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基於性別平等教育與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理論基礎,透過行動研究,探討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課程教學的歷程,分析課程教學活動方案實施後,學 生對性別議題相關概念之改變情形,並經由教學活動之實施,進行課程設計的實際驗 證,提出對於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教學的建議,並提供各學習領域 小學教師進行融入式教學時參考。本章結構分成四小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論述如 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地球村時代的來臨,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往來密切,科技日益進步的發展,

使得人口的遷移十分頻繁,二十一世紀是多元文化社會的世紀,為因應此多元文化世紀 之來臨,符合世界的潮流,推動多元文化教育乃為刻不容緩之事。在歐美的西方國家多 年來為了因應多元化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和問題,因此發展出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試圖 從教育層面來為多元文化所帶來的問題作根本的解決之道(丁雪娟,2007),而多元文化 的教育理念也是目前臺灣多元文化社會所需的方針。期待在平等、瞭解、尊重之中,建 立起自我文化和他者文化之間的交流平臺,讓各種不同文化在多元社會中共謀共生,和 諧相處,避免造成社會不平等現象,實現真正的平等社會。

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 1960 年代的族群研究運動,教育學者班克斯(J. A. Banks)

認為它是一種哲學概念,也是一種教育過程。多元文化教育植基於哲學上平等、自由、

正義、尊嚴等概念。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學校及社會其他教育機構,提供學 生不同文化團體的歷史、文化及貢獻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從了解進而認同自己的文化,

並能欣賞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取向是每個來自社會不同的階層、種

2

族、文化和性別等議題,其彰顯的教育價值在於,透過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除了讓社 會上少數族群與弱勢族群的聲音能被尊重與容納,促成族群融合的社會,亦能肯定主流 文化的重要性(陳伶艷,2000)。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除了反應國際性別主流化思潮,更回應臺灣社會上性別多元現 象。其目的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一條所述「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

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即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使不同性別或性傾向者,

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的性別因素而受到限 制。更期望經由教育上實施的性別平等,促進不同性別者在社會上的實質平等,共同打 造性別平等的多元社會(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3)。

至於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實施,則在教導學生認知個人的成長發展,促使個人透過 與不同性別者的互動,進行性別角色的學習認同與突破,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 認同,以培養自尊自信自重的生活態度,同時教導學生探究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議 題,學習瞭解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

自從 1996 年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率先主張將性別平等教育注入教改理 念(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2008),「性別平等教育」在學校教 育的推動上,則應該協助學生認知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破除性別偏見、歧視與刻板化印 象;除教導學生能主動積極參與社會團體,尋求社會資源的支持,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 力之外,並且引導學生探究性別相關權益議題,進一步批判社會所建構的性別不平等現 象,尋求突破之道,以促進各族群間的和諧共處。

基於社會需求與時勢所趨,1998 年教育部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中,將兩性平等教育列為重大議題,明訂融入在各學習領域中實施。且於 2001 年的「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列「兩性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訂有課程綱要之內 容,期能透過課程實踐,使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得以往下紮根,以培養未來多元文化社 會的人民都能具備兩性平等之共識和基本能力。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則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教育部,

3

2003)。視覺藝術教育通常認為是人類以情感和想像為特性,來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對 世界及自身,對二者之間關係看法的一種特殊方式。而目前藝術人文課程內容對於性別 能力指標融入項目不足,缺乏性別議題的討論(洪瑞鎂,2013)。因此,在教科書的藝術 教育內容中是否帶有潛意識之傳統刻板印象或性別偏見的色彩,這些問題是值得去探討 的。

二、研究動機

兩性之間的不平等一直是各國常久以來存在的問題,然而,臺灣在這個議題上更是 頗受爭議,一方面因受到傳統父權意識形態,性別刻板印象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因民 主化的發展的腳步較慢,這類的議題一直以來並未受到重視,因此,到現在仍普遍存在 男尊女卑的差別待遇與歧視現象,使得許多女性的基本權益受到剝奪(國民教育社群網,

2005)。

研究者記得小時候國小的國語教科書裡有一課的課文曾提到:「爸爸早起看書報,

媽媽早起忙打掃。」那時讀這課時並沒覺得不妥,因為家裡的家務幾乎是母親在操持,

小孩生再多個也是媽媽一手擔起照顧與教養的責任,加上農業時代深受傳統男尊女卑文 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男性至上」、「重男輕女」、「男強女弱」、「女 子無才便是德」、「女人要三從四德」等舊思想深植人心,在父權時代的舊傳統社會裡,

彷彿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

在傳統的性別角色裡,除了先天生理上的差異,男孩子高大強壯,女孩子嬌小瘦弱,

男人的特質是勇敢、獨立、賺錢、拼事業;女人的特質是害羞、依賴、做家事、照顧家 庭,故認定男生適合做大事,女生適合做小事,爸爸只要負責外面的工作就好,其餘家 中的瑣事全要由媽媽一手包辦,形成經濟上女性依賴男性,造成男性的優越感!但近來 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兩性之間生理上雖然有些許差異,但造成男女特性不同的最大原因 還是後天的環境及不斷強化錯誤的觀念所導致的(陳皎眉,1999)。故雖然時代愈來愈進 步、女性教育水準提升、兩性平權的口號不斷高喊,女權意識不斷的抬頭,兩性之間的

4

不平等差距仍然很大。尤其臺灣仍未擺脫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社會價值還是以男性為 尊,女性的角色還是不能和男性平起平坐。長久以來性別不平等的社會觀,男性沙文主 義的價值觀,造成了嚴重的性別歧視,甚至性侵害等後續的衍生性問題,這些不得不讓 我們一再的檢視和思考,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研究者擔任國小教師十餘年,學校位在臺中市熱鬧的商業區,家庭結構幾乎是雙薪 的小家庭為主,每日為工作汲汲營營的父母,小孩的教育通常是交給學校和安親班,而 接送和照顧小孩的生活起居依然是以母親為主,尤其當孩子生病時,老師第一個一定是 通知媽媽,即使聯絡不到媽媽,爸爸也一定會想辦法聯絡媽媽到校處理,而當調查家裡 的家事主要是由誰負責時,答案大部分還是媽媽。所以身為現代職業婦女的女性不禁常 感嘆工作、家庭兩邊忙,蠟燭兩頭燒,簡直是身心俱疲,讓人不禁思索著,在女權意識 高漲,爭取到兩性工作平等的當下,實際地位平等了嗎?因此研究者除了在學校會力行 教育部的政策,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各領域的教學中,在教育學生性別概念的問題面對 家長時,深深體會教育要能成功,錯誤觀念一定需要導正,而學校教育需家庭教育和社 會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且兩性教育一定要從小紮根,不僅要灌輸學童正 確的觀念,還要從生活中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