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 CSE)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 CSE)

一、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

斯金納(Skinner)所屬的行為學派曾是風雲心理學界二十餘年之主流。然而在 1970 年代初期,其他學習觀點逐漸受重視,其中之一便是最初被稱為觀察學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吳幸宜譯,1996)。社會 學習論本質上是一種行為理論,它試圖解釋社會情境中人的各種行為是如何起源 的,以及控制某種行為是否會表現出來、如何發生的調節機制(高申春,2001)。Davis and Luthans (1980)將社會學習理論視為一個綜合解釋個人行為之架構,並指出個人 於組織中的行為包括:人會影響行為、環境會影響行為、人與環境會共同影響行 為、行為是社會認知作用的後果等四項。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結合行為主義(Behaviorism)與社會學 習(Social Learning)的概念,提出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且該 理論被廣泛的應用不同領域,如:醫療、決策管理、人力資源、教育、電腦技能 訓練等領域上(Bandura, 1982; Pajares & Miller, 1994; Rooney & Osipow, 1992;

Schunk, 1989; Wood & Bandura, 1989a, 1989b; Wood, Bandura, & Bailey, 1990;

Zimmerman, 1990)。社會認知理論以個人(person)、行為(behavior)以及環境

(environment)三者持續相互的影響關係來解釋人的行為,由於三者互動的強度 在不同個體、環境及行為下,其交互所得之影響和強度也會有所不同,因而改變 原本的平衡(林翠湄譯,1995)。而此三者間彼此相互依賴,並非以彼此分離的方式 發揮作用,此一論點即為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如圖 2-1)。例如 某人曾經做了一個失敗的決策,而此經驗將會降低他(她)的自信心。而當周遭 環境有其他人可以提供行為的典範時,此人即可從中觀察其成功經驗,進而提升 自信心(吳文雄、郭峰淵,2000)。

17

圖 2-1 環境、個人及其行為間交互作用 資料來源:Bandura(1982)

Bandura 於 1997 年提出了一篇綜合性的論文「自我效能:行為改變的一個統 合性理論」(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其後陸 續也發表了多篇有關自我效能與行為改變的研究報告。在社會認知理論中,個人 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重要的構念之一(Bandura, 1986;吳文雄、郭峰淵,2000)。

社會認知理論(Bandura,1986)指出動機及表現之間的自律行為是很多不同自律機制 所結合而成的,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自律機制即是顯現個人信心的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Bandura (1977)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主張人類的行為會受 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其中效能信念則是引發人類產生行動的主要基礎,也是個 體覺得自己能夠成功地做出某個行為的信念,而此行為是個體認為在某特殊情境 下要產生特定結果就必須要做的,亦即個體相信自己可以從事某一特定行為的一 種知覺(陳怡靜、胡學誠、徐牧群,2010)。

在施良方(2001)「學習理論」一書中也提到,Bandura 認為人們的行為大多是 有目的、有預見性的,並不是簡單地對環境作出反應,或被環境事件所左右。所 以,人類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認知」為媒介的。他提出個體是可以透過觀 察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在各種自我現象中,自我效能對個體人 性潛能的發揮具有關鍵性決定作用,它是人的主體因素之核心,並且滲透、瀰漫 於人類活動的各個層面。它決定了個體在面臨危機、失敗與壓力等否定性情境刺

18

激時的身心反應方式,也決定了個體人生的軌跡以及個體思維、情感、行動與動 機的模式(高申春,2001)。

Bandura (1982)提到自我效能是個人判斷是否具有能力或動機去執行某項任務,

和個人的技術並無直接關係,而是無論用任何技術都可以達成此項任務之主觀判 斷。自我效能是一個與能力(ability)有關的概念,指的是個體應付或處理環境事件 的效驗或有效性。作為自我的一個方面,它是指個體以自身為對象思維的一種形 式,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層面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 體自我把握與感受(Bandura & Cervone, 1986),也是指個體在面臨某一活動任務時 的勝任感及自信、自重與自尊等方面的感受(高申春,2001)。孫志麟 (1991)則綜理 過去文獻指出,自我效能的三種主要說法為:

(一) 是屬於特殊情境的構念:從班氏社會學習論的觀念得知,自我效能並非 整體的構念,而是特殊的社會行為。

(二) 是一種能力的信念:信念是指個人面對某一事物的接受程度,是何者為 真的一種想法或看法,也就是自己對自己本身的認知能力,在個人直覺 反應上的一種信念或看法。

(三) 是具有動力的作用:指個人如何成功的完成一件事情之判斷行為,本身 能夠激發個人行為並產生相關作用,即為行為的動力來源。

Malone (2001)的研究發現,個人的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有正面的自 我認知、較佳的過去經驗等因素,有助於提升個人在工作上的效能。Gist, Schwoerer and Rosen (1989)認為自我效能是很重要的激勵因子,它影響個人的情感、付出努 力的程度與動機。他們也認為有較高自我效能信念的人,其表現比低自我效能信 念的人要來得好。通常,個人知覺的自我效能越高,其個人的績效表現也會較好,

因其較願意對工作投入心力(顏奕仁、周惠文、林裕勛,2010)。Gist et al. (1989)認 為自我效能信念會影響人們如何激勵自己,也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自我效能的 高低,不僅影響個人選擇做什麼,也影響到個人選擇如何去做,以及願意付出多

19

少努力去克服困難。換言之,若個人有較強的自我效能,則越可能付出較多的努 力。反之,自我效能弱的人,在面對困難時放棄的可能性也會越高。近年來許多 研究也提到自我效能為影響資訊系統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Hasan, 2006; Hu, Clark,

& Ma, 2003; Igbaria & Iivari, 1995; Luarn & Lin, 2005; Rozell & Gardner, 2000;

Vijayasarathy, 2004; Y. S. Wang, Lin, & Luarn, 2006)。綜觀以上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對行為動機和個人表現的成果都有密切的關係。

二、電腦自我效能之定義

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 CSE)由 Compeau and Higgins (1995a) 所提出,源自於 Bandura 的自我效能,其定義為「個人對自己使用電腦能力的評斷」, 用以解釋個體使用電腦的行為。係自學者 Bandura 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後,

Marakas, Yi, and Johnson (1998)透過文獻整理的方式,提出一個電腦自我效能的概 念性架構,其意指個人具有使用多種科技產品的能力,多位學者也以此作為電腦 效能之定義(Compeau & Higgins, 1995a; Marakas et al., 1998; Torkzadeh, Chang, &

Demirhan, 2006)。

Compeau and Higgins (1995a) 將電腦自我效能分為深度 (magnitude)、強度 (strength)、以及一般性三個向度:(洪浚逢,2011)

(一) 電腦自我效能的深度:電腦自我效能的深度反應出個人預期能力的表現,自 我效能深度高者比深度低者認為自己可以完成更困難的電腦相關工作。而深 度的高低可藉由任務所需的支援程度來測量,深度高者認為自己具有操控情 境的能力,比起深度低者需要較少的支援與協助。

(二) 電腦自我效能的強度:電腦效能的強度方面意指指個人評斷自己在從事某一 件特定工作時堅信(conviction)的程度(如堅信程度強或弱)。強度低者容易屈服 於障礙,且較易看輕自己的能力;反之,強度高者不易被難題所打倒,對自 己能成功執行電腦相關工作事項的能力有較大的自信及堅持程度。

20

(三) 電腦自我效能的一般性:電腦自我效能的一般性意指自我效能被侷限於某些 特殊的範圍內。在電腦領域中,可以分成軟硬體兩大類別。具有高度電腦一 般性者可以勝任使用不同的軟體套件及電腦系統,而電腦一般性低者認為他 們的能力僅限於某些特定的軟體、電腦使用情境及或電腦系統。

因此,透過對自我效能的大小與強度的測量,就可得知個人自信心的程度有 多強(吳文雄,2002)。Bandura (1977)提出低電腦自我效能者認為自己無法掌握電 腦及相關知識,而選擇逃避不願使用電腦;高電腦自我效能者則會有較好的學習 表現,也較不會抗拒改變(顏奕仁等人,2010)。電腦自我效能指的是個人認為可以 利用電腦工作或執行特定任務的能力,而且會影響個人對於使用電腦產生結果的 期望,不在乎個人過去的行為,重點是他未來可以執行何種行為(Compeau &

Higgins, 1995a, 1995b)。吳文雄 (2002)與池文海、林育安和邱雅雯 (2011)皆提到電 腦自我效能係指個人學習與使用特定的資訊系統或軟體,以完成特定工作之個人 能力的評斷。

何秋瑩和康淑珍 (2005)認為大多使用者在面對電腦時,缺乏使用電腦之能力 並非導致其抗拒之真正原因,而是自己欠缺學習即使用電腦的能力。而個人對自 己學習及使用電腦的能力之主觀判斷,即所謂的電腦自我效能(Murphy & Owen, 1989) ; 亦 即 當 個 人 處 在 各 種 與 電 腦 有 關 的 情 境 中 , 對 自 己 能 力 的 覺 察 判斷 (Torkzadeh & Koufteros, 1994)。換言之,電腦自我效能注重的並非個人過去擁有的 電腦技能或能夠完成何種電腦工作,而是個人對自己使用電腦完成工作之能力判 斷(何秋瑩、康淑珍,2005)。陳怡靜等人 (2010)提到電腦自我效能係指使用者自覺 能夠自己完成操作共乘媒合網站的強度。胡凱傑、鍾文鑑和丘志文 (2010)提出電 腦自我效能指的是個人認為可以利用科技工具進行工作或執行特定任務的能力。

而洪浚逢 (2011)則將電腦自我效能定義為使用者認為自己使用電腦的能力。

此外,Compeau and Higgins (1995a)所強調的電腦自我效能,並不是判斷各種 電腦的操作能力,即個人實際操作電腦的技巧,例如磁碟格式化、公式輸入、文

21

書處理等等,而是個體知覺其使用電腦完成工作之能力判斷,例如,個體對於使 用文書處理軟體進行報表彙整之能力判斷。換言之,電腦自我效能是針對特定工 作所展現的自我效能,而非一般性的使用電腦能力。根據上述,本研究將電腦自 我效能定義為:個人對自己學習及使用 ERP 資訊系統或軟體,以完成特定工作之 個人能力的評斷。

三、電腦自我效能相關研究

有研究者認為,電腦自我效能因子是個人完成資訊系統重要的驅動力(Chiu &

Wang, 2008)。Compeau and Higgins (1995a)在研究中指出,電腦自我效能會因個體 過去的電腦表現與經驗,以及他人的鼓勵與勸說,進而影響個體的電腦自我效能;

Wang, 2008)。Compeau and Higgins (1995a)在研究中指出,電腦自我效能會因個體 過去的電腦表現與經驗,以及他人的鼓勵與勸說,進而影響個體的電腦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