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建議

一、研究限制

2020 年正逢疫情,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因應防疫,停止辦理戶外教育課程,因 此所蒐集到的問卷量較少,加上本研究設定以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篩選後只 蒐集到 238 份問卷,這些問卷又大多以同一學校學生為主,缺乏比較性,很容易 影響讀者判斷。

二、後續建議

本研究僅針對參加「無痕忍術大作戰」的學童進行研究,自然教育中心目前 共有19 個課程方案,每一種主題連結的環境議題與環境目標都不同,僅依單一課 程來驗證假設,稍顯薄弱,再者,本研究學生主要來自五所學校,較為單一,建 議日後研究能擴大結合相關主題課程,例如同樣是生態議題的課程或是同樣是氣 候變遷的課程,或是研究課程與課程間的效益評估,至於問卷發放與對象部分,

可跨大至鄉鎮與鄉鎮之間,不應侷限在臺東市區與臺東市郊學生。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書局。

沈 六(1997)。臺灣省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參考手冊。台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 廳。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原作者:Donald, R.H.,&Willian, M.H.,

&Elizabeth,L. H.)。台北:五南圖書。

周儒、呂建政譯(2003)。戶外教學。台北市:五南

徐宜歆(2008)。無痕山林教育宣導手冊。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教育部(2019)。向山致敬 啟動山林政策新思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臺北市:教育部。

郭育任(2005)。Leave No Trace 的生態永續理念與實務。九十四年度國家步道 研討會論文集,19-32。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湯志民(2011)。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黃武雄(2004)。學校在窗外。臺北: 左岸文化。

黃茂在、曾鈺琪編(2015)。戶外教育實施指引。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溫世頌(2007)。心理學辭典。台北:三民。

瑞秋‧ 卡森著,李毓昭譯(2006)。驚奇之心―瑞秋‧卡森的自然體驗。晨星。

葉重新(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楊平世(1996)。落實戶外教學-讓自然教育中心發揮最大作用。「自然教育中心

」校外教學研習活動服務手冊,第18期,台北市:教育部。

楊冠政(1988)。台灣地區推行環境教育計畫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劉雲傑(2004)。美國威斯康辛州環境教育發展與實踐。台北,教育部。

2.期刊論文

王 鑫(1992)。自然中心戶外環境教學之意義與初步構想。環境教育季刊,第15 期,36-41。

王 鑫(2014)。概說戶外教育的要點。學校體育,第140期,84-92。

王柏青、陳元素(2018)。地方依附、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關係之研究。環境與管

理研究,19(1),1-18。

王偉琴(2011)。建構無痕山林準則爲架構之戶外環境行爲量表。休閒產業管理學 刊,2(1),14-27。

王偉琴(2015)。以體驗學習模式融入無痕山林登山課程對青少年戶外環境行為 影響之研究。體驗教育學報,第9期,116-143。

王惠英(2018)。戶外教育可進入課綱。未來Family特刊【戶外教育】,

2018/June,20-23。

江東祐(2002)。國小學童環境行為之探討-以花蓮地區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碩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辛懷梓、張自立、王國華(2011)內容分析10 年間環境教育的研究方法與趨勢。

東海教育評論。第6期,24-46。

吳崇旗、陳郁璿 (2010)。兩天一夜無痕山林(LNT) 種子教師訓練課程對環境態 度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3),22-35。

金佩 (2007)。登山團體成員Leave No Trace 之行動能力轉變歷程。

周少凱、許舒婷(2010)。大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嶺東學 報,27,85-114。

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地方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

出版)。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6NTNU0587009。

林韋伶(2009)。環保有功小學推展環境教育模式之探討-以民國 91-96 年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侯錦雄、郭彰仁(1998)公園遊客之環境態度與不當行為管理策略認同之關係。戶 外遊憩研究,11(4),17-42。

施又瑀、施喩琁(2019)。國民小學戶外教育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4),

89-97。

施佑霖(2003)。探索國小學生環境活動經驗、環境感受和環境覺知發展過程之 技能-以台北縣市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 育研究所,台北市。

施宜煌、李佩真、葉彥宏(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議題釐析-以「戶外 教育」為例。經國學報,第33期,131-140。

洪慶宜、曾妍娟、莊惠惇、黃勇中(2015)。二仁溪為主體的校本課程發展策略:

張坤鄉(2007)。戶外教學提升青少年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95年童軍小 隊長訓練營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第48期,254-275。

張怡萱、林喻東、鄧書麟、劉癸君(2011)新環境典範態度與負責任環境行為 關係之探討—以嘉義樹木園的遊客為例。林業研究季刊 33(2),13-28。

張郁雯、沈少文(2012)。高雄市國小環境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 報,14(1),319-340。

梁明煌(2004)恆春半島候鳥保育計劃的影響-國中學生的態度與行為反應。環境 教育學刊,第3期,37-55。

許世璋(2001)影響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國科會研 究NSC 89-2511-S-259-002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 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對於環境行動與其它環境素養變項之成效分析

。科學教育學刊,11(1),97-119。

許世璋、高思明(2009)。整合議題分析、生命故事、與自然體驗之大學環境課程 介入研究─著重於情意目標的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17(2),135-156。

許世璋、黃怡華(2017)。林務局池南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遊戲方案對於六年級 生環境素養之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25(2),169-196。

許彩梁(2013)。校外教學在臺灣。生態臺灣,第41期,29-34。

許彩梁、王世杰(2019)。自發‧互動‧共好的戶外教育模式-創藝力戶外教育聯 盟:台中經驗。自然究會,第3期,67-72。

許毅璿(2013)。高品質的學習: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新教學教育學刊,台灣林 業,39(4),56-60。

郭乃文、陳慧玲(2015)。新北市國中生全球暖化相關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之 研究。環境教育研究,11(1),67-88。

陳永龍(2015)。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蘊義與政策推展。教育動脈,第4期,4- 11。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2月,第4期,44-67。

陳琰壬(2019)。古道上的林家草厝。載於深坑國小教師群,深坑小遊俠,82- 185。新北市 : 深坑國小。

陳進隆(1992)。談環境教育之推展途徑。台灣教育,第499期,27-31。

陳敬中(2003)。花蓮縣政府人員之環境知識、環境典範及環境行為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花蓮市。

陳僾瑾(2015)。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指標建構。

傅麗媚(2010)。生態遊學對樹林市國小中年級學童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影響之 研究-以鹿角溪人工溼地為例。

彭文珊、周玉秀(2005)。戶外教學的文獻探討。國民教育,45(4),38-44。

曾俊凱(2005)。國內環保網站內容對使用民眾環境認知、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之

環境教育研究。9(2),57-90。

游雅婷(2007)。帅兒園環境教育指標之發展、執行現況及阻礙因素。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市。

黃文定(2010)。新竹縣湖口鄉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花蓮市。

黃書婷(2008)。戶外教育—走出教室,讓學生“活起來”。臺灣教育,第649期

,49-52。

楊志文(2005)。貴子坑戶外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之影響。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1-12。

楊崇德(2017)。國小施行戶外教育之問題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

164-166。

靳知勤(1994)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環境教育季刊,21:47-59。

趙家民、林郁鳴(2010)。環境實驗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遠東學報,27(1),59-74。

趙家民、涂智慧(2011)。 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嘉北國小為例。

國教新知 ; 58(1),69-86。

趙家民、陳中獎、林美蘭(2013)水資源教學對學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及環境之 研究-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國教新知,60(2),46–55。

劉坤儒(2019)。新北市三峽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校園綠地涉入度、自然鏈接、

環境態度與環境表情體驗影響之研究。

歐姿妤、翁瑞禧、黃貞觀(2010)環境教育課程對專科學生環境保護認知與態度之 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57期,1-20。

歐聖榮、蕭芸殷(1998)。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3),35- 58。

蔡孟宜(2000)。大學生環境認知、態度與行為相關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台中市。

蔡孟欣(2015)。臺南市 5-8 年級學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之研究。

鄧裕馨(2007)。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教學之研究-以環境教育議 題為例。

【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1.forest.gov.tw/LNT/lnt_2.aspx。

吳清山(2015)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線上論壇】。4(3),25- 34。

陳伯璋(2015)。推薦序(二)。黃茂在、曾鈺琪(主編)戶外教育實施指引。

【線上論壇】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

67/155454103.pdf。

曾鈺琪、黃茂在、郭工賓(2015),戶外教育:學習走出課室,讓孩子夢想起飛。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線上論壇】。第4期,12-24。

(二)西文部分

1.Books

Evans B. & Chipman-Evans, C.(1998). How to create and nurture a nature center in your community.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ord, P. M.(1981).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utdo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ress.

Gold, J . R.(1980).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U.S.A.

Hammerman, D. R., & Hammerman, W. M.(1973). Outdoor Education: A book of readings. Minneapolis, MN: Burgess.

Shomon, J. J.(1962). A nature center for your community. NY: National

2.Journal Articles

Aidin A.(2010)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nd views towar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 ciety(STS).

Issues Science Educator,56-63.

Arcury, T. A, & Johnson, T. P.(1987). Public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statewide surve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4),1-37.

Bian H.(2004)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to the elementary school.Curriculum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7(4), 48-52.

Brainerd, J. W.(1968). Schoolgrounds for teaching man's relationship.

Chapman, P.(2016). Skilled by Nature. Independent School, 75(2), 74-78.

Chawla, L., & Cushing, D. F.(2007). Education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3(4), 437-452.

Cheng, I. N. Y., & So, W. W. M.(2015). Teacher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nd teaching – stories of three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Christy, G..(2006). NCLB: Is There Life beyond Test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4(3),8-13.

Donaldson, G. M., & Swan, M. D.(1979). Administration of ECOeducation.

(pp. 98- 104). Washington, DC: Council on Outdoor Education, AAPHERD.

Daniels, M. L., & Marion, J. L. (2005). Communicating leave no trace ethics and practices:

Efficacy of two-day trainer courses.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23(4), 1-19.

Engleson, D. C., Benson, J., Chandler, A., & Bethke, E.(1985). 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Bulletin #6094)(pp.7-11).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education field trip:Long-term effects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8(3),33-42.

Farmer, J. & Knapp, D.(2007). An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Fien, J. & Tilbury, D.(1996).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n agenda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SCO Principal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84, Bangkok.

Finger, M.(1994).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s, learning,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0(3) ,141-160.

Gambro, J. S., & Switzky, H. N.(1996). A national surve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7(3),28-33.

Hamm, R. L., & Spear, R. D.(1975).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indiana

Hamm, R. L., & Spear, R. D.(1975).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ind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