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網路使用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過去在接受資訊時遭遇不愉快的經驗,則會減少信任程度,相對的其使用網路的 頻率也會降低。

第二節 網路使用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網路無國界」的概念體現在科技發達的社會生活中,網路的出現突破地域 與時間等溝通障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其聯結方式也隨之改變,網路媒介帶來 了更加便利、即時與多向性的人際互動方式,例如虛擬社群、社交網站、即時通 訊軟體等。網路使用對於人際互動會產生影響,其影響因素又包括網路使用者之 個人特質、使用者偏好的網路使用類型等,此外,對於人際關係所產生的影響卻 衍生出正反兩派的爭論,支持產生正面影響的學者認為透過網路可以有更多與陌 生人接觸的機會,進而擴展人際關係的範圍;反之,主張帶來負面影響的學者則 認為人際關係應該建構於傳統面對面的溝通模式,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僅會導 致人與人之間愈加疏離。

一、 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互動的關係

Rheingold (1993)認為透過網際網路發展與虛擬社群的出現,使得人際關係得 以跨越時區、地區的藩籬,進而提供新的、真實的人際關係之發展機會,再加上 網路的人際互動透過電腦中介進行溝通,減少了面對面的機會,降低了其拘束和 規範,容易使得人與人之間產生親密感。惟今日行動裝置與網路技術發達,確實 取代傳統面對面的人際互動模式,但對於社會帶來的究竟是正面或負面影響,歷 來仍眾說紛紜、各持己見,其文獻大致上歸納如下:

1. 網路使用對於人際關係帶來正面影響

認為網路使用對於人際互動呈現正向關係,網路具有其拓展性,增加人 們接觸陌生人的管道與機會,進而得以擴展其人際關係所及的範圍,再加上 各種裝置技術的發達,如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人們能透過各種媒介與軟

Katz & Aspden (1997) 將調查取得的美國 2,500 份樣本進行區分成不認

Cummings, Butler, &

Kraut (2002)

此研究觀察5,205 份人們

Shklovski, Kiesler &

Kraut (2006)

此研究回顧 16 份有關網

Boase, Horrigan,

Wellman, & Rainie (2006)

依 據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的調 查,研究網路與電子信箱

Beaudoin (2008) 此研究以動機與網路使 用為自變數;以使用者間

Park, Kee, & Valenzuela (2009)

Valenzuela (2012)

控制基本個人資料、政治

Kraut, Patterson, Lundmark,

Mukophadhyay, Scherlis,

& Kiesler (1998)

此研究分析 73 戶美國家

Wellman, Haase, Witte, &

Hampton (2001)

針對 1988 年至國家地理 網站(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Website)的 39,211 位訪客進行調查,分析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5:網路使用對人際互動產生負面影響之相關文獻(續)

學者 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

Boase & Wellman (2006) 此研究聚焦於探討網路 使用與人際關係之間的 關聯性,檢驗了網路對於 家人、朋友間關係所扮演 的腳色,並試圖從過去對 於網路與個人關係間的 樂觀論與悲觀論之爭議 中做出結論。

網路的使用並不會影響 到平常的人際互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上所述,當網路議題延伸到人際關係時,在1990 年代初期較多爭論偏向 反面態度,認為網路提供的匿名性虛擬空間,有礙維持穩定的身分認同,以致不 利於發展長期的、親密的人際關係或信任(黃厚銘、林意仁,2013);然而到了 後期,其論點逐漸轉為正向態度,認為網路的使用可以提供使用者更多接觸陌生 人的機會,或者維持及管理既有的人際網絡,例如Kraut, Patterson , Lundmark, Kiesler, Mukophadhyay, & Scherlis (1998)的研究認為網路使用對人家人之間的溝 通有負向的影響,並減少面對面的社會溝通,而且會提升使用者的孤獨感與失落 感,但是在Kraut et al. (2002)透過縱貫性資料的後續追蹤研究,卻發現這樣的負 向影響消失了,甚至變成正向。簡言之,網路在社交生活上面的影響,目前多半 言論認為網路的使用能夠跨越階級與族群等老舊的社會界線,讓人們得以擴大其 社會網絡與社交範圍(Lin, 2001)。

二、 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

對於網路使用影響人際關係的研究,除了正反面觀點的論述之外,亦可將過 去眾多學者針對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之間的關係區分成三大主張,即取代、擴大 以及強化論三項類型(參見表 6)。根據 Granovetter (1973)研究發現,友誼網絡 基本上又可以分為強連結(Strong Ties)與弱連結(Weak Ties)兩個層面,前者係指行 動者彼此之間具有極高度的互動頻率,其網絡內的成員由於具有相似的態度,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形成一個穩定且封閉的系統。包括同學、朋友、親友或者同事等;相對的,後者 所涉及的範圍更為廣泛,例如透過廣播偶然聽到的陌生人則稱之為弱連結,而這 層面的人其溝通和互動機會較少,但卻有著極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 傳播效率。

表 6: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之間關係的三種觀點

學說 主張 代表學者

取代論 在網路虛擬空間所構成的友誼關係,可能 取代現實世界中由親朋友好友與面對面所 結交之朋友構成的友誼網絡。

Nie (2001)

擴大論 透過網路的使用可以增加認識陌生人的機 會與管道,進而結交新朋友,拓展既有的 朋友數量和規模。

Katz & Aspden (1997) di Gennaro & Dutton (2007)

強化論 藉由網路的使用可以提升原有的友誼關係 與強度,從陌生發展至較為親密的互動模 式,促使友誼網絡在質上的組成改變。

Hampton, Goulet, Rainie,

& Purcell (201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 取代論:認為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是兩個同時存在的空間,其中網路空間所 結交的新朋友,能取代現實世界既有的朋友,進而疏遠真實世界的連結,如 圖 2 所示。

圖 2:網路友誼取代現實友誼

資料來源:〝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取代、擴大、或強化〞,陶振超,2015,

現實世界 網路世界

強連結 弱連結

潛在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擴大論:認為網際網路的使用可以擴大既有友誼網路規模,包括透過各種線 上交友網站、聊天室、社交媒體、電子佈告欄、即時通訊軟體,乃至於線上 遊戲等媒介,皆有助於建立、提升或維護人際關係,惟網路上發展的人際關 係只是真實世界人際關係的延伸,並無法取代現實世界裡的友誼互動,如圖 3 所示。

圖 3:網際網路擴大友誼網絡的規模

資料來源:〝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取代、擴大、或強化〞,陶振超,2015,

傳播與社會學刊,34,62。

3. 強化論:認為社交網絡的興起,提供了網路使用者進行弱連結互動的平台,

例如臉書塗鴉牆的開放功能,使用者得以藉由張貼文章進行自我情感皆露,

同時其他人亦得針對其貼文進行回應,藉此提升熟悉度與親密感,讓友誼關 係從弱連結發展至強連結,如圖 4 所示。

圖 4:網路使用增加強連結友誼關係之數量

資料來源:〝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取代、擴大、或強化〞,陶振超,2015,

傳播與社會學刊,34,62。

弱連結

潛在連結 強連結

弱連結

潛在連結 強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信任的關係

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信任關係的建立極為重要,信任使人際關係得以維繫,

而人際關係的持續亦可能有助於信任的建立與提升。基於 Short, Willams, &

Christie (1976)社會臨場感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認為使用者透過不同的媒 介進行溝同時,在接收不同媒介訊息時將有不同的心理感知,而當人們透過媒介 進行人際溝通的過程時,若是越能真實感受到對方的存在,其社會臨場感越高,

而溝通效果也越佳,相對的,倘若社會臨場感破碎則會促使信任感降低,越容易 產生欺騙行為。過去許多研究皆指出信任是線上人際互動的關鍵因素之一,乃是 由於在網路情境中的人際互動,網路環境缺乏能夠面對面真實接觸到實體人事物,

使得網路使用者無法有效掌握線索與實際情況,因此會將低人際之間的信任感,

反之,在越接近面對面情境的人際溝通與互動,越能夠提升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Soliman, Casaló, Flavián, & Guinalíu, 2008; Cyr, Hassanein, Head, & Ivanov, 2007)。

在Kraut et al. (1998)的研究中推論出網路使用所產生的影響與電視觀看造成 的結果有許多相似之處,電視的出現造成使用者花費更多時間在欣賞電視節目,

而相對的減少與他人或家人的談話時間,也降低彼此的注意力,網路使用情形亦 同,當人們花費更多的時間資源流連於網路、降低社交活動,造成與現實世界他 人的互動關係,如此間接造成人際疏離與冷漠感增加,最終將導致人們對於人際 關係信任程度降低;而Shah et al. (2001)對於網際網路與社會資本之關係的研究 中,同樣提到電視的發明、網路的普及影響了人類生活中的社會信任程度,同時 亦降低社區中人際網絡的重要性。簡言之,網路的人際關係是透過網路虛擬空間 的訊息交流建構而成的,透過電腦媒介或通訊裝置傳遞文字或符號訊息,而接收 者僅能透過自身的經驗與訊息傳遞者過去的聲譽或評價加以解讀,故相較於傳統 人際信任關係來的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面向,檢驗個人生活滿意程度與人際關係信任程度間的關聯性,結果顯示當使 用者基於「人際互動」從事網路行為時,反而疏離且降低了現實世界中既有友誼 關係的管理,而導致信任程度偏低;此外,若使用者基於「娛樂消遣」為動機進 行上網活動,則可能因為過度沉溺於網路的虛擬世界與逃避真實世界的情境,同 樣使得人際信任程度偏低;而使用者的網路使用行為為「資訊交換」類型,其研 究顯示在網路使用上的心態較為積極正向,故對於人際關係信任程度偏高,綜上 所述,可見網際網路的使用類型與行為會影響人際關係的信任程度。

就現今網路行為與人際關係的相關議題討論而言,人際信任本是其中的課題

就現今網路行為與人際關係的相關議題討論而言,人際信任本是其中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