能提供合理的解釋。. sit. y. Nat. io. al. n. 的質疑. er. 3. 配適對績效的影響是否為對稱(symmetry)、等績效(fit as iso-performance). i Un. Ch. v. engchi 前述提及 80 年代學者對於配適與績效的關係是否恆正提出質疑,顯 示 80 年代就開始有研究探討『配適對績效關係為何?』此一本質上的問 題。而該疑問演變到近年來,逐漸有研究針對上述配適本質的問題嘗試提 出解釋,並且進一步將問題重新定義為,『配適與績效的影響是否為恆等 (constant),且彼此對稱(symmetry)?』( Burton, Eriksen, Hakonsson, and Snow, 2006: 157; Donaldson, 2001: 263; Zajac, et al., 2000: 439, 450)。 首先,根據策略變革的觀點可知,組織在變革的過程中,由於經理人 有限理性的影響,因此常常無法判定最佳的變革時機、以及變革所需的強 度 , 所 以 會 發 生 過 度 變 革 (excessive change) 以 及 變 革 不 足 (insufficient - 20 -.

(34) change)的現象,這些現象在實務上對績效造成的影響並不會相同(Zajac et al., 2000)。因此對於配適而言,組織追求配適的狀態常常也會因為經理人 無 法 具 體 判 斷 何 謂 最 適的 狀 態 , 而 產 生過 度 配 適 與 不 足 配 適 的現 象 (Donaldson, 2001)。對於這些過與不及的配適現象,傳統的權變觀點並未 清楚的界定與說明,使得配適對績效的影響始終被假定是恆等且對稱,亦 即過度配適與不足配適對績效的影響是相同的。因此為了驗證配適對績效 存在不對稱現象(asymmetry),Zajac et al.(2000)以美國儲蓄機構的策略變革 為例,證實過度配適與不足配適對績效的影響確實不同。. 政 治 大 配適的狀態,則不論何種層次(簡單或複雜)的配適對績效的影響都是相同 立 其次,傳統權變觀點主張不論權變因子的影響為何,只要組織能達到. ‧ 國. 學. 的,Donaldson(2001)稱之為配適的等績效現象(fit as is-performance)。然而 這並不符合實際的現象,因為經由實務現象的觀察可知,組織隨時隨地都. ‧. 在追求不論是規模或核心能力等等的成長,而組織面臨這些成長過程勢必. sit. y. Nat. 會造成組織所處情境的變化,使得原本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間的配適狀態. er. io. 產生變化,因此假若在不同水準下,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的配適狀態對績. n. al 效的影響仍舊呈現等績效現象,則組織不可能有誘因改變目前所處的配適 iv Un. C. hengchi 狀態,以追求持續的成長,所以配適與績效的關係必頇是不等績效(fit as hetero-performance),如此才能說明為何組織會不斷的追求成長,並願意 打破既有的配適狀態以追求更高層次的配適水準(Donaldson, 2001)。而這 些正是 2000 年以來學者重新探討配適的本質後,對於配適與績效關係, 提出的解釋方式。 4. 對於完整配適(full fit)的質疑 傳統權變觀點假定管理者為完全理性,因此能夠依據不同的情境精準 的判斷最佳的配適條件、水準為何,而這樣的配適狀態稱為『完整配適(full - 21 -.

(35) fit)』(Donaldson, 2001),然而實際的現象卻是管理者受制於有限理性等因 素的影響,造成組織會在『完整配適』狀態附近出現過(overshooting)與不 及(undershooting)的偏移,所以組織追求配適的過程只能達到滿意解,而 非傳統認知的最佳解,這樣的狀態稱為『准配適(quasi-fit)』(Donaldson, 2001: 257-272)。 類似的觀點在 Dow(2006: 215)的研究也曾提及。所以實證研究採用完 整配適的概念,探討配適對績效的影響並不合理,而這可能也是造成結果 不一致的原因之一,然而可惜的是雖然文獻上提及准配適的概念,但至今. 政 治 大. 仍無具體的衡量方式,仍舊停留在概念層次的闡述。. 立. 小結:配適概念從 60 年代貣源至今,不論各年代對於配適的觀點提. ‧ 國. 學. 出的論點為何,核心的議題始終圍繞著『解釋為何配適對績效的影響,在 實證上會有不一致的結果?』。儘管各年代學者對此提出不同的主張,然. ‧. 而不一致的現象並沒有隨之解決。因為近年來的研究依舊針對這個既有的. y. Nat. io. sit. 質疑與爭議,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例如:提出多項式迴歸分析法(Meilich,. er. 2006),多構面配適估計法(Parker and Witteloostuijn, 2010)解決傳統分析方. n. a. v. i l C 法的限制,提出配適的不等績效現象(Donaldson, n2001)、配適對績效影響. hengchi U. 的不對稱性( Burton et al., 2006; Zajac et al., 2000)來解釋傳統權變觀點的缺 失。 上述的論點除了凸顯配適議題的重要性之外,也表達出針對既有文獻 進行整理的必要性,而這正是本研究努力的方向,希望透過文獻的整理與 回顧,一方面提供完整的脈絡走向,另一方面期望能夠釐清一些混淆的觀 念,並提供一個正確詮釋配適的想法。本研究將各年代的主要文獻進行篩 選整理(如表 1.1),並將權變觀點的演進整理成圖(如圖 1.2),藉此呈現各年 代的主要論點與整體的脈絡。 - 22 -.

(36) 管理典範移轉,促使權變理論的興貣:主要著作為 Lawrence and 1960. Lorsch(1967)的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以及 Thompson(1967)的 Organization in Action。. 權變理論大量運用於實務與實證研究中,例如:Miles and Snow(1978) 和麥肯錫顧問公司的 7S 架構。然而實證分析卻發生研究結果不一致 1980. 的現象(Schoonhoven, 1981)。 主要解決方式:配適概念與分析方法的釐清(Venkatraman, 1989)。. 學. 2000. ‧ 國. 1990. 治 政 實證結果不一致的現象依舊存在? 大 立 主要解決方式:提出構型理論 (Meyer, Tsui and Hinings, 1993)。 主要解決方式:Donaldson(2001)提出『新權變理論』包含:配適的. ‧. 不等績效、准配適等概念,以及 Meilich (2006)提出新的分析方法。. y. Nat. io. sit. Parker and Witteloostuijn (2010)針對配適提出新的分析方式。. er. 2010. n. al. i n 圖C 2.2 權變觀點的演進 U hengchi. - 23 -. v.

(37) 表 2.1 配適主要文獻整理 作者. 題目. 配適概念或方法. Schoonhoven (1981). Problems with Contingency Theory: Testing Assumptions Hidden within the Language of Contingency “Theory”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tingency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Concept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 Congruence, Contingency, and Theory Building. 概念與方法. Yes. 概念. No. 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 Toward Verbal and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 Exploring Fit and Misfit with Multiple Contingencies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omplementarities and fit –Strategy,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manufacturing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Organziations. 概念與方法. Milgrom and Roberts (1995). Burton, Eriksen, Hakonsson, and Snow (2006) Parker and Witteloostuijn (2010). al. n. Meilich (2006). io. Donaldson(2001). Ch. 概念 概念. No. Yes. 概念 概念與分法. n 方法 engchi U. Bivariate Model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Critique and a Polynominal Regression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 Design- the evolving state-of-the-art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Multidimensional Contingency Fit. No. y. Nat. Meyer, Tsui and Hinings (1993). Yes No. ‧. Gresov (1989). 概念與方法 概念. sit. Venkatraman (1989). 立. Estimating. - 24 -. No. 學. Van de Ven and Drazin (1985) Fry and Smith (1987). 政 治 概念與方法 大. er. Ginsberg and Venkatraman (1985). ‧ 國. 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 實 證 與 主要論點或研究結論 否. iv. 說明傳統配適研究常犯的五個問題,並以 Galbraith(1973)的研究架構重新驗證,藉此 說明五個問題的重要性。 針對策略領域各學派的配適概念進行分 類。 提出兩層次架構,回顧策略領域中權變觀 點的實證研究,並認為應該採用系統觀點 作為權變理論的探討。 提出三種配適的分析方法。 說明權變理論在理論建構方面應該注意的 地方。 提出六種配適的分析方法。 提出以多元配適的觀點,解釋配適與不配 適的現象。 提出以構型理論作為配適的探討。. No. 採用經濟學互補的觀點說明配適的概念。. No. 提出新權變理論(neo-contingency theory) 觀點,彌補傳統結構情境理論的不足。 提出多項式迴歸(Polynomial regression)作 為雙因子的配適分析方法。. Yes. 概念與方法. No. 探討組織因子與環境因子等的配適概念。. 概念與方法. No. 提出多元構面分析法,以捕捉不同層次的 配適現象。.

(38) 第二節 假說推論 經由文獻回顧可知,實證上配適對績效影響沒有一致性結果的質疑, 是開啟一連串研究的貣源。而前述文獻也提及造成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主 要來自於配適概念的定義、配適的分析方法、以及是否採用多元觀點探討 配適等等的因素。因此本研究認為若要根本解決此項質疑,應該回歸最基 本的討論,也就是釐清何謂配適。對此本研究目的不在於提出新的配適定 義,而是希望追本溯源把既有的定義釐清,界定究竟配適指的是什麼,以 及何種定義衍生出來的方法對實證研究結果所造成的偏誤最少,因此以下. 治 政 嘗試透過三個假說推導來說明。 大 立 ‧ 國. 學. 一、由不同定義衍生之分析方法對實證產生的干擾效果. 根據前述的探討可知,配適的概念在 80 年代為了解決定義混淆的現. ‧. 象,因此學者提出,以『交互作用』與『一致性』作為配適概念的定義(Nadler. y. Nat. sit. and Tushman, 1980; Schoohnoven, 1981; Fry and Smith1987; Pennings, 1987)。. er. io. 衍 生 而 來 的 分 析 方 法 就 是 交 乘 項 (interaction approach) 與 距 離 (profile. n. a. v. l C deviation)的衡量方式,因為『交互關係』強調的是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相 ni. hengchi U. 互影響後對於績效的影響,所以迴歸模型交乘項就成為一種最直接的衡量 方式;另外『一致性』的概念強調的是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達成一致性的 程度,所以距離的表示就成為最貼切的衡量。 然而配適的概念究竟該以交互作用或是一致性的概念表示,經由前述 文獻探討可知,採用交互作用表示的配適,會因為交乘項而不當擴大配適 對績效的效果,因而容易造成實證結果的偏誤(Donaldson, 2001);反之, 一致性的概念呈現的是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兩者搭配的狀態,因此透過距 離的方式呈現兩者配適的狀態,顯然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表達方式,因為透 - 25 -.

(39) 過距離的衡量可以清楚呈現組織因子需要改變多少才能符合權變因子的 需求狀況,所以不容易因為配適衡量的偏誤,造成對實證結果的扭曲。因 此本研究推導出 H1。 H1:研究中採用一致性表達的配適與績效關係(meta-analytic 的估計效 果量)會強於採用交互作用的研究。 二、多元配適對績效的影響關係 自從 80 年代後期,開始有學者主張傳統雙因子觀點的配適概念並無 法完整的涵蓋配適的效果(Ginsberg and Venkatraman, 1985; Gresov, 1989),. 治 政 因此建議採用多元因子觀點詮釋配適現象。而近年來的研究也指出,影響 大 立 組織達到配適狀態,可能的因素包含環境、組織結構、組織文化、領導者 ‧ 國. 學. 特徵等(Beer et al., 2005),顯見多元因子的配適觀點比較能夠呈現具體的實. ‧. 務現象。. sit. y. Nat. 此外,因為不同因子間可能存在互補(complements)與替代(substitutes). er. io. 關係(Siggelkow, 2002a),所以採用多因子可以考量包含衝突(conflict)與綜效. n. al (synergy)在內的多種效果(Gresov, 1989),但是雙因子卻只能呈現其中一種 iv Un. C. hengchi 形式。因此本研究認為多因子呈現的配適關係相對於二因子,由於能夠考 量更多的效果,因此更能確切的表達配適與績效的關係,藉此本研究推導 出 H2。 H2:研究中採用多元因子表達的配適與績效關係會強於使用雙因子的 研究。 三、績效的時間落差效果 由於配適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配適對績效的影響會出現時間 落差(time lag)的現象,特別是以橫斷面分析為主的研究設計(Hamilton and - 26 -.

(40) Shergill, 1992)。Donaldson(2001)認為實證研究中關於配適模型的驗證必頇 考量兩個議題,一為配適與績效的因果推論(causal inference),另一為配適 與績效關係的衡量。其中在因果的推論方面,Donaldson(2001)特別強調配 適的衡量與績效的衡量兩者的時間點應該不同,此外為了驗證因果關係, 配適的衡量時間點應該在前,績效在後。至於時間落差的幅度文獻上雖然 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但一般認為兩年的期間可以觀察出配適對績效影響 效果(Donaldson, 1987; Hoffman, Carter, and Cullen, 1994)。因此,本研究認 為研究上使用時間落差設計衡量的配適與績效關係,能夠清楚的呈現配適 的現象及其對績效的影響效果,藉此堆導出 H3。. 政 治 大 H3:研究中使用時間落差設計表達的配適與績效關係會強於沒有時間 立 ‧. ‧ 國. 學. 落遲設計的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27 -. i Un. v.

(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 為了回答研究(一): 『哪些因素會干擾實證上配適對績效的影響 -Venkatraman 論點的驗證』本研究預計採用統合分析法(Meta-analysis),驗 證本研究所提出的三項假說。 一、樣本 參酌過去與統合分析相關文章(例如:Damanpour, 1991; Ketchen et al., 1997; Daniel, Lohrke, Fornaciari and Turner, 2004; Dalton and Dalton, 2005;. 政 治 大. Crook, Ketchen, Combs, and Todd, 2008) 的 作 法 , 本 研 究 採 用. 立. Venkatraman(1989)對於配適詞彙的界定,設定以文章標題、關鍵字、摘要. ‧ 國. 學. 出現“contingency”、 “fit”、 “matching”、 “contingent”、 “consistent”、 “congruence”、 “congruent”、 “coalignment”,以及內文中出現“contingency. ‧. theory”,作為樣本蒐尋的依據,為了確定文章屬於策略領域的文章,因此. y. Nat. sit. 本研究鎖定以刊登於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的文章為主,蒐集. n. al. er. io. 1990~2009 間的資料共 77 篇,初步排除理論性文章後,以 32 篇作為後續 的分析基礎。. Ch. engchi. i Un. v. 二、資料分析 本研究採用 Schmitt and Klimoski(1991)的統合分析步驟,以相關係數 r 作為效果量(effect size)的表示,並以本研究假說所涉及的變數作為樣本資 料 coding 的依據。配適的衡量方法包含六種方式,而本研究僅對常用的 fit as moderation 以及 fit as profile deviation 進行分析,由於 fit as profile deviation 可以透過歐基理德距離的衡量方式計算 配適值(Venkatraman, 1989),因此可獲得配適與績效的相關係數值;然而 fit as moderation 則以 - 28 -.

(42) 交乘項的方式表達配適,並無法獲得配適與績效的相關係數值(效果量)。 所以本研究採用 Peterson and Brown (2005: 180)的β係數轉換法,將交乘項 的標準化係數轉換成 r 值,並搭配 Rosenthal (1991)建議的 P 值法2、t 值法, 將表達配適的係數轉成效果量(r)。以下列出本研究採用的統合分析流程: (1) 依據理論界定問題 (2) 列出相關研究 (3) 閱讀文章、探討可能的干擾變數、形成假設. 政 治 大. (4) 發展編碼法則與編碼表. 立. 學. ‧ 國. (5) 進行實際編碼. (6) 分析資料與撰寫結果. ‧.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由於某些研究缺乏具體的轉換數據(例如:p 值、. sit. y. Nat. t 值、標準化β係數),因此進一步排除缺乏明確數據的樣本以及並非以公. er. io. 司為分析單位(共 22 篇),以 10 篇3研究進行編碼。以下說明初步的編碼法. n. al 則,(1)當研究中為了 robustness 的要求,蒐集兩筆資料進行驗證,則本研 iv C. Un. h e n g c hand i Prescott (1990));(2)若研究 究將其視為兩筆樣本(例如: Venkatraman 中以兩種配適衡量方式(fit as moderation4, fit as profile deviation)分析配適 2. P 值法:r = T 值法:r =. Z N. , 由 P 值查表獲得 Z 值;N 樣本數。 t2. t 2 +df. ,t 為迴歸係數的檢定值,df 為自由度。. β 轉換法: r = β + 0.05λ, where λ is an indicator variable that equals 1 when β is nonnegative and 0 when β is negative. 統合分析的目的在於瞭解變數間的效果量,因此為了避免選樣造成的誤差,一般採用漏斗圖的 樣本分佈是否對稱,說明選樣誤差對於分析結果的影響性,而非僅由樣本數多寡決定。 4 根據 Venkatraman(1989)關於 fit as moderation 的界定,驗證 moderation 的方式有兩類,包含 strength 以及 form 兩種形式,其衍生的方法為 subgroup 與 interaction,其中 subgroup 的驗證方 式,在於將結果分兩群進行判定,因此在求算效果量時,由於缺乏標準誤、樣本等數據進行相關 係數的判定,因此本研究排除以 subgroup 進行 fit as moderation 驗證的研究。 - 29 3.

(43) 與績效關係,且以不同的方程式進行驗證,則視為兩筆獨立樣本(例如: Powell (1992));(3)當研究中以不同的方式衡量績效(例如:ROA, ROS),且 以不同的方程式進行驗證,則視為多筆獨立樣本;(4)若研究中關於自變數 的表達以多面向表示,例如:策略構面以 Prospector 以及 Defender 表示, 且以獨立的方程式進行假設驗證,則視為多筆獨立樣本(例如:Thomas, Litschert, Ramaswamy (1991))。透過上述的編碼方式,本研究共獲得 36 筆 資料進行統合分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30 -. i Un. v.

(44) 第四節 實證結果 依據上述的分析流程,本研究將收錄的各篇實證研究編碼結果呈現於 表 1.2,包含作者(年代)、樣本大小、配適的形式、衡量配適的變數個數、 是否有時間落差(time lag)以及配適內涵。 資料分析結果列於表 1.3 中首先,關於配適對績效影響關係,透過統 合分析結果發現,配適對績效的效果量為.182(Z: 15.905),且達到統計顯著, 說明配適對績效存在正向的效果。其次,關於影響配適與績效關係是否存. 政 治 大 顯著,說明配適對績效的影響確實存在干擾因素。 立. 在干擾因素,則由異質性檢定 Q 值高達 281.972(P-value: .000),且達統計. ‧ 國. 學. 接下來本研究針對 36 筆資料進行各項假設干擾因子的初步檢定(表 1.3)首先,在 H1 的部分,本研究認為採用 fit as moderation 的方式會不當. ‧. 的扭曲配適與績效的影響,因此當研究採用 fit as profile deviation 的距離衡. y. Nat. sit. 量方式分析配適對績效的影響時,其效果量會大於 moderation 的衡量方式,. er. io. 統合分析結果顯示實證文章中採用 deviation 衡量到的效果量(.278),明顯. n. a. v. l C 大於 moderation 的部分(.054),而針對 deviation 與 n imoderation 兩群資料進. hengchi U. 行的 Q 檢定量 98.550(.000)也達到統計顯著,因此支持 H1。其次,在 H2 的部分,本研究認為透過多變數捕捉的配適現象,相對於雙變數而言,能 夠描述更多的效果(例如互補、替代、衝突、綜效等),而分析結果也顯示, 採用多變數衡量的配適對績效關係(.257),其效果量明顯大於雙變數的衡量 結果(.058),而判定兩群是否差異的 Q 統計值 75.67(.000)也達到顯著,因 此支持 H2。最後,在 H3 的部分,本研究認為配適對績效的影響存在因果 關係,必頇先達到配適後,緊接著績效才會提升,因此當研究中描述配適 與績效關係時,在衡量上必頇採用時間落差(time lag)的方式,所以本研究 認為採用時間落差的配適與績效關係,其效果量應該明顯大於沒有時間落 - 31 -.

數據

圖 2.3  統合分析漏斗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Assessing Fit of Un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s The issue of evaluating practical consequences of model misfit has been given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model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Asymptotic Series and Borel Transforms Revisited Alien Calculus and the Stokes Automorphism Trans–Series and the Bridge Equations Stokes Constants and Asymptotics.. 4 The Airy

At least one can show that such operators  has real eigenvalues for W 0 .   Æ OK. we  did it... For the Virasoro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Otherwise, if a principle of conduct passes only the universal test but fails to pass this test, then it is an “imperfect duty.” For example, the principle “takes care of

Utilitarianism uses only a simple principle to make moral judgement of right and wrong: “Do things that increase happiness and reduce pain.” This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