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的新聞業,長期以來面臨閱報率下滑;廣告市場萎縮;缺乏報業補助政 策;同業間的惡性競爭,以及數位匯流之挑戰(吳圳義,1970;成鳳鳴,2010;

蘇蘅,2010;萬榮水,2010;馮建三,2010;林聖芬,2011)。媒體結構劣質化、

記者素質低落,市場導向的媒體經營法則,使媒體產業籠罩著一股小報化、八卦、

腥羶色的黑暗力量,新聞業大量出現的置入性行銷手法亦重挫新聞報導的專業自 主(張春炎,2009.11.18)。隨著媒體經營空間的緊縮及大規模裁員行動,連帶 影響記者工作權遭到嚴重扭曲,新聞專業亦受到漠視(苦勞網編輯部,2008.09.01)。

根據美國勞動局(US Bureau of Labor)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間已有36%的 新聞工作職務消失,美國的新聞工作者正面臨一波看不見盡頭的長期景氣衰退

(Smith, 2012: 23)。反觀台灣,2008年6月,《中國時報》宣布裁員430名員工,

震撼新聞圈(台灣新聞記者協會,2008.08.29);2012年10月,壹傳媒集團因終 止壹網樂即時影音服務及出售壹電視,而分批裁員504名員工,創下近年來國內 媒體最多的裁員人數(華視編輯部,2012.10.01;樓乃潔,2012.10.01)。長期景 氣衰退與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使得全球媒體都在尋求一種有別於以往的媒體經營 新途徑。

過去,媒體的經營途徑主要侷限在商業媒體與非營利媒體的思維。在「市場 導向」的趨力下,商業媒體為了達成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不斷地朝謀利方向傾斜,

危害新聞專業與自主性,損害新聞公信力和品質,及損及公共服務的提供(Picard, 2005: 338;王維菁、林麗雲、羅世宏,2012:147)。「媒體亂象」和「新聞置 入性行銷」成為了台灣報業/新聞業危機下的副作用(羅世宏,2010:44),王 維菁、林麗雲與羅世宏(2012:175)觀察國內外新聞業面對市場競爭環境之因 應策略,歸納分析後發現幾個清晰的發展方向,即愈加商業化、感官化、即時化、

小報化、愈朝廣告利益與有消費能力之閱聽人的需求靠攏,以及市場愈加集中化 與集團化,上述的發展方向被認為是與新聞業作為社會公共利益和平等正義的守 護者,以及作為民主機制健全運作的重要基石等角色相互斥的。國家人權報告書 亦指出,財團以雄厚資金及各種方式不斷地擴大媒體版圖,將嚴重導致媒體所有 權集中化的不良後果(管中祥,2012.12.27)。

另一方面,非營利媒體在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公共利益和保持獨立自主等面 向,雖比商業媒體表現更為優越,但由於過度依賴慈善捐贈和公益機構所享有的 免稅額,而長期面臨財源困境。對非營利媒體而言,「錢」是一大挑戰,向基金 會、捐助者和贊助商募款,不成比例地消耗許多時間和精力,媒體廣告和願意付 費使用報導的媒體同業,亦僅佔非營利媒體所需經費之一小部份(Downie &

Schudson, 2009;Elkington, 2008/廖建容譯,2010:43;羅世宏,2010:81;胡 元輝、羅世宏,2010:156)。另外,在對外爭取資助時,非營利媒體必須投入 資源去處理和捐款者、讀者及第三方協作者的關係,以避免其所生產的內容受到 影響(羅世宏,2012:59)。

面臨商業媒體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所產生的弊病,以及非營利媒體所面臨的 財源困境,Fenton(2009)於 “The future of the news” 一文中,建議未來的新聞 業應朝向「低營利」或「非營利」模式;Smith(2012)亦認為,因應社會的變 遷,未來的新聞業將走向一種結合商業模式和非營利途徑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模式;羅世宏與胡元輝(2010:11-13)基於「公共化自由新聞業」

的理念,則建議政府制定或修訂相關法規,以補助有意轉型為「非營利」或「低 營利」的現有商業媒體,並尊重新聞業的獨立運作。綜合前述學者們的觀點,結 合商業模式和非營利途徑的「社會企業」模式,被認為是能夠解決現今媒體困境 的新途徑。

關於媒體結合商業模式和非營利途徑的「社會企業」模式,Smith(2012)

於《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中,曾發表過一 篇文章,他針對170位記者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中有71%的參與者認為,

未來五年內傳統商業媒體的重要性將逐漸被採用「社會企業」模式的媒體所取代,

而採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的媒體,其收入和募款來源多元,包含:廣告、小 額付款、捐款、補助金,及產品銷售等,能彌補非營利媒體在財務上的缺口。進 言之,採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的媒體,與商業媒體和非營利媒體最大的不同 之處在於其所掌握的社會企業本質與特徵:「可產生公共利益,具有企業精神策 略,以達成特定社會、經濟目標,而非以利潤極大化為主要訴求,並有助於解決 社會、失業問題」(OECD, 1999;鄭勝分,2007:66-68)。

文獻指出,社會企業是具有「多元利害關係人」(multi-stakeholder)的組織

(Evers, 2001: 304;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29),這些組織外部利害 關係人包含:社會公益對象、資源提供者以及消費者,其中,資源提供者還包括:

政府、非營利組織、在地的社群、在地的一般民眾,以及供應商(Dees, 1998;

Alvord, Brown & Letts, 2002: 16-17;Tsai & Li, 2008: 7;Bloom & Chatterji, 2009:

118)。社會企業透過多元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為組織注入豐富的資源;內部的 需求與外部環境連結,有利於與顧客和非營利組織建立關係;透過與政府部門、

使用者和非營利組織建立關係,則可減少外部環境的限制;透過多元利害關係人 共同參與決策,能作為平衡多重目標的手段,以及基於與多元利害關係人共同享 有一個目標、價值觀,能避免一般企業所面臨的利益衝突(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41-42)。

將焦點轉回台灣,透過「社會企業」模式營運的媒體已應運而生(本研究稱 之為「社會企業型媒體」)。2006年,全台灣唯一以越文為主、中文為輔的定期 刊物--《四方報》,為實踐「讓弱勢發聲」的社會理念而成立,衝撞主流媒體 長期對新移民、工的刻板報導角度,並自2008年起,陸續發行泰文、印尼文、菲 律賓文和柬埔寨文,共五國語言的報紙(越南四方網,2009;梁瓊丹,2013a:

192)。透過街友(homeless)販售的《大誌雜誌》,則於2010年4月1日創刊,

同樣成功地以社會企業模式在台灣推行,為街友創造就業機會,讓他們重獲生活 的主導權(台灣大誌雜誌網站,2010)。2012年,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 上下游News & Market新聞市集網站正式成立,是致力於關心農業與友善土地議 題的社會企業(上下游News & Market網站,2012)。進言之,當媒體組織摒棄 商業、非營利發展途徑,而選擇以社會企業模式營運時,其除了掌握社會企業的 經營特質外,還必須發揮媒體組織滿足一般大眾的期待、建立可信度與信任感、

遵循新聞倫理規範與工作守則、為公共利益服務,以及善盡社會責任的特性

(Lavine & Wackman, 1988;谷玲玲,2003)。

社會企業型媒體,雖能避免商業媒體以利潤極大化為目的所產生的弊病,以 及因為具有營收而能填補非營利媒體在財務上的缺口,而被認為是新聞業合適的 發展方向(Fenton, 2009;羅世宏、胡元輝,2010;Smith, 2012),然而,眾多 學者指出,社會企業在資源獲取上面臨諸多限制。Guclu, Dees, & Anderson(2002)

指出,由於社會企業不以追求利潤極大化為目標,除了營運收益外,得仰賴部分 捐款或補助,因此面臨財務問題的挑戰。Alter(2004)則指出,社會企業創業者 因受到個人經驗或背景特性的限制,會侷限組織對社會資產與社會需求的體認。

胡哲生、張子揚、黃浩然(2012)則認為,社會企業由於缺乏資本市場及經濟誘

因,因此在吸納財務資源與經營管理人才方面遭遇困境。綜合來說,社會企業在 營運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主要來自於:招募優秀人才的限制、募資對象與財務工 具不足、資金限制,以及固有策略上的僵固性(Austin, Stevenson & Wei-Skillern, 2006: 12)。

另外,媒體組織從產製、發行到呈現,花費都極為龐大,創辦初期需要巨額 資金,而後需要可觀的利潤回收(蘇蘅,2002)。因此,媒體組織必須整合其資 源與技能,建立核心能力,方能妥善營運(谷玲玲,2003)。

綜合觀之,由於社會企業型媒體先天上面臨資源獲取的困境,所能投入的有 形資源亦不敵資本雄厚的商業媒體,因此,必須耗費更多的心力在獲取所欠缺的 資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