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當死亡來臨

第三節 小結:研究結果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小結:研究結果討論

壹、 社會工作者面對死亡的態度

死亡態度除了重視因為死亡事件引發的焦慮與恐懼等情緒,也應重視一個人 對死亡的接受度,所以死亡態度包含了很多層面的概念,是一種內在的信念體系

(邱哲宜,2004),而其中包含了個體的內在體驗和行為傾向,透過個人在環境 中的體會形成對事物的評價,進而激發一種特殊的反應傾向。本研究發現受訪的 青少年社工在面對死亡的態度和過往人生中的死亡經驗有關,以下筆者整理受訪 的青少年社工面對死亡的態度特性:

一、進行式的過程

死亡態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學習所得,最開始對死亡的學習是從家 庭而來,因家庭成員、家庭環境的不斷影響而逐漸形成,然後隨著成長,會因遇 到的人(如同學、老師)對死亡的不同詮釋,或因為遇到新的死亡事件,死亡態 度因而有所轉變、改變,在個人內在與環境外在的交互影響之下,死亡態度逐漸 形塑。態度並不是結果,也包含著歷程,在張春興(1995)所著《張氏心理學辭 典》中,「態度」被解釋為結果,指的是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世界持有一種 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但筆者認為在探討態度時,不能忽視態度形塑的過 程,一個人的態度是在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經過不斷迴圈和修正而逐 漸形塑,且這個過程是進行式,我們的死亡態度是不斷地隨著一次次經驗累積而 成。

二、死亡的影響與關係程度有關

因為個人與死者關係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死亡經驗,而對個人的影響也有 所不同(賴玉亭,2011),意即死亡態度會因為死亡對象不同會有不同的狀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個不同可能是在血緣上與死者的關聯性,也可能是在關係上與死者的緊密度,

也可能是以上兩者的交織;不過總體來說,當生者在死者生前投入許多關注或有 較多互動時,死者的離世帶來的打擊會相形較大。不論是親人死亡或社工在工作 場域中遇到個案死亡,死亡態度都會直接反應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包含在工作當 中。而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社工對個案生前工作的用力程度、相處互動的頻率、曾 經經歷的事件多寡,都會影響個案死亡後社工的狀態和反應,尤其因為社工與個 案為工作關係,因此社工在工作的時時刻刻常隨時冒出過去與個案的點點滴滴,

這些點點滴滴讓社工特別難受,也是在面對個案死亡特別需要受到支持的地方。

三、個別化的特性

在研究中發現受訪者的死亡態度具有個別化的特性,會因著自己所經歷的死 亡經驗或是遇到死亡事件之後周遭人事物給予的回饋而使得死亡態度有所不同。

死亡態度內涵應包含對死亡恐懼、死亡焦慮、死亡關切、死亡接受、死亡威脅、

死亡否認與逃避等(張淑美,1996),這些對死亡的態度,可能並不是一成不變 地在每次生者遇到死亡以同樣面貌出現,生者可能每次表現出來的死亡態度都稍 有不同,而這個不同可能與死者的死亡原因、與死者的關係遠近等有關,例如若 為遇到自然老化∕生病的死亡,則死亡接受度會比遇到意外事件的死亡來的高,

若與死者的關係較親近,則死亡否認與逃避的狀況會較為嚴重,這些都會影響著 受訪者死亡態度的呈現,而本研究也發現死者的年紀亦會影響死亡態度的呈現,

在青少年領域工作的社會工作者面對個案死亡時,因為個案的年紀都僅是青少年 年紀,所以在遇到個案死亡時,社工的情緒除了難過還有對個案的心疼和惋惜,

這些情緒會使得社工對個案死亡的關切度提高,進而沉浸在個案死亡的情緒中,

逐漸影響日常生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青少年社工面對個案死亡後的歷程及陪伴自己的方式

一、面對個案死亡的情緒反應

青少年領域的社會工作是充滿希望、陪伴和引導的服務內容,一般不會和死 亡畫上等號或和死亡做連結,所以青少年社工也不會事先做個案會死亡的心理準 備,因此在真的經歷個案死亡事件時,社工的情緒和心理上可能都有更巨大的衝 擊。在經歷個案死亡時,社會工作者面對自己在服務的其他青少年,或許自己不 容許自己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太久,或者上級要求自己快速回應同樣面臨同儕死亡 的青少年,種種原因壓抑了這些與個案死亡有關情緒,或者不知道怎麼表達這些 情緒,但長期下來,這些沒有處理的情緒會影響到社工的生活與工作。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社工在面對個案死亡時,會因為相處時間長短、

工作互動頻率與互動關係的親密度而影響其在生活與工作上的狀態,出現震驚、

錯愕、難過、大哭、無法接受的情緒。每一位受訪者談到在面對個案死亡時都會 哭泣,這個眼淚是他們抒發情緒的方式,同時也為個案的死哀悼以及他和個案的 非預期終止關係哀悼。而在研究後也發現面對個案死亡時的情緒是複雜的,情緒 並非線性單一的出現,有時候會有反覆和跳動的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 為除了面對死亡所帶來的衝擊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需要面對處理的事件,社工 在反覆跳動的情緒及諸多生活事件之下,能夠接納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的狀態,

才是梳理自己的開始。

社工在行走這個面對個案死亡的心路歷程中,「面對」其實是一條很漫長的 路,走在這條路上的社工,偶爾孤單偶爾有伴,但往往需要依著自己可以承受的 步調,才能走的穩走的好;而當社工在準備好的狀況之下去走面對這條路,這個 準備好能讓社工更坦然、沒有壓力的開始面對,社工的情緒也才有機會以適合自 己的方式抒發;如受訪者選擇在個案死亡事件處理告一段落時開始進行諮商,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受訪者重視與自己獨處的時間,因為在與自己獨處的時間中受訪者能整理釐清 自己的內在感受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步調,去面對個案死亡事件帶出來 的影響和感受,而每個人的方式都需要被尊重。

透過面對、整理、釐清的過程,也讓社工放下心中對個案早逝的不捨、愧疚,

和對個案的自責感,因此,面對、整理、釐清是社工重新開始生活或恢復生活狀 態很重要的過程。社工需要能清楚地將自己和個案的責任劃分,明白自己身為社 工能做到什麼,及個案自身的選擇,及個案因為選擇而承擔的結果;當社工能釐 清這兩者,社工就也能清楚釐清過去式與現在式,清楚過去如何影響現在,選擇 哪些過去式繼續以轉化的形式活在現在式中。清楚的釐清能讓社工專注自己於現 階段的生活與工作中。

然而,受訪者反映體制上,多僅是將死亡個案做結案處理,體制並沒有提供 空間或機會讓社工好好處理事件帶出來的悲傷,而在繁重的個案量和繁忙的工作 中,社工常沒有時間去面對和處理經歷死亡的情緒和反應,通常只能靠自己去面 對和處理,可是這些情緒是很沉重又不容易處理的,即使有去面對也都會影響社 工公私領域的日常生活,遑論在沒有支持的工作場域中。本研究的受訪者在個案 死亡之後,都出現不一樣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模式,如工作上出現瘋狂加班、無法 寫紀錄、遇到類似個案的情緒(矛盾、擔心、逃避),甚至不想做個案,也都出 現離職的念頭,而這些狀況對身心的影響除了反應在工作上,同時也反映到社工 的生活中,如害怕孤單、替代性創傷等。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社工或許多數皆獨自 承擔個案死亡之重,這有可能讓社工會出現一些身心狀況,若沒有適當的支持與 協助,可能造成更大程度的工作耗竭,或讓社工最後選擇離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和自己在一起的方式

研究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在整理自己面對個案死亡之內在情緒的過程中,覺察 和表達佔了很大部分的比例,透過說出來的方式可以幫助自己整理混亂的情緒,

然後會進行自我內在的調適,彭康哲(2014)指出自我內在調適包含探究自我生 命歷程,調整自我對於死亡的觀念、強化個人信仰與信念,這些自我內在的調適 都有助於青少年社工繼續留在青少年領域的工作崗位。

有些受訪者不一定願意和他人提及內在感受,尤其是不確定對方能不能接住 自己的時候。筆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對的過程,當尚不確定怎麼表達或向 誰表達時,可以用以下問題先進行自我對話,說不定這些對話能促進自己更貼近 更理解自己的狀態。如試問自己:為什麼生氣?悲傷?愉快?等,透過追根究底 的質問找到自己怒氣悲傷愉悅的源頭,思考情緒形成背後真正的原因,當真的靜 下來問不斷質問自己時,才會發現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成因,這個覺察的智慧需要 大量的時間練習。而經過說出感受和反問自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平靜下來,

也因為提出了問題,腦袋自然就會想找出答案,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注意力就 會被邏輯帶回來,而不再執著於情緒上的不愉快,因情緒造成的負面感受和效應 就會逐漸減輕。

自我覺察是在創造內在新自我的起步,然後透過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重新調

自我覺察是在創造內在新自我的起步,然後透過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重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