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研究者之角色

Bogdan 與 Biklen 指出,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就是最主要的研究工具,及 建議研究者需避免主觀意識,始能對研究現象具有較佳的敏感覺察能力(潘淑 滿,2003)。為了使研究能順利進行,研究者就本身的學習與經驗說明如下:

一、與研究主題相關議題的學習與訓練

研究者在 97 年碩一下修習「質性研究」課程,培養從事質性研究的各項能 力,包含研究設計、資料蒐集與分析、報告撰寫等,學期中也曾配合課堂訓練獨 自進行兩次對社會工作者的訪談,透過實作與撰寫學習心得訓練膽識和釐清訪談 的盲點,以促使自己能成為良好的研究媒介。接著,在同年碩二上修習「共親職 專題研究」課程,研讀共親職的理論與相關研究,同時透過課堂中與同儕、老師 的討論和對話,培養對該議題思考、探究與表達的能力。而至 98 年碩二下,研 究者申請到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實習,透過在該領域服務單親家庭與協同帶領單親 子女成長團體,拓展了研究者對該服務對象的認識以及更近距離地貼近研究對象 群,覺察其生命經驗與培養己身對單親家庭主觀世界的敏感度。

二、多年從事個案輔導工作的經驗

在擔任訪談者的角色上,研究者現職為學校輔導教師,自 92 年起至今共有 7 年從事個案輔導工作的經驗,在工作中所培養的技能有助於在訪談過程中秉持 真誠、開放之態度,以及運用提問、追問、澄清等技巧引導受訪者表達個人主觀

之知覺、想法與感受,增進訪談資料之豐富度,並能適時給予正向的同理與澄清,

因此在這次的研究訪談中,研究者除了適時運用過去習得的晤談技巧與經驗外,

也秉持著在訪談結束後不忘反思的精神和態度,及時進行調整與修正,以使下一 次的訪談工作更形順利。

三、對己身家庭背景與成長經歷的反思

研究者本身是屬於在雙親家庭中成長的子女,只是父親因工作關係自研究者 有記憶起即長年在外工作,故自小到大的生活起居、直接教養多為母親一手包 辦。但是在研究者的想法裡,雖然父親不常在身邊,卻未曾覺得他從父職的角色 與責任中缺席,透過電話、簡訊與難得相處日子裡的互動,父愛的關懷與支持是 濃厚的,同時研究者也清楚地知道在研究者父親與母親之間有關於子女的事務,

是會相互流通與協商的;故在某種程度來看,研究者似乎也體驗了有些單親子女 在某一階段後即很少與父親同住、但卻仍能感到被愛的生活,並對於母親如何與 不常在子女身邊的父親共同擔負親職工作有些感觸與體會。

當然,綜觀說來,研究者的家庭屬性與本研究所關注的單親家庭在本質上還 是有許多的不同,包括父母的婚姻狀態、子女監護權已歸某一方父母所有、家庭 成員在離婚發生後所經歷的心理反應與想法等。因此,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係時 時檢視自己是否不自覺地預設視框,亦重視質性研究中強調互為主體的精神,避 免探究受訪者主觀世界之目的受到牽制。其次,研究過程中指導教授之提點與指 導,亦對釐清個人研究中的盲點有莫大助益,協助己身突破生命經驗之限制。

第六節 研究倫理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所秉持的倫理信念與具體遵循事項如下(潘淑滿,2003;

簡春安等人,2004):

一、告知後同意

即使受訪者在他人轉知研究訊息下經考慮已同意參與研究,並先簽署參與研 究同意書,但研究者在第一次電話聯繫時仍係再次充分告知受訪者關於本研究的 意義與相關訊息(包含受訪者可隨時取消參與),確保受訪者是在被充分告知下 決定參與研究。

二、研究對象可隨時取消參與

考慮受訪者可能在談論時會憶起過去父母離婚或成為單親後的不愉快經驗 而產生情緒起伏,因此訪談前告知受訪者若過程中任何時刻覺得自己不適宜繼續 受訪,可隨時取消參與,研究者會尊重其決定,並視情形提供相關資源之協助;

實際訪談時研究者亦隨時留意受訪者之情緒感受,例如:遇及受訪者對話題有所 停頓時,會開放確認受訪者對話題的接受度與是否影響心情,惟經詢問的受訪者 皆表示並不妨礙,心情無受影響可繼續受訪。

三、匿名與保密原則

在呈現訪談內容的同時,會遵守研究對象匿名、保密原則,受訪者身份皆 以化名指稱,並避開可能透露其真實姓名的學校資料、居住地、父母工作地點等 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