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及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變遷,在高度民主化及電子資訊傳播下,個人意識抬頭,族群渴求 歸屬感,追求族群特色及自我認同,引發了「本土化」風潮,「台灣文學」躍然 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文學。台灣文學重新獲得重視,除了作家口耕筆耘提倡外,一 九九三年教育部公布新課程,也將母語納入語文學習領域,鄉土教材在學校教育 掙得一席之地,教材的蒐尋及編纂受到各界的重視,台灣文學終於一掃陰霾,重 獲新生。強調本土化教學下,語言是關鍵點。九年一貫將台灣閩南語、客家語及 原住民語言列為本國語言教學課程之ㄧ,這是台語文學發展的新起點。在台灣的 本土語當中,族群人數最多的「福佬話」又是最可見發展成果的一支。文學是一 種以語言來傳達思想、情感的藝術,任何民族或地區,應該以其社會大眾語言或 本土語言做為主流文學的語言,語言為影響人最深且鉅的思想傳播工具,說母語 成為這股鄉土風潮的必然趨勢。

彰化縣有一群熱愛這塊土地的文學開拓者,用敏銳的心感受生活,以創作的

1 《囝仔歌》、《臺灣囝仔歌的故事》是由施福珍老師選錄一些傳統兒歌及現代創作兒歌,為之譜 上曲調,加上音階後,成為一首首歌曲;康原則針對歌詞及譜曲部分作賞析; 《台灣囡仔歌謠》是 由康原創作歌詞, 由「音樂素人」皮匠譜曲,母語教師鄭慶源標音;最特別的是由「雕塑名家」余 燈銓針對兒歌內容作雕塑為插圖;《八卦山》一書則是由彰化縣文化局舉辦「磺溪文學」作品徵

筆傳達熱情,表現出「愛」與「美」,寫出一篇篇在地的文學。其中一些從事兒 童文學研究者、創作者及文史工作者,感受到本土文學、文化、生活、種種的珍 貴紀錄,值得向下扎根,於是凝結各方力量,將鄉土文學編入教材。本土創作者 從有「台灣小說界的褓母」、「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到近年來的林武憲、洪醒 夫、吳晟、施福珍、康原、廖永來、劉正盛等,他們的創作表現在音調上講究押 韻、有節奏感,內容充滿想像力而用字淺顯易懂的兒歌及兒童詩上;表現在對家 鄉刻畫細膩、尋根探源的報導文學及散文上;表現在一篇篇鄉土故事上;這些作 品多以教育性為訴求,常成為編撰鄉土教材蒐羅方向。整個鄉土教材在政府及民 間推波助瀾下,日漸發光發熱。

二、研究動機

(一)釐清母語迷思及認識本土文化

投身教育界後,九年一貫課程推行,教育部將閩南語列入正式教學課程,身 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學習這個「母語」,學習過程的艱辛,讓我驚覺自己 對「母語」知識的貧乏,這震驚燃起認識本土文化的決心,更勉力體會母語的使 用之美。

傳統語言學習第一步驟是識字,再來是基礎的讀寫,最後才是進一步的閱讀 與作文訓練。兒歌用兒童的語言寫成,形式上是押韻且句式短小、富韻律性,內 容則是以貼近兒童的生活為題材,以較遊戲性的陳述寫成,在兒歌的念誦中,自 然學習文字,鍾信昌在《臺灣閩南語創作的兒歌研究》中就對傳統兒歌的語言學 習予以肯定:「閩南語兒歌,在早期臺灣社會是文學藝術的媒介,特別是在幼童 語言發展的過程中,提供多面貌的學習機會。」且「多配合譜曲,是一種極富音 樂性的兒童文學形式,再加上其內容時常呈現現代社會的題材以及想法,容易融 入現代社會,所以創作兒歌的加入,是兒童接受語言教育的一項有利工具。」(鍾 信昌,2001 年。)這和傳統中國在教育學童時的蒙學書一樣,採這種簡易的韻 文體入門,誠如張倩儀在《另一種童年的告白》中提到中國傳統教育教材使用上 的運用:「蒙書總結出的經驗是:針對中國孩子的學習情況,形式上要用韻語短 句。早在漢代史游的《急就篇》,就已是三四七言的韻語。自唐代《蒙求》以來 的蒙學書大抵都採取對偶、押韻、句子短的形式,兒童易記易背,可以讀到琅琅 上口。」(13 頁)語言學習,歌謠的確是一個學習利器,但仍需切合的教材才能 引發學習動機並達到學習功效。康原擁有閩南語靈活的運用能力,將一些傳統童 謠改寫成符合時代的新面貌,加上先人智慧的語言結晶-諺語及俗諺,讓學童在 吟誦過程中,除了學習語言,更能獲得本土文化的陶冶,詩中有的是語言使用的 智慧、有的是鄉土追尋的腳步,仔細分析研究其作品,藉此找出適合兒童教授的

兒歌、童詩,將兒童文學欣賞與鄉土教學作結合,相信對兒童教育工作一定大有 助益。

身為彰化人,對自己周遭的環境及本土文學認識有限,在彰化縣作家林武憲 的介紹,及蕭蕭在《照見人生--《總裁的故事》迴響》中發表〈囝仔歌是台灣詩 的田土—康原為彰化詩學另闢幽徑〉(150-187 頁),引起研究者對康原台語詩歌 作品研究的動機,之後,拜讀康原對家鄉的詮釋所寫成的作品,在靈活的語文運 用之下,可見文學技巧及充滿知識主題的童趣,研究者企盼深入了解其創作動機 及內涵,更希冀從詩中學習語言素養,及獲得在地地理及沿革入詩的技巧及知 識。康原對家鄉的熱情,用他最真的文字表現,將他踏查行腳所蒐集的資料,及 童年的經驗、所見、所聞的記憶,融合扎實的民間文學素養,寫成一篇篇精鍊的 詩歌,用詩歌歌詠這塊土地的面貌。

  身為彰化人,不能不知彰化事,康原開啟一扇觀察的視窗,也藉詩歌的傳播 力量,強化本土意識,藉由康原的作品引領,希望能對孕育長大的家鄉有更深一 層的認識,也進一步重燃對家鄉的熱情及關懷。

(二)台語教材的選取

外來文化充斥,潮流引領下,年輕一代說了一口流利的外文,卻期期艾艾的 難用母語表達,儼然殖民再現,文化產生的斷層令人憂心忡忡。鄭良偉在〈台灣 話文的開拓及認同〉 中提到台語教育需即早實施,一旦習慣了其他語言的書寫,

要重新調整就更困難了:

Ti 我四十年來研究語文教學經驗中,語言抑是文字少年人比大人卡緊 學。尚且漢字及羅馬字愛趁少年同時學習。咱用學習台語羅馬字來做 例。已經寫漢字寫慣勢的人,特別是中文作家欲來學羅馬字,不但比囝 仔學著卡慢,甚至比 hia-e m-bat 漢字的老阿婆仔、台灣話無啥物會 曉的外國人閣卡慢。(3 頁)

對本土文化日漸式微的憂心,基礎教育開始注重鄉土語言教材的實施。鄉土教育 方興未艾,兒歌以其淺顯易懂、活潑有趣的特質,成為兒童語言學習的最佳素材。

研究者身處教育工作前線,如何選擇適宜又正確的兒歌教材來教授,成為一個重 要課題。任教高年級時,教授鄉土語言課程,每每感於目前教授的教材流於簡易、

過份童言童語或不符合時代潮流,品質也良莠不齊,謝宛真 2004 年於《應用兒 歌於鄉土語言教學之研究-以閩南語為例》研究中蒐集政府公家機關及坊間出版 的閩南語教材,共十七個版本,計有五十六冊,以探討兒歌教學應用及限制和歌 詞聲調及曲調諧和關係為研究,所得結果:「現今流通的閩南語兒歌教材品質參 差不齊。有些兒歌的內容充實,符合兒童身心發展學習需要,聲調曲調的關係亦

相當諧和,適合做為語言教材。有些兒歌則不然,其內容可能有過時、詞彙量過 多或過少、詞彙及句式難易度太深或太淺等問題,甚至其聲調與曲調關係亦不諧 和。諸如此類的兒歌便不適合選用為語言教材。」適宜的教材難尋,鄉土教育的 推動卻不能停殆,找尋最適合推廣鄉土語言教育的題材,是鄉土教育向下扎根的 首要工作。

康原以重點式的分析及深厚的音樂背景,為施福珍撰寫兒歌賞析,完成一系 列台灣囝仔歌讀本,開啟兒歌讀本結合音樂、創作、及賞析的扉頁。對民間文學 的喜愛及影響,康原的囝仔歌融入不少台灣諺語、俚語及民間傳說故事,加上近 年來積極從事地方文史探查工作,除以詳實的報導文學呈現,更將這些鄉土文史 資料入於詩中,這些作品對兒童的文史建構及鄉土風情認識有建設性的提升。對 於一個慣於使用華文寫作的作家來說,康原的轉型算是成功的,雖然在質與量 上,他的台語詩及台灣囝仔歌都不算搶眼,但有別於一般強調淺顯有趣、以吸引 兒童閱讀興趣為唯一目標的童詩,他的作品取材來自對土地的觀察及愛心,表現 形式不花俏,用盡心思的將歷史、風俗、俚語諺語、台灣早期生活狀況等融入囝 仔歌的創作中,試著用傳唱的力量,唱出本土文化風采,有些雖為了融入史實而 顯得嚴肅或繁複,但他的內容以常民生活為主,愛音樂及珍視本土語言,使囝仔 歌及兒童詩聲調與曲調關係諧和,相信能當作高年段兒童學習母語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