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工勞資爭議現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回顧及整理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本章中一共分為三節:第一節 為社工勞資爭議現況,整理目前社工勞資爭議類型分佈,並從社工勞資爭議中發 現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再進一步檢視現行解決方法所遭遇到的瓶頸;第二節將 開始聚焦於社工工會的視框,探討社工工會的意涵與角色功能,整理國內外社工 工會的發展,並瞭解社工工會所發揮的角色功能內涵,進而連結工會在勞資爭議 中的作用;第三節為社工工會處理勞資爭議的實務面貌,包含處理方法與困境,

本節回顧現行各種勞資爭議的處理機制,並爬梳國內外研究工會處理勞資爭議的 策略經驗,這些方法如何被應用於社工工會,以及探討社工工會處理勞資爭議所 遭遇的可能問題。

第一節 社工勞資爭議現況

壹、勞資爭議範疇

我國法令採取狹義勞資爭議之界定,以勞資雙方之間的勞資關係為爭議範疇。

衛民、許繼峰(2018)將勞資爭議分為廣義與狹義之說:(一)廣義定義:泛指 一切因勞資關係所引起之爭議,包含雇主與個別勞工之契約爭議、雇主或雇主團 體與勞工團體之團體協約爭議、雇主或雇主團體與勞工團體內部所產生之爭執,

以及雇主、勞工與國家間,因勞動法規或政策所發生之爭執;(二)狹義定義:

僅以個別雇主與個別勞工所生之爭議,以及雇主團體與勞工團體所生之爭議。根 據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3 條:「本法於雇主或有法人資格之雇主團體與勞工或 工會發生勞資爭議時,適用之」,足見我國法律對勞資爭議之定義屬於狹義說法。

然而,這樣的狹義的法規界定,明顯地將國家的責任排除在勞資爭議之外(衛民、

許繼峰,20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依照法規區分,勞資爭議分為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兩類。根據勞資爭議處理 法第 5 條解釋:第一類為權利事項之爭議,係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 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第二類為調整事項之爭議,係 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變更之爭議」。簡言之,前者 所指「現行法律制度所規範或保障之項目」,例如工資或工時是否符合勞基法之 規範;後者為「未來對勞動條件有所變更之項目」,例如提升工資或縮減工時(鄭 津津,2002;衛民、許繼峰,2018)。此外,勞動部在 2011 年增訂「不當勞動行 為裁決辦法」,成為第三種勞資爭議項目,係指在勞資雙方集體勞資關係中,泛 指一切不正當地侵害對方集體勞動基本權行為(勞動部,2018)。

在勞資爭議實務面上,勞動部將勞資爭議原因分為十三種類型(勞動部,2017;

衛民、許繼峰,2018):

一、契約爭議:因契約之成立、內容、有效、無效及定期或不定期等所生之爭議

(契約終止、資遣費、契約性質、恢復僱傭關係)。

二、工資爭議:指勞資雙方因正常工資及加班費給付所生之爭議(工資內容、積 欠工資、加班費及假日工時)。

三、工時爭議:指勞資雙方因正常工作時間、延長工時及假日等所生之爭議。

四、退休爭議:因退休金給付所生之爭議。

五、福利爭議:指有關福利事項所引發之爭議,如年終獎金等等。

六、勞保爭議:因勞工保險給付所生之爭議。

七、管理爭議:指雇主對管理權之行使所引發之爭議,如職務調動。

八、職災爭議:因職業災害補償所生之爭議。

九、安全衛生爭議:因工作場所之安全衛生問題所生之爭議。

十、工會身分保護爭議:因工會法第 35 條規定所生爭議。

十一、 就業歧視爭議:指職場上因性別、年齡或種族有歧視或差別對待之爭議。

十二、 大量解僱爭議:指事業單位在一定時間內大量解僱多位勞工之爭議。

十三、 其他爭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時爭議 超時工作、不認列加班時數、

工作責任制

社工專協(2012)、鄭怡世、

鐘文鎂(2014)、王姝淳

(2017)、臺北市社工工會

(2018)

勞保爭議 勞保高薪低保、未依法投保 社工專協(2012)、鄭怡世、

鐘文鎂(2014)社工專協,

(2015)、王姝淳(2017)

管理爭議 被迫要求不實核銷、工作分配 與人力問題

社工專協(2012)、鄭怡世、

鐘文鎂(2014)、臺北市社工 工會(2018)

職業災害爭議 遭受人身安全威脅、暴力攻 擊、風險加給、意外險投保

徐雅嵐(2009)、徐煒勛

(2014)、鄭怡世、鐘文鎂

(2014)、吳秀照、陶蕃瀛

(2014)、衛福部(2018)

安全衛生爭議 安全辦公處所、防護設備 吳秀照、陶蕃瀛(2014)、衛 福部(201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參、社工勞資爭議所產生的影響

許多研究指出倘若不積極處理社工勞動的問題,將對社工個人生命生活、社 會福利服務執行、社工專業發展和組織運作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研究者從過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獻進行歸類如下:(一)社工個人生命生活:勞動安全風險的增加(康芸,2007;

嚴祥鸞,2007;周珀妘,2018)、高離職率與高流動率(鍾伊玲,2014;鄭怡世、

鐘文鎂,2014;顧美俐、劉一龍,2018)、社工身心傷害(許雅惠、徐瑜,2014;

郭志南,陳保穎,2017);(二)社會福利服務執行:服務無法延續(李易駿、

陳靜宜,2010)、案主權益受到損害(Karger,2008;Tham & Meagher,2009;

顧美俐、劉一龍,2018);(三)社工專業發展:阻礙社工專業的發展與傳承(Karger,

2008;顧美俐、劉一龍,2018);(四)對組織運作的不良影響:影響機構業務 與人事運作管理困境(Karger,2008;顧美俐、劉一龍,2018)、增加勞資關係衝 突(Ng,1996)。

肆、當前處理社工勞資爭議的方法與困境

目前在眾多的社工勞動研究中,其研究建議多數聚焦於法規建立、制度檢討、

政策執行、專業化建構、組織管理調整和增加研究調查等。如要求主管機關訂立 規範、提高社工師錄取率(顧美俐、劉一龍,2018);加強社工勞動教育訓練、

呼籲建立勞動權益申訴管道(社工專協,2012);擴大研究規模,以力求更全面 性現況調查(李易駿、陳靜宜,2010;社工專協,2012);社工、專業組織和機 構積極參與立法訂定(吳秀照、陶蕃瀛,2014);強化社工專業證照與專精化(楊 玫瑩,2000;林萬億,2015)等。

然而,上述建議多屬於制度法規、專業體制層次的內容,此方式不僅曠日費 時,且參與者多以組織與公部門的中高管理人員為主,而在缺乏基層勞工的聲音 下,勞動狀況難以如實反映。Graham & Graham(2009)認為,這類透過政府與 機構管理階層的視角來解決勞動問題的方式,其制度設計容易以國家、組織利益 為出發,並傾向由上而下的權控思維,不僅失去了基層社工的參與,也無法提供 處理勞動問題上的立即性需求(Lee & Miller,2013)。此外,有學者與研究揭露 政府與機構本身就是壓迫社工權益的源頭,甚至兩者在政府委託案中有利益合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係(方昱,2009;王增勇等,2017),因此該如何期待政府與機構管理者能替 基層社工勞動議題尋找出一條好解方?特別在社會福利民營化契約外包的制度 下,政府將社福事務轉由民間單位運作,如此一來使得政府與機構的雇主權責歸 屬成為灰色地帶(Watts, Schoder & Hodgson,2018;周孟謙,2018),政府與機構 同時為節省成本而向下犧牲社工勞動權益,例如回捐、勞動力彈性化下假性定期 契約等等(王增勇等,2017),社工仿佛成為機構與政府之間四處流動的商品

(Whitehead & Crawshaw,2014)。至於社工專業化的解決方法,有學者認為過去 所主張透過社工專業化、證照化的解決方式,如今看來未能有效保障社工勞動權 益和解決勞動問題(黃彥宜,2015;王增勇,2017)。

綜上所述,對處於勞動現場的基層社工來說,可能需要更有立即性、可近性 和集體參與性處理勞資爭議的管道,那既然是勞資爭議的議題,透過社工工會是 否是一條新的解決途徑?當政策法規、組織結構或專業化推動等方面都難以解決 社工勞資爭議困境,以及機構與政府之間對於社工勞動權益權責處於紛爭狀態,

甚至是壓迫來源時,基層社工應該團結起來,透過集體行動方式解決,而工會就 是一種集體行動的展現(方昱,2009;鄭天睿,2011;周孟謙,2018)。國外目 前已有社工透過組織工會作為集體行動的經驗,並部分學者實際對社工工會處理 勞 資 爭 議 進 行 研 究 , 如 Alexander(1980) 研 究 美 國 社 工 工 會 行 動 策 略 、 Lightman(1986)美國社工工會研究爭議行為態度、Payne(2002)描述英國社工工會 運動、Baines(2010)則研究澳洲與加拿大的社工工會等等,但我國針對社工工會 處理社工勞資爭議的實務研究不足,目前國內研究集中於檢視社工勞動條件的現 況與影響,並且普遍以由上而下政策性、制度性建議,或是推動社工專業化作為 解決社工勞資爭議的建議居多,缺乏基層社工由下而上處理勞資爭議的探討。故 基於上述脈絡,本研究嘗試整理國內社工工會處理社工勞資爭議的經驗,至於社 工工會實際在勞資爭議中的運作為何?研究者將於往後章節闡述工會角色與功 能、社工工會發展與意義,以及處理策略進行文獻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