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各個族群皆有其自身的文化與藝術,經過世代傳承成為珍貴的資產。客家族群是臺 灣多元族群之一環,也是傳統文化特色之一,客家歌謠與客家文化內涵則是息息相關。

隨著時代變遷,客家傳統文化及語言逐漸式微,藉由教育推廣客家歌謠,營造有利於客 家文化的環境,將有助於客家音樂文化的傳承及振興。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臺灣是多元族群共存的社會,包含原住民、客家人、福佬人、外省人及新住民。黃 雄祥(2002)認為「客家人」是「外來之客」,是宋朝時期自中原往南遷徙的「客籍」人 士。謝重光(1999)認為「客家」是一個文化的概念,客家族群的產生,是在特定歷史 時期,遷入特定區域,以其人數、經濟、文化的優勢,同化當地住民,融入固有文化之 精髓,而形成的一種文化體系。

臺灣於 1987 年解嚴,隨著社會的改變與發展,人民開始重視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語言,

各族群對自己之權益意識日漸覺醒,並發出請願之聲(劉靖國,2005);1998 年,一萬兩 千多名客家人走上街頭表達不滿,其主要訴求即是「還我母語」、「廢除廣電惡法」及「客 家話上電視」(宋學文、李寶文,2006); 2001 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代表政府 對於各族群及多元文化的重視;2010 年政府為落實憲法保障多元文化之精神,傳承與發 揚客家語言、文化,繁榮客庄文化產業,推動客家事務,保障客家族群集體權益,建立 共存共榮之族群關係,特制定《客家基本法》,並自公布日施行(廖中秋,2012)。

而在學校教育方面,教育部於 1993 年將鄉土教學納入學校課程,1994 年將鄉土教學 活動及鄉土藝術教學編入學校課程;2003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對多元文化教育之理念與 實施方法提出說明,同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亦頒布《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鼓勵 學校以生活化、公共化、教學化、多元化及社區參與等五大原則推廣客語,在各校積極 的配合下,申請並通過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之學校由最初 2003 年的 63 所增加至 2014 年的 566 所。

2

雖然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已逐漸受到重視,但曹逢甫(1995)比較原住民、客家人、

閩南人三個族群的母語能力,發現客家人因居住型態多為散居,通常以國語與其他族群 溝通,故母語能力減弱最快。黃雅榆(2001)指出家長與學生之間客語聽說能力、流暢 程度有巨大落差,顯示客家文化的傳承產生斷層,客語活力衰退。胡育寧(2008)的研 究則顯示高密度客家人口地區的學生,客語表達能力流利的比例僅有 16.1%,與兄弟姊 妹、父母使用客語溝通的比例也偏低。上述客語能力的低落,將會影響客家文化的傳承。

音樂是人類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謝俊逢,2000)。楊兆禎

(1972)認為音樂的起源與歌唱有密切的關係,而歌唱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是本能的 表現,也是表達情感的方式。客家人天性含蓄內斂,但喜歡唱歌,早期中原客家族群客 遷他鄉,大多定居於窮鄉僻壤之間,以勞力工作維生,在採茶及煎茶時,為了解悶、解 勞、抒發思鄉情懷,總喜歡高歌一曲。客家歌謠亦為客家文化內涵之一,與客家族群生 活方式、先人所傳遞之精神及智慧息息相關。客家人以客家歌謠傳達思想及情感,客家 歌謠字詞所代表之意義,在研究裡經常被探討(陳淑惠,2005;曾瑞媛,1994;馮輝 岳,1999;楊佈光,1983)。客家歌謠中所使用的字詞,與客語的語韻及字義密不可 分,故體會客家歌謠字詞中的意境,須仰賴客語能力之基礎。語言與音樂有密切的關 係,二者都有句子、韻律、重音等特色,歌唱教學的相關研究指出藉由學習歌謠可幫助 辨別語言的發音,掌握其重音、節奏、語句、語調等,並提升學習興趣(王子芳,

2012;李雪燕,2000;李慧芹,2010;施敏琪,2001;曾瑞媛,2011;楊雅雯,

2009),故客家歌謠的傳唱對客家語言傳承極有幫助。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鄉土歌謠及母語的興趣,加強各級學校鄉土歌謠教學,以推展本 土音樂教育,教育部於 2000 年依據《藝術教育法》,訂定「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施要 點」,由國立臺東社會教育館主辦,自 2000 年八十九學年度起舉辦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 賽,每學年舉辦一次,中間曾一度因政策改變而停辦,但部分縣市仍自行舉辦,參加學 校數量不因比賽中斷減少,而後在眾所期待下於九十六學年度續辦。八十九學年度第一 屆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中語言類別項目分為福佬語系類及客家語系類,比賽組別分成 團體組及個人組,依學制分為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組;九十一學年度加入原住民語系

3

類;九十六學年度,為鼓勵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鄉土歌謠及母語,增設教師組,在組別 方面刪除個人組,僅剩團體組比賽(高如玫,2007)。客家歌謠比賽由學校師生組隊參 加,演唱形式為合唱。陳學謙(1994)認為合唱的目的,在於促進音樂水準之普遍發展 與提升;蘇慶俊(1988)認為舉行音樂比賽,可使合唱訓練的結果得以展現,也增加各 校間互相觀摩、切磋的機會。藉由合唱讓團隊的歌聲融合在一起,感受旋律與和聲的優 美;更重要的是透過準備比賽的過程,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及增進團隊音樂素養。

因此參加客家歌謠比賽的價值,就是讓學生們有表演的舞台,展現練習客家歌謠的成 果,並藉由不同團隊間之交流,增進其學習經驗,提升團隊表現。

教學是教師的行為核心,教學是一種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相當複雜的觀念及行 動。由於教學必須依據情境、事件而調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經歷許多選擇,而這 些選擇背後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師的個人信念、思考及創造和維持學習環境的能力(鄭英 耀、黃正鵠,1996)。關於教師個人信念有多種不同看法,包括心理構念、態度、自我效 能等,以及認知、情感、價值判斷等層面(Rokeach, 1980),其中自我效能為個人經由概 念形成、覺知、判斷等心理活動所獲取之知識,為認知機制中的一部分(Bandura,1993)。 根據 Bandura(1977b、1982、1997)的看法,自我效能的高低會影響個體思考的模式,

並對其行為的選擇、努力的多寡及持久度產生影響。教師的自我效能亦會影響教師對教 學課程及行為的詮釋、思考及情境的抉擇(朱陳翰思,2000)。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指在教 學情境中,教師思考後依其自我效能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湯仁燕,1993),以達成預定 教學目標、增進學生學習效果為首要目的。

有關教師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究高自我效能的教師在教學行為及 教學效能之表現,並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反思,以提升教學成效。國內朱陳翰思(2000)、 張俊紳(1997)、何郁玲(1999)等人的研究指出教師個人的背景變項與教師自我效能之 間有所關聯,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自我效能與其任教年資、學歷、教育背景相關;不同背 景變項的教師,對於教師自我效能的知覺不同。但也有研究顯示,教師個人的背景變項 與教師自我效能之間沒有顯著關係,孫志麟(1991)、劉威德(1994)以國小教師為研究 對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教育程度、任教年資的教師在自我效能上並無顯著差異。

4

有關教師教學行為之文獻顯示,教學行為會受到教師自我效能的影響。江易穎

(2001)、李俊湖(1992)、孫志麟(2001)、鍾佳穎(2003)等人的研究結果指出教師自 我效能與教學行為有顯著正相關,但無法以此推論教學行為表現;換句話說,教師自我 效能和教學行為之間的連結尚未真正建立。

研究者本身為客家人,自幼生長在客語的環境中,現服務於新北市公立小學,對於 保存及推廣客家文化有使命感。由 103 年度臺閩地區客家人口推估及客家認同委託研究 成果數據可知,新北市客語人口眾多,僅次於桃園縣,為全國第二,故研究者希望透過 本研究,瞭解新北市國小音樂教師對於指導客家歌謠比賽及客家歌謠教學之自我效能及 教學行為,進而提出建議供致力推廣及振興客家歌謠之學校行政、音樂教師、相關單位 與未來研究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