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交錯複雜的國族認同—亞細亞的孤兒

「身分和認同不是由血統決定的,而是社會和文化的結果。…具體的歷 史過程、特定的社會、文化、政治也對『身分』和『認同』起著決定性 的作用」

(張京媛,1995,15-16)

自十七世紀以來,台灣先後經歷荷蘭、西班牙、明鄭、清及日本的國家統治 或殖民,以致後來台灣歸還中華民國,期間除歷經朝代更換,更為重要的是島內 族群的融合與交替所帶來的身分認同變化。

在長達 400 多年的歷史更迭下,以明清與日本的影響最深,明清時代台灣開 始移入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住民,其中又以福佬人、客家人為多數,此時的身分 認同來自於中國或更準確的說稱之為中華文化圈,從「唐山過台灣」這句話可作 為代表。

甲午戰爭後,日本開始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島上居民因有了一個更為明顯 的他者,閩、客間的區別轉為台人、日人代替。此時的島民身份認同大致上仍奉 中國為母國,但已經逐漸出現所謂的台人意識。

時間轉至國府遷台時期,撤退所帶來的大批官民成為社會上的新興族群,此 時遂又出現了所謂本省人、外省人的區別,此時本省人中國認同已夾雜了日據時 期以來的台灣本土意識。不斷的族群融合,至今血統語言的界線已不再分明,也 不再是最初階的共同體想像依據,島上居民的身份認同便隨著這樣特殊的社會、

文化、政治背景產生一種複雜身份認知。

綜觀這種意識形態的產生,如荊子馨(2001/2006)所說,在日本殖民時代,

台灣自我意識是把中國民族主義視為殖民解放的象徵,從此之後,「中國」在台 灣民族主義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隨著社會歷史脈絡變化,

中國的角色也逐步變形。

周宜慶(2008)則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樣的自我意識,他認為日本皇民化對 台韓兩國身分認同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樣經歷殖民的台韓,一個親日一個卻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日,實與台灣豐富的移民背景與地理位置有密切關係,多移民環境相對於韓國單 一民族讓台灣沒有強烈的排外性格,位居太平洋島鏈中心,習慣於各類強權的統 治。這樣的情況下,便讓台人在日據時期產生中國意識的同時,也逐漸萌芽出奠 基於日本統治下的特殊台灣認同,國民政府遷台後發生的 228 事件更加深了這種 本土意識,懷念日本的同時也切割出所謂的本省、外省族群想像,使得台灣人的 認同裡同時包含著中國認同與台灣認同。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看待這樣的過程都可以發現,台灣人的認同是一種複雜 而流動的狀態。因此,在面對不同的事件與目標時會產生不同的自我想像。荊子 馨(2001/2006:112)在分析日本殖民以來台灣人的自我想像便提到:

仔細檢驗這些看起來像是民族主義的聲稱以及他們宣言背後隱藏的情 境,我們將會清楚發現:這種對中國「祖國」的渴望,比較不是來自根 深柢固的有機關係或根本的文化關聯,而是基於殖民情境以及他們無力 改變的不滿。

換句話說,這種認同來自於一種類似工具性的使用,當今天台灣人想要反抗 或是突破某種困境,或是合理化對抗他者的憑藉時,便可能運用這種交替使用的 認同來發聲。但這種流動的認同來自於更深層的悲劇性被遺棄情緒,就如同《亞 細亞的孤兒》便是台灣在殖民統治的強化以及中國民族主義的幻滅下逐漸「成形」

的一則寓言,也成為現今思考台灣近代史的強力隱喻,讓台灣人將自己的民族史 描繪成一部背叛與遺棄的歷史(荊子馨,2001;鄭力軒譯,2006)。

孤兒,代表的是被遺棄、沒有歸屬的概念,他是在被背叛的衝突與矛盾中產 生的,因此厭惡被背叛,也因此更渴望藉由其他的方式得到認同。然而這種認同 本身是不穩固的,是一種去中心化的主體位置所構成的認同,必須高度仰賴著論 述,社會結構,反覆,記憶和情感的投入,以便在一個變動不居的世界中維持一 種凝聚感(荊子馨,2001;鄭力軒譯,2006)。

這種流動認同也說明了為何我們不斷地出現或營造所謂的「台灣之光」,這 種「台灣之光」現象,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便是「亞細亞的孤兒」為了取得認同 的深層渴望,因為唯有透過這樣,我們才能被看見、才能被重視。也因為這種心 態,「孤兒」無時無刻地擔心再被人背叛、擔心不被他人看見,更擔心被別人比 下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韓國,在現代史中正好成了這樣的一個明確「他者」。這種質疑與焦慮心態 即如知名作家楊照(2002)的<韓國現象的省思>一文中所映照:

台灣和韓國,不算親近,卻老是被相提並論。遠的有日本帝國主義擴張 時期,台灣和韓國同屬日本殖民地;冷戰狀況下,台灣和韓國都是美國 防堵戰略的重要旗子;近一點,到了八○年付,台灣和韓國同屬於在日本

『雁行行列』中亦步亦趨的亞洲四小龍⋯⋯短短四年,情勢丕變。韓國以 不可思議的魄力與速度進行改陏,經濟從谷底翻身上坡,世界盃之後,

韓國商品受到高度重視。台灣呢?。 5

在這段文字中,可以發現在近代發展中,韓國似乎就是另外一個「我們」,

幾乎相同的被殖民歷史背景、相同的經濟發展位階,但隨著國家發展情勢的不 同,我們或有領先或有落後,不變的是,韓國在過程中已成為我們在意並且去 比較的重要對象。

這樣的在意,同時也是流動、複雜且呈現一種工具性。在台灣認同上,奠 基於兩國一路相似的被殖民軌跡,無論是日據時代的威權統治還是二戰後的美 國強力介入,台韓兩國都在相似的位置出發,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體育的發 展上都極為相似,也因此產生了如七O年代經濟部長趙耀東所說:「韓國能,

我們為什麼不能?」的強烈競爭心態。

在中國認同上,前述所說的競爭心態,其實又包含了大中華文化圈優越感 消逝的失落與心有不甘。從最早的箕子開國6的傳說、後來中韓之間的藩屬關 係以至於蔣介石時代建立起的兄弟之邦7,我方的主觀心態都是由上而下,然 而隨著國共內戰後撤退來台,在國際情勢趨使下,韓國與中共建交,使得台灣 人至今存在著被背叛的無奈心情。如此脈絡在朱立熙(1993:72)在其對中韓 兩國關係分析中,便有這樣的巧妙敘述:

從君臣的宗藩關係,到乾爹兒的父子關係,再到兄弟關係,乃至於弟弟 翻臉不認哥哥;一百年來中韓關係淪落至此,孰仙至此?

5 楊照,〈韓國現象的省思〉,《新新聞》,2002,800 期。

6 據《史記》記載,據說朝鮮是由商朝的宗室箕子建立,典籍中最早出現「朝鮮」一詞的是《尚 書大傳》中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

7 朱立熙(1993:80)在其書中表示,蔣介石時代,我方曾幫助南韓獨立建國,而之後數屆的韓 國駐華大使或都跟蔣介石有師生關係或乾父子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一語道出台灣人錯雜認同的心中韓國印象。正如江佩蓉(2004)研究中分 析在地對韓關係的主要論述時表示:「我們必須先認知一個事實,在地的對韓 思考其主體位置是中/台交互為用,同時並存的。」

台灣對於韓國有著的相對複雜的心態,讓「亞細亞的孤兒」仿若看見另外 一個自己,深怕被競爭而無法被眾人所認可,使得韓國成為一個容易受到放大 的比較對象,這樣的情節出現在台韓兩國文化、經濟、體育的交流上,讓台灣 人對韓國有著特別的愛恨情仇。

二、台韓愛恨情仇

2002 年六月,世界盃足球賽如火如荼舉行,台灣一如往常的掀起足球熱,

眾多一月球迷紛紛出籠,盯著電視上的球賽轉播,臉上可能畫著遙遠國度的國旗 樣式,為自己喜歡的球隊(星)搖旗吶喊;不同的是,今年韓國一路過關斬將進入 四強賽掀起一片爆冷門討論浪潮,然而最終在韓、德對抗中敗下陣來,同為亞洲 一分子的台灣人是怎麼看待這次賽事呢?郝明義(2004:173)在其回憶錄中對 於隔天報紙的一張照片有這樣的描述:

那是一幅橫的照片,拍的是在某個百貨公司廣場上觀戰的觀眾表情。照 片左邊,是一群韓國觀眾,男男女女,顯然是德國剛進了球,大家臉上 的神情均十分失落……而照片的焦點,是一個韓國男孩子側身,一臉不 解地看著那個狂笑的台灣人。

郝明義認為會有這樣的狀況並非是台灣忌妒韓國,而是雙方文化差異所造成 的觀點不同,使得台灣媒體時常出現對韓國的批判。然而從這也可以看出台灣人 對於韓國的特殊國族情緒,正如劉昌德(2003)在其文中所指出,台灣的部分媒體 論述在韓國進入八強時,未詳盡的分析比賽詳情,反倒未審先判地列舉韓國過去 把在各項比賽中「做掉」中華隊的紀錄,將韓國晉級描述成足總醜聞。足球又或 者是這類國際性運動賽事,對於台灣人來說似乎成為民族情緒的宣洩出口,對於 主流媒體而言,這樣的論調更是將國族化為熱賣商品的最好做法。

焦點轉移到流行文化趨勢,2002 年前後正是「韓流」吹起的一波高潮,韓 劇「火花」的播出開啟了國人收視韓國戲劇的興趣,東方消費者資料庫更在調查 中指出韓劇在 2002 年首度以 13.4%超越日本電視劇的 7.8%,成為國人最常收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的外來電視戲劇節目。在這之後,「冬季戀歌」更造成一股裴勇俊風潮8,讓迷姐 迷妹為之瘋狂,另外,哈韓風也間接的引起國人學習韓文的興趣,自 2000 年後

的外來電視戲劇節目。在這之後,「冬季戀歌」更造成一股裴勇俊風潮8,讓迷姐 迷妹為之瘋狂,另外,哈韓風也間接的引起國人學習韓文的興趣,自 2000 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