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單一受試跨行為多探試(single subject multiple probe across subjects design)的實驗設計,探討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智能 障礙學生的購物技能學習之成效。 由於智能障礙學生需一對一個別教 學,個別差異極大,不適合大樣本的實驗設計,故採單一受試研究法。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中之跨行為多探試設計之原因如下(杜正治,

1994):

1.多探試實驗設計可在教學時段中,對學生進行試探,很適合教師用於 評量教學方案,探究介入的教學策略是否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

2.在基線期採用間斷的多探試,可以避免在冗長的資料收集中,造成學 生學習意願低落。

3.這些試探可能分散於教學時段中或跨觀察時段中進行,以提供研究者 有用的資料,作為評量學生是否比教學前呈現進步狀態的依據。

4.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輕智能障礙的兒童,不易取得適合的大樣本。

5.輕度智能障礙兒童個別差異大,統計數可能無法適當敘述個人獨特的 表現,同時也無法呈現出個體在教學實驗過程中的變化,而單一受試 研究法可將個體表現的變化過程逐一呈現。

跨行為之多探試設計的程序如下(杜正治,1994;何素華,1995):

1.在進行研究之前,指出終點行為。

2.對所有目標行為進行探試。

3.當基線呈現穩定水準與趨勢後,進行第一目標行為之實驗處理。

4.當第一目標行為達到預定標準時,對所有目標行為進行探試,並且對 第二目標行為進行至少三次的探試,以取得真實基線。

5.當基線呈現穩定水準與趨勢後,對第二目標行為進行實驗處理,依此

類推,直到所有目標行為均經過實驗處理為止。

茲說明跨行為之多探試設計的階段如後:

(一)基線期

本階段不實施介入教學,僅利用軟體內測驗的部份,進行基線資料 的收集。系統會自動記錄受試的代號、得分與日期,同時研究者會將資 料記錄在研究工具二的「學習評量記錄表」上。此階段教學者只提供受 試進入學習目標所在單元之路徑提示,以及基本操作方式的提示,至於 測驗內容的作答,教學者與系統皆不提供任何提示。

此外,本研究採多試探設計,所以在進行教學介入之前的基線階段 中,至少要進行三次探試。主要目的是在評量受試者該單元原有之錢幣 使用表現水準以獲得穩定的基線資料,除了該單元的探試外,同時也對 其他兩個單元進行間斷式的評量。當受試者在第一單元的基準線資料趨 於穩定後,才介入「我會用錢了CAI」教學。第二單元與第三單元之進 行依此方式類推。

(二)實驗處理期

本研究之「我會用錢了 CAI」實驗處理共包含-「認識錢幣」、「錢 幣組合」及「摸擬購物情境下錢幣的使用」三個單元。研究者會將評量 資料記錄在研究工具二的「學習評量記錄表」上。

在處理期時,先對受試進行第一單元的活動,此時第二、三單元仍 在基線期,等第一單元的分數趨於穩定並達到標準(以平均分數達到總 分的80%為標準),且第二單元的基準線資料也趨於穩定時,再進行第 二單元的活動,以此類推,一直到第三單元活動結束。其評量步驟與基 線期的測驗方式相同,即教學者僅提供受試進入學習目標所在單元之路 徑提示,以及基本操作方式的提示;至於測驗內容的作答,教學者與系 統皆不提供任何提示,並以其得分情形作為評量教學實驗效果之依據。

(三)保留類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