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程序

第五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步驟如圖5所示,並且依研究期程分為準備階段、教學實驗階段、資料 整理與撰寫階段來說明:

壹、準備階段

在實施全方位學習設計的實驗研究之前,研究者除了蒐集、參考國內外相關研 究中所提及的實施方式之外,其他準備工作如擬訂研究架構、研究設計、編制教 材檢核表,撰寫研究計畫、聯絡研究對象等,並且與班級教師、研究對象的家長 召開學期初IEP會議,共同擬定學習目標。

在教學介入前的準備包括教學目標、班級教學主題的確定,以及課程活動設 計、教材教具的蒐集或製作,與班級教師確認欲先介入的IEP教育目標之後,共同 從班級教學主題來發想,以能夠引起興趣的選項、能夠維持努力和堅持度的選項、

能夠自我管理的選項來達成多元參與的動機誘因,讓學生有選擇權和控制權,並 且能決定自己的學習時間與速度,以提升學習動機及主動參與學習的意願;接著 在教材教具的選用或設計要能夠提供知覺的選項、能夠提供語言和符號的選項、

能夠提供促進理解的選項,以達成多元表徵的學習路徑,透過各種不同方式呈現 的教材,讓學生能透過多元的感官途徑來學習;課程活動中也要有能夠提供身體 動作反應的選項、能夠提供表達技能和流暢度的選項、能夠提供執行功能的選項,

以達成多元表達的反應方式,這也是研究者和班級教師能夠做為評量的部分之一。

貳、教學實驗階段

本研究的實驗教學配合A園所和B園所不同的教學主題,以全方位學習設計的 原則和理念來設計融合班的全班性教學活動與小組教學活動,並將研究對象各個

61

發展領域的學習目標融入活動之中,主題教學是在環境中進行,用以一種學習探 索與冒險活動,使幼兒對發生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探索與自我學習(盧美 貴,2005),正因為主題教學(或課程)是強調幼兒為課程發展的主導角色(陳淑 琴,2006),教師難以事先訂定教學內容進行教案設計,因此,在此階段教師要不 斷地掌握、原班級的教學已經進行到什麼內容,儘量與以配合。

介入期間,每次課程活動結束之後與班級教師討論2名個案與班上其他幼兒 的表現,為期4個月的介入時間。最後,再以「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測量2名幼 兒的發展年齡,最後透過學期末的IEP會議與班級教師和家長評量IEP教育目標的 達成程度,根據「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的測量結果以及IEP教育目標的達成程度 來分析全方位學習設計的學習對於特殊幼兒認知能力提升的成效,另外也透過訪 談來了解班級教師對於課程進行的前、中、後期的想法,以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 或是對操作上的建議。

參、資料整理與撰寫階段

將兩位研究對象介入前、後與介入期間所蒐集到的數據和資料整理成統計 表,以「速率改變指標」(PCI)、GACS和進步分數的方式做進一步地分析,並將分 析結果與待答問題相互驗證,最後歸納結果、說明發現,撰寫研究報告,並且針 對實務工作方面與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建議。

62

圖 5 全方位學習設計的施行步驟圖

開會(擬定期初 IEP 目標,分析學生優弱勢能力)

CDIIT 前測,找出基礎線(起點) 行為,設定分目標

了解、分析融合班同學的優弱勢能力

設計教案:

1.配合園所主題

2.融入特殊幼兒 IEP 目標 3.加入全方位設計課程原則

檢核教案活動設計

入班實行

期末評量:

1.與班級教師、家長開會共同檢視期初 IEP 目標 2.CDIIT 後測

期中評量:

1.巡迴教師評測期初 IEP 目標 2.CDIIT 施測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