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背景、角色與訓練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者背景、角色與訓練

質性研究為人文的典範,社會現象為個體對社會情境的界定,是主觀的認知。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為「主一主」的形式,研究者必須融入研究情境中。因此研究 者的背景、角色與訓練對於整個研究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以下將說明研究者的背 景、角色與訓練。

ㄧ、研究者的背景

研究者為在職的一般生,目前在南投縣某國小代課。雖然目前在當代課老師,

但直到就讀大學以前,研究者絲毫沒有想要當老師的想法。因為研究者從小就不 是ㄧ位能夠引起老師注意的學生,因為表現得中規中矩,往往都成為被忽略的對 象。還記得在研究者大班時,幼稚園要舉辦一個表演活動,當時研究者信心滿滿 的覺得自己能夠被選上,但是卻事與願違,直到現在當時失落的心情還隱約存在 研究者的心中。國小及國中階段,類似的事情是ㄧ直不斷循環發生的,從班級幹 部、愛心大姊姊到學校糾察隊,研究者總是在一次次的期望中失望。直到研究者 升上高中,研究者遇到了一位改變研究者人生的老師-何正宇老師。何老師是研 究者高中三年的導師,而研究者的班級在當時是被認定為放牛班的一群。何老師 卻從來不因為這樣而放棄大家,他始終一路陪伴在大家的身邊,原諒大家所犯的 錯,等待大家長大。在高中的三年期間,研究者看到了ㄧ個原本被大部分老師排 斥的班級,慢慢演變成被誇獎的對象;研究者看到了一群原本對導師充滿敵意的 學生,慢慢的對老師言聽計從。而在研究者個人方面,老師總是會不定期的與研 究者討論目前的學習狀況,讓研究者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大學學測成績出爐後,

在一次與何老師交談的過程中,老師建議研究者可以朝教育這個方向試試看,因 為他認為研究者有這方面的潛力。而研究者在仔細思考之後,也決定接受老師的 建議,並成為像他一樣,能夠注意到每位學生感受的老師。

在大學時期,研究者順利進入某大學教育學系,雖然當時已經知道未來教師 這條路會很辛苦,但是研究者認為教育是必須且值得努力的,故毅然決然選擇課

程與教學組。在大學四年期間,研究者修習了大量與教育相關的課程,並參與了 社團活動、擔任輔導志工、參與自我成長的團體等。另一個轉捩點是在研究者大 學畢業之後的半年實習,在實際進入教學現場後,研究者發現在大學期間所學到 的理論是不足以應付現實的教學。尤其又在目前這麼競爭的大環境底下,研究者 有什麼能耐能夠脫穎而出,所以研究者決定再進修,充實自我的能力。

進入研究所之後,緊接而來的是緊湊的論文寫作訓練,在不斷的練習中,研 究者學到了最完整的論文寫作技巧,也開始尋覓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題目。在研究 者回顧自己的求學歷程後,研究者認為是老師的教學信念影響且改變了自己,所 以更加堅定了研究者選擇此研究題目的決心。

二、研究者的角色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採取觀察式參與,盡量在不干擾研究對象的前提下進行 觀察,完成研究資料的蒐集。且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主要扮演傾聽者的角 色,但是會針對所觀察到疑惑的地方或與自己實際經驗有關的部分與研究對象討 論。除了訪談以外,教室的觀察也是必要的,在整個觀察的過程中,研究者所扮 演的角色僅僅是ㄧ位觀察者而已,不會介入研究對象的教學活動。

三、研究者的訓練

研究者訓練的部分,分為「大學時期」以及「研究所時期」兩方面加以說明。

(ㄧ)大學時期

研究者在大學時期就讀某大學教育學系,並主修課程與教學組。在知識訓練 部分,曾經修習過「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學心理學」、「學習心理學」、

「教師社會學」、「教學實務與評析」等。在方法訓練部分,曾經修習過「獨立研 究」、「教育研究法」、「質的研究方法」、「訪談原則與實務」等。除此之外,獨立

完成畢業論文-國民小學級任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學生學習態度相關之研究—一 個國小二年級班級為例。

(二)研究所時期

研究者在研究所時期就讀某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在知識訓練部分,

研究者針對研究主題,參閱國內外論文、期刊、相關報導及書籍,充實研究者對 於研究主題的瞭解,並釐清本研究的主題與方向。此外也修習、「課程理論研究」、

「教學理論研究」、「當代課程與教學議題研究」。在方法訓練部分,則修習「教育 研究法」、「質性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及評鑑研究」。除此之外,在碩士ㄧ年級時 也曾擔任教授研究助理,學習如何進行一份完整的研究。整體來說,研究者對於 整個研究的訓練是很充實且扎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