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取得教育文憑可代表獲得了社會認可與文化資本,更可提高工作的生產力 (Becker,1994)。但證照相較於教育程度,其多元性以及對不同能力層次的鑑定方式,

確實比單純的學位或科系資歷來得容易判斷求職者所具備的從業能力,這也是證 照所能傳遞的訊號較教育程度為強的原因(李隆盛、李信達、陳淑貞,2010)。證照 除了代表求職者在求職時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也代表著畢業生由學校轉到職場 順利與否,更意味著人力的訓練成本是否已有效運用。

因此,從人力資本的觀點來看,當求職者具備的能力與雇主所要求的能力落 差愈小時,雇主節省的成本愈高,自然有利於生產力的提升,因而能增加求職者 的錄取機會。現今教育普及,如果當完成學校教育,企業在錄取畢業生後必須從 頭進行培訓,對於企業本身須額外花時間實施教育訓練才能正式上工,或以邊做 邊學的方式工作,無形中企業所付出的不僅是有形的訓練成本,還有無形的時間 成本。

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三點建議供後續學者參考:

一、本研究均從員工角度來探討,可能會過於主觀的限制,後續研究可以加入主 管的觀點,以比較主管及員工之間是否有落差存在,將可使本研究更具貢獻 性。

二、本研究以 ERP 證照為主軸,其分析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證照,建議後續可以 探討不同種類的證照對於專業能力、電腦自我效能、工作滿足、工作績效以 及自我實現是否與 ERP 證照有所不同。

三、本研究在專業能力與電腦自我效能對自我時現之影響中,以工作滿足與工作 績效為中介變項,其結果為部分中介,建議後續研究可探討在何種情境之下,

其中介變項為部分效果或完全效果。

四、本研究探討擁有 ERP 證照與否在專業能力是否有所提升,未來可進一步探討

93

是否在其他變項上(如:學習者認真態度)會影響擁有證照者的專業能力。

五、ERP 相關證照設立之目標分別為:初階 ERP 規劃師、ERP 軟體應用師、進階 ERP 規劃師、ERP 軟體顧問師以及 ERP 導入顧問師等等,本研究建議後續可針對擁 有何種證照的員工於未來職場上之關聯性,如:擁有證照在未來擔任何種職 位,而擁有不同種的證照是否在職位上有所差異。

六、鼎新、SAP、Oracle 為 ERP 系統的供應商,其各自有辦理相關的證照考試,未 來建議可針對考取的證照對於未來公司所導入的系統品牌是否有所差異。如:

考取 SAP 者未來就業是否於有導入 SAP 的公司,亦或是其他公司。

94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2011a)。認證報考人數。上網日期:2011 年 11 月 13 日,

檢自:

http://www.cerps.org.tw/index.php/certificate/bi-/erp-/2010-05-17-02-28-23.ht ml

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2011b)。證照設立緣由。上網日期:2011 年 11 月 13 日,

檢自:http://www.cerps.org.tw/index.php/certificate/bi-/erp-/erp-bi.html 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2011c)。證照與產業關聯性。上網日期:2011 年 11 月

13 日,檢自:

http://www.cerps.org.tw/index.php/certificate/erp-/erp-/2008-12-16-08-53-18.

html

天下雜誌(2012)。1000 大製造業。第 446 期,282-288。

古永嘉、楊雪蘭(譯)(2009)。企業研究方法第十版。(原作者:Donald R. Cooper, Pamela S. Schindler)臺北市:華泰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白榮吉、李國光、曾文君、張鈺如(2007)。從組織、科技與環境層面探討 ERP 系 統導入之影響因素-台灣企業之多重個案研究。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5(2),175-195。

朱岑樓(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朱建民(1996)。專業倫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通識教育,3(2),33-56。

池文海、林育安、邱雅雯(2011)。數位學習系統實際使用前置因素之研究-技術 面觀點。行銷評論,8(3),331-350。

池進通、李鴻文、陳芬儀(2008 )。五大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經營管 理論叢,4(2),1-9。

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2011)。技能檢定合格數。上網日期:2011 年 11 月 13

95

日,檢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102 何秋瑩、康淑珍(2005)。電腦審計教育對審計自動化系統接受度之影響。文大商

管學報,10(2),25-47。

余泳樟、陳文正(2011)。E 運動行銷公司員工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投入研究。輔仁 大學體育學刊(10),294-310。

余德成(1996)。品質管理人性面系統因素對工作績效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文雄(2002)。電腦技能學習者過去的績效、目標認同、電腦自我效能及電腦績 效因果關係之驗證-社會認知理論與目標設定理論的整合。師大管理學報 科學教育類,47(1),39-54。

吳文雄、郭峰淵(2000)。以社會認知理論探討學習者自律之實證研究–電腦技能 訓練的應用。資訊管理學報,6(2),143-166。

吳幸宜譯(1996)。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 知城數 位科技。

吳崇旗、翁綾君(2011)。戶外冒險教育營隊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 動管理學報,11(2),165-188。

吳崇旗、翁綾君、吳惠瑩(2010)。冒險教育體驗營對青少年自我實現與人際關係 之影響研究。休閒研究,1(4),1-18。

李城忠、林孟潔(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個人教練之專業知能、顧客滿意度與顧 客忠誠度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2),55-64。

李春長、沈姵君(2008)。組織結構、員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之影 響-以不動產經紀人員為例。臺灣土地研究,11(1),65-103。

李彥儀(2009)。落實證照制以提升技專校院學生就業能力。訓練與發展,5,

66-70。

96

李洪成(2010)。SPSS 19 統計分析入門講座。台北市:松崗資產管理。

李超平、田寶、時勘(2006)。變革型領導與員工工作態度的研究:心理授權的中 介作用。心理學報,38(2),297-307。

李隆盛、李信達、陳淑貞(2010)。技職教育證照制度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 研究雙月刊,93,31-52。

李選、張婷(2010)。論落實專業能力認證以提升政府效能與競爭力。研習論壇月 刊,理論與實務,115,1-10。

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ISTICS 使用方法(初版)。臺北市:智勝 文化。

周斯畏、洪憶華、張又介(2009)。ERP 吸收的研究-吸收能力與環境不確定性的 影響。電子商務學報,11(2),287-309。

林介鵬、張紹勳(2003)。工作滿足之因果模式-以台灣日商銷售人員為例。管理學 報,20(3),547-577。

林幸台、張植珊(1979)。小學教師的專業知識。台北:正中書局。

林明杰、陳悅琴(2005)。企業知識能力與顧問涉入程度對 ERP 導入影響之研究-

以代理理論探討。電子商務學報,7(2),139-155。

林雨欣(2009)。學前教師專業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政坤、劉宜菁(2009)。從企業主管的角度探討擁有 ERP 證照的員工工作表現之 研究。電子商務學報,11(2),395-419。

林家旭(2008)。產學界對技職校院服裝設計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認知差異研究。

紡織綜合研究期刊,18(1),40-50。

林梅香、黃慈心、徐秀琹、王寶鈺、李金英(2009)。原住民籍照顧服務員工作壓 力源、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長庚護理,20(2),

180-191。

97

林誠、高振源(2010)。工作滿意、知識分享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 3M 公 司為例。績效與策略研究,7(2),19-33。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 心理。

林菁真、王淑治、甘唐沖、滕中瑋(2008)。國立大學職員之休閒行爲、工作生活 品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3),1-26。

林漢威(1998)。何謂 ERP? 能力雜誌,第 521 期,30-31。

林澄貴(2001)。知識管理、工程專業人員核心能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中 鋼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邱泯科、徐伊玲 (2005)。老人居家照顧服務員考訓現狀與工作困境之探討 社區發展季刊,110,284-299。

邱浩政(2003)。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邱皓政(2006)。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市: 雙葉書廊。

施良方(2001)。學習理論。台北:麗文文化公司。

柯秀佳、王世華(2011)。五金傳統產業消費族群對線上購物系統之接受意圖的探 討。電子商務學報,13(3),647-672。

洪浚逢(2011)。以任務-科技適配理論評估醫院教學/會議資訊系統之使用績效。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4),32-43。

洪榮昭。(1997)。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15(2),59-63。

胡凱傑、鍾文鑑、丘志文(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光纖寬頻網路使用者行為 意向之影響因素。行銷評論,7(2),161-186。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22,7-54。

郝溪明(1986)。醫院志願工作志自我實現之研究。社會學與社會工作,8,139-162。

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國立中央大學 ERP 中心(2008)。成立起源。上網日期:02/14, 2012,

檢自:http://www.mgt.ncu.edu.tw/11/main.php

康月綾、李麗日(2010)。印尼籍家庭看護工在台灣之工作適應與人際適應。區域

98

與社會發展研究,1,31-63。

張文智、張鎮雄、許言(2005)。工業設計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設計學報,

10(1),43-55。

張火燦(1992)。人力資源策略內外環境的探討。人力資源學報,2,89-98。

張思綺(2004)。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中央大學,桃園縣。

張春興(1991)。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修定版)。台北:東華。

張笠雲(1986)。組織結構與組織績效:成衣業與電腦業的比較研究。中國社會學 刊,9,79-98。

張緯良(2011)。台灣 ERP 市場概況。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

張錫惠(1997)。績效管理。台北: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精要:洪建全基金會。

曹文瑜、楊惠貞、林政坤、劉宜菁(2007)。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課程影響學生生涯 錨之研究。電子商務學報,9(1),1-25。

曹國雄、黃英忠、黃同圳、張火燦、王秉君(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 局。

梁榮輝、蘇聖珠、廖泰宏(2008)。國軍志願役士兵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及工 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4(2),1-23。

許文楷、黃秀慧、陳榮方(2006)。企業員工對新導入資訊科技之學習態度研究-

以 ERP 系統之使用者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8(1),19-36。

連淑君、余德成(2004)。薪資制度、責任感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 報,4(2),47-59。

郭志安、李文清(2009)。高職商業類科教師之財金專業能力研究。教育研究與發 展期刊,5(2),113-140。

郭政忠(2007)。兩岸資訊人員專業知能需求與工作態度之關係:直接與間接效果。

99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

郭春敏(2004)。我國技專校院旅館系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觀光研究學報,

10(3),37-55。

陳怡靜、胡學誠、徐牧群(2010)。共乘媒合網站使用行為之結構化模式分析。資 訊管理展望,12(2),148-175。

陳姿蓉(2009)。空服員工作特性認知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昭宏(2010)。ERP 導入後效益:組織學習的影響與中間效益的中介角色。資訊 與管理科學,3(1),96-120。

陳貞良(2005)。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所需具備之專業能力。國民體育季刊,

陳貞良(2005)。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所需具備之專業能力。國民體育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