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分重回社工工會之中,以研究的角度重現社工工會在處理勞資爭議的經驗,並深 入探討社工工會實務運作中的「know-how」。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社工是助人者,也是勞動者」,本研究將立基於社工作為一名勞工的角色 出發。近年來,社福勞資爭議不斷躍上新聞版面,無論對社工或對機構無疑是兩 敗俱傷,但在社工勞資爭議的背後卻藏有複雜的福利民營化結構因素,作為小蝦 米的社工該如何從勞資爭議的結構中脫困?此外,社工工會自 2011 年由桃園市 與臺北市立案,發展至今已有八間正式立案社工工會,而社工工會是否能成為社 工勞動困境新的突破途徑?由於過往的研究甚少對社工工會處理勞資爭議的經 驗進行探究,因此本研究試圖了解其處理過程、策略、困境和相關的議題。

壹、層出不窮的社工勞資爭議

在 1990 年代,臺灣推動「臺灣省各省轄市設置社會工作員實驗計畫」之時 期,政府便採用約聘僱方式,即非典型雇用模式,此模式造成如一年一聘的不穩 定就業、同工不同酬與退休保障落差等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王增勇、郭志南、施 旦旦,2014);而當時政府卻主張正式公務人員必須透過國家考試晉用,未能考 取者不得再聘,造成這群社工即將面臨失業,生存權與工作權受到嚴重威脅(楊 玫瑩,2000)。與此同時,民間團體也因不適用勞基法,使得許多社會福利機構 缺乏完善的勞動條件制度(鄭怡世、鐘文鎂,2014)。同一年代,陳怡婷(1999)

對臺灣社會福利業的勞動研究中便提出許多保障不足之處:如勞動契約非強制簽 訂、社工多以一年一聘定期契約居多、部分薪資無法反應生活物價水平、無給付 加班費、以補休代替加班費、女性勞動保障不足、未設退休制度等。

勞基法作為「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之法規,社工原則上該受保障,但總有不 少例外。社工在 1998 年與 2009 年兩度經勞基法修法後納入適用範圍,即便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9 年之後的社工勞動研究,仍存有許多不合勞基法之問題,包含:「偽定期契 約」(李易駿、陳靜宜,2010;社工專協,2012;鄭怡世、鐘文鎂,2014;社工 專協,2015;王姝淳,2017;周珀妘,2018;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人身 安全保障不足」(徐雅嵐,2009;社工專協,2012;徐煒勛,2014;鄭怡世、鐘 文鎂,2014;吳秀照、陶蕃瀛,2014;衛福部,2018)、「勞健保未合法投保」

(社工專協,2012;鄭怡世、鐘文鎂,2014;社工專協,2015;王姝淳,2017)、

「薪資不足額給付(回捐)」(社工專協,2012;鄭怡世、鐘文鎂,2014;社工 專協,2015;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違法加班補償制度」(社工專協,2012;

鄭怡世、鐘文鎂,2014;王姝淳,2017;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違法勞動 契約」(鄭怡世、鐘文鎂,2014;徐煒勛,2014;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違 法工時」(王姝淳,2017;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惡意解聘」(臺北市社 工工會,2018)等等。

根據勞動部(2018)官方統計,從 2011 年截至 2018 年為止,全臺違法的非 營利組織共達 503 件。僅近兩年多來,社福勞資爭議與衝突屢次躍上檯面,舉凡 勞基法放寬社福團體工時上限爭議(薛翰駿,2017)、新北市伊甸復康巴士勞資 爭議案(周孟謙,2017)、靜觀基金會薪資回捐案(黃文瑜,2017)、家扶基金 會違法不給付加班費案(劉峻谷,2017)、社福補助作業要點總額制爭議(全臺 社工工會,2017)、雲萱基金會薪資未足額給付與雇主應負擔勞健保及勞退未依 法辦理案(高雄市社工工會,2018)、臺北市伊甸復康巴士罷工案(鍾泓良,2018)、 青年服務返鄉協會回捐案(南投縣社工工會籌備小組、臺中市社服產業工會籌備 小組,2018)、日新社工師事務所薪資不足額給付案(桃園市社工工會,2018)

等事件。

許多研究均指出,社工勞資爭議所造成的效應,不僅有損服務對象權益

(Tham & Meagher,2009),對機構、福利政策推動與社工自身產生不利影響(陳 政智,2012),以及對社工專業的傳承與發展造成中斷(Karger,2008),因此處 理社工勞資爭議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然而,歷年來研究結果與新聞事件對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工勞動問題幾乎成為年復一年的陳腔濫調。於是研究者體認到,一日不處理社 工勞資爭議問題,上述所提到的負面效應將不斷地歷史重演。

貳、助人者的集體行動–成立社工工會

社工需要有一個從基層集結的組織,能提供勞資爭議立即性處理,又能作為 參與結構性改革的平臺,因此成立社工工會或許是一條新出路(王增勇等,2017;

郭志南、陳保穎,2017)。鄭天睿(2011)認為無論是勞基法、社工師法、相關 政策,以及社工專業組織等方式在解決社工勞資爭議的問題上,似乎已經陷入瓶 頸,並且這些方法多數屬於前端法規政策的制定,對於基層社工處理問題的立即 性上較為不足。以外,有學者提到社工勞資爭議問題部分來自於社福民營化的制 度,政府部門在委外服務中未能提供充足經費,使得成本不足的機構向下剝削社 工薪資,又因為民間機構高度仰賴政府標案維生的情況下,無力向政府反抗,失 去作為第三部門的自主性和監督性(王增勇等,2017;郭志南、陳保穎,2017)。

再加上,政府與機構對社工勞資爭議權責依然處於爭議、互踢皮球的狀態,讓社 工面臨勞資問題時求助無門(周孟謙,2018)。Lee & Miller(2013)認為社工需 要一個具結構性層次的專業社會支持資源,有一群人可以一起解決與工作有關問 題,並倡導工作條件的改變,包含加薪、協商工作量等等,以及社工能獲取同事 的鼓勵、建設性反饋、指導和教育,建構出一個網絡或資源社群,以支持整體福 祉和有效地發揮社工專業作用。

工會運作因有國家的勞動法律支持,某程度能有效保障社工勞動權益。法律 賦予工會有發動勞動三權,即團結權、協商權和爭議權,並且透過由下而上的方 式運作,除了解決微觀的勞資爭議,也能促進鉅視結構性改革(衛民、許繼峰,

2018)。林萬億(2015)提到在絕大多數的社工都是受雇者的前提下,成立社工 工會來保障社工勞動權益更為適切。社工透過工會集結、發聲、自助、行動,由 下而上的運作,改善社工於勞動過程中的勞資爭議,並將基層社工的需求影響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家與機構的政策和管理中,最後使社工在理想的友善勞動環境中尊嚴地工作

(鄭怡世、鐘文鎂,2014)。

近年來臺灣社工工會蓬勃發展,從社工發展史的角度來說,社工與工會的關 係是很密切,國外社工工會組織早已行之有年,在英國、美國、香港等地早已有 社工工會蹤跡(鄭天睿,2011;王增勇,2012)。在臺灣,社工工會則源自一段 漂流社工史。2001 年九二一南投重建大隊因政黨輪替下慘遭大量解聘的公辦民 營社工,他們集結開始對社工勞動、專業進行反思和集體行動,社工工會也在其 中萌芽(方昱,2009)。於是,七年多來歷經社工工會籌備小組、路線之爭、勞 基法適用問題等困境,最終在 2011 年由桃園縣(現為桃園市)、臺北市先後成 立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後續成立有臺中市(2013)、新北市(2016)、高雄 市(2016)、花蓮縣(2017)、彰化縣(2017)、臺南市(2018),以及還有屬於 籌備階段的南投縣社工工會籌備小組和臺中市社會工作服務產業工會籌備小組

(郭志南、陳保穎,2017;周孟謙,2018)。

社工工會對社工下一個世代發展起什麼樣作用?社工工會從籌備小組到正 式立案醞釀多時,後續更是全臺遍地開花於各地方成立社工工會。截至 2019 年 目前為止,全臺社工工會正式立案已達八間。這個社工發展時代下新產物—社工 工會,有別於過去傳統社工專業團體的形象,工會以反映基層社工於勞動過程的 需求為優先,然而,在現今的社工界,對工會的理解仍屬陌生。

參、待拓荒的社工工會研究

在回顧社工勞動研究中,以社工工會為主題之研究、期刊為數甚少 ,目前 內容大致有以社工工會籌備小組階段之經驗(鄭威德,2009;鄭天睿,2011)、

論述臺灣社工專業透過社工工會形成對民營化的對策(王增勇等,2017)與高雄 市社工工會在情感動員的網絡策略之經驗研討會論文一文(郭志南、陳保穎,

20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上述之外,目前社工勞動研究或勞資爭議研究主要呈現於法律面與權利 面上的合法與不合法之概況,卻缺乏後續如何實質解決勞資爭議的討論。而我國 過去探討過之社工勞動研究則包含:勞動現況(王姝淳,2017;臺北市社工工會,

2018)、薪資研究(王姝淳,2017;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人身安全(衛福 部,2018)、非典型雇用(李易駿、陳靜宜,2010;周珀妘,2018)、工作負荷 /感受(鄭怡世、鐘文鎂,2014;鄭怡世、巫麗雪、葉秀芳,2017)與離職探討(顧 美俐、劉一龍,2018)等。以上文獻提供實證的基礎,讓我們對於社工勞動處境 與結構有清晰的輪廓與樣貌,惟多數也只停留在資料的彙整與困境描述的階段,

對勞資爭議後續的發展較缺乏探討。

在社工因應勞動困境之策略研究中,依然缺乏對採取社工工會模式之經驗探 討。過去曾探討過社工個人因應經驗(康芸,2006;黃珮綺,2017;顧美俐、劉 一龍,2018)、集體因應經驗(方昱,2009),以及理論性研究紀要論述(王增 勇,2012;黃彥宜,2015;韓意慈,2017)。我們對於社工工會的實務經驗與想 像一直是模糊不清。這一點從臺北市社工工會(2018)的調查結果就不難理解,

有將近 3 成社工表示曾遇過勞資爭議,但卻不到 2 成的社工會尋求社工工會協 助。基層社工作為工會主要集結的對象,面對這樣困境,目前也沒有充足的研究 可以了解社工對於社工工會的看法與期待。

綜觀過去我國勞資爭議之研究中,鮮少對於社工或社工工會處理勞資爭議經 驗的探討,大致在探討勞資爭議法規、政策、機制與其他工會處理經驗。多數研

綜觀過去我國勞資爭議之研究中,鮮少對於社工或社工工會處理勞資爭議經 驗的探討,大致在探討勞資爭議法規、政策、機制與其他工會處理經驗。多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