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之研究──以《四方報》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之研究──以《四方報》為例"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炳宏. 博士. 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之研究 ──以《四方報》為例 A study on social capital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media: A case of 4-Way Voice. 研究生:張敏和. 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謝辭 研究所生涯隨著這本論文的完成終於告一段落,這一趟將近三年的旅程漫長 而孤寂,慶幸身旁有著許許多多的小天使推著我向前,讓我憑著信心與堅持,順 利抵達終點。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炳宏老師。對我而言,您就像是上天安排的 禮物,珍貴而無可取代。若不是您的嚴格操練,我恐怕會渾渾噩噩地渡過在大傳 所將近三年的日子。您的傳播產業研究和媒體經營管理與財務分析,是我研究所 生涯當中印象最深刻、收穫最多、至今依舊懷念的課程,也因為這兩門課,決定 了我拜在您門下的命運。您從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調教我們的機會,讓我們 親身經歷您所謂「獨立思考」 、 「獨立研究」的甘苦過程。在我經歷論文寫作的低 潮期時,感謝您給予我「向前走」的勇氣,讓這本論文從毫無頭緒到言之有理; 讓我的心智在寫作過程中被鍛鍊得日漸成熟。 同時,我要感謝我的論文口試委員--陳百齡老師與方念萱老師。百齡老師 謝謝您,在社會資本理論的浩瀚大海之中,您就像是那一座燈塔,帶領我重見光 明、找到正確的方向。念萱老師謝謝您,讓我從死抱著理論的封閉空間投向廣闊 田野的懷抱,這本論文能更貼近媒體實務都多虧了您的指點。 接著,我要感謝師大大傳所每一位老師不遺餘力地傳道、授業與解惑;所辦 同仁的細心照料與支援,以及曾給予本論文意見的師長們。感謝東泰老師的震撼 教育,教會我們學無止境,唯勤是岸;謝謝維菁老師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喚醒我 們對社會的關懷與責任;謝謝幼偉老師督促我們有效地管理時間,好讓我們寶貴 的青春歲月不被蹉跎;謝謝吉森老師帶領我們關心傳播政策與法規相關議題;謝 謝光夏老師傳授公共關係領域的知識與實務;謝謝國寧老師引領我們從媒體人的 角度關心時事;謝謝 Kelly 老師和 Eva 老師的關心與體貼,以及謝謝張姊與郁凌 學姊不時的貼心提醒,讓我們按照程序順利畢業。另外,我要感謝胡哲生與鄭勝 分兩位老師,謝謝你們開啟我對於社會企業此一陌生領域的眼睛,讓我深入地理 解社會企業的內涵與實務運作要點。最後,我要感謝王毓莉老師,謝謝您為我撰 寫推薦函,並在我短期擔任您研究助理期間,帶領我快速進入研究場域,以及教 會我許多做人處事的細節。 再來,我要感謝我的受訪者--張正、黃洛斐、陳大衛、李岳軒、林周熙、 阮舒婷、賴品潔、蔡秉諭、黃琦妮、Tyrone、范瑞薔薇以及芳蘭。謝謝你們願意 付出時間與耐心接受我的訪問,否則我的研究只能停留在一個虛幻的想像當中, 毫無研究發現可言。另外,我要感謝新頭殼資深記者林朝億,謝謝您答應讓我跟 I.

(3) 採,讓我見識到您對記者這份工作的熱忱與樂在其中、處之泰然的人生境界。倘 若不是您帶著我行遍各政府機關、參與您的日常採訪行程,我恐怕遲遲無法確認 論文的研究核心。 另外,我要謝謝 102 級每一位與我一同奮戰的同學,你們每一人身上都有我 所欠缺的優點與智慧,有你們這一群真誠、可愛的同學與我共度研究所的時光, 我感到無比幸福、快樂!特別謝謝 Bonjour 姊妹們--楷平,謝謝妳總是用獨特 的激勵法,讓我從谷底當中找到向上爬的梯子;婉婷,謝謝妳總是耐心地傾聽我 的心事,真誠地與我一同尋找解決之道,以及婷儂,謝謝妳,妳那超凡樂觀的感 染力,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讓所有人見了都會心一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要謝謝遠在馬來西亞等待我學成歸來的爸爸、媽媽、 哥哥、婆婆、家人、朋友與威全,這些年總是聚少離多,難免讓你們擔心受怕, 我想對你們說: 「我真的畢業了,我可以回到你們身邊了,謝謝你們的耐心等待, 你們是我最大的原動力,因為知道流浪的終點是溫暖的『家』,讓我遠在台灣的 每一步不管多艱難、孤單,都能走得格外踏實,我愛你們」! 敏和 2014 年 7 月 25 日,於台北. II.

(4) 摘要 過去,媒體經營途徑侷限在商業媒體與非營利媒體的思維。商業媒體為達成 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不斷地朝謀利方向傾斜,危害新聞專業與自主性,損害新聞 公信力和品質;非營利媒體則過度仰賴外部捐款和補助,導致長期處於財源困境 之中。商業媒體的弊病和非營利媒體的財源困境,激發全球媒體開創出一種有別 於商業媒體和非營利媒體的「第三條路」--社會企業型媒體。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旨在探討社會企業型媒體《四方報》在受到財務與 人力等資源的限制下,如何以社會資本作為引進資源的策略,進而藉由所擁有的 社會資本與資源優勢,實踐「讓弱勢發聲」的社會目的,以及創造社會價值。 研究發現,《四方報》的結構、認知與關係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利於組 織社會資本的建立與積累。其中,《四方報》的結構資本特色在於網絡結構以組 織為中心逐步往外拓展,內部成員的人脈移轉為對組織具有價值的資源;認知資 本以「讓弱勢發聲」的社會理念為核心,網絡成員圍繞著社會理念進行交流與互 動,成為達成共識的關鍵,以及關係資本的形成奠基於網絡成員相互信任以及對 於組織社會理念的認同之基礎上。其次,《四方報》透過「讓弱勢發聲」此項社 會理念的傳遞,形成資源提供者對於理念的認同,成為組織對外引進人力、財務 與社會資源的關鍵。最後, 《四方報》的社會價值創造涵蓋解決或改善社會問題、 提升環境條件、觀念的深化,以及回饋機制四大面向。 關鍵字:四方報、社會企業、社會資本、社會價值、資源. III.

(5) Abstract Commercial media have been neglected the news reporting professionalism du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fit maximization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On the other hand, nonprofit media must rely on donations and grants due to the long-term financial problems. Therefore, it forces the global media to find a "third way", i.e. social enterprise for solving the financial problems as well as restoring the news reporting professionalism. Using the case of 4-Way Voice,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out how 4-Way Voice creates the resource and social value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theor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tructural, cognitive and relational dimens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re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Besides, the mission-driven in 4-Way Voice helps to bring in several resources which including human, financial and social resources. Finally, the creation of social value in 4-Way Voice includes the social problems solv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mprovement, idea transmission, and the support and contribution to new migrants in Taiwan.. Keywords: 4-Way Voice, resource, social capital, social enterprise, social value. IV.

(6) 目錄 謝辭.................................................................................................................................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問題意識 .................................................................................................... 4 第三節、章節介紹 .................................................................................................... 7 第四節、名詞解釋 .................................................................................................... 8 一、社會企業 ........................................................................................................ 8 二、社會企業型媒體 ............................................................................................ 8 三、社會資本 ........................................................................................................ 8 四、社會價值 ........................................................................................................ 8 第貳章、理論與文獻探討............................................................................................ 9 第一節、社會企業與社會企業型媒體 .................................................................... 9 一、社會企業 ........................................................................................................ 9 二、社會企業型媒體 .......................................................................................... 26 第二節、社會資本理論 .......................................................................................... 34 一、社會資本的定義與內涵 .............................................................................. 34 二、Nahapiet 與 Ghoshal 的社會資本分析架構 ............................................... 39 三、小結 .............................................................................................................. 44 第三節、資源與社會、經濟價值的創造 .............................................................. 44 一、資源 .............................................................................................................. 44 V.

(7) 二、社會、經濟價值的創造 .............................................................................. 48 第四節、本章總結 .................................................................................................. 52 第參章、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個案研究法 .............................................................................................. 55 第二節、資料蒐集方法 .......................................................................................... 56 一、文獻資料分析法 .......................................................................................... 56 二、參與觀察法 .................................................................................................. 57 三、深度訪談法 .................................................................................................. 57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流程 ...................................................................................... 62 第肆章、資料分析...................................................................................................... 65 第一節、《四方報》的社會資本分析 .................................................................. 69 一、《四方報》的結構資本分析 ...................................................................... 69 二、《四方報》的認知資本分析 ...................................................................... 84 三、《四方報》的關係資本分析 ...................................................................... 91 第二節、《四方報》運用社會資本引進資源之探討 .......................................... 97 一、從社會資本到人力資源 .............................................................................. 97 二、從社會資本到財務資源 ............................................................................ 100 三、從社會資本到社會資源 ............................................................................ 102 第三節、《四方報》的社會價值創造 ................................................................ 105 一、解決或改善社會問題 ................................................................................ 105 二、提升環境條件 ............................................................................................ 107 三、觀念的深化 ................................................................................................ 109 四、回饋機制 .................................................................................................... 111 第伍章、結論............................................................................................................ 114 第一節、研究結論 ................................................................................................ 114 第二節、社會企業型媒體以社會資本作為資源策略之建議 ............................ 119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 121 VI.

(8) 註釋............................................................................................................................ 123 參考書目.................................................................................................................... 125 附錄 A........................................................................................................................ 136 附錄 B ........................................................................................................................ 142. VII.

(9) 表目錄 表 2-1:本研究對「社會企業」的定義與說明 ....................................................... 12 表 2-2:社會企業光譜 ............................................................................................... 16 表 2-3: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一般企業之比較 ............................................... 22 表 2-4:本研究對社會企業利害關係人的分類 ....................................................... 25 表 2-5:國外社會企業型媒體案例 ........................................................................... 29 表 2-6:國內社會企業型媒體案例 ........................................................................... 33 表 2-7:社會資本的定義、分析層次及構成要素 ................................................... 38 表 2-8:策略形資源的內涵 ....................................................................................... 45 表 2-9:社會企業的資源類型 ................................................................................... 47 表 2-10:社會企業的社會價值創造面向、內涵與實踐方式 ................................. 52 表 3-1:本研究針對各理論概念之操作型定義 ....................................................... 58 表 3-2:深度訪談對象名單 ....................................................................................... 61 表 3-3:研究問題及其對應之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 ............................................... 62 表 4-1:《四方報》各版概況 ................................................................................... 66 表 4-2:《四方報》發展階段與重要事蹟 ............................................................... 67 表 4-3:《四方報》的認知資本分析列表 ............................................................... 90 表 4-4:《四方報》的關係資本分析列表 ............................................................... 96 表 4-5:《四方報》透過社會資本引進資源的類型歸納 ..................................... 104. VIII.

(10) 圖目錄 圖 2-1:社會企業在企業光譜中之標的 ................................................................... 14 圖 2-2:社會企業分析架構 ....................................................................................... 15 圖 2-3:社會合作社的位置 ....................................................................................... 17 圖 2-4:社會企業:合作社與非營利組織的交叉點 ............................................... 18 圖 2-5:混合光譜 ....................................................................................................... 19 圖 2-6:持續性之平衡概念圖 ................................................................................... 20 圖 2-7:商業導向與社會導向的連續性光譜 ........................................................... 21 圖 2-8:社會企業與其它組織的價值差異 ............................................................... 49 圖 2-9: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引進資源、創造社會價值之關係圖 ....... 54 圖 3-1:研究架構 ....................................................................................................... 63 圖 3-2:研究流程 ....................................................................................................... 64 圖 4-1:《四方報》組織關係圖 ............................................................................... 66 圖 4-2:《四方報》組織架構圖 ............................................................................... 71 圖 4-3:《四方報》於「實驗與發展期」之網絡結構圖 ....................................... 75 圖 4-4:《四方報》於「成長期」之網絡結構圖 ................................................... 79 圖 4-5:《四方報》於「轉型期」之網絡結構圖 ................................................... 82 圖 4-6:《四方報》第十二期封面:你在哪裡?為什麼非逃不可? ................... 85 圖 4-7:《四方報》第十七期封面:反血汗要長照!--2013 年移工大遊行 .. 86 圖 4-8:芳蘭於《四方報》刊出的作品 ................................................................. 110 圖 4-9:《四方報》的社會價值創造類型歸納 ..................................................... 113. IX.

(11)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媒體在面臨長期景氣衰退與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如何開創 出有別於商業媒體和非營利媒體的「第三條路」--社會企業型媒體,並從社會 資本的觀點,解析社會企業型媒體如何運用社會資本,引進組織內部所需的資源, 最後,評估組織能創造何種社會價值。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 機,第二節依據問題意識提出本論文的研究問題,第三節闡述本論文的章節安排, 以及第四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的新聞業,長期以來面臨閱報率下滑;廣告市場萎縮;缺乏報業補助政 策;同業間的惡性競爭,以及數位匯流之挑戰(吳圳義,1970;成鳳鳴,2010; 蘇蘅,2010;萬榮水,2010;馮建三,2010;林聖芬,2011)。媒體結構劣質化、 記者素質低落,市場導向的媒體經營法則,使媒體產業籠罩著一股小報化、八卦、 腥羶色的黑暗力量,新聞業大量出現的置入性行銷手法亦重挫新聞報導的專業自 主(張春炎,2009.11.18)。隨著媒體經營空間的緊縮及大規模裁員行動,連帶 影響記者工作權遭到嚴重扭曲,新聞專業亦受到漠視(苦勞網編輯部,2008.09.01)。 根據美國勞動局(US Bureau of Labor)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間已有36%的 新聞工作職務消失,美國的新聞工作者正面臨一波看不見盡頭的長期景氣衰退 (Smith, 2012: 23)。反觀台灣,2008年6月,《中國時報》宣布裁員430名員工, 震撼新聞圈(台灣新聞記者協會,2008.08.29);2012年10月,壹傳媒集團因終 止壹網樂即時影音服務及出售壹電視,而分批裁員504名員工,創下近年來國內 媒體最多的裁員人數(華視編輯部,2012.10.01;樓乃潔,2012.10.01)。長期景 氣衰退與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使得全球媒體都在尋求一種有別於以往的媒體經營 新途徑。 過去,媒體的經營途徑主要侷限在商業媒體與非營利媒體的思維。在「市場 導向」的趨力下,商業媒體為了達成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不斷地朝謀利方向傾斜, 危害新聞專業與自主性,損害新聞公信力和品質,及損及公共服務的提供(Picard, 2005: 338;王維菁、林麗雲、羅世宏,2012:147)。「媒體亂象」和「新聞置 入性行銷」成為了台灣報業/新聞業危機下的副作用(羅世宏,2010:44),王 維菁、林麗雲與羅世宏(2012:175)觀察國內外新聞業面對市場競爭環境之因 應策略,歸納分析後發現幾個清晰的發展方向,即愈加商業化、感官化、即時化、 1.

(12) 小報化、愈朝廣告利益與有消費能力之閱聽人的需求靠攏,以及市場愈加集中化 與集團化,上述的發展方向被認為是與新聞業作為社會公共利益和平等正義的守 護者,以及作為民主機制健全運作的重要基石等角色相互斥的。國家人權報告書 亦指出,財團以雄厚資金及各種方式不斷地擴大媒體版圖,將嚴重導致媒體所有 權集中化的不良後果(管中祥,2012.12.27)。 另一方面,非營利媒體在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公共利益和保持獨立自主等面 向,雖比商業媒體表現更為優越,但由於過度依賴慈善捐贈和公益機構所享有的 免稅額,而長期面臨財源困境。對非營利媒體而言,「錢」是一大挑戰,向基金 會、捐助者和贊助商募款,不成比例地消耗許多時間和精力,媒體廣告和願意付 費使用報導的媒體同業,亦僅佔非營利媒體所需經費之一小部份(Downie & Schudson, 2009;Elkington, 2008/廖建容譯,2010:43;羅世宏,2010:81;胡 元輝、羅世宏,2010:156)。另外,在對外爭取資助時,非營利媒體必須投入 資源去處理和捐款者、讀者及第三方協作者的關係,以避免其所生產的內容受到 影響(羅世宏,2012:59)。 面臨商業媒體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所產生的弊病,以及非營利媒體所面臨的 財源困境,Fenton(2009)於 “The future of the news” 一文中,建議未來的新聞 業應朝向「低營利」或「非營利」模式;Smith(2012)亦認為,因應社會的變 遷,未來的新聞業將走向一種結合商業模式和非營利途徑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模式;羅世宏與胡元輝(2010:11-13)基於「公共化自由新聞業」 的理念,則建議政府制定或修訂相關法規,以補助有意轉型為「非營利」或「低 營利」的現有商業媒體,並尊重新聞業的獨立運作。綜合前述學者們的觀點,結 合商業模式和非營利途徑的「社會企業」模式,被認為是能夠解決現今媒體困境 的新途徑。 關於媒體結合商業模式和非營利途徑的「社會企業」模式,Smith(2012) 於《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中,曾發表過一 篇文章,他針對170位記者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中有71%的參與者認為, 未來五年內傳統商業媒體的重要性將逐漸被採用「社會企業」模式的媒體所取代, 而採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的媒體,其收入和募款來源多元,包含:廣告、小 額付款、捐款、補助金,及產品銷售等,能彌補非營利媒體在財務上的缺口。進 言之,採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的媒體,與商業媒體和非營利媒體最大的不同 之處在於其所掌握的社會企業本質與特徵:「可產生公共利益,具有企業精神策 略,以達成特定社會、經濟目標,而非以利潤極大化為主要訴求,並有助於解決 社會、失業問題」(OECD, 1999;鄭勝分,2007:66-68)。 2.

(13) 文獻指出,社會企業是具有「多元利害關係人」(multi-stakeholder)的組織 (Evers, 2001: 304;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29),這些組織外部利害 關係人包含:社會公益對象、資源提供者以及消費者,其中,資源提供者還包括: 政府、非營利組織、在地的社群、在地的一般民眾,以及供應商(Dees, 1998; Alvord, Brown & Letts, 2002: 16-17;Tsai & Li, 2008: 7;Bloom & Chatterji, 2009: 118)。社會企業透過多元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為組織注入豐富的資源;內部的 需求與外部環境連結,有利於與顧客和非營利組織建立關係;透過與政府部門、 使用者和非營利組織建立關係,則可減少外部環境的限制;透過多元利害關係人 共同參與決策,能作為平衡多重目標的手段,以及基於與多元利害關係人共同享 有一個目標、價值觀,能避免一般企業所面臨的利益衝突(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41-42)。 將焦點轉回台灣,透過「社會企業」模式營運的媒體已應運而生(本研究稱 之為「社會企業型媒體」)。2006年,全台灣唯一以越文為主、中文為輔的定期 刊物--《四方報》,為實踐「讓弱勢發聲」的社會理念而成立,衝撞主流媒體 長期對新移民、工的刻板報導角度,並自2008年起,陸續發行泰文、印尼文、菲 律賓文和柬埔寨文,共五國語言的報紙(越南四方網,2009;梁瓊丹,2013a: 192)。透過街友(homeless)販售的《大誌雜誌》,則於2010年4月1日創刊, 同樣成功地以社會企業模式在台灣推行,為街友創造就業機會,讓他們重獲生活 的主導權(台灣大誌雜誌網站,2010)。2012年,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 上下游News & Market新聞市集網站正式成立,是致力於關心農業與友善土地議 題的社會企業(上下游News & Market網站,2012)。進言之,當媒體組織摒棄 商業、非營利發展途徑,而選擇以社會企業模式營運時,其除了掌握社會企業的 經營特質外,還必須發揮媒體組織滿足一般大眾的期待、建立可信度與信任感、 遵循新聞倫理規範與工作守則、為公共利益服務,以及善盡社會責任的特性 (Lavine & Wackman, 1988;谷玲玲,2003)。 社會企業型媒體,雖能避免商業媒體以利潤極大化為目的所產生的弊病,以 及因為具有營收而能填補非營利媒體在財務上的缺口,而被認為是新聞業合適的 發展方向(Fenton, 2009;羅世宏、胡元輝,2010;Smith, 2012),然而,眾多 學者指出,社會企業在資源獲取上面臨諸多限制。Guclu, Dees, & Anderson(2002) 指出,由於社會企業不以追求利潤極大化為目標,除了營運收益外,得仰賴部分 捐款或補助,因此面臨財務問題的挑戰。Alter(2004)則指出,社會企業創業者 因受到個人經驗或背景特性的限制,會侷限組織對社會資產與社會需求的體認。 胡哲生、張子揚、黃浩然(2012)則認為,社會企業由於缺乏資本市場及經濟誘 3.

(14) 因,因此在吸納財務資源與經營管理人才方面遭遇困境。綜合來說,社會企業在 營運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主要來自於:招募優秀人才的限制、募資對象與財務工 具不足、資金限制,以及固有策略上的僵固性(Austin, Stevenson & Wei-Skillern, 2006: 12)。 另外,媒體組織從產製、發行到呈現,花費都極為龐大,創辦初期需要巨額 資金,而後需要可觀的利潤回收(蘇蘅,2002)。因此,媒體組織必須整合其資 源與技能,建立核心能力,方能妥善營運(谷玲玲,2003)。 綜合觀之,由於社會企業型媒體先天上面臨資源獲取的困境,所能投入的有 形資源亦不敵資本雄厚的商業媒體,因此,必須耗費更多的心力在獲取所欠缺的 資源上面。. 第二節、 問題意識 針對社會企業在資源獲取上所面臨的困境,眾多學者皆各提出因應之道。本 研究綜合眾多學者所提出的建議,歸納出「社會資源」、「信任」、「網絡關係」 及「認同」,皆被認為能協助社會企業取得所欠缺的資源。 更具體地說,社會企業必須對各種資源有廣泛的體認,除了「商業資源」 (financial resources)外,社會企業應設法取得其他欠缺的「非商業資源」 (non-financial resources)(Alter, 2004)。Kretzmann & McKnight(1993)持類 似看法,他認為,社會企業的創業活動,除了需要常態企業經營所需的資本、財 物設備、技術與管理等資源外,對於社會需求的體認與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法,仍 需要「社會資源」的投入。Austin, Stevenson, & Wei-Skillern(2006: 13-14)則建 議,社會企業應建立以「信任」為基礎及更廣闊的「網絡關係」( networks relationship),積極開拓組織外部資源,發展對外溝通能力,並對外傳播所能創 造的社會影響力。另外,社會企業的名譽聲望與經營能力所受到的「認同」程度, 亦在資源獲取上扮演重要角色(胡哲生、張子揚、黃浩然,2012:17)。 在上述論述基礎上,本研究試圖從中探尋一個適合用來分析社會企業型媒體 能藉以突破資源困境的理論概念,由於「社會資源」、「信任」、「網絡關係」 及「認同」等概念與社會科學中發展最蓬勃的理論之一--「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具有高度關聯,換句話說,社會資本被「社會資源」所涵蓋(Lin, 2001: 43),以及「信任」、「網絡關係」和「認同」等概念皆為「社會資本」的構成 要素(Bourdieu, 1986;Coleman, 1988;Putnam, 1995;Nahapiet & Ghoshal, 1998; Lin, 2001: 19;Fukuyama, 2001;Halpern, 2005)。據此,本研究認為,倘若社會 企業型媒體能有效掌握社會資本的內涵,並將社會資本運用於媒體實務上,將為 4.

(15) 組織引進豐富的資源、解決組織所面臨的資源困境,並帶來實際的效益與產出。 論及「社會資本」理論的核心,在於探討「關係的問題」 (relationships matter) (Field, 2003: 1) 。社會資本作為一種資源、優勢,其來源是身旁的「他人」 (others) , 而不是行動者本身,也因此,要擁有此種資源或享有優勢,個人必須與他人建立 關係(Portes, 1998: 7)。換句話說,社會資本理論將人際關係所構成的「社會網 絡」(social networks)視為一種資源,此種社會網絡,提供了合作的基礎,能 協助組織取得資源與優勢,以及增強社會的凝聚力(Field, 2003: 12)。 對於具有社會公益使命、不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以及需要部分仰賴捐款和 志工的社會企業來說,社會資本的重要性在於:社會資本是社會企業獲取資源的 重要管道(Evers, 2001: 300-302)。「社會資本」作為管理資源的能力,能幫助 社會企業取得、整合、重組以及移轉資源,是一種透過「社會關係」取得資源, 實現經營目標的能力(Blyler & Coff, 2003: 677;胡哲生、張子揚、黃浩然,2012: 6)。社會企業運用各種市場、非市場的資源,以達成社會使命和為公共利益服 務的目標,市場資源可透過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來取得;非市場資源則可視為運用 「社會資本」的成果,例如:自願性的捐贈與志工(Defourny & Nyssens, 2006: 10) 。 舉例來說,社會企業必須和政府部門、企業保持一種「非正式的聯繫」(informal contacts);建立「信任」(trust)關係;以及嵌入和扎根於在地的社區(local community),以確保能吸納人才及建立各種夥伴關係,換言之,「信任」、「社 交關係」、「對話和合作」(通稱為「社會資本」)在社會企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能為社會企業引進豐富的資源(Evers, 2001: 300-308)。 正如上述內容所言,社會資本能為社會企業引進豐富的資源,據此,本研究 的第一個探問在於理解社會企業型媒體擁有何種社會資本,為理解此問題,本研 究試圖透過「社會資本」理論概念,深入解析社會企業型媒體與組織外部利害關 係人所構成的網絡結構,以及此種網絡結構當中所蘊含的社會資本。 在分析架構方面,本研究參酌Nahapiet & Ghoshal(1998: 250-256)所提出的 社會資本分析架構,此架構進入了研究組織社會資本的層次,適用於分析社會企 業型媒體與組織外部利害關係人所構成的社會網絡,以及社會企業型媒體所掌握 的社會資本內涵。此架構包含:「結構面向」(structural dimension)、「認知 面向」(cognitive dimension)與「關係面向」(relational dimension)。首先, 社會資本的結構面向,圍繞著「網絡」的特性,並以「網絡關係」 (network ties)、 「網絡型態」 (network configuration)及「組織的適用性」 (appropriable organization) 作為分析指標(Nahapiet & Ghoshal, 1998: 251-253)。其次,在社會資本的認知 面向,Nahapiet & Ghoshal(1998: 253-254)認為,語言和符號是人們溝通的媒介, 5.

(16) 因而產生「共享的語言和符號」,能夠促進資訊的交換;「共享的敘事」則影響 個體和群體的認知,能夠促進人們進行資訊交換的意願。最後,社會資本的關係 面向,具有四項指標:「信任」(trust)、「規範」(norms)、「義務和期待」 (obligations and expectations)及「認同」(identification)(Nahapiet & Ghoshal, 1998: 254-256),重點在於分析行動者因進行互動而發展出的人際關係,以及互 動行為中的關係品質(林奇秀、陳一帆,2011:60)。 更進一步來說,社會企業型媒體投入社會資本作為一種資源獲取策略,目的 是期望在日後有所產出,此種產出可被視為引進某種資源或創造某種價值,正如 文獻指出,社會資本能促進資源的整合和交換,以及為組織創造價值(Nahapiet & Ghoshal, 1998: 244-245;Tsai & Ghoshal, 1998: 464-473)。Dees(1998)亦指 出,社會企業透過吸引及整合各項資源,能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及創造價值。 首先,在資源方面,Evers(2001: 300-302)說明,社會企業的資源策略有 別於一般商業組織,社會企業除了仰賴商業資源外,還需要「非政府」 (non-governmental)和「非市場」(non-market)的資源,如:「捐款」和「志 工」。就資源類型而言,社會企業的資源可區分為:「社會資源」與「企業資源」, 前者是指對社會事務或群體的情感認同,其足以促成變革行動;後者則指幫助企 業創造價值產出,所需的財貨、技術、知識與策略思想(胡哲生、張子揚、黃浩 然,2012:17)。 其次,在社會企業的價值創造方面,包含:「社會價值」(social value)與 「經濟價值」 (economic value) (Dees, 1998: 60;Guclu, Dees & Anderson, 2002; 陳金貴,2002:43;Emerson, 2003: 44;卓秀足、胡哲生,2011:5)。值得注意 的是,一般商業組織著力於創造經濟價值,社會企業亦同,不同的是,社會企業 除了追求經濟上的獲利外,將更多心力放在社會價值的創造(Guclu, Dees & Anderson, 2002;Alvord, Brown & Letts, 2002: 3)。由於社會企業重視社會價值 的創造,因此從創新、創業到資源動員的過程,皆必須回應所欲解決的社會問題 (Alvord, Brown & Letts, 2002: 3)。Austin, Stevenson, & Wei-Skillern(2006)指 出,社會企業的使命特色與商業組織的主要差異在於,社會企業致力於為公眾利 益服務和創造社會價值,而社會價值的創造主要源自於社會企業服務基層、對於 社會問題的解決及回應市場失靈問題的特性。 綜合上述的內容而言,在解析了社會企業型媒體所擁有的社會資本之後,本 研究欲更進一步探討的是:究竟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引進了何種資源? 創造了何種社會價值? 最後,在研究策略上,由於本研究的研究重點在於: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 6.

(17) 會資本引進組織內部所需的資源,以及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並企圖針對此 「過程」進行全面、詳細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採取個案研究法來進行研究(葉至 誠、葉立誠,2011:200)。以國內社會企業型媒體《四方報》為例,其社會目 標明確指向「讓弱勢發聲」 ,其成立動機回應了台灣所面臨的兩項重要社會問題: 一是新移民、工離鄉背井,長期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二是新移民、工面臨資訊 不對等的社會現況,前述兩項難題使得新移民、工長期被拒絕於社會權益保障之 外,缺乏獲得資訊與發聲的管道(梁瓊丹,2013a:212)。此種針對台灣社會問 題,而發展出的社會企業模式,具有研究的價值。另外,就媒體產製的內容而言, 《四方報》以產製新聞為主,屬於傳統的月刊型報紙,符合作為媒體研究的對象。 綜合而言,基於個案的代表性與媒體研究的本質,本研究選擇以《四方報》 作為單一個案研究的對象,以期從社會資本的觀點,解析《四方報》如何運用社 會資本,引進組織內部所需的資源,最後,加以評估和檢視《四方報》作為一個 社會企業型媒體所能創造的社會價值。據此,本研究的三個研究問題如下: (一) 解析《四方報》所擁有的社會資本為何? (二) 探討《四方報》運用社會資本,獲取何種資源? (三) 評估《四方報》能創造何種社會價值?. 第三節、 章節介紹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壹章介紹研究背景,並據此提出研究動機、目的及研 究問題。 第貳章闡述本研究所採用的理論概念,包含:「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型 媒體」、「社會資本理論」、「資源」及「社會價值」。首先,透過文獻探討, 整理出本研究對於「社會企業」以及「社會企業型媒體」的定義,其次,針對「社 會資本理論」進行文獻蒐集和分析,再結合社會企業的「資源」與「社會價值」 創造之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描述並討論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獲取資 源與創造社會價值的依據。 第參章介紹研究方法,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資料蒐集方法包含:「文獻 資料分析法」、「參與觀察法」以及「深度訪談法」。本章節說明深度訪談對象 之來源與篩選邏輯,並整理出深度訪談題綱,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搭配參與觀 察與文獻資料分析法,蒐集本研究所需的資料。 第肆章結合文獻資料分析、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法,提出本研究之主要研究 發現,可分為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四方報》的社會資本分析;二是《四方報》 7.

(18) 運用社會資本引進資源之探討;以及三是《四方報》的社會價值創造。 第伍章為研究結論與建議,結合前四章之討論與分析結果,總結《四方報》 運用社會資本以引進資源和創造社會價值之現況,並針對本研究之研究限制,提 出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與方向。在實務方面,亦針對社會企業型媒體未來的發展 方向提供建議。.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節針對本論文的重要概念進行簡要說明。. 一、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社會企業是指透過商業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組織,其不以追求利潤極大化 為目標,但能自給自足,在追求營利的同時,更著重於關心社會使命的成長。. 二、 社會企業型媒體(social entrepreneurial media) 社會企業型媒體是指透過社會企業模式營運的媒體組織,兼具社會企業透過 商業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以及媒體組織滿足一般大眾期待、為公共利益服務和 善盡社會責任的特性。. 三、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社會資本是存在於人際關係之中的資源,由「信任」、「規範」以及「網絡」 所構成,社會資本對團體而言,能夠促進合作和集體福祉;對個人而言,則是個 人在社會關係中進行投資,以期獲得回報。. 四、 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社會價值是一種無形的社會影響力,其超越了實際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例如: 社群意識、社會價值觀和社會認同等。. 8.

(19) 第貳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是社會企業與社會企業型媒體。第二節是社會資本理 論。第三節是資源與社會、經濟價值的創造。. 第一節、 社會企業與社會企業型媒體 本節首先說明「社會企業」的定義與內涵,以及社會企業具有多元利害關係 人的組織特性。接著,依據「社會企業」的定義與內涵與媒體組織的特性,定義 本研究所指的「社會企業型媒體」,並整理國內、外「社會企業型媒體」案例。. 一、 社會企業 在全球化競爭壓力的影響下,各國普遍面臨「政府失靈」、「市場失靈」與 「志願失靈」的危機:「政府失靈」主要反映在政府組織的僵固性,難以應對快 速變動的社會需求;「市場失靈」則反映在蓬勃發展的經濟背後,所引發的就業 障礙提高、財富分配不均、產品供給高階高價化、資源過度耗用等問題;以及「志 願失靈」反映了非營利組織因過度仰賴政府的補助與私部門的募款活動,使其發 展容易受到景氣的影響及面臨資、財源缺乏的困境(胡哲生、陳志遠、吳秉恩, 2009:1-3)。 因應日趨嚴重的「政府失靈」、「市場失靈」與「志願失靈」危機,政府、 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三大部門,皆各提出因應之道(鄭勝分,2007:66)。在歐美 國家,為推動福利國改革,傳統部門之界定方式逐漸式微;另一方面,企業部門 與社會部門逐漸融合,隨著歐洲第三部門逐漸受到認可,以及傳統企業面臨挑戰, 產生了一種新型態的混合組織(hybrids) ,此種新型態的組織被稱為「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 ,成為歐美第三部門與變革經濟下的新趨勢 (OECD, 1999: 11; Defourny & Nyssens, 2006: 3)。換言之,「社會企業」是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 織,在面臨長期經濟緊縮的壓力下,所產生的新型態組織,此種組織積極尋求能 夠達成控制成本、加強效率,以及增加營收等目標的新途徑(Dees & Elias, 1998: 166)。 (一) 社會企業的定義 「社會企業」的概念仍在演化中,歐美「社會企業」的內涵差異甚大:美國 9.

(20) 「社會企業」,強調社會與經濟目標的融合;歐洲「社會企業」,則是社會、經 濟與政策三大目的兼容(鄭勝分,2008:204)。美國的「社會企業」,為達成 社會目標,強調市場導向的經濟活動,可視為非營利組織為解決財政困境的創新 手法,其社會企業內涵,涵蓋了一個廣泛的組織光譜,分別從營利企業從事公益 活動,至非營利組織從事商業活動(Dees, 1998: 55-56;Defourny & Nyssens, 2006: 4;Kerlin, 2006)。 歐洲的「社會企業」則起源於1990年代,當時義大利國會採用社會合作法, 回應公共服務的不足之處與需求(Borzaga & Santuari, 2001)。1996年,由十五 個歐洲國家所成立的「歐洲研究網絡」(European Research Network,EMES) 正式成立,針對「社會企業」進行研究,並發展出研究「社會企業」的指標與途 徑(Borzaga & Defourny, 2001)。2002年,英國政府為了將「社會企業」推廣至 全國,成立了「社會企業聯盟」以及「社會企業單位」,說明「社會企業」具有 兩項特徵:一是主要由社會目標所驅動;二是透過交易達成永續經營,值得注意 的是,「社會企業」透過交易行為來運作,但交易的宗旨是為了達成其社會使命 (DTI, 2002;Defourny & Nyssens, 2006: 4)。 社 會 企 業 主 要 是 由 經 濟 合 作 暨 發 展 組 織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十五個成員國所發展出來的新概念, 其出版的《社會企業》報告書指出,「社會企業」是指任何可以產生公共利益的 私人活動,具有企業精神策略,以達成特定經濟或社會目標,而非以利潤極大化 為主要訴求,且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及失業問題的組織(OECD, 1999;鄭勝分, 2007:66-68)。社會企業的主要特徵如下:一是採取不同的合法組織型態;二 是具有企業精神;三是受到利益不得分配的限制,但可重新投資以實踐企業的社 會目標;四是強調利害關係人而非股東,故重視民主參與,以及採「一員一票」 制;五是堅持經濟及社會目標兼容;六是主張經濟和社會的創新;七是重視市場 法則的觀察;八是維持持續性的經濟活動;九是在經濟上獨立自主;十是強調回 應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以及十一是勞力密集的活動(OECD, 1999: 11;鄭勝分, 2007:67-68)。 「歐洲研究網絡」(European Research Network,EMES)則將「社會企業」 定義為:由一群公民所成立之具有明確社會目標/社會公益的組織,股東投入資 本所享有的權益受到限制,重視經濟上的獨立自主,並且在持續進行經濟活動的 同時,亦必須承擔經濟上的風險(Defourny & Nyssens, 2006: 5)。EMES針對「社 會企業」的定義,兼具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指標,在「經濟層面」上蘊含四項 要素:一是維持持續性的經濟活動,直接參與生產和銷售產品或服務。二是高度 10.

(21) 的自主性,創辦者掌握發聲的自主權,並具有終止營運的權利。三是必須承擔經 濟上的風險。四是給予最低限度的薪資報酬,可結合金錢和物資上的資源,採納 志工和聘用員工,但以最低限度的薪資報酬為基準。在「社會層面」上,則蘊含 五項要素:一是具有明確的社會目標/社會公益,以服務社群或特定族群為首要 目標。二是由一群公民主動創辦,其因具有共同需求和目標而集結成群眾。三是 決策權力以「一員一票」(one member, one vote)為原則,不以股本作為決策的 基礎。四是重視參與,透過使用者、顧客和利害關係人的參與,進而影響決策和 管理,藉由經濟活動延伸在地層次的民主。五是利潤分配受到限制,除了具有慈 善性質的組織具有營利完全不得分配的限制外,社會企業僅能有限地分配營利, 以避免利潤極大化的商業手段(Defourny & Nyssens, 2006: 5-6)。 隨著「社會企業」議題的興起,眾多學者針對「社會企業」展開學術性研究, 並提出相關定義。Dees(1998)提出「社會企業光譜」(The Social Enterprise Spectrum)的概念,說明「社會企業」是介於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組織型態。 「社會企業」為了達成社會公益使命,而從事企業行為和經濟活動(Young, 2001: 151;Tsai & Li: 2008: 7)。陳金貴(2002)則認為,「社會企業」是以企業經營 的方式,來實現改變社會、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目的,同時以企業手段來獲取合 理利潤,透過企業家精神的運作,發揮組織功能,提升活動效益,並貢獻社會。 一些學者則將「社會企業」視為以達成「為貧窮和邊緣化的族群創造社會、政治 和經濟的改變」為使命的組織(Alvord, Brown & Letts, 200: 22)。 Defourny & Nyssens(2006: 13)說明,「社會企業」結合了各種不同的邏輯 思維: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但不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透過公共政策得到公眾的 支持;透過志願性的集結嵌入於公民社會當中,以達成社會公益的目標。部分學 者則提出,「社會企業」的定義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社會企業是指,非 營利組織為賺取收益而採用企業營運手法和市場法則的創新途徑;廣義的定義則 將「社會企業」視為:「非營利組織、企業或政府部門所採取的創新和創造社會 價值的活動」,換言之,任何組織都有可能轉為社會企業的組織型態(Austin, Stevenson & Wei-Skillern, 2006: 2)。 Stryjan(2006: 195-197)認為,「社會企業」涉及眾多行動者,並以資源整 合為己任,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以為目標族群提供服務為核心任務;二 是持續動員財務與資源以維持永續發展,以及三是必須取得社會的普遍支持。 Abu-Saifan(2012: 25-27)則從界定何者不應被視為「社會企業」出發,強調「社 會企業」的範圍不應包括:慈善家、行動主義者、具有基金會的公司,及單純負 企業社會責任的組織,並將「社會企業」定義為:由目標導向的個人,仿效企業 11.

(22) 手段來傳遞社會價值、幫助弱勢,並能在經濟上獨立自主、自給自足,及永續發 展的組織。 Alter(2004: 23)將社會企業定義為:基於社會目標來減少或緩和某個社會 問題或市場失靈現象,而成立的任何事業創投(business venture),此種組織採 用商業手段(企業家精神、創新、市場機制)來運作,而運作的同時,又能產生 社會價值。Rob(2006)則將社會企業定義為:採用動態管理的策略,以追求最 合適的社會及環境影響力,其特徵在於結合資源和能力,持續追求更高的社會影 響力,及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結合上述的內容而言,「社會企業」的定義雖仍在演化階段,但隨著此議題 逐漸受到重視,以及眾多學者的仔細鑽研,已累積了日漸豐碩的學術成果。其中,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歐洲研究網絡」及多位學者皆分別闡述了社會企業 的「經濟指標」與「社會指標」之內涵,強調社會企業兼具社會及經濟目標的特 性。 本研究結合上述文獻,並透過社會企業的「社會層面」和「經濟層面」指標, 將社會企業定義為:「聚集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個人自願性成立,具有明確的社 會公益對象,可解決社會問題和產生公共利益的組織,其透過商業手段從事經濟 活動的最終目的,乃為了達成組織的社會目標或社會使命」。 表2-1為本研究對「社會企業」的定義與說明。 表2-1:本研究對「社會企業」的定義與說明 社會企業是聚集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個人自願性成 立,具有明確的社會公益對象,可解決社會問題和 「社會企業」的定義. 產生公共利益的組織,其透過商業手段從事經濟活 動的最終目的,乃為了達成組織的社會目標或社會 使命。 (一)具有明確的社會目標,以及能產生公共利益。 (二)聚集一群具有共同需求和目標的個人,自願 性成立。. 「社會層面」指標. (三)重視參與。透過員工、志工、使用者、顧客 等利害關係人的參與,進而影響決策和管理。 (四)決策權力以「一員一票」為原則,不以股本 作為決策基礎。 (五)避免利潤極大化的商業手段。 12.

(23) (一)具有企業精神,重視市場法則的觀察,及主 張經濟和社會上的創新。 (二)維持高度的經濟自主性。 (三)維持經濟持續性,並承擔經濟上的風險。 「經濟層面」指標. (四)勞力密集,結合志工和聘用員工,但以最低 限度的薪資報酬為基準。 (五)利益不得分配或利益分配受到限制。除了具 有慈善性質的組織具有營利完全不得分配的 限制外,其他社會企業僅能有限地分配營利。.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社會企業的內涵 社會企業是政府、企業和非營利部門變革之下的產物,學者認為,此種混合 組織,造成政府、企業與非營利三個部門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OECD, 1999: 11; 陳金貴,2002:39;Defourny & Nyssens, 2006: 3)。Young(2001)提出社會企 業的兩種界定方式,即營利事業採用對社會公益具有貢獻的營運模式;以及非營 利組織透過商業化賺取營收。Abu-Saifan(2012)持相同看法,認為社會企業的 營運策略有二:一是營利事業採取目標導向的策略;二是非營利組織採取具有經 濟營收的策略,如圖2-1所示。營利事業採取目標導向的策略,說明了具有社會 目標的企業,從事社會、商業活動,以達成組織的永續經營,並堅持經濟上的獨 立自主;非營利組織採取具有經濟營收的策略,則說明了社會企業的混合性質, 兼具社會使命和為達成自給自足而從事商業活動,其營運收益是為了傳遞社會價 值(Abu-Saifan, 2012: 26-27)。. 13.

(24) 圖2-1:社會企業在企業光譜中之標的 非營利. 營利. 企業. 社會企業. 非營利組織採取具. 營利事業採取. 有經濟營收的策略. 目標導向的策略 經濟成長. 使命成長 缺乏獨立性. 自給自足. 永續性. 資料來源:“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efinition and boundaries,” by S. Abu-Saifan, 2012,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 February 2012, 26. 進言之,我們可以分別從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組織的角度,來理解社會企業的 內涵。國內學者鄭勝分(2007)依據歐美「社會企業」的研究文獻,從分析指標 及組織型態雙向度指標,同樣將「社會企業」歸納成兩大發展途徑:一是「非營 利組織師法企業」的途徑;二是「企業師法非營利」的途徑,前者可再細分為以 偏經濟面的「商業化」及偏社會面的「社會創新」;後者則包含偏向經濟面的「企 業社會責任」,及偏向社會面的「社會合作社」,如圖2-2所示。首先,非營利 組織「商業化」的目的在於,彌補傳統財源的缺口,故核心價值在於交叉補貼理 念的展現;「社會創新」則是指師法企業精神,據以強化本身的經濟能力,進而 解決非營利組織所面臨的財源危機。其次,企業追求「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 透過公共形象的塑造,介入非營利領域,以求企業的永續發展;「社會合作社」, 則主要為解決高失業及社會疏離問題,透過非營利互助體制的設計,進而達成扶 貧的成效(鄭勝分,2007:65)。. 14.

(25) 圖2-2:社會企業分析架構 非營利組織 社會創新. 商業化. 社會. 經濟. 社會合作社. 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 資料來源:〈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鄭勝分,2007,《政策研究學報》,8: 76。 首先,從非營利組織的角度,由於過於依賴政府補助和私部門的募款來推動 其服務事務,在無力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容易受到經濟景氣對募款的影響,逐漸 呈現「志願失靈」的現象,社會企業可視為因應此種「志願失靈」現象的產物 (Salamon, 1990;鄭勝分,2007:74;胡哲生、陳志遠、吳秉恩,2009:3)。 進言之,為解決非營利組織所面臨的財政與品質雙重危機,歐美非營利組織開始 轉型為社會企業,Dart(2004: 411)說明此種強調以市場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可 被視為非營利部門的「社會創新」。Dees(1998: 58-60)剖析非營利組織「商業 化」的型態,說明非營利組織為了避免企業化所帶來的風險,尋求一種既能減少 組織財務負擔,同時又能增進組織目標績效的作法,此種做法所面臨的挑戰在於: 如何獲得財務來源以達成組織目標,以及如何有效地運用有限的資源。 論及非營利組織「商業化」的型態,Dees(1998)的論述頗具代表性,他於 《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的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一 文中,提出「社會企業光譜」(The Social Enterprise Spectrum)的概念(如表2-2 所示),說明「社會企業」介於「純商業的企業」(purely commercial enterprise) 與「純慈善的非營利組織」(purely charitable organization)之間,兼具社會與經 濟的混合動機。 「純商業的企業」是指以股東為基礎的商業組織,具有四項特徵: 一是以經濟價值的創造為首要目標;二是透過市場完成所有的交易;三是交易是 為了自利(self-interest);四是金錢為主要的交易媒介,並成為價值創造的評估 標準。「純慈善的非營利組織」,則是僅接受捐贈與志工的傳統非營利組織,其 15.

(26) 具有五項特徵:一是具有明確的社會公益目標;二是營運開支和成本完全仰賴捐 贈;三是僅接納志工來進行產品的生產和服務;四是其交易是為了實踐利他主義 (altruism);以及五是不以金錢作為交易的媒介和價值創造的評估標準(Dees & Elias, 1998: 174)。依據前述「社會企業光譜」的內涵,只有「純慈善的非營利 組織」與「純商業的企業」兩者之間的連續體(continumm),才有可能是社會 企業的類型(Dees & Elias, 1998: 175),此種連續體的特質包含:社會及經濟價 值並重;具有多元的利害關係人;需要資金的回饋;資本低於市場價格;志工與 領全額薪資的員工兼具;以及接受補助和捐款(Dees, 1998: 60)。 表2-2:社會企業光譜 純慈善的 動機、方法與目標. 受益者. 純商業的. 訴諸善心. 混合式動機. 訴諸自身利益. 使命導向. 使命及市場導向並重. 市場導向. 社會價值. 社會及經濟價值並重. 經濟價值. 免付費. 補助金,或全額支付與免 付費。. 依市場價格收費. 資本低於市場價格,或捐. 主 資本. 要. 捐款與補助. 款與比照市場價格的 成. 利. 本兼具。. 害. 低於市場行情的薪資,或. 關. 人力. 志工. 係. 志工與領全額薪資的 員. 市場價格的資本. 市場行情的薪資. 工兼具。. 人 供應商. 非現金捐款 (物品捐贈). 特定的折扣,或非現金捐 款(物品捐贈)與全額捐. 市場行情的價格. 款都有。. 資料來源:“Enterprising nonprofits,” by J. G. Dees, 1998,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1), 60. 其次,從傳統企業的角度,為追求企業的永續發展,許多企業開始倡議「企 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意指企業為改善社會或環 境條件,而採取自發性的行動,創造集體的社會福祉(Mackey, Mackey & Barney, 2007: 818),其內涵包括: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社會期許,以及自 我要求責任,「企業社會責任」可被視為企業獲利的手段之一,是為追求財務績 16.

(27) 效而存在(卓秀足、胡哲生,2011:4)。另一方面,為解決高失業問題與社會 疏離問題,扶貧成為企業介入非營利領域的另一動機,歐洲社會經濟組織的非營 利化,即是此一背景下的產物,此種論述最具代表性的社會企業類型為:透過互 助合作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合作社」(鄭勝分,2007:74-75)。 有鑑於「社會合作社」(social cooperatives)在義大利的興起和快速發展, Thomas(2004)針對義大利的「社會合作社」進行研究,並進一步區分「社會 企業」、「社會合作社」,及「非營利組織」的內涵與彼此之間的關係,如圖2-3 所示。Thomas(2004: 243)認為,在歐洲,「社會企業」被列入自願性組織的 範圍,此種作法是指合作社提供社會服務,或是私人企業為推廣企業精神而從事 社會導向的活動。「社會企業」具有以下特性:同時追求經濟和社會目標;承擔 經濟上的風險;具有高度的決策自由;促進民眾參與經濟活動;決策權不以資本 投資額為基準,以及營利分配有限,據此,美國學術界將社會企業納入「非營利 組織」的範圍;歐洲學術界則將「社會企業」納入「社會經濟」的範圍,而「社 會企業」是起源自傳統福利系統,轉變為混合系統的過程,而義大利的「社會合 作社」,則被「社會企業」所涵蓋(Thomas, 2004: 245-247)。 圖2-3:社會合作社的位置 非營利組織(美國). 社會經濟組織(歐洲). 社會企業. 社會合作社. 第三部門. 資料來源:“The rise of social cooperatives in Italy,” A. Thomas, 2004, Voluntas, 15(3), 247.. 17.

(28) Defourny(2001)則認為,「社會企業」是合作社(co-operatives)與非營 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s)的結合體,說明了社會企業的成員由各種利害 關係人所組成,為的是服務社會,創造社會公益,其中合作社可分為:勞動者合 作社(Workers’ Co-ops)及使用者合作社(Users’ Co-ops);而非營利組織則可 分為:生產導向非營利組織(Production oriented NPOs)及倡議型非營利組織 (Advocacy NPOs),如圖2-4中的箭頭所示,「社會企業」是偏向勞動者合作社 和生產導向非營利組織的混合組織,圖2-4中的虛線具有其特殊的意涵,說明「社 會企業」是一個創新的概念與動態的過程,改變了過去人們對傳統非營利組織的 思維。 圖2-4:社會企業:合作社與非營利組織的交叉點 合作社. 非營利組織. 勞動者合作社. 生產導向 非營利組織. 社會企業 倡議型 使用者合作社. 非營利組織. 資料來源:Introduction: From third sector to social enterprise (p.22), by C. Borzaga & J. Defourny, 2001, New York: Routledge. 另外,Alter(2007: 14)提出混合光譜(hybrid spectrum)的概念(如圖2-5 所示),從動機(motive)、責信(accountability)以及收入的使用(use of income) 三方面來界定社會企業的特性,在組織光譜右方是創造社會價值的營利事業,其 主要動機是賺取利潤,以及將盈餘分配給股東;光譜的左方則是透過商業活動產 生經濟價值,以從事社會方案的非營利組織,其主要動機是達成社會使命。社會 企業的混和組織型態,可從動機、方法、目標以及營收的使用四個面向來理解, 在動機方面,社會企業致力於為公共利益服務,同時兼顧企業賺取營收的精神; 18.

(29) 在方法方面,社會企業追求社會使命和市場法則之間的平衡點;在目標方面,社 會企業兼顧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創造;以及在營收的使用方面,社會企業將營 收重新投入到所欲達成的社會使命上面(Alter, 2007: 13)。 圖2-5:混合光譜 混合光譜(Hybrid Spectrum) 傳統非營利. 由活動產生. 社會企業. 社會責任. 企業從事社 傳統營利事. 事業. 收入之非營. Social. 的企業. 會責任. 業. Traditional. 利事業. Enterprise. Socially. Corporation. Traditional. Nonprofit. Nonprofit. Responsib. Practicing. For-Profit. with Income-. -le. Social. Generating. Business. Responsibili. Activities. -ty 使命動機‧ ‧營利動機. 強調對利害關係人的責信‧ ‧強調對股東的責信 將盈餘再投入社會方案或營運成本‧ ‧將盈餘分配給股東 資 料 來 源 : “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by. K.. Alter,. 2007,. from. https://www.globalcube.net/clients/philippson/content/medias/download/SE_typology .pdf. Alter(2007: 14)進一步提出,非營利組織的成立是為了創造社會價值,其 經濟的永續性高度仰賴外部的捐款;營利事業的成立則是為了創造經濟價值,為 了避免遭受市場淘汰而必須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社會企業則追求社會與經濟雙重 價值(dual value)的平衡。據此,Alter(2007: 15)提出「持續性之平衡」 (sustainability equilibrium)的概念(如圖 2-6 所示),他認為,社會企業以創造社會價值為目 標,其維持營運的方式是透過商業手段來支撐社會方案的達成。. 19.

(30) 圖 2-6:持續性之平衡概念圖 持續性之平衡(Sustainability Equilibrium) 社會持續性. 經濟持續性. 傳統非營. 由活動產生. 社會企業. 社會責任的 企業從事社. 利組織. 收入之非營. Social. 企業. 會責任. 事業. Traditional. 利事業. Enterprise. Socially. Corporation. Traditional. Nonprofit. Nonprofit. Responsible. Practicing. For-Profit. with. Business. Social. Income-Gen. Responsibili. erating. -ty. 傳統營利. Activities 目標:社會價值創造. 目標:經濟價值創造. 持續的策略:. 持續的策略:. 以商業手段支持社會計畫 資 料 來 源 : “Social. 行善 enterprise. typology,”. by. K.. Alter,. 2007,. from. https://www.globalcube.net/clients/philippson/content/medias/download/SE_typology .pdf. Rob(2006)同樣認為社會企業是社會、經濟價值兼具的組織型態,他透過 組織型態光譜,將社會企業的操作型定義界定為:「運作資金至少有75%是來自 商業收入的非營利組織」,該光譜(如圖2-7所示)是由純粹創造經濟價值,到 純粹創造社會價值之間的各種組織型態所構成,創造社會價值的一端是指慈善團 體,包含:資金來源完全沒有商業收入的組織,以及以公益募款為主,但兼具部 分商業收入的組織;光譜的另一端則是傳統企業,其以追求利潤極大化為目標; 而在兩者之間的組織,包含「社會企業」與「社會導向的私人企業」兩種組織型 態,其中社會企業又可分為三種類別:一是資金有75%以上來自於商業收入;二 是全部資金可由商業收入承擔,以及三是商業收入具有盈餘,但盈餘不得進行分 配。. 20.

(31) 圖2-7:商業導向與社會導向的連續性光譜 社會、經濟價值兼具 創造社會價值. 創造經濟價值. 慈善機構. 社會導向. 社會企業. 企業. 傳統企業. 沒 有 商 兼具商業 自 給 自 達損益平 具 有 盈 社會導向 追求利潤 業收入. 收入與公 足:資金 衡:全部 餘:商業 的企業, 極大化 益捐款或 有 75% 以 資金可由 收入具有 可進行盈 補助. 上來自商 商業收入 盈餘但不 餘的分配 業收入. 承擔. 進行分配. 資料來源:“Venture philanthropy: The evolution of high engagement philanthropy in Europe,”. by. J.. Rob,. 2006,. from. http://eureka.bodleian.ox.ac.uk/745/1/VenturePhilanthropyinEuropeRobJohnspaper.p df 綜合而言,社會企業是介於「純商業的企業」與「純慈善的非營利組織」之 間的組織型態,是政府、企業和非營利部門變革之下的產物(Dees & Elias, 1998: 175)。社會企業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並從事市場上的經濟活動,首先是為了 回應社會上的需求和達成經濟上的永續,其次才是追求利潤及經濟上的報酬,此 種社會、經濟目標兼具的特性,形成了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最大的差異(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32-45)。至於社會企業能否同時兼顧社會目標和經濟 目標,關鍵在於:在尋求商業化的同時,不應損害其社會使命和組織的誠信(Dees & Elias, 1998: 173),換言之,社會企業必須以追求社會使命為首,其次才是產 生經濟上的回報(Austin, Stevenson & Wei-Skillern, 2006: 12),並且將營收重新 投入到所欲達成的社會使命上面(Alter, 2007: 13)。簡言之,社會企業與一般企 業同樣追求營利與永續經營,但社會企業在追求營利的同時,更著重於關心社會 使命的成長;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同樣追求社會使命的成長,但卻能自給自足, 並追求經濟上的成長。 結合上述的內容,本研究透過動機、價值導向、目標對象、社會使命、經濟 目標以及盈餘分配六項指標,將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一般企業之比較,整理 於表2-3。在動機方面,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的成立皆為使命動機,一般企業 則是營利動機。在價值導向方面,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皆追求社會價值的創造, 而一般企業則是追求經濟價值的創造。在目標對象方面,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 21.

(32) 皆為特定對象謀求社會福利,並具有明確的社會公益服務對象,而一般企業則是 為一般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在社會使命方面,非營利組織以謀求社會福利為 己任;社會企業的成立則是由社會使命所驅動,而一般企業則是將社會使命視為 企業社會責任,唯有在達成經濟目標之後,才會考慮是否行善。在經濟目標方面, 非營利組織不具有商業收入,資金來源主要仰賴外部的補助與捐款;社會企業則 是透過商業收入來支持其社會使命的達成,以自給自足為原則,避免過度依賴外 部的補助和捐款,而一般企業則是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最後,在盈餘分配方面, 非營利組織的盈餘不得分配;社會企業則是僅能有限分配盈餘,以及一般企業是 將盈餘分配給股東。 表2-3: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一般企業之比較 組織. 非營利組織. 項目. 社會企業. 一般企業. 動機. 使命動機. 營利動機. 價值導向. 創造社會價值、利他. 創造經濟價值、自利. 目標對象. 具有明確社會公益服務對象. 一般消費者. 社會使命 經濟目標 盈餘分配. 以謀求社會福利為己 成立目的由社會使 將社會使命視為 企 任。. 命所驅動。. 尋求外部補助與捐. 自給自足. 利潤極大化. 有限分配盈餘. 分配盈餘. 款。 不分配盈餘. 業社會責任。.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社會企業的多元利害關係人 社會企業的其中一項特徵是具有多元的利害關係人(multi-stakeholder) (Evers, 2001: 304;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29)。評估社會企業的可 行性之關鍵在於:社會企業必須和關鍵的利害關係人具有共同的理念,當中包含 社會企業的社會目標/社會使命,以及所欲解決的社會問題(Guclu, Dees & Anderson, 2002: 4)。由於社會企業強調的是利害關係人而非股東,故重視民主 參與的決策過程,並採取「一員一票」的制度(OECD, 1999: 11;Campi, Defourny & Grégoire, 2006: 36;鄭勝分,2007:67-68)。 Freeman(1984: 25)提出組織具有多元利害關係人的概念,將利害關係人定 義為:「任何能夠影響組織目標,或被組織目標所影響的團體或個人」。組織的 22.

(33) 利害關係人具有參與決策的權力,為了確保組織能夠達成長期目標,各利害關係 人之間的關係管理和整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組織的利害關係人包含:股東、員 工、顧客、供應商、社群和其他團體(Freeman & McVea, 2001: 10)。Jones(1995) 認為,利害關係人可分為兩大類型:內部利害關係人(inside stakeholders)與外 部利害關係人(outside stakeholders),前者包含:股東、經理、員工,這些內 部利害關係人掌握了組織的資源;後者則包含:顧客、供應商、政府、工會、在 地的社群,以及一般民眾,雖然這些外部利害關係人並非組織的所有人,亦不是 組織的員工,卻享有組織的利益。Brickson(2007: 866)說明,各利害關係人與 組織之間呈現一種相互影響的關係,他同樣將組織的利害關係人分為內部利害關 係人與外部利害關係人兩種類型,前者是指組織內部的成員;後者則包含:顧客、 供應商、競爭者,以及非營利組織。 就社會企業而言,Dees(1998)認為,社會企業的主要利害關係人包含:受 益者、資金捐款者、資金補助者、志工、員工,以及供應商,其中供應商還可再 細分為給予特定折扣的供應商、捐贈物品的供應商和全額捐助的供應商三種類型。 社會企業強調高度的自主性,組織的管理、所有權結構是以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為 標準,社會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使用者、顧客、在地的社群組織、社 會企業的投資者,以及具有控制權的受託人和董事(Tsai & Li, 2008: 7)。另外, 學者指出,社會企業重視與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這些關鍵的利害關係人包 含:社會企業的服務對象(例如:貧窮和被邊緣化的人士);各種經濟、技術和 政策的資源提供者;員工,以及社會企業的目標對象(Alvord, Brown & Letts, 2002: 16-17)。相關研究指出,社會企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有賴於其與關鍵利害關係 人之間的溝通、說服策略,這些利害關係人包含:社會公益的受惠對象、志工、 員工、消費者、捐款者與資金提供者(Bloom & Chatterji, 2009: 118)。 Alvord, Brown, & Letts(2002: 3-4)將社會企業分為三種類型,並說明社會 企業與利害關係人的外部關係之建立,主要依據社會企業的類型而各異,此三種 類型分別為:一是透過在地的建設,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二是為解決社會 問題和提供成套措施的社會企業;以及三是促成在地行動的社會企業,其中,透 過在地的建設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重視與在地成員和資源提供者的關係; 提供成套措施的社會企業,則重視與使用者和宣傳者的關係;而促成在地行動的 社會企業,較重視與成員、員工和目標對象的關係(Alvord, Brown & Letts, 2002: 16-17)。 就組織的多元利害關係人所發揮之功能來看,學者指出,社會企業具有多元 利害關係人的特性主要發揮了以下五項功能:一是透過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如: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way, we find out that the Chern-Simons partition function is equal to the topological string amplitude for the resolved conifold... Worldsheet formulation of

Jesus falls the second time Scripture readings..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rporate image, service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was explor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which are defined as external variables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omputer attitudes, the digital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digital game attitude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gital game-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