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人離開並不是離開他的物質,因為人早就離開物質了,真正離開的是他的 關係,人活在世界上其實是用關係在活,而不是靠物質在活。

《觀山觀雲觀生死》-余德慧,2010-

余德慧說的「物質」應該是人的肉體,且認為真正的死亡是「沒了關 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斷開,筆者很認同這種闡述死亡的方式,因為常常 一個人往生了,他/她在我們心中卻如同活著那麼生動,可又和生前不一樣了,

對活著的人來說,過世的這個人不僅是肉體、不僅是物質走了,更多的是與他/

她牽牽絆絆的所有過往所有關係,這些關係隨著死亡也走了,沒有再經營、再 彌補、再做些什麼的機會。目前社會中死亡準備常提到的四「道」人生,「道 謝、道愛、道歉、道別」,就是利用「說」的方式,在存活者和臨終者的關係斷 開前,有機會化解誤會、放下仇恨、撫平遺憾而對彼此釋懷,使雙方關係有所 進展。這些行動,筆者認為都是為了在存活者和臨終者無法有關係時,雙方真 正的在理智上、在感受上都覺得「你要離開了,我和你在你離開之後就都沒有 關係了!一切都坦然地放下了!」,如同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主角鄭花甲 在告別式上說「……沒有阿母可以叫,沒有阿嬤可以叫……」這句話一樣,就 是關係斷裂的一種悲痛。

青少年個案死了,社工和個案的關係也死了,對筆者來說,可能有遺憾、

可能有悲傷、可能自責,可能有很多說不出來的可能。他(個案)死了,卻用 另外一種形式活在筆者心中,筆者會開始想到和個案曾經的相處,一起發生的 一切,那些好玩的、氣憤的、無厘頭的,每個大大小小的事件。那在個案死了 之後,活著的工作者,到底該怎麼往前走?筆者想著身邊的青少年社工夥伴,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經歷那段日子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一節到目前為止都是以筆者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著筆者自身曾經歷的 死亡與感受,都是從筆者的角度來看待死亡事件對筆者造成情緒和日常生活的 影響;從這開始,筆者要開始挪移自己的位置,挪移到他者的位置,試圖從他 者的位置了解青少年社工面對個案死亡事件的歷程,敘說這些青少年社工與個 案之間的故事,了解他們對個案死亡的看法和感受。

而每每談到死亡,容易聯想到的就是久病、癌症或年紀很大的老人,進一 步探討死亡場域的論述,也發現多聚焦在醫療場域、老人安置機構,上述場域 在死亡議題的訓練都比其他場域的社會工作者要多,而內容多談到對於死亡的 準備、死亡的心理建設等。我們都知道「死亡」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場所,

「死亡準備」則應該是所有場域社會工作者都需要具備的知識,但往往有這些 相關訓練和心理準備的社工,都是在醫療場域、老人安置機構服務的人,其他 領域的社會工作者容易忽略了死亡議題的訓練和準備,故本研究希望從訪談青 少年社會工作者的過程,瞭解青少年社會工作者面對個案死亡的歷程及陪伴自 己的方式,進一步希望本研究能提供社工教育及社工職場於死亡準備的建議,

更完備目前社工教育及社工職場的不足。

綜上所述,本研究希望經由質性訪談分析的研究過程,整理在青少年領域 工作的社會工作者面對個案死亡後的修復經驗,以期建立對於社會工作者面對 個案死亡時,所需之支持、了解的相關經驗及知識,並進而針對社工職場與社 工教育提供建議,尤其是因死亡而非預期性結案的情況。

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了解青少年領域社會工作者面對個案死亡的態度。

二、了解青少年領域社會工作者面對個案死亡後的歷程及陪伴自己的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主要分成三節,第一節從死亡談起,死亡到底是怎麼回事?

因為青少年時期身心社會發展的特殊性,造成青少年死亡的原因是甚麼?高死亡 風險群體的青少年樣貌為何?第二節則從文化、教育來討論「人在情境中」的社 會工作者身為「人」、身為「社工」如何建構死亡及如何看待死亡。第三節則整 理各類型同樣在這樣文化、教育下的不同專業工作者面對死亡時的情緒、感受和 歷程,以利從中找到與青少年社工相似與不同之處。以下將從上述文獻主題與本 研究目的做一彙整與探究。

第一節 初探青少年死亡

當用「青少年」、「死亡」等字搜尋相關新聞事件時,多出現類似於以下報 導:

報導一【陸運鋒、黃子騰╱臺北報導】新北巿一名檳榔西施昨凌晨帶著五名 青少年分乘三輛機車前往五股地區夜遊,帶頭的西施在路口高速闖黃燈又心虛減 速,導致後方兩車追撞成一團,其中一名少年騎士頭部受重擊,安全帽飛脫腦漿 迸裂,經送醫仍告不治。(2011/10/31)

報導二【張益鈞/花蓮縣報導】年輕人,為了義氣送命。花蓮一群青少年,

昨天晚上因為感情糾紛而相約談判,卻演變成持刀互砍;其中一名 15 歲少年只 是幫朋友助陣,卻無辜被砍死。(2017/03/19)

報導三【陳啓明/新北報導】新北市一名 15 歲簡姓少女,26 日晚上到一名 王姓女網友家作客聊天,2 人 2 夜分別吸食毒咖啡包、搖頭丸與 K 他命等毒品,

昨天上午王姓女網友睡醒後,發現少女昏迷不醒,緊急報 119 送醫,經搶救後不 治身亡。(2018/11/2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報導四【陳豐德、林煒傑/新北報導】毒鴛鴦輪流跳樓!新北市板橋區一對 17、18 歲的情侶檔有吸毒前科,分別在 18 號、19 號輪流跳樓,造成女受傷、男 死亡的慘況,警方在他們的住處發現毒咖啡包,懷疑他們是吸毒後情緒不穩,才 會在女子選擇輕生未成後,男友隔日又從 5 樓跳下,送醫後搶救不治。(2019/01/22)

每當看到類似的新聞內容,筆者多半會出現遺憾、可惜的心情,畢竟這些新 聞的主人公們正值青春年華,都還沒有開始發光發熱,就已經到了盡頭,不管生 命到達終點的原因,生命脆弱且稍縱即逝,多半讓人感到措手不及!這些報導後 續輿論聚焦的重點多在報導中主角的「偏差行為」上,聚焦於這些少年會死亡是 少年的問題,然後各方從警政、社政到教育檢討要如何再加強犯罪預防宣導、毒 品宣導等政策,沒有人真正記得這些少年,這些少年就如同「被偷菜賊迅速掐斷 的嫩莖」,少年和他們的早逝沒有得到任何關注,他們的「死」隨著時間流逝而 被淡忘,記得他們的只有曾關注著他們的「種菜人」。而這群「種菜人」默默地 在青少年服務的路上走著,他們是青少年社工,在第一線服務這些青少年及其家 庭。在這個工作中,「陪伴」和「等待」佔去大部份的時間,這些陪伴和等待的 時間常常生氣勃勃、有活潑、有感動,甚至能夠與青少年一起成長。然而,筆者 作為貼近青少年的工作者,認為除了「生」的陪伴歷程,「死」的議題也值得好 好整理。

「死亡」彷彿很遙遠,但人一出生就邁向死亡,生命無常,不會有人知道死 亡何時會降在身上。說到面對生死的感受,呱呱落地時彷彿全世界的人都在歡天 喜地,反觀死亡時總是被蒙上一層灰,這層灰積著不清,就會永遠看起來髒髒的。

本節將從訴說踏出認識死亡的第一步,進一步瞭解青少年的身心社會發展階段和 青少年死亡的關連性,最後勾勒出高死亡風險青少年群體的樣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 死亡是什麼?

筆者曾經看過一個漫畫,女主角有個沒有人知道的特殊能力——會看到人 們身邊有一個無形的時間倒數器。起初她並不清楚那代表的意義,因為主角家人 的身邊並無這個時間倒數器,直到她周圍出現一件車禍事故,她看到事故受害者 的倒數器歸零,即使救護車及時趕到盡速送醫治療,受害者最後依然回天乏術。

她才知道,那個時間倒數器代表此人的生命大限之期,得知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 之後,她走在街上一一看路過身邊的人們,偷偷的算著這些人們「生」的日子還 有多少,這項特殊的能力讓她非常痛苦,因為她只能獨自承受那些面對生離死別 的灰心、沮喪、憂傷和埋怨。但她不論用甚麼方式掙扎、不論對象的年紀大小,

都無法停止倒數器繼續倒數、無法往後延伸人的大限之期、無法阻止死亡來臨。

筆者覺得儘管大家都知道死亡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可是大家對於死亡的現況與影 響卻不熟悉,死亡對於我們而言,不像漫畫中的女主角般時時刻刻覺察著時間的 流逝與死亡的接近。

筆者以下先從死亡統計來勾勒死亡的現狀,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17)統計 資料整理,下表 2-1 顯示 2013 年至 2017 年各年齡層死亡人數及死亡比例,將年 齡粗略分成 0-9 歲、10-19 歲、20-64 歲、65 歲以上,從表 2-1 可知,不論年齡大 小皆有死亡發生,但死亡人口以老年人占多數。

107,445 (69.01%)

155,686 2014 1,102

113,819 (69.69%)

163,327

2015 1,166

114,714 (70.02%)

163,822

2016 1,123

122,387 (70.81%)

172,829

2017 1,023

123,531 (71.81%)

172,028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戶政司 2017 年統計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下從可預期及不可預期兩個面向探討死亡:

一、可預期的死

搜尋相關文獻及書籍,可預期死亡的資料多有關於面對死亡的準備(吳宛 育,2011;阿爾芬思,2003;黃文翰、鄭逸如、楊于婷、張琦郁、黃士哲,2017), 包含善終的討論(吳風鈴、陳慶餘、謝博生,2011;游碧真,2012;楊茵淇,2018)

及面對死亡的生存期待及心路歷程(徐瑛霞、傅家芸,2019;龍紀萱,2003)也 有專業工作者在此時如何陪伴臨終階段的病人與家庭(李泊融,2014;吳宛育,

2011;彭康哲,2014;楊茵淇,2018;龍紀萱,2003),且這些文獻所探討即將往 生的人多知道自己疾病狀況進程不樂觀,因此討論多傾向於如何張開雙手迎向死

2011;彭康哲,2014;楊茵淇,2018;龍紀萱,2003),且這些文獻所探討即將往 生的人多知道自己疾病狀況進程不樂觀,因此討論多傾向於如何張開雙手迎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