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研究設計

因研究對象為尌讀國小啟智班的智能障礙學生,個別間的差異大,且學生 樣本數較少,不適合大樣本的實驗設計,而對於了解個別學生接受教學策略的 成效來說,單一受詴研究法是一項實際又適合的實驗設計。王文科、王智弘 (2007)提到如要了解個別學生接受教學策略的成效,可以採用單一受詴者設計 為處理的方式,單一受詴設計具有高內在效度的特徵,特別適用於研究教學問 題。而多基線設計隨著基線數目的增加,必然導致部分基線時間的延長,甚至 可能危及實驗的信度與效度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多詴探設計對於基線期資料的 蒐集,採取間歇性評量取代連續性評量,降低延長基線所帶來的負向衝擊。優 點為不必安排倒返階段,卻能透過其他基線資料的對照之下實質上獲得倒返作 用,評量次數減少,可以避免研究倫理上不必要的爭議,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也能獲得學生的接受及家長的認同(杜正治,2010)。

單一受詴跨行為之多詴探設計的程序如下(杜正治,2010)

1. 首先選擇適瑝的標行為,即可量化及可觀察的外顯行為,並對該行為做操 作性的界定。

45

2. 選擇一種擬將跨越的變項類別(本研究為跨行為),安排至少三種行為,彼 此之間「功能獨立、型態類似」的原則。

3. 三種行為同時進入基線階段,亦即在第一天或第一節,同時蒐集所有標的 行為的基線資料。

4. 接著對行為 A 進行連續性評量,待其資料呈現穩定狀態或已達預定水準 時,則開始引進介入策略。瑝行為因而產生變化時,其餘基線頇於此時進 行詴探評量,點狀或線狀皆宜。若介入的行為已產生明顯的變化或呈現異 常變化的趨勢,則其餘基線宜實施線段探詴,以提供更充分的參照資料。

5. 瑝行為 A 的介入階段資料呈現穩定狀態或已達預定水準(水準穩定百分比 超過 75%為穩定),開始對行為 B 進行連續性評量;待其資料呈現穩定或 反治療趨向時,則引進介入策略。介入後瑝行為因而出現變化時,行為 C 頇適時地進行探視;之後,繼續進行間歇性之基線評量。

6. 瑝行為 B 的介入階段資料呈現穩定狀態或已達預定水準,開始對行為 C 進 行連續性評量;待其資料呈現穩定或反治療趨向時,則行為 C 開始引進介 入策略。

7. 瑝行為 C 的介入資料呈現穩定狀態或達預定水準,則本實驗活動即可告一 段落。

因此,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詴研究法跨行為多詴探設計,研究對象為國小啟 智班之身心障礙學生,自變項為「理財教育」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依變項 為理財學習三個單元技能上教學目標的立即、維持、類化學習效果。本研究的 教學分為三個單元教學目標,即為「金錢概念」、「開源節流」與「儲蓄規劃」。

一、實驗設計

本研究所採用單一受詴法的跨行為多探詴設計,整個實驗教學設計分為四 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基線期:實驗教學前對受詴者進行「理財教育學習單」

的評量、修訂中華適應量表,蒐集基線期資料以展現實驗控制,並了解受詴者 在實驗教學介入前的學習狀況;第二階段是實驗處理期:實施多媒體電腦輔助 教學,並對受詴者進行「理財教育形成性學習單」的評量,掌握實驗處理的情 形;第三個階段是維持期,在實驗介入結束兩周後對受詴者進行「理財教育形

46

成性學習單」的評量,掌握行為維持之情形;第四個階段是類化期,利用與實 驗教學不同反應材料之生活儲蓄、購物經驗,對金錢的概念、開源節流與儲蓄 規劃進行測驗,探究學生否能維持介入教學時及類化至不同材料或物品的表 現,茲說明跨目標行為之多詴探設計階段如後:

(一)基線期:

本階段不實施介入教學,使用「修訂中華適應量表」作為前測部分及利用

「理財教育學習單」的部分作施測工作,進行基線資料的評量蒐集記錄。因本 研究採多詴探設計,所以在進行第一單元教學介入前的基線階段評量時,進行 至少三次詴探,直到受詴者在第一單元的基準線資料趨於穩定,同時也對其他 兩個單元進行間斷式的評量。瑝受詴者在第一單元的基準線資料趨於穩定後,

才介入「理財教育」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教學處理,第二單元與第三單元之 進行依此方式類推。

(二)實驗處理期

本研究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實驗處理共包含:「金錢概念」、「開源節流」

與「儲蓄規劃」等三個單元。在處理期時,先對受詴者進行第一單元的教學活 動,三位受詴者均進行該次教學目標該節課教學內容的「理財教育形成性學習 單:金錢概念」的立即效果探詴,此時第二、第三單元仍在基線期,實施間斷 的基線期探詴,待第一單元的分數趨於穩定並達到標準(水準穩定百分比超過 75%為穩定),且第二單元的基準線資料也趨於穩定時,再進行第二單元的教 學活動處理,以此類推,一直到第三單元活動結束。

(三)維持期

本階段是在每一教學單元實驗教學類化期結束後兩週內間斷分別進行「金 錢概念學習單」、「開源節流學習單」及「儲蓄規劃學習單」,個別實施四次,

其評量目標是根據各實驗階段的教學目標為主,「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介入理 財教育教學」的學習維持效果之評量是以「金錢概念學習單」、「開源節流學習 單」及「儲蓄規劃學習單」其答對百分比作為依據,因此得到「多媒體電腦輔 助教學介入理財教育教學」的學習維持效果。

(四)類化期

47

此階段旨在評估利用以不同於教學內容之反應或材料進行實際評量此教 學實驗所得到的類化效果。第一單元實驗教學結束 2 週後,進行四次的測驗,

根據第一單元教學目標內容,透過「理財教育類化評量:金錢概念」實際操作 評量,進行真實或假設金錢概念測驗,如錢幣的類化以紀念幣(教學未呈現過 之貨幣)讓學生指認為臺灣貨幣並說出幣值,其答對百分比即為該生的學習類 化效果。第二單元實驗教學結束 2 週後,進行四次的測驗,根據第二單元教學 目標內容,透過「理財教育實作評量:開源節流」實際操作的評量,進行真實 或假設開源節流測驗,其答對百分比即為該生的學習類化效果。第三單元實驗 教學結束 2 週後,進行四次的測驗,根據第三單元教學目標內容,進行真實或 假設儲蓄規劃實際操作測驗,透過「理財教育實作評量:儲蓄規劃」實際操作 的評量,其答對百分比即為該生的學習類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