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資訊時代的來臨,加劇人們對於網際網路在日常生活中的依賴程度,近年來 各種社群網站與軟體的興起,改變了傳統面對面的溝通模式,創造了各種虛擬的 社交群體,亦提供認識陌生人與擴大既有朋友圈的機會,不過相對地,卻也同時 降低了與家人、朋友之間面對面互動機會。在討論人際關係的研究中,社會價值 的取向和哲學信仰常常被當作影響東方與西方人際關係取向發展的因素,例如中 國人較重視感情,而西方人則較為重視個人與私利,上述網路使用對人際關係的 影響,在不同國家社會文化背景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影響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目 的即欲從國家文化的觀點探討網路使用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之影響。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網路普及

從 1980 年代中期迄今,台灣在社會、經濟環境以及資訊與通訊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簡稱 ICTs)上都逐漸成熟,隨著 網際網路的技術日新月異、精益求精,帶給人們在生活或工作上與網路產生了密 不可分的關係,網際網路在21 世紀初期至今有著爆發性的持續成長,根據網路 追蹤公司Internet Live Stats 的調查,全球上網人口從 2003 年的 3.6 億人,至今 已大幅上升超過33 億人,且多數國家其上網人口數所占於國內人口數高達八成 以上,卻仍然有少數幾個國家在網路使用人口數量上人有極大的差異,如表 1 中瑞典截至 2016 年為止,全國有高達 93.1%人口有使用網路,相反的中國卻只 有52.2%國家人口具有其上網行為,若是以區域來看,其中以亞洲(45.6%)所占比 率最高,其次是歐洲(18.9%)、拉丁美洲(10.5%)、非洲(10.3%)與北美(10.1%),至 於中東與大洋洲國家比率都在一成以下(參見表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1:各國人口使用網路比例

國家 網路使用者人數 網路使用者所占比例 國家人口數 中國 721,434,547 52.2 % 1,382,323,332 美國 286,942,362 88.5 % 324,118,787 瑞典 9,169,705 93.1 % 9,851,852 資料來源:整理自Internet Live Stats (2016)。取自:

http://www.internetlivestats.com/internet-users-by-country/

表 2:全球網路使用者分布

區域 網路使用者(百萬) 占全球網路使用者比例

亞洲 1,405.1 45.6%

歐洲 582.4 18.9%

北美洲 310.3 10.1%

拉丁美洲 322.4 10.5%

非洲 318.6 10.3%

中東 113.6 3.7%

大洋洲 26.8 0.9%

資料來源:整理自Internet World Stats (2016)。取自: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簡稱國發會)2015 年 個人/家戶數位調查結果與各國公布之調查數據,我國 12 歲以上民眾中,82%家 戶可連網,另一方面,行動上網是近幾年網路發展的主要趨勢,調查顯示我國有 90.2%網路族曾使用過無線或行動上網,若以全體 12 歲以上民眾為計算分母,我 國行動上網率已達 70.4%(國發會,2015),依據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2013 年發布之調查結果,全球超過 27 億人口曾 使用網路,平均上網率為39.0%,而根據發展程度區分,已開發國家上網率為 77%,

臺灣達已開發國家平均水準。另外,若依據comScore MMX 於 2015 年針對全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民眾在個人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之網路整體使用概況分析,1平均每月不重 複網路人口超過18.4 億人,平均每日造訪人數亦高達 10.7 億人,而全球網友平 均單月貢獻的網路總使用時間為2.4 兆分鐘;此外從 comScore Mobile Metrix 2015 年調查顯示2,台灣民眾每月平均花費25 億分鐘使用行動裝置上網,平均每人每 月貢獻 3.8 小時,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網際網路的普遍流通,影響民眾在生活 時間上的使用行為。

二、 網路使用與社會生活

伴隨著 ICTs 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數位化的流通改變了個人和企業或政 府之間的關係,再加上行動裝置的普及,使我們的社會有了嶄新的改變,

DiMaggio, Hargittai, Neuman, & Robinson (2001)提出網際網路對於社會的影響與 轉變可以從五個層面加以探討,包括數位落差、政治參與、社群與社會資本、組 織與其他經濟組織、文化參與和文化差異,例如網路的便捷使用,提供了審議民 主與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像是電子郵件與網路論壇等媒介,可以讓更多人參與 會議、辯論、討論和對話(謝宗學,2003)。此外,網際網路亦逐漸侵蝕到我們 日常的生活領域,許多人開始利用網際網路拓展人際關係,甚至成為建構人際關 係舞臺的新道路,讓社會上產生了許多新的生活型態。例如,2004 年 Web2.0 時 代的興起,出現大量的社群網站和行動上網,帶領人們來帶新的網路時代,凝聚 人際網絡的社群網站更進一步擴充網路的功能;Wellman (1988)亦提出把網路視 為是聯結行動者的一系列社會連結(social ties)說法,而網絡理論中談到的凝聚力,

即是人際網絡的關係強度,且會進一步影響個人所從事的活動。

1 comScore, Inc. 是一個全球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為客戶進行調查研究,其中一項受眾的 網絡測量標準工具便是comScore Media Metrix Report (MMX),針對全國 44 個國家與六個地區

(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中東、非洲地區)進行測量,計算數據包括上網人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網路的普及促使人類的社交行為已經不侷限於真實的生活狀況,可能對某些 人而言,網路上的社交行為占了其社交生活的全部,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行為可 能也存在著某種關係(朱美慧,2000)。Reingold (1993)的研究指出網路具有加速 親密感的效果,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是透過電腦螢幕此中介傳播來進行,

使得使用者可以將真實身分躲藏在虛擬空間裡,甚至可以使用匿名或化名與他人 進行交流,此種模式能夠讓使用者有表現出較高的親密感,進而在網路上形成新 的友誼關係;此外,Zhao (2006)亦分析美國 2000 年的基本社會調查,研究了不 同型態的網路使用與其社會後果,即e-mail、網站瀏覽、聊天室等管道對社會連 結的影響,結果發現聊天室的使用者較可能與陌生人互動、交新朋友。

依據我國資策會(FIND)於 2014 年所做的「我國家庭寬頻應用現況與需求調 查」(參見表 3),我國網路民眾的活動主要為社交網路活動、使用行動載具傳送 即時簡訊等溝通行為,顯現出台灣民眾有極大的比例藉由網路經營其個人之人際 互動網絡。另外,根據世界網路計畫(World Internet Project,簡稱 WIP)近幾年 的調查,從2012 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 13%的網民因為網路的使用,而增 加了與「家人」接觸的機會,但也約有14%的網民認為網路減少了與其家人的接 觸;而在對「朋友」的接觸上,亦顯示我國約有11%的網民認為網路的使用減少 了其面對面接觸機會,其比例相較於同年度其他會員國為最高,由此可見,網路 使用或多或少的影響民眾在人際互動的模式,從傳統的面對面溝通或交流,轉而 透過虛擬網絡世界進行人際關係的維繫與管理(WIP,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3:2014 年台灣民眾個人上網行為現況

類型 各項網路行動 2014 年(%)

溝通 管理使用個人網誌、微網誌或社交網絡 74.9

使用行動載具傳送即時短訊 65.1

行動載具使用部落格、微網誌或社群網路的服務 47.5

用電腦傳送即時短訊 34.6

使用網路電話 34.4

曾上網瀏覽或上傳文章至網路論壇 23.1

娛樂 從事線上影音視訊活動 64.4

玩線上遊戲 34.2

雲端音樂/線上音樂 24.7

資訊 上傳、下載檔案 57.1

網路硬碟 21.7

使用電子化政府服務 14.2

金融交易 網路拍賣或網路購物 34.1

利用轉帳或信用卡刷卡繳交帳單 23.7

從事實際線上投資理財之交易行為 14.2

學習 下載軟體或教材進行線上學習活動 18.7

資料來源:整理自資策會FIND (2015)。取自:

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466

影響人們頻繁在網路虛擬空間進行前述人際互動行為的原因,乃是由於使用 者具備高度的網路信任,在網路的世界裡,網路的去中心化與匿名性的特質,增 加了使用者與陌生人交流的機會,此時使用者通常會被動地接受各類既經加碼的 大量豐富訊息,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可以透過觀察訊息傳遞者的肢體、語言、

表情等社會線索,來判斷及尋求訊息中的意義與價值,但這正是經由電腦媒介的 溝通所無法提供的。故當網路上的互動缺乏實際且具體的感受,僅能藉由過去的 累積經驗與對網路媒介的信任,來抉擇訊息的正確性、價值性,以及持續使用網 路的意願,而一旦網路信任程度增加,將會提高人們使用網路的意願以及利用網 路進行有關人際互動的行為,使得人際之間的情感更加緊密(陳碧祥、李珮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friendship networks)之間的關係至今沒有定論,支持強 化論的學者,如Shklovski, Kiesler, & Kraut (2006)研究認為網路的匿名性,能夠 讓人們得以某種程度地隱藏真實生活裡的身分,以較低的社會暴露去增進了人們 在虛擬空間中互動的意願與機會,使人們在互動的過程中出現拉近距離的可能性,

故網際網路的存在既提升朋友或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可能帶來更多認識新朋 友的機會與管道,延伸了人際關係所及的範圍;亦有學者提出取代論,認為網路 的使用其實不會讓人更加社會化或者結交更多新朋友,反而因為增加花費在網際 網路上與陌生人互動的時間,相對地減少了在真實世界與人面對面、電話互動的 時間,甚至最後完全轉向與網際網路上的朋友互動,而不與真實世界的朋友互動 (DiMaggio et al., 2001; Nie, 2001)。

網路使用行為也有可能對於人際信任間產生影響,根據 Shah, Kwak, &

Holbert (2001)的研究,將網路使用行為分成資訊交換、社交行為與娛樂活動三種 面向加以分析,比較其對於人際關係信任程度的差異性,結果顯示若使用者基於 查詢資訊的動機而從事上網行為,其人際信任程度相較於另外兩種面向來的高;

而張卿卿(2006)在探討網路使用對社會資產的研究中,亦以上述三個面向為基礎 進行分析,並發現不同的網路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的信任程度確實會產生影響。

而張卿卿(2006)在探討網路使用對社會資產的研究中,亦以上述三個面向為基礎 進行分析,並發現不同的網路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的信任程度確實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