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敘述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本研究之目的 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本研究的名詞釋義,第四節為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茲分 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我國自古以來無論民間或官方均十分重視教師這個行業,即便是從君主專制 的帝制時代進入到民主共和國家,教師的地位仍是十分受到尊崇。可是台灣社會 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威權統治之後,近年來在自由化、民主化的浪潮衝擊下,整個 社會在各個層面都產生劇烈的變化。過去台灣處在威權體制時代時,政府是「大 有為」的,舉凡國防、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都由政府統籌規劃,一般民眾 只能順從遵行,難有置喙之處。可是隨著社會開放,民眾的自主意識抬頭,大眾 依賴政府解決困境的信心被削弱了,甚至認為政府角色本身是造成困境的元兇,

進而要求政府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民眾希望政府的角色從領導者轉變成為民服務 者,讓生活能更自由、民主,並且減少不必要的干涉;教育改革就是這一波浪潮 下的產物。除了自由化、民主化,社會的多元發展也對學校教育產生影響;學校 教育本身並不是獨立自存的系統,它是社會的次級系統之一,受到政治、經濟、

文化、社會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當社會變遷時,教育的諸多措施就必須隨 著調整,以為因應。

1994 年 4 月 10 日 410 教改行動聯盟以「教育改革」為訴求,號召民眾遊行,

讓關心自己子女教育的家長和教改團體聯盟共同為教育發展發聲;其所掀起的教 改風潮帶給政府無比的壓力。政府為了因應教育改革的浪潮,於 1994 年 9 月成立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負責研擬及審議教育改革方案。1996 年 11 月,行政 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詳列各項教育改革的目標 與建議。其中提到教育改革主要的理念有以下六項:

(一)、教育要朝現代化發展:現代化的內涵包括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

科技化、國際化、全人教育及終身教育等。

(二)、教育要兼顧個人與社會:教育不能光從社會的需求著眼,只顧培養社 會所需的知能;同時也須兼顧個人的需要與個性,使個人的需要及個性 能獲得適當的滿足與發展,達到人人能自我實現的理想。

(三)、教育要知行並重:教育除傳授知識外,尚須培養學習者學以致用的能 力。換言之,教育要使學生能知智行智、知德行德、知群行群。

(四)、邁向終身學習社會:為了適應未來劇烈變遷社會的環境,必須建立終 身教育體系,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及世界的教育資源,使得人人終生均 有學習的機會。

(五)、教育鬆綁及民主化:要改革教育,就須先解除對教育的不必要管制,

走向民主化及多元化,在教育行政上要回歸憲法,落實憲法的民主精神 與地方自治原則,尊重相關各界對教育的決策權,並保障父母的教育權、

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及學生的學習權。

(六)、教改要是教育體系的全面改造:凡是與教育有關的因素,包括制度、

組織、課程、教學、輔導、行政、師資及社會環境等,均應同時進行全 面性的改革(謝文全,1998:5)。

過去社會大眾(包括政府本身)常視教師為體制的支持者與政府意識形態的 傳遞者。我國社會在傳統上也強調教師崇高的社會地位,認同教師的影響力,塑 造教師為「聖職工作」。所謂「天、地、君、親、師」,教師被類比為天地、君王、

父母,可看出對教師地位的重視。而教育主管機關乃至各級政府領導人常強調「良 師興國」,教師的良窳不僅關係到教育的成敗,甚至影響到國運的興衰和民族的存 亡。

但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中,教師的地位亦遭受衝擊。1980、1990 年代正逢台灣 社會劇烈變遷時期,政府教育方針在教授學生的觀念大多仍為傳統的「尊師重 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認為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書本上的知 識,更要教學生如何治事接物、立身濟世,培養學生成為社會良善公民,國家的 建設棟梁,如此才算是善盡教師的職責。可是社會上對教師之期待卻似乎並非如 此,師生間的關係不再僅是強調學生對教師單方面的尊敬;在教育改革的呼籲下,

更強調的是師生間的良善互動。教育的目標不再只是培養公民,更注重的是學生 個人的全人發展;教師角色轉變成更為注重協助培育學生適性發展。

另一方面在社會邁向民主法治時,一切均要求依法行政,教師團體本身乃起 而追求自身權益,希望能讓教師角色轉變成為「勞動者」及「專業人員」,以便能 在身分地位和教師教育權上擁有更多保障。由此可知從教師職業在我國誕生開 始,歷經千多年來的發展直到現代,教師地位的變化頗大,值得身為教育工作者 本身乃至社會大眾重視。

二、研究動機

先秦春秋戰國時代為我國上古社會中社會變遷最劇烈的時代,各國間征戰攻 伐頻繁。據清代學者顧棟高的統計指出,秦晉交兵有 27 次、晉楚交兵有 29 次、

吳楚交兵有 32 次、吳越交兵有 12 次、齊魯交兵有 42 次、宋鄭交兵有 54 次,即 便是「魯與邾、莒僻處一隅,非有關於天下之故」,但彼此間都有 83 次的交兵;

只以此計共有 289 次爭戰(王湯尼,2005:109)。為因應社會變遷,讓國家在頻 繁戰爭威脅下存活,如何取得優秀的人才以維持國家生存乃先秦各國重要課題。

平民百姓只要接受教育獲取強兵富國之術,便有機會布衣卿相。在統治者渴求人

才與民間希望成為人才的雙方需求下,教師這份職業深受重視。及至漢武帝獨尊 儒術、興辦太學,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稱雄中國的局面建立,直至清末。本研究 希望能透過文獻分析,了解從先秦時代到漢武帝獨尊儒術這段時期,在古代君王 統治的傳統社會中,教師地位是如何演變形成的?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漢武帝以後一直到滿清末年,中國社會雖歷經變遷,但大抵上一直維持君主 統治的農業社會形式,教師地位變化不大。到了近代,1840 年「鴉片戰爭」爆發,

中國社會深受西方文化衝擊,整個社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國家生存備受威脅,富 國強兵成為重要課題。在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想的論戰中,傳統教師地位也產生變 化;尤其是 1919 年「五四運動」所帶動的「新文化運動」,在「民主」與「科學」

的訴求下,對傳統教師地位也產生很大的衝擊。本研究意欲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從 1840 年「鴉片戰爭」到 1919 年「五四運動」時期,教師地位產生何種變化?此為 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二次世界大戰後,台澎金馬地區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實施威權統治。戰後 台灣社會在政治上雖管制良多,但在經濟上確有長足的進展。這段時期的社會變 遷主要表現在經濟、文化方面,整個社會由農業社會逐漸進展到工商業社會。本 研究希望藉由訪談在 1987 年政治解嚴前即已從事教職的現任教師,了解解嚴前教 師地位的演變情形,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三。

1987 年台灣社會政治解嚴,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個層面改變極大,

社會變遷劇烈,教師地位在這段時期也變化頗大。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對在解嚴後 從事教育工作的現任教師訪談,了解在解嚴後的社會變遷中,教師地位的演變情 形,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