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的統整課程設計,藉由實施教學活 動所得結果,作進一步的省思與推論,從理論與實際互相配合下,根據研究目的分析探 討(一)性別平等教育在現代多元文化社會的重要性。(二)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 領域課程設計、教學歷程與實施。(三)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之教學成效。

(四)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當前國小藝術教育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將 探討結果分述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在現代多元文化社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就是根基於多元化的、民主化的概念之上所發展出來的,

112

「性別平等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裡重要的的一環,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 要促進性別的平權。「性別平等教育」在政策的推動上,其理念在打破傳統的性別偏見、

歧視及刻板印象,透過學校教育提昇學生性別平等意識,從課程、教材、師生互動中,

教導學生瞭解兩性之間的差異,個人須透過與不同性別者的互動,進行性別角色的學習 與突破,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進而互相尊重,以培養自尊自信的生活態 度,在平等互助原則下,建構兩性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的多元新文化。更期望經由教育 上的兩性平等,促進男女在社會上的機會均等,而在兩性平等互助的原則下,共同建立 和諧的多元社會。本研究希望藉由教學的歷程,灌輸學生多元文化的藝術觀,結合性別 平等的觀念和態度,教導學生了解和認識不同的文化,並從兩性之間的互動中了解彼此 的差異,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二、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課程設計效果良好

(一)本研究課程內容

四個單元教學課程分別為《:服裝設計秀》、《說她的好畫》、《媽媽心》、

《男女同不同》。研究者針對學生與教學發展出半開放性的學習單、半結構式的訪 談大綱、輔助式教材、教學觀察錄影紀錄、教師札記、教師省思、協同教師觀察記錄 等研究工具。

(二)本研究課程之內涵

本課程使用行動研究法進行課程設計和實施教學,以協同合作的研究模式實施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教學,透過研究者與協同教師及學生互動討論與省 思,對此課程提出檢討與建議,以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三)本研究教學實施歷程與結果

1.根據單元一《服裝設計秀》學習成果的分析,在探討對性別角色多元化的看法 上,

113

學生已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差異性與多樣化,對較陽剛的女生大部份能認同,雖 然對較陰柔的男性,部份男生仍持保留態度,但性別意識的實踐並不一定僅止於 課堂教學,日常生活亦為重要實踐場域,指導學生以更尊重的態度面對性別之間 的相處之道,從日常生活去真正落實才是最重要的。

2.根據單元二《說她的好畫》學習成果的分析,在探討女藝術家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時,多數學生表示震撼與驚訝,且女生明顯較男生更強烈的感受到過去社會性別 上的不平等!在研究者的引導與討論後,學生開始懂得尊重他人權益,並肯定不 同性別的成就與貢獻。

3.根據單元三《媽媽心》學習成果的分析,在探討家事分工的不平均時,學生對操 持家務責任落於女性身上時能感受到性別的不平等,也能體會家人的辛勞,懂得 知足感恩,大部份的學生更願意付諸行動和家人一起做家事。

4.根據單元四《男女同不同》學習成果的分析,在探討學生以所接觸的廣告為出發 點,選擇的素材仍具性別刻板印象,再重新運用整理組合後發現學生的作品具有 多元性別角色,研究者希望透過這些創作能重建合理的性別關係,建立正確的性 別價值體系。

三、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之教學成效高

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面,藉由瞭解 性別意義、兩性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兩性的關係;在情意面,發展正確的兩性觀 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本研究之課程設計是 以視覺藝術為中心,改編康軒版的藝術與人文教科書,藉由學生生活經驗容易接觸的繪 本故事、影片、廣告、吳季剛及世界著名女藝術家的故事等教學媒材,於教學過程中適 當融入與性別議題有關的統整課程,以學科知識、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統整為基本原 則。 一方面統整學生舊經驗,一方面透過藝術創作學習,認知多元社會裡的兩性角色,

發展正確的兩性觀,並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根據研究結果發現:

(一)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統整課程教學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對該課程

114

的學習認知多寡、喜好程度,心情感受等面向滿意的程度均達80%以上,顯示 課程受到學生的喜愛與肯定。.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教學實踐上,融入式的教學 設計能有助於發展學生性別平等概念的內化以增加學生價值判斷與實踐的能 力。

(二)教師以「繪本」當作多元文化教學之題材,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在正 確的引導下,也能讓孩子認知,包容、尊重和接納不同文化不同性別的重要性。

(三)融入式教學開展學生性別新視野,改變性別刻板印象的觀念,從多元角度欣賞 藝術,對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能力,有顯著的效果。

(四)進行性別議題課程前,四年級的學童在性別刻板印象方面,男女生有所差異,

男童對陰柔化的男性會有嘲諷的言語,另外男童性別刻板印象明顯較為高些。

但在十二週的性別議題課程後,男女在性別刻板印象上差異減緩許多。

(五)在欣賞女藝術家的作品時,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爭議下,所呈現不同時代的不同 性別價值觀,並能尊重和肯定不同性別藝術創作的表現。

(六)在反思性別角色與家事分工關係,及探討傳統重男輕女的議題上,女生較男生 更強烈感受到性別不平等的差別待遇,性別意識的覺醒明顯高於男生。

(七)認知兩性在家庭中的互動關係時,學童能經由繪本欣賞,反省自我學習知足惜 福的態度,並願意和全家人一起分擔家務事。

(八)學生選擇報章雜誌當作創作的素材時,女生多選服飾、保養品、鞋子、珠寶等 廣告,而男生則選汽車、手錶、酒的廣告居多,顯示學生在選擇素材時還是會 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

(九)雖然選擇素材創作時會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不過在經過重新整理組 合之後有了不一樣的改變。透過創作過程,學生對性別議題的敏感度提高,教 師也會指導學生注意主題是否明確,背景色彩以及空間的運用,落實將性別平 等議題融入視覺藝術的課程教學中,這對學生而言是很有意義的創作活動。

(十)研究者藉由這次教學歷程過程中亦會獲得成長,從學生的互動、師生的訪談及 課程架構的思考,自我的省思…都獲得了相當的收穫。

115

四、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當前國小藝術教育 發現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一)本研究進行時所面臨的困境

1.教科書內容存在性別刻板印象:很難在教科書裡找到性別平等的相關資料。

2.融入式轉化課程設計不易: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視覺藝術領域的研究並不多,轉化 課程的知能亦缺乏,所以在融入式轉化課程設計方面實屬不易。

3.家庭結構因素之差異:要注意家庭結構是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家庭的部分學童的 心理。

4.議題課程非結構式,部分學童較無法發揮:研究者加入許多非結構式的問題, 可 以讓受訪者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想法。

5.人形比例拿捏不準:學童在畫人物時,看似簡單的構圖動作,但比例大小的拿捏 問題似乎困擾著他們。

6.突發事件的處理:在課程教學進行錄影時,有時會出現一些突發的事件。

7.家長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學童觀念:家長有些不正確的態度和行為會影響孩子性別 觀點的發展。

8.班級氣氛秩序關係之掌握:在思辨討論的過程中,學童遇及性別議題的課程,男 女生的對立與口角在所難免。

(二)可行的解決之道

1.教科書教材應有評鑑機制:教科書教材一定要有評鑑機制,才能遵循審查原則,

呈現出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

2.教師需將兩性教育理念、目標融入並轉化為其他領域的課程目標:將性別平等教 育的概念轉化融合於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內,使兩性教育之課程與其他領域之課 程結構融合。

3.適度的彈性與應變:家庭狀況不同,結構和組成也有所差異,適度的彈性與應變

116

必定是身為研究者需要意識的部份。

4.教師需細心引導:教師對部分不擅表達的學生需用心引導,應鼓勵學生多嘗試,

建立學生的學習動機和信心。

5.製作統一體型之人偶:協同教師建議可先製作統一體型之人偶,再由學生以此比 例畫人像。

6.對於突發事件的處理則須冷靜應對:待處理好問題之後,再把握時間繼續未完成 的課程。

7.與家長溝通:希望家長能配合學校教育政策,共同指導他們正確的兩性平等價值 觀。

8.在教學前後與過程中作些修正與改善:面對不同意見時要尊重和肯定,作良性的 溝通,以維持良好的班級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