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行動研究的前奏

行動研究為研究者將行動帶入真實教學世界中,以立即、直接的方式參與 教學情境來釐清並改善教學和其工作,而進行一種密切檢驗的探究性之動態活 動,為專業發展的歷程(甄曉蘭,2003)。本行動研究者秉持著「教師即研究者」

與「教師即 行動者」之理念,先廣泛蒐集有關閱讀理解教材、教法等相關文獻,

再結合心智圖法教學相關理論,針對本國語文課程上發現學習障礙學生在語文 學習的歷程有所困難的問題,設計利用心智圖法對學習障礙學生進行語文教學 活動,並探究利用心智圖教學法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語文之學習情形。

一、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

行動研究者為了深入探究本次行動研究的研究過程設計上,有哪些細節是 沒有注意到的,因此特地在提出研究計畫之前,實施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

以蒐集行動研究的相關資料,並作為研究設計與方向上的修正參考;除此之外,

藉由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提高行動研究的成效,提升本研究論文的信度與效 度。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十一月開始進行運用心智圖教學法於國小資源班學習 障礙學生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的前奏,內容如下:

(一) 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目的:

1. 探究學習障礙學生運用心智圖教學法闡述文章大意之能力。

2. 探究學習障礙學生運用心智圖教學法改編文章之能力。

3. 於國小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語文教學之可行性。

(二) 對象:

國小三、四年級學習障礙學生。

(三)時間:

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十一月份至學期結束進行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

利用本國語文課時間,每週一節。

(四) 教學內容:

國小本國語文課翰林版第五冊、第七冊的課文內容。

(五)方式:

行動研究者配合學生本國語文課的上課進度,各年級每週安排一節課,

運用心智圖教學法幫助學生建構鷹架,學生先運用心智圖詮釋課文大意 ,再運用心智圖的關鍵字結合個人的創意改編課文的內容,並且清楚闡 述出個人的創意與想法。

(六) 結果:

經過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後,行動研究者發現學生運用心智圖法閱讀 文章與改編創作新文章時出現了學習困難之處,分別詳述如下:

1.缺乏成就動機與自信心

學習障礙學生由於長期學業成就低落,羞於發表個人意見,因此教師教 導其運用心智圖闡述課文大意,要求其重述一次,起初不願意發表,加 上不熟悉心智圖的閱讀策略,會有所恐懼,更不敢勇於嘗試創新;因此,

研究運用故事接龍方式,請學生輪流接力運用心智圖闡述課文大意,並 藉由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團體的腦力激盪,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經過 幾次教學後,學生能勇敢上台獨自一人發表。

2.文字辨識困難,識字能力不足

學習障礙學生由於記憶力及視知覺有所缺陷,而難以辨識相似字及無法 快速處理複雜字形,且心智圖的關鍵字有些是新教導的語詞,使其在字 形提取上有困難,影響文意的理解,無法流暢的運用心智圖理解課文大 意;所以行動研究者先加強新教導的生字語詞,增加學生識字能力,並 將字形較難的關鍵字增加圖示,幫助學生學習。

3.擴散思考與組織能力不足

心智圖為擴散性思考為學生不熟悉的思考方式,故無法完成心智圖的相 關概念;因此行動研究者協助學生建立學習的鷹架,運用文章結構的組 成的元素,引導學生做放射性思考,順利思考每一分枝的相關概念;此 外,學習障礙學生的組織能力不足,不知如何整合心智圖,需要教師的 口頭提示,才會運用心智圖理解文章的脈落與主旨,並說出的文章大意。

4.說明文的文章結構較難以理解

行動研究者利用國小本國語文翰林版第五冊、第七冊的課文實施行動研 究前的教學活動,所使用文章的文體如表 3-2 所示,發現國小中年級本 國語文的課文以敍事文居多,學生在敍事文理解上高於說明文;應證了 第二章閱讀理解與文章結構的文獻探討之論述,因為說明文的文章較多 變化,對國小中年級學生較為困難,尤其對於閱讀有困難的學生更是艱 難;基於此結論,行動研究者以故事體的敍事文為正式教學活動的教材,

減少學生閱讀理解的阻礙,利於學生學得運用心智圖策略於語文學習上。

表 3-2

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使用文章之文體分析表 冊別 文體

課文名稱 敍事文 說明文 應用文 詩歌

第五冊 樹林裡 ˇ

第五冊 賞鳥去 ˇ

第五冊 小露珠 ˇ 第五冊 三張賀年卡 ˇ

第五冊 快樂過新年 ˇ

第五冊 華人賀春節 ˇ

第七冊 慰問卡 ˇ 第七冊 珍重再見 ˇ 第七冊 誰買了米勒的畫 ˇ

第七冊 泰雅族的紋面文化 ˇ 第七冊 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ˇ

第七冊 日本古川社區 ˇ

第七冊 歲末迎新話春聯 ˇ

合計篇數 7 3 1 2

5.學生本身侷限自己的想法

由於學生已習慣侷限課文的標準答案,所以對於運用心智圖改編課文的 內容,不太能適應,不敢勇於發揮創意改編和創作新文章,無拘束的說 出個人的想法;因此,行動研究者培養學生極正面的態度,使學生對自 我承諾,相信自己有無限的潛能,並且鼓勵學生說出荒謬、奇特的想法。

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提供行動研究者在「運用心智圖法於國小資源班學 習障礙學生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的研究參考,除此之外,行動研究者根據行 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結果進行行動研究教學的修正,使本次行動研究更佳完善。

二、行動研究的流程

本行動研究者教導學習障礙學生課文閱讀理解時,發現學生文字辨識困 難,影響文意的理解,以及組織能力差,不會應用策略找出文章重點及理解文 章大意;因此,在教導學障學生閱讀課的同時行動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了解 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特徵及閱讀理解的相關理論,確認研究問題,找出合適的 教學策略,並於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學期中到學期末實施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 動,以蒐集行動研究的相關資料。行動研究者實施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時,

從研究實際現場中釐清心智圖教學對於語文教學在閱讀理解及語文創造力上之 成效與限制,並以此教學經驗規劃行動研究的計畫,於九十九學年度下學期實 施正式教學活動。本行動研究者引導學生閱讀故事體文章時,運用心智圖教學 法協助學生找出文意的中心概念,再利用故事結構元素做放射性思考,順利思 考每一分枝的重要概念,使學生能闡述文章大意,進而表現個人創意,創造新 文章。行動研究者於每次實施教學活動後,撰寫教學過程與觀察紀錄和反省札 記,評估心智圖法對閱讀理解與創造力的教學成效並修正教學活動,依上述模 式建構行動研究的循環歷程,並將行動研究過程的資料加以整理與分析,評鑑 行動研究的成效,最後分享研究成果。本次行動研究之流程如圖 3-3 所示。

詮釋問題 蒐集文獻 實施閱讀教學

檢視教學過程

診斷新問題與困境 心智圖法教學 行動研究開始

確認研究問題 研擬可行教學策略

訂定行動研究計畫 行動研究前的教學活動

實施正式教學活動

行動循環 回饋資料蒐集

教學札記整理

資料整理與分析

評鑑行動研究成效

撰寫行動研究論文

分享與呈現

圖 3-3

行動研究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