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為了因應休閒時代的來臨,行政院體委會於 1997 年推動全民運動的概念,推出

「陽光健身計晝」的構想,在計畫中包含了陽光計畫(如慢跑、腳踏車、溜冰等共 計 26 項)、青山計畫、藍天計畫、綠水計畫、民俗技藝等五項子計晝,將全民運動 的概念推廣到各個不同層級的民眾心中。為此,臺北市政府便開始規劃動工興建河 濱腳踏車道,歷經 9 年施工完成環繞臺北市河濱,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及新店溪三 大系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2005)。行政院體委會從 2002 年起,推動「運動人 口倍增計畫」(行政院體委會網路資料,2006),其中計畫第六項就是推動腳踏車 運動。地方政府方面,臺北市政府配合推動相關活動,於 2002 年訂定了「臺北市腳 踏車政策」,並於 2004 年 12 月發表「臺北市腳踏車政策」白皮書。依照政策架構,

陸續完成「臺北市腳踏車道設置規範」、「信義計畫區敦化北路腳踏車道路網」、

「河濱腳踏車道」及捷運週邊腳踏車停車設施。在積極籌建河濱腳踏車道的同時將 景美溪、外雙溪次要河流的河濱公園,也納入臺北市河濱腳踏車道規劃之範圍興建 腳踏車道,沿著河岸二側向下游延伸至關渡濕地,總長約 120 公里。同時依據各河 川沿線不同的景觀及特色,規劃了「基隆河左、右岸親水腳踏車道」、「淡水河腳 踏車道」、「關渡腳踏車道」、「社子島環島腳踏車道」、「新店溪右岸、景美溪 左、右岸親子生活腳踏車道」、「雙溪生活水岸腳踏車道」等 9 條各具特色的河濱 腳踏車道。這麼樣的腳踏車道是否真的能使民眾在日常生活的壓力下,培養出腳踏 車的休閒活動,這是研究此題目的背景之一。

隨著休閒風氣盛行,國人利用周休假日從事遊憩活動日漸頻繁,根據觀光局統 計,2006 年國人國內旅遊次數計一億零七百五十萬人次以上,近九成民眾曾在國內 旅遊,較 2005 年成長 16.1%,全年平均每人國內旅遊次數為 5.49 次,高於 2005 年 的 4.78 次(交通部觀光局網路資料, 2006)。依據交通部觀光局 2006 年國人旅遊

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民眾會利用週末星期日的時間從事旅遊的比例持續增高。除此 之外,為了使腳踏車運動與民眾生活相結合,更與國際倡導環保、交通理念接軌,

行政院自 2007 年起將每年 5 月 5 日訂為「臺灣自行車日」(Taiwan bike day),每 年 5 月的第一個週六辦理全民騎乘自行車活動。除了鼓勵大家共同參與一系列精彩 豐富的活動之外,更是落實「千里腳踏車道、萬里步道」的政策,統計至 2008 年止,

每年都辦理「臺灣真行-千里單騎環島行活動」,累積行程達 6,000 餘公里,共計 約 630 人完成環島騎乘活動。未來國內外的遊客,將可透過全臺各縣市風景優美、

路線綿密的腳踏車道網,用最深刻、最親近的距離,玩賞臺灣的好山好水及細數不 盡的風土民情。2008 年 5 月 5 日「臺灣自行車日」時,行政院長致詞時表示:「政 府積極推動千里腳踏車道及萬里步道,目前休閒腳踏車道已經達到目標的六成,下 一步將拓展腳踏車代步專用道的無障礙空間,同時將研議腳踏車的相關法令,以落 實推廣健康環保的腳踏車運動。」(行政院體委會網路資料,2008)

然而民眾大量使用腳踏車道遊憩資源的同時,相關的干擾及衝突知覺便因應而 生。雖然政府與民間無不致力於開發多項戶外遊憩機會與設施,但為達到資源利用 的最大化,規劃者通常將相容的活動歸類在相同的土地使用,以其達到資源的充分 利用,但在考慮活動相容性的同時,規劃者卻往往忽略了參與者心理感受,且隨著 腳踏車在戶外休閒運動或觀光旅遊使用的趨勢,休閒腳踏車道的興建有其必要性,

然而與面積約 41,526 平方公里、人口約 1,610 萬人,擁有約達 10,000 公里長規劃完 善腳踏車的荷蘭或其他先進國家相較,臺灣面積約 35,915 平方公里、人口約 2,300 萬人,卻僅有約達 900 公里長的腳踏車道,明顯預期擁擠之情況,顯示我國腳踏車 道在規劃上,仍需積極的建設與發展(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005),此為研究背景 之二。

再者,臺北市為首善之區,設置河濱腳踏車道主要目的在於滿足與解決腳踏車 使用者對腳踏車道環境的需求與期望,以提供從事腳踏車活動之民眾一個兼具品質 與安全的休閒運動空間(馮正民,1988),而管理者作為服務提供者之角色,除了 盡可能地減少與腳踏車使用者在腳踏車道環境知覺之差異外,若能瞭解使用者對腳 踏車道環境的重視程度,以及管理者服務績效所能達到使用者期望之服務品質水 準,愈能使管理者在腳踏車道規劃與檢視,或開發政策之改善上獲致較清楚且明確

的指標,以規劃與發展更適宜腳踏車使用者的腳踏車道環境。但臺北市河濱腳踏車 道時而聽聞擁擠、環境、設施及治安等問題,例如:人車爭道,不時見到機車在河 濱腳踏車道橫行無阻(自由時報,2008 年 8 月 23 日);廁所設施缺乏、夜間照明 不足;車道天雨路滑、雜草遮蔽(自由時報,2008 年 6 月 23 日);臺大教授在河 濱公園遭歹徒攻擊不幸身亡(聯合報,2008 年 4 月 1 日);華中河濱一帶常見野狗 追逐車友事件,令騎乘者又驚又怕(聯合報,2008 年 3 月 28 日)等,使廣大民眾 對腳踏車道產生恐懼與不安,這是所有使用者都需關切的議題。看到如此多的問題,

筆者不僅在想:「這些都是該注意而未注意的問題,是否一定要發生狀況,相關單 位才會重視作善後處理工作。」相關單位面對腳踏車道處理問題的態度,也是使本 研究從負面角度切入探討的重要依據。

翻看近年研究臺灣腳踏車道的文獻,有「不同腳踏車類型與車道設施滿意度之 研究-以后豐腳踏車道為例」(陳冠璋,2006);「臺北縣八里左岸腳踏車道遊客 與管理者對環境屬性知覺差異之研究」(顏妙珊,2006);「臺灣發展腳踏車觀光 之研究」(張馨文,2003);「東豐腳踏車綠廊進行遊憩吸引力與服務品質對遊客 滿意度及忠誠度上的影響及關聯性研究」(廖明豊,2003);「臺北市腳踏車道(中 華路、敦化北路、新生南路)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車道使用現況、配置方式與 使用量的關係」(傅元幟、林晏州,2003);「新竹縣峨眉湖腳踏車遊憩區週邊環 境之研究」(黃顗芳,2003);「捷運車站腳踏車停車需求之研究」(林俊宏,2002)。

由上述彙整腳踏車道相關文獻可以看出,目前國內針對腳踏車道及腳踏車活動所做 的研究仍屬少數,除了針對捷運轉乘、捷運車站停車需求、腳踏車活動與腳踏車道 環境偏好等之研究外,其餘皆是以腳踏車之產業面與硬體研發需求為主題,以遊憩 衝突為研究主題的文獻明顯不足;加上從人口密度、機動化車輛數量及空氣污染方 面來看,腳踏車遊憩活動將日漸受到重視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對臺北市河濱腳踏車 道有必要深入探討及研究,期望透過研究結果,日後能提供腳踏車道權責單位規劃 與發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