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 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壹、研究背景

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家Yuval Noah Harari 在其《21 世紀的 21 堂課》書中指 出,2050 年的就業市場將與現在截然不同,機器人將會改變所有工作型態(林 俊宏譯,2018)。2017 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表

《未來工作:自動化、就業與生產力》報告,其報告指出,未來大約60%的職 業當中,至少三成的工作內容可被自動化,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則是身體勞動工作,

有81%的工作將由機器人代勞(McKinsey&Company,2017)。

世界變化快速、無法預測,我們未來需要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 慧)相互競爭,傳統記憶背誦、重複性瑣碎的工作將會被AI 取代。因此,現在 學生需要「認識自己的天賦」,培養「批判思考」、「創造力」、「問題解決」

與「關懷社會」這些AI 沒有辦法做到的能力,善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綁架,更 要「自主學習」,學著與「未知」相處。

在這個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下,不同國家都開始發動大規模的教育改革與創新。

2019 年 6 月,未來親子平台邀請美國矽谷學校 Bullis Charter School(以下簡稱 為BCS)校長 Wanny Hersey 來台分享,她提到 BCS 的教學三大特色:個性化 學習與設定目標、強調成長型思惟和與世界接軌(張德齡,2019)。在全球化的浪 潮下,學校老師不只要教授知識型學科,必須教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潛能,遇到困 難願意正向思考接受挑戰,並利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世界上發生的 問題。

現在台灣邁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108 課綱已開

始正式實施,原本九年一貫的課本知識轉為生活技能、從學科能力轉為核心素養。

教育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 然的互動能力,應用所學去體驗生命意義,促進致力文化的永續發展 (教育部,

2014)。

十二年國教推動的核心素養包含三面九項,其內容如圖所示。素養一詞代表 著我們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反而要更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在「自主 行動」中,我們的教學裡,須慢慢培養學生自我精進、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 新應變;在「溝通互動」中,學生要學會表達、運用科技獲得資訊素養與藝術與 美感涵養的能力;在「社會參與」中,要有公民意識、學會團隊合作與國際理解 的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融入生活情境當中,使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圖 1-1 核心素養的滾動圓輪意象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3。

貳、研究動機

一、研究主題的確定

如果學生能在國小階段就開始融入生涯發展的課程,那麼就越能掌握開啟工 作世界之鑰(吳芝儀,2000)。十二年國教著重在「適性揚才」,過去只注重學 科成績、生涯發展單一的觀念漸漸改變,取而代之的是「認識自己」,唯有知道 自己的優點與專長,再認識社會上不同的職業工作,掌握自己的長才與職業的適 合度,才能展現最佳的自己。

研究者現於台中市幸福國小(化名)教書,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值得研 究的現象。研究者上學年度帶六年級,高年級學生在學習動機上比中低年級差,

詢問之下發現有些學生對於學科越來越難而想要放棄;也有學生認為學習跟生活 沒有關係、未來還太遠而不需努力。研究者問學生:「知道現在社會上有什麼職 業嗎?」學生回的答案不外乎是教師、醫生、警察、空服員等常見的職業。接著 提問:「有沒有想過未來你想從事什麼職業?」大部分學生回:「沒想過」,少 部分學生回答:「當電競選手。」更進一步詢問:「為什麼想當電競選手?」、

「當電競選手需具備什麼技能?」、「職業電競選手和平常在家打電動有什麼差 別?會遇到什麼困難?」學生無法清楚說出其職業工作內容,認為電競選手就是 很會打電動而已,產生認知錯誤。

從上述回應中,研究者發現三種現象:第一,學生不夠認識自己,對於自己 的潛能和能力認識不足,寒暑假也沒有多嘗試不同的體驗,不知道自己可以往哪 個方向發展,對於未來相當迷惘;第二,現在職業種類千百種,但學生對於社會 上的職業認知不多;第三,不夠認識世界,對於職業工作內容和實際認知有誤差。

於是研究者在六年級下學期,進行一場「職人寫信計畫」課程,26 位學生 從自我探索開始,接著每位學生選擇有興趣的職業,寫信訪問給26 位各行各業 職人。透過寫訪問信給不同職業的人,研究者看到學生的轉變:他們對這個廣大 的世界有更多認識,看到每個行業面對專業的態度,光鮮亮麗的背後需要付出多 少努力後,學生在課堂上開始更積極參與,同儕之間開始討論未來、積極思考現 在可以準備些什麼,並應用職人分享的信念成為人生的力量。這樣子的改變讓研

究者相當驚艷,因此想深入探討生涯發展與職涯課程之實施成效,此為本研究的 動機之一。

二、美塔學理論內涵與研究主題切身相關

美塔學構想係結合創造力理論與後設認知理論兩者所得出的複合式理論(李 偉俊,2008、2011),其主要內涵有三:創造力(Creativity)、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與同時相對思考(Janusian thinking),意指當我們進行創造力思維時,我們必須像 是站在高塔上居高臨下的往下看,主動反思、考量到本身的行為是否美與善?是 否可為社會帶來美好等重要問題。

美塔學的發展從2006 開始至今,已有 30 餘篇相關實證性研究與論著,其中 包含美塔學構想源起、教育實習指導方案的習慣領域應用與分析、應用習慣領域 與美塔學解析阿里巴巴馬雲與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學校教育經營與實務、應用習 慣領域和美塔學雙理論的STEM 科普閱讀模式等。其中,美塔學理論最著名的 就是運用於幼兒教育的數感教育中,最終目標即為結合生活情境,將數學應用在 真實生活中,強調數學的實用性,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自信心(李偉俊,2018)。

綜觀所述,美塔學理論正好是未來生涯發展教育所涵蓋的三大層面。教育不 斷改革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位學習者都可藉由教育找到真正的自己,成為終身學習 者,在做自己有興趣的志業時同時又能為社會做出貢獻,達到「共好」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要不斷反思自己:這個工作還可以改進哪些部分?哪裡還有 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這些也就是美塔學所說的創造力、後設認知及同時相對 思考之能力。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三、系統性的課程設計

研究者好奇,若是將此理論使用在國小階段的生涯發展課程,是否會引起學 生更高的學習興趣?研究若是用美塔學三大面向進行有脈絡的方式進行課程設 計,在教師教學設計上是否可以更有系統的呈現?學生學習、提問與反思情況為 何?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