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背景資料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進行探究心智圖法於國小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語文 教學之研究,而行動研究主要是在實際情境中從事研究工作,因此,本行動研 究者提供研究場景之背景資料,使讀者了解整個研究之背景。本節旨在提供本 研究之背景資料,包括教學現場、教學對象、協同教師及行動研究者之簡介。

一、教學現場描述

本研究是以行動研究者任職的臺中市沙鹿區北勢國小為教學的學校,學區 內有靜宜大學與弘光技術大學,圖書館與兒福館,並鄰近臺中港區藝術中心,

因此各類藝文社教機構林立,文教學風盛;學校規模屬於中型學校,學生人數 穩定,學校規模變化不大;學校教師年輕、有活力,教師專業能力佳、教學富 有熱忱與創意;學生個性淳樸,配合度高,好奇心強,學習能力強、可塑性高。

學校致力於特殊教育的宣導及推行,每年透過定期的身心障礙學生普查,

協助特殊兒童經正式的鑑定與安置程序獲得適切的教育安置。特殊兒童由於障 礙問題,在普通班的學習往往跟不上進度,無法理解上課內容,以致學業成績 低落,產生學習及適應問題,有鑑於本校學生在特殊教育方面的需求,設立資 源班二班及特教班一班,協助特殊教育學生學習。

二、教學現場的情境

(一) 教學現場的教室位置—資源二班

由於學校行政支持特殊教育,因此安排資源班與特教班鄰近行政辦公室,

可以隨時支援特殊教育的業務;但因為北勢國小目前還在擴建校舍建立新大樓 中,因此距離已建造完工的新教學大樓的一至五年級普通班有段距離,對於學 生到資源班上課,距離有點遠,本校預計民國 101 年完成新校舍的工程,屆時 資源班將搬遷新教學大樓,縮短學生到資源班上課的距離;資源班老師會提醒 學生要準時到班上課,也會以內線與普通班教師保持連繫,隨時關心學生的學

習情況。教學現場的教室位置於資源二班,如圖 3-1 所示。

圖 3-1 北勢國小學校平面圖

(二) 教學現場的教室擺設

資源二班大致分為語文和數學兩大教學區,避免產生教學干擾的情形,

以資料櫃加以區隔,在進行心智圖教學時,為了避免影響心智圖課程的教學 活動,因此數學教學區不排課。行動研究者即為語文教師的座位於教室的左 前方,教室的前方有單槍投影機與視聽設備,以及語文教學區右後方有放置 語文教材區,利於進行心智圖教學;S1、S2 為三年級學生,S3、S4、S5 為 四年級學生;協同教師的觀察座位於語文教學區左後方的電腦桌,以免干擾 學生學習;此外,教室有圖書櫃放置許多繪本提供學生自由取閱,學生可自 行到學習角進行語文學習,如圖 3-2 所示。

資源二班

圖 3-2 資源二班教室平面圖

正確率低於百分比四十以下,其基本資料如表 3-1 所示;而行動研究者與普通班 導師晤談後,班級導師確定其閱讀理解能力低下,並且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需要進行閱讀理解教學,並願意協助參與本次行動研究的教學活動。

表 3-1

學生的基本資料表

資料項目 S1 S2 S3 S4 S5

年級 三 三 四 四 四

性別 男 女 女 男 男

實足年齡 9 歲 2 個月

9 歲 4 個月

10 歲 4 個月

10 歲 4 個月

10 歲 4 個月 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

驗(正確率%) 27 17 33 38 11 中文年級識字量表 小二程度 小二程度 小二程度 小三程度 小三程度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語文智商 96 90 90 96 84 作業智商 113 88 81 102 97 全量表智商 104 87 84 99 88 語文理解 96 93 96 96 86 知覺組織 112 89 91 101 96 專心注意 104 79 72 91 85 處理速度 126 87 72 109 100

(一) 學生 S1

S1 平時上課反應快,口述能力佳,但上課時常會分心,會說其他無關課堂 內容的事,因所認知的詞彙少,有時會停頓一下,大致能簡單清楚表達意見。

注音、國字認讀能力不佳,朗讀會跳行跳字或增減字句,組織能力不佳無法找 出文章的重點,使得閱讀理解困難。

(二) 學生 S2

S2 上課認真,學習動機良好,但專心注意力差,對於老師提問時需要重複 提問相同問題;處理速度慢,短期記憶不佳,常遺忘學過的內容並需要反覆練 習才能記住;尤其在閱讀文章上,無法一次處理和記憶太多內容,無法了解文 意的前後關係,邏輯推理概念差,使得閱讀理解能力差。

(三) 學生 S3

S3 自我的學習期待很弱,常不想聽課而玩自己的東西,生字、注音符號記 憶力很差,會認讀的字比一般同學少很多,且無法背誦 50 字以內的文章內容,

以及無法閱讀文章的內容,不能理解文章大意。推理能力差,無法由題意推理 答案。在書寫能力上,字體結構顛倒,常寫出左右相反的字形或錯別字。表達 能力差,無法書寫完整的句子,說話常辭不達意,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會因課業學習有困難而退縮內向,容易緊張、焦慮。

(四) 學生 S4

S4 缺乏學習動機,平常上課常會分心,會說其他無關課堂內容的事,因所 認知的詞彙少,有時會停頓一下,又因組織能力差,說話常抓不到重點。短期 記憶能力不佳,常遺忘學過的內容並需要反覆練習,使得學習速度緩慢。書寫 方面常會寫錯字,在形似字聽寫上有所困難。對於抽象或較複雜的詞彙常弄不 清楚,閱讀理解力及思考推理能力差。

(五) 學生 S5

S5 專心注意力不佳,容易受周遭人事物的影響,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處 理速度慢,短期記憶不佳,無法背誦詩歌文章,學習速度比一般同年齡同學慢。

閱讀不流暢,無法理解文章的要旨,閱讀理解有困難。口語表達不佳,常用單 字、詞語來說明事情,敍述事件較難完整。會因課業學習有困難而退縮內向,

容易緊張、焦慮。

三、行動研究的協同教師 (一)朱老師

朱老師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北勢國小擔任教職工 作七年,現就讀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學有專精,教學經驗豐富,

行動研究者邀請他一同設計心智圖法教學活動與學習單的工作,並協助觀察學 生於心智圖法教學前後,學生語文能力的改變情形。

(二)學生班級導師

為能更深入觀察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形,邀請學生班級導師一同參與行動 研究,經由訪談該班導師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學生做隨筆訪談紀錄,了解進 行心智圖法教學前後,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改變情形。

四、行動研究者簡介

行動研究者畢業於國立臺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輔修特殊教育學 程;為了更專研特殊教育的相關專業知識,利用晚上課餘時間,進修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期望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結合,以提 升特教的專業知能。進入特殊教育研究所就讀後,學識上的視角益加寬廣,尤 其在修習了個別化教育計畫研究、藝術治療與應用行為分析等課程後,對特殊 教育教學有了更深的基礎;另一方面,行動研究者在修習閱讀障礙兒童教學與 評量課程時,深入探究學習障礙學生的閱讀障礙的學習困擾之成因,並且設計 一系列閱讀理解教學的活動;行動研究者修習創造力教學教育研究,研習創造 力教學方法與策略,激發學生創造力;行動研究者也發現相關研究顯示心智圖 法為擴散思考教學,能刺激思維及幫助整合思想與訊息;本人教導資源班學生 之時,發現大多數學生有閱讀障礙,並且影響學業的學習,引起我想採取積極 的實際行動來探究學習障礙學生運用心智圖法的語文學習情形。此外,在研究 方法論方面,行動研究者曾修習教育研究法、質的研究等課程,充實相關之研 究知能與技巧,因此,以行動研究方法,針對課堂上面臨學生語文學習的困難,

研擬出以心智圖法教學解決學習障礙學生語文學習困難的策略,並透過實際的 行動,進而再加以評鑑、反省並作修正,以確實達到實際問題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