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隨著時間的拉長,也逐漸的被認知為一種社會真實,與整個大環境結構變得相互 生成,慢慢成為一種被創制的傳統,自然地存在於眾人的仇韓集體記憶中,等待 下一次的觸發時機並且作為媒體可依歸的新聞商品固定產製公式。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首先,本文透過「框架」內容分析,試圖描繪台灣「仇韓情緒」的輪廓。然 而因為時間、人力上的限制,在媒體樣本的選擇上只能採取「立意抽樣」方法,

以仇韓言論最有可能爆發的關鍵論述時刻進行採樣,這樣一來便無法較為全面性 的觀察媒體文本的對於韓國形象的演繹過程;二來也因為樣本的抽樣時期縱深較 長,只能選擇部分事件進行編碼,然而事件與事件當中空隔時間不一,可能會造 成無法精準的判斷不同時期之間的差異性。

另外,由於本文主要想要觀察不同時期、不同媒體之間的再現差異,探究其 框架論點與方向,然而因為觀察年代既長且遠,部分媒體因為產權轉移或因歷史 發展,使得在樣本母體的選擇上,無法全部統一放在相同的基礎點上比較,雖然 本文已經力求以類似相同走向的報紙進行採樣,但仍有無法一致的缺憾。

再者,本文選擇用 Tankard 的「框架清單」分析途徑,儘管有量化分析長時 間議題框架的優勢,但可能無法深入探討新聞內涵,以及進一步剖析文本中媒介 框架競爭過程中的權力關係與歷史社會脈絡狀況。而使用「框架論點」與「框架 方向」也有類目建構上的缺失,比如語意相近而無法做到完全互斥原則,以及同 篇文本可能不止一個框架論點,皆為本文的研究限制。

最後,由於國內研究仇韓相關議題論文目前尚屬未開發狀態,大多數與韓國 相關傳播媒體論文則以韓劇、韓國流行文化來作探討,使得筆者在蒐集資料時較 無法獲取直接性的參考,只能旁敲側擊當中相關意涵並綜合其他領域理論,逐步 釐清概念與建構研究方法。也因此雖然本研究有諸多限制,但由於先前並無類似 的框架研究文獻,故也希望藉由本文成為後續相關研究的發展基礎參考。

二、研究建議

本文將媒體視做仇韓集體記憶的建構來源,也因此藉由框架分析去探究媒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是否有刻意操作的痕跡,當中雖然有加入大眾文本進行對照,但無法知曉一般民 眾被影響的確切來源是否與媒體相關?所承接的集體記憶如何?如何看待這樣 的集體記憶?因此,若能加入大眾端進行討論,對於研究整體的仇韓社會情緒應 能有更完備的輪廓。

其次,在筆者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仇韓似乎具有性別上的差異,仇韓情 緒的發言者在資料中大多以男性為主,而女性則被營造為韓劇或韓星的迷群,但 是否實際如此或是純粹因為性別問題造成國族意識的差距,值得進一步了解。

此外,韓國流行文化在近年風靡東亞甚至歐美,若能瞭解國內韓國流行文化 的消費端觀眾,在面對台灣與韓國的衝突議題如楊淑君事件時,其心態或行為是 如何調適或轉變,相信也會是有意義的的研究主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

參考文獻

王石番 (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尹俊傑 (2008) 《報紙政治新聞小報化傾向初探─蘋果日報在台發行前後之比 較》。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朱立熙(1993)。《再見阿里郎:台韓關係總清算》。台北市:克寧。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 論文。

林富美(1999)。〈從自立早報停刊事件談台灣報業發展的宿命〉,《目擊者》,第 10 期,頁 7-9。

林建利 (2007)。《網咖與遊戲網路新聞之建構—框架分析與社會認知的觀點》 。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俊榮 (2006),〈台韓經濟發展消長比較分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研究計 劃案。

周宜慶 (2008)。《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對台灣與韓國身分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族 群共識的建構》。國防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柯裕棻 (2009)。〈十年愛恨論韓國〉,中國時報(2009.12.16)。

荊子馨(2001/2006),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

麥田出版(原著: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侯致遠 (1999)。〈大眾傳播與運動之互動現象及其影響〉。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 文。

翁秀琪 (2000)。〈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 會論文。

翁秀琪 (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8

第 68 期,頁 117-149。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張卉穎(2004)。《蘋果日報對聯合報、中國時報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 論文。

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陳順孝(2003)。《新聞室的控制與反控制》。台北:五南。

陳子軒(2007)。〈國族(的)運動:棒球與台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第 68 期。取自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68/journal_park681.htm。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 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奇(2008)。《解構媒體建構的王建民現象—國族、名人、與媒體商品》。中 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詩婷(2011)。《H1N1 疫苗新聞的媒體再現- 以《聯合報》及《蘋果日報》

為例》。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倩萍(1994)。《新聞記者的認知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洪妃 (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

郭良文(2002)。〈流動的認同,建構的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刊》,第二期,

p41-46。

游任濱 (2002)。〈斷裂與懷舊中的呼喚—紀念攝影集中的國族認同〉。《傳播文 化》,[9]: 37-60。

楊瑪利等(2002)。《韓國,佔線中: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台北:天下文化。

鄭瑞城、羅文輝(1988)。〈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式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鄭祖邦(2009)《決斷敵人:台灣新國家的難題與可能性》。第二屆佛光大學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9

科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

第三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

三民書局。

劉伊倩 (2004)。《韓劇閱聽人研究-以台北女性為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 文。

劉昌德(2002)。〈足球 不是國族主義與媒體營利的工具〉,南方電子報

(2002.06.27)。

劉昌德 (2006)。《全球資本主義下的國族主義:以世界棒球經典賽中的 BBS 討論 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劉昌德(2010)。〈仇韓的虛實與超越〉,中國時報(2010.11.24)。

劉昌德(2011)。〈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共誌》,創刊號,頁 6-9。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書局。

鍾蔚文,臧國仁,陳韻如,張文強,朱玉芬 (1995)。〈新聞的框架效果〉,臧國 仁主編,《中文傳播研究論述》,P.243-256。

羅世宏 (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 媒介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2000)。〈集集大地震中媒體危機處理的總體檢〉,《新聞學研究》,62:

153-163。

Ang, I(1990). The nature of the audience. In John Dowing , All Mohammadi,&

Annabella Sreberny-Mohammadi(eds.),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pp.155-165).Sage Publications.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0

Baker, E.(2004/2008),馮建三譯。《傳媒、市場與民主》。台北:巨流。(原著:

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UK: Cambridge Press.)。

Bantz, C.R. (1990). Corporation Culture. In S.R. Corman et al. (eds.). Found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

Barker, C.(2003/2004)羅世宏等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原 著: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Benedict,Anderson(1991/1999),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 散布》,台北:時報。(原著: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 Verso)。

Chung, Wei-Wen and Tsang, Kuo-Jen (1993). News frames reconsidered: What does frame do to re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Kansas City, MO.

USA

Cohen, A. P.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Croteau, D. & Hoynes, W.(2001). The business of media: Corporate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Davis, Dennis K.(1990)‖News and politics‖, in Swanson, David L.& Nimmo, Dan

(eds.)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Eco, U. (1986) 'Sports chatter', Travels in Hyper-Reality. London: Picador.

Entman, R. M.(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51-58.

Fridriksson, L. (1995). Media framing of a crisis in the Western Allianc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37.

Garnham, N. (1979).Contribution to a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 communicat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1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No.1. pp:123-146.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Gellner, E. (1994). National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J. Hutchinson & A.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rhards, J. & Rucht. D. (1992). Mesombilization: Organizing and framing in two protest campaigns in West Germa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 555-595.

Gillis, John R.(1994). <Memory and identity: The history of a relationship >. In John R. Fillis, (ed.). Commemorat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itlin, T. ( 1980 ).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ver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1974). Frame analysis: A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lbwachs, Maurice.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 1-17).London: Sage.

Hesmondhalgh, D.(2002/2006),廖珮君譯。《文化產業》。台北:韋伯。(原著:

The Culture Industries.)。

Hobsbawm, E. J(1990/1997),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原 書: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Hobsbawm, E.(1983/2002),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市:貓頭鷹出 版社。(原著: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Press.)。

Horne, J., Tomlinson, A., & Whannl, G. (1999). Presentation, sport and the media. In J.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2

Horne, A. Tomlinson, & G. Whannel (Eds.), Understanding spo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ic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sport (pp. 161-192). New York, NY:

Routledge.

Jhally,S.& Livant, B.(1986).Watching as working: The valorization of audience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6(3):124-143.

Kellner, D.(2003) Communications vs. Cultural Studies: Overcoming the Divide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uta.edu/huma/illuminations/kell4.htm

Keller, S. (2003). Community : Pursuing the Dream, Living the Re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ng A (1997). The postmodernity of football hooligani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8, 576-593

Klein, Alan M. 1997. Baseball on the Border: A Tale of Two Laredo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e, E. (2006).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editorials: obstacles to a renegotiation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ism Studies, 7(5), 708-728.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The Harcourt Brace

Maguire, J., Jarvie, G., Mansfield, L. & Bradley, J.(2002/2008),黃東治、邱金松譯。

《運動世界的社會學》。台北:學富。(原著: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McDonald, M.G. & Andrew D.L. (2001). Michael Jordan: Corporate sport and

postmodern celebrityhood. In Andrews, D. L., & Jackson, S. J.(Eds.), Sport star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porting celebrity (pp.20-35). New York:Routledge.

McManus, J.H.(1992).Serving the public and serving the market: A conflict of interest?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7(4), 196-208.

Parisi, P. (1995). Toward a ―philosophy of framing‖: Narrative strategy and publi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3

journalism.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CA convention, Chicago.

Picard, R. G. .(1989/1994),馮建三譯。《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著:―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 London: Sage.)。

Rhee, J. W. (1995).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frames and an interpreter‗s schemata: A theory and a simul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Rowe, D., McKay, J. and Miller, T. (1998) ‗Come Together: Sport, Nationalism and the Media‘, in L. A. Wenner (ed.) Mediasport. London: Routledge .

Schmitt, C(1932/2004),劉宗坤等譯。《政治的概念》。北京:世紀出版集團。(原 著: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Schwartz, Barry (1996). ―Memory as a Cultural System: Abraham Lincoln in World War II.‖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Oct 1996; 61, 5.

Smart, B (2005/2008),何哲欣譯。《運動明星:現代運動與運動名人的文化經濟

Smart, B (2005/2008),何哲欣譯。《運動明星:現代運動與運動名人的文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