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章節分成四個部分解釋之,其一為參與戶外教育學生之環境認知、環境態 度、環境行為之現況;其二為學生背景變項對環境認知、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相 關性分析;其三為環境認知、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之相關性與多元迴歸分析;其 四是學生訪談資料彙整。

一、參與戶外教育學生之環境認知、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結果

(一)參與戶外教育課程後環境認知明顯提升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環境認知的總平均數為4.6,顯示學 生對於環境認知有高度認同,參與戶外教育學生多為高年級學生(僅 有9名4年級生參與在內),在環境認知上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根據十 二年國教戶外教育各階段學習主題中顯示,高年級學生已懂得運用 感官提高個人對環境的敏感性、養成愛護環境的責任感,因此,題 項1「保護自然環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高達4.84的學生選 取,表示學生在環境認知大多認同環境保育的重要性;題項5「國 人的旅遊活動頻率雖高,台灣不一定需要多開發一些遊樂區。」該 題項平均得分為4.22,反映出部分學生贊同開發遊樂區,供國人休

憩使用。從問卷結果顯示各項平均數來看學生在參與戶外教育活動 後,環境認知明顯提升,該項結果與胡書維、蔡燿隆(2015)的研究 相同。

(二)參與戶外教育課程後環境態度高環境責任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環境態度的總平均數為4.635,顯示 學生對於環境態度有高度認同,勾選皆偏向「同意」與「非常同意」

之間,其中以第1題「維護住家環境的生活品質應該是每一個人的 責任。」表現最好,平均得分為4.29,在環境價值與環境責任二個 構面中,環境價值總總平均分數高於環境責任,表示學生大多具有 正向的環境態度,該項結果與胡書維、蔡燿隆(2015)的研究相同。

至於環境責任部分,宜多多鼓勵學生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環境議題 盡最大限度的努力;研究顯示環境態度高於環境責任,說明學生知 道環境維護需要靠大家齊心努力,非一人能力所及,教師可以多多 鼓勵學生從事自己能力相關的活動著手,例如徹底做好垃圾分類與 減量,自備購物袋等。

(三)參與戶外教育課程後學生更樂意從事環境行為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環境行為的總平均數為4.51,表示 對於環境行動都很樂意配合也都很願意去做,其中以第15題「在戶 外觀察野生動物時我會保持安靜並保持適當距離。」表現最好,顯 示學生在參加完戶外教育課程後,能尊重野生動的生存空間不任意 破壞;而第7題「儘管被認為多管閒事,我還是會向師長檢舉破壞 環境衛生的人」表現較差,顯示大多數人還是不太願意舉報他人,

舉報者往往容易被吹噓或施暴打擊,寧可選擇獨善其身也不與人正 面衝突;此外,第6題「看到同學亂丟紙屑果皮,我會主動撿起丟 入垃圾桶」表現最差,這與過去公民與道德推動之你丟我撿的時代

大相逕庭,環保新觀念你不丟我不撿的時代來臨,垃圾不落地,研 究者自我檢討,設計題目時應與時俱進,才能更準確地貼近研究目 的。

二、學生背景變項對環境認知、態環境度及環境行為之影響

(一)學生的環境認知在「年級」、「課程喜好」、「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家庭經濟」、「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上 無顯著差異,假設 1 學生背景變項會影響環境認知,假設不成立。

結果與(趙家民、林郁鳴,2010)針對六年級學生所做的環境實驗方 案結果相同,研判資訊化時代,電腦普及與網路無遠弗屆,學生的 學習型態逐漸改變,它縮小了城鄉差異,知識的取得更為容易,學 生能夠自我提升的方法很多,因此個人背景影響層面自然減少許多。

(二)學生的環境態度在「年級」、「課程喜好」、「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家庭經濟」、「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上 無顯著差異,假設 2 學生背景變項會影響環境態度,假設不成立。

研究結果與(趙家民、林郁鳴,2010)針對六年級學生所做的環境實 驗方案結果相同,目前國小推動之環境教育議題,以素養導向為目 標,培養學生覺察問題的能力並對問題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即是 價值觀與責任感的養成,學生的背景變項沒有影響環境態度,由此 可知,學校教育的宣導有成效,值得讚許。

(三)學生的環境行為在「課程喜好」、「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 程度」、「家庭經濟」、「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上無顯著差異;

在「年級」變項上,透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所得結果 F 值=4.593,

顯著性0.011<0.05 已達顯著標準,表示學生在年級表現上與環境行 為有顯著差異,審視各年級的平均數,發現 4 年級的學生在平均數 上高達4.7259,最大值 5 最小值 4.27,表示 4 年級學生在環境行為

上比起其他更優,此結果與傅麗媚(2010)研究中年級學生參加生態 遊學活動得到的結果相同,研究顯示中年級學生在環境行為的表現 優於其他年段,故假設 3 學生背景變項會影響環境行為,部分假設 成立。

三、相關性與多元迴歸分析

(一)環境認知、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相關性

1.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的相關性,從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環境認知程 度愈高,則其環境態度越積極正向,反之亦然。影響學生環境認知 主要因素有年級、課程喜好、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家庭 經濟、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其中以父親教育程度為碩博士之學生 對環境認知最具影響力。

2.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的相關性積極良好,反之亦然。影響學生環境 態度的主要因素有有年級、課程喜好、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 度、家庭經濟、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其中以家庭型態中小家庭之學 生對環境態度最具影響力。

3.環境認知與環境行為的相關性從研究結果指出,學生的環境認知得 分與環境行為有相關但影響成分不高。影響學生的主要因素有有年 級、課程喜好、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家庭經濟、家庭型 態等背景變項其中以年級中的四年級學生對環境行為最具影響力。

(二)環境認知、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之多元迴歸分析 1.環境認知對環境態度

彼此具有高度相關,環境認知越高則環境態度越正向,學生在 完成戶外教育課程後,有達到環境認知和環境態度兩者之間相關的 驗證,證明適當導入環境觀念對課程與環境的結合是有價值的,同

理環境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他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價值觀與環境態 度。

2.環境態度對環境行為,

學生的環境態度建構在環境認知的基礎上,戶外教育在課程中 導入環境議題,讓學生思考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案,無疑是將環境 態度與環境行為兩者相結合,研究發現彼此具有高度相關,表示環 境態度表現越正向表示學生更樂意從事環境行為,亦即學生在完成 戶外教育課程後,有達到環境態度和環境行為兩者之間相關的驗證。

3.環境認知對環境行為

彼此具有微弱相關,有高度的環境認知不一定會樂意從事正向 的環境行為,(楊冠政,1996)於研究中表示,想要學生產生正向的環 境行為必須先增長學生得環境知識,有了足夠的環境知識,因而產 生對環境正向的態度,最後才產生環境行為。

四、學生訪談資料彙整

學生在參與戶外教育課程實施後,是否能提升環境相關技能與知識,為 本待答問題,本研究除了根據問卷結果取得證明,研究者還佐以學生訪談資料,

確定戶外教育在環境素養推動方面具有一定成效,未來將在學界逐漸蔚成風氣。

(一)戶外課程實施後,學生環境認知表現情形

外教育課程在安排上以體驗操作為主,如森林用火安全篇,透 過實作與分享,由活動帶領人講解用火注意事項,如何以不留痕方 式減少環境衝擊,學生在經過體驗後,能完整地說出流程,這與一 般知識性的傳遞截然不同,不用刻意背誦便能形成知識,從訪談中 可以發現,這種學習模式一直備受學生青睞也能得到相對應的成效,

此外,訪談中還針對學生舊有知識與環境新觀念的澄清提出問題,

學生親眼目睹森林環境遭受汙染,人類任意丟棄的果皮晾在一旁,

未見果皮成為肥料只聞得臭酸腐味,習得即便是果皮亦不能任意丟 棄,這種經自由選擇後產生知識的價值實在珍貴,從這兩個問項可 明瞭,學生在經過戶外教育課程後,確實能夠提升環境認知。

(二)戶外課程實施後,學生環境態度表現情形

根據文獻探討中得知,學生的環境認知會影響其環境態度,上 述我們提及學生在參與活動後環境認知有所提升,譬如:新觀念的 建立、如何正確用火等,這些知識的背後其實闡述著環境該被保護 的理念,這個信仰即是環境態度,誠如問項三:參與這次的戶外教 育課程後,您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學生答覆看見有人亂丟棄垃圾(果 皮)時,我會願意開口說服他,這就是態度的轉變,當學生具備足夠 的環境知識時,自然能產生正向的環境態度,另外,尚有學生提及 自己原本不太敢告訴他人亂丟果皮的害處,但因擔心小動物誤食而 生病,他覺得應該會勇敢踏出這一步,嘗試說服他人,從學生的反 饋中我們得知,學生在戶外教育實施後,確實產生正向的環境。

(三)戶外課程實施後,學生環境行為表現情形

(三)戶外課程實施後,學生環境行為表現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