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 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追求教育公平性、提升教育品質是國際間長期關切的議題(Rodriguez, 2005), 偏鄉地區的學校多位在交通不便之處、獲得的社會與教育資源較都市地區學校薄 弱、經費不足,軟硬體設備更新速度慢、城鄉師資分配不均,教師的年資淺,教學 經驗不足,且流動率高,上述皆為偏鄉學校或是經濟、文化弱勢地區學校的學生們,

受到教育機會不均等待遇之重要原因,也影響到學生學習表現。有研究指出,臺灣 自九年一貫課程開始施行後,城鄉教育品質和教育結果的差距更為擴大,學生程度 形成一個顯著的 M 型化趨勢,同時也更突顯出「處於社經、文化弱勢的偏鄉學校」

教學品質每況愈下的情況(邱坤良,2007;徐偉民、劉曼麗,2015;甄曉蘭,2007)。

偏鄉地區的學童多數來自社會、經濟、文化弱勢家庭,處於不利於學習的環境,

而且長期以來,許多實徵研究已證實家庭社經地位與學童學業成就高低有正相關

(李宜玫,2012),因此相對而言,偏鄉地區學習成就低落學生的比例較都市地區 的學校高,然而,教育部正視到協助「學習成就低落學生」問題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因此積極地計畫與推動「補救教學」相關政策(楊智穎、陳怡玲,2013)。補救教 學的核心精神在於「落實教育公平」、「把每個孩子帶上來」,給予學習成就低落 學童更多額外的學業補強,把他們的競爭能力提升至平均水準(許素娟,2018),

或提供屬於低成就學生的高危險群,像是貧窮弱勢家庭的國中小學生們做一個預 防性補救教學,預防學生學習失敗,鞏固基本學力(李彥儀,2016;曾世杰、陳淑 麗,2010),同時降低馬太效應情況發生(簡淑真,2010)。

甘鳳琴(2007)研究指出,學習能力的強弱差距從五歲就開始,小學一年級成 績最後10%,小學六年級時有89%的機會,仍然是最後的10%;小學二、三年級提 供補救教學達到普通班級水準的機會分別是82%和46%,但到了小學五年級到國中 一年級,只有10至15%的機會;另外,鄭章華、林佳慧(2012)也指出,大部分的 學童如果在國小階段數學科學習表現即不理想,到了國中階段,學習成績落在班上 後段的可能性會很高,造成數學科越學越差,陷入惡性循環。綜合前述,彰顯出補 救教學及早介入的重要性,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補救教學是學習輔導重要環節,每 當學生有學習困難時,應獲得適當的診斷式教學(唐淑華,2013),把不會的基本 觀念弄懂,減少學生學業失敗的機會,否則輸在起跑點,隨著課程進度的進行,不

會的內容累積越來越多,學習能力和同儕之間只會差距擴大,學生在往後的學習道 路上會遇到更多的障礙,漸漸地失去自信心與喪失學習動力。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 Blair,1953-)曾說:「教育是一種機會的概念,也是社 會正義、權利的象徵」(Gillborn&Youdell,2000)。教育發展是評估現代化國家指 標之一,教育投資有助促進國家社經發展,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社會正義(教育部,

2017)。陳俊宏(2016)也認為,受教育不僅是個人獲得知識,廣泛的來看,也有 減少社會成本的功能,利於社會整體發展。假使國民教育學識不足,社會需要付出 龐大代價彌補衍生出來的問題,例如:學業低成就可能導致未來沒辦法找到穩定、

高所得的工作,導致國民所得減少,政府稅收也隨之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增加;學 業低成就甚至可能引發個人情緒憂鬱或焦慮,或者社會適應不良,無法與人和平共 處等問題(王瓊珠,2017;Diaz, 1998),造成犯罪率上升,治安不佳等隱憂,對 國家整體影響甚鉅。因此,從「鞏固孩子們的基本學力」做起才是根本,不僅利於 個人未來生涯發展,同時為國家社會、經濟帶來利基(楊怡姿,2017),如能達到 高品質教育之標竿,更是每一位公民最大的福祉,也是國家最大的財富。

此外,為了配合十二年國教政策之推動,教育部2012年起整合相關人力和資源

,推動「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2013年起,教育部進階將相關 計畫整合為「十二年國教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期望能將低成就學生都帶上來,國 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行至今已經超過五年,經費投入逐年增加

(田建中,2017),該方案實施至今,總投入經費是相當可觀的金額。此外,政府 考量到人力及資源有限的問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2014 年起,積極與民 間基金會攜手合作,一起為補救教學向下紮根、師資培訓、編輯教材等等投入更多 資源與心力,齊心打造更密集、完善的補救教學網絡(教育部,2015)。雖然公、

私部門多年來挹注多方資源進補救教學系統,但要達到提升補救教學的整體品質 與成效,並非單一投入大量的教育經費、建造教育設施、增加大量師資人力就能達 成目標,大家也應該把焦點聚焦在整個教育過程的課程教學品質、學習成效,補救 教學系統的功能才會完整地被彰顯(甄曉蘭,2007)。

國中學生數學程度有明顯「差異化」,是目前國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 臨的一大挑戰。由於每位學生對於數學科的敏銳度不同,相對吸收數學知識的速度 有差異,在國中分班沒有經過考試分流、常態分班的情況下,產生了「同一班級裡,

儘管每位學生拿著相同程度的教材,上著相同的教學進度,卻還是存在數學學習低 成就的學生」的問題。部分學生因先天環境不利因素,例如:語言文化差異、經濟 弱勢、家庭問題,導致數學學習成就低落,也有部分數學學習低成的學生,本身有 心想學,也花費許多時間及心思在上面,但用錯方法,成績始終沒起色;甚至有部 分學生因為學習動機低弱,又歷經多次挫折,失去信心,直接放棄數學科(施信源、

顏美雯,2015)。歸納上述情況,彰顯出實施數學科補救教學的重要性與及早介入 的必要性。進行數學科補救教學的過程,教師應透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從基本觀念

且慢慢建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建立成功的機會,重拾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 情(林玉雲,2017)。

依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屬於形式運思期階段

,學生應具備抽象符號之假設、演繹推理能力,所以將抽象的代數符號概念融入國 中數學課程之中,也是幫助未來數理領域的學習及發展(謝和秀,2000);國中數 學學習分為四主軸:數與量、代數、幾何、統計與機率等,每一主軸皆有獨自的學 習順序,基本概念理解開始,逐步增難、學習範疇擴大,乃至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之 中(徐偉民、劉曼麗,2015)。學習代數單元是銜接高等數學的根基,中學生在該 階段已具備一般知識結構和能力,足以用來學習較高層次的數學,我國中學數學教 育從國一上開始就有代數課程,以一元一次方程式作為建構代數觀念的起始單元,

之後代數符號概念不斷加深加廣,持續延伸到國三下的二次函數單元;代數單元在 國中數學全部課程中佔比將近三分之一,算是在國中數學整體課程佔有一席之地

(楊淑如,2016;謝和秀,2000;Olive, Izsak, & Blanton, 2002)。洪健鋒(2016)

認為,算數與代數之間是有連貫性的,因此學習代數有助於「代數與算數」間的思 路轉換與靈活運用。綜合上面所述,奠定良好的代數基礎,不僅對學生的推理、邏 輯思考能力有相當助益,而且代數單元在國中數學課程佔有相當比重,對國中教育 會考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的基礎養成是一個值得研究 的議題。

謝和秀(2000)於教學現場教完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後,讓學生進行習題演練,

然後幫他們把答錯試題歸納成數種錯誤類型;而所謂的「錯誤類型」,林清山與張 景媛(1994)、張鳳燕(1991)、Babbitt(1990)、Kathleen(1987)等人認為,

錯誤類型是指在處理某單元(主題)的數學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多種可能性的錯誤,

我們根據每一種不同錯誤的關鍵因素或錯誤特徵,把它一一分類,每一種被分類出 來的錯誤被視為一種錯誤類型;李芳樂(1993)將錯誤類型概分為系統性錯誤和隨 機型錯誤,前者是指因學到錯誤觀念,導致應用到解題時,於類似問題中重複出現 相同性質的錯誤,此種錯誤類型屬於系統性錯誤;後者是因疏忽而造成運算式中有 瑕疵,此種錯誤類型屬於隨機型錯誤。而本研究所指稱的答題錯誤類型,屬系統性 錯誤,理由在於學生因對代數符號基本觀念不理解,導致解類似觀念的題型出現重 複性錯誤。此外,一元一次方程式的錯誤類型可分為三種:有關代數符號的錯誤類 型、有關方程式的錯誤類型、有關文字題的錯誤類型,而本研究是針對代數符號類 型的錯誤進行補救。

本研究起初對研究對象進行「一元一次方程式-以符號列式與運算」前測筆試

,其分數作為學習成效前測數據,並從答錯試題探討學生在本單元常出現的錯誤類 型之狀態,據以發展補救教學之目的;經分析後歸納出學生常出現三項錯誤類型,

接著研究者實際擔任本研究的教學者,針對三項錯誤類型進行補救;補救後再對研 究對象進行「一元一次方程式-以符號列式與運算」後測筆試,其分數作為學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