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檢定研究假說的需要,以 SPSS 17.0 及 visual pls 1.04 作為統計分析工具,來驗證本研究提出之模式各變數之間的關係與假說。分析過 程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敘述統計分析、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t 檢定、卡方檢定及路徑分析,資料分析方法說明如下:

一、敘述性統計分析

本研究採用敘述性統計分析呈現有效樣本之背景資料陳述,其目的在於瞭解 樣本填答狀況及基本資料的情形。敘述性統計分析是藉由數值呈現之方式將資料 特徵加以量化,本研究亦計算各研究變項之平均值與標準差,探討受測者對各變 項之反應情形以及同意程度。

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屬於多變量分析方法中的一種技術,以變數之間的共變關係作為分 析的依據,並尋求一種濃縮原始資料而又不至於失去太多訊息的分析方式,首先 利用 KMO 與 Bartlett 球型檢定判別變項是否能施行因素分析,如檢定顯著性大 於.05 則不能利用之。其目的在簡化資料結構,將為數眾多的觀察變數,濃縮或簡 化為少數互相獨立的變數,且仍能代表原來觀察變數的特性。本研究應用因素分 析來萃取專業能力、電腦自我效能、工作滿足、工作績效與自我實現等因素。

三、信度分析

所謂信度分析 (Reliability analysis)是衡量沒有誤差的程度,也是量測結果的一 致性 (Consistency)程度和穩定性。另外,信度可分用兩個含意來解釋,一為內部 一致性 (Internal consistency),表示所要衡量的項目之間是否具有一致性;另一個 為再測性 (Repeatability),指使用相同之測量工具,在重複衡量相同特質時是否會 得到相同結果。也就是說,信度是估計一項測量不受隨機或不穩定誤差影響的程 度。信度高的測量工具確保不會發生暫時或情境因素的干擾,信度是穩健的,在

55

不同時間、不同狀況下都能正常運作,而討論信度經常會使用測量工具的穩定度、

等值性與內部一致性(古永嘉、楊雪蘭譯,2009)。本研究以 SPSS 17.0 統計軟體進 行信度分析,以Cronbach’s α 值分析問卷資料中各構面與問卷之信度,當信度係數 愈高,表示各構面相關程度愈高,意即內部一致性愈高。本研究也以 visual pls 1.04 驗證各構面的組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四、效度分析

效度是表示量表能否真正量測到所要測量之標的能力之程度,也就是要能達 到測量目的的量表才算是有效的(陳順宇,2004)。本研究採用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

做為衡量量表的效度工具,以驗證本研究量表之問項在內容上與適切性上具有一 定的效度。

(一) 內容效度

本研究之量表內容主要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量表,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

綜合修改而成,因此具有相當的理論基礎。在量表設計過程中需經由多次修正,

並經由預試後方予定案,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衡量工具能符合內容效度之要求(周 文賢,2002)。

(二) 建構效度

建構效度應包含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本研究以因素分析方法中的主成份分 析,利用直交轉軸法(Orthogonal Rotation)以因素負荷量來驗證各個變數的建構效度,

因素特徵值需大於 1,且以最大變異數(Varimax)法做直交轉軸後。如研究衡量項目 之因素負荷量值介於.5 到 1.0 時,或是其衡量題目之因素負荷量皆在.5 以上,顯 示整體測量量表的品質良好,各題的適切度均高,較具有建構效度(邱浩政,2003)。

其次以 PLS 驗證各構面的平均萃取變異(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收 歛效度及區別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檢驗,接著進行各構面之間的檢定與分 析。

56

五、獨立樣本 t 檢定

獨立樣本 t 檢定主要目的在於考量樣本個別差異及測量誤差後,兩個群體在 依變項測量分數之平均數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則表示二個群體的平均數值達到統 計上的顯著水準 (p <.05)(吳明隆,2006)。本研究主要探討擁有 ERP 證照對於專業 能力、電腦自我效能、工作滿足、工作績效與自我實性是否有所差異。

六、卡方檢定

本研究透過卡方檢定,以檢定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是否擁有 ERP 證照、

ERP 系統相關累積年資以及現職企業所使用的 ERP 系統方案的次數分佈上,是否 有顯著性差異。

七、路徑分析

路徑分析是由研究者根據理論文獻,提出路徑模型,將每一個內衍變項視為 一個迴歸模型,分別進行分析後加以組合,即可得到路徑分析的結果。而迴歸分 析主要用途有二:一為解釋,二為預測,解釋功能主要在說明預測變項與效果變 項間的關聯強度及關連方向;預測的功能則是利用已知的自變數來預測未知的依 變數(吳明隆,2006)。本研究將以此來探討專業能力、電腦自我效能、工作滿足、

工作績效以及自我實現之間的預測力和解釋力。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