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課題、方法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緒論

三、 研究課題、方法與章節安排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油郊「金洪福」發展的歷史;23吳政憲注意到清末開港通商後煤油在照明燃料方 面漸取代花生油的過程;24曾品滄則略為提及花生為清代臺灣重要作物之一、且 花生豆餅在清末臺灣貿易上的重要性;25李榮鈞《油車心、榨油情》一書中,介 紹了花生的生長環境、清代及日治時期運用情況,不過主要侷限於臺中沙鹿一 帶;26林怡華的碩士論文〈臺灣傳統榨油業(油車間)之研究~以沙鹿鎮為例〉,以 今日臺中縣沙鹿鎮為觀察區域,透過該地榨油業從清代到戰後生產、榨製、榨油 設備發展等面向的論述,說明榨油業與沙鹿鎮居民生業活動間之關係,並注意到 日治時期花生、大豆以及芝麻產量彼此間的相互消長關係。27

綜上所述,以臺灣本島為論述區域的相關研究成果,在議題開展方面,較澎 湖群島為廣,除了耕種、採收、加工、運用、流通等普遍性議題的討論之外,亦 針對榨製技術、設備的演變;與其他植物油原料的相互消長關係等進行探究。但 與澎湖群島之相關研究相同,多為歷史事實概況之描述,甚少背後意義之觀察。

且在研究時間上,雖有將研究時間向清代推展之趨勢,但仍以戰後為主。

整體來說,臺灣花生的相關研究,仍為零散、片段,雖有不少貫時性之研究 成果,但甚少針對花生整體產銷模式進行脈絡性的深入觀察,而有關花生油從生 產到流通的相關之研究,更為缺乏。故筆者認為,唯有透過多面向的研究觀察,

才能精確的掌握住臺灣花生油在生產、運用以及流通情形上,經歷兩個不同政權 經營下所顯現出的歷史發展脈絡。

三、 研究課題、方法與章節安排

(一)研究課題與範疇

本文主要探討清代到日治時期臺灣漢人社會花生油的生產、運用與流通,以 下,分別就研究區域、研究對象、研究時段三方面,分別進行論述。

23 施懿芳,〈從郊行的興衰看鹿港的社會經濟變遷(1861-1943)〉,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所碩士 論文,1991,頁 57-58、60、62-63。

24 吳政憲,〈油燈、瓦斯燈、電燈─近代臺灣照明工具之變遷(上)〉,《臺灣風物》第 48 卷 4 期(1998 年 12 月),頁 56、62-63。

25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頁 62-63。

26 李榮鈞,《油車心、榨油情》,臺中:沙鹿鎮沙鹿文化協會,2004。

27 林怡華,〈臺灣傳統榨油業(油車間)之研究~以沙鹿鎮為例〉,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 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10,頁 16-23、47-66、69-1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研究區域方面,筆者主要以臺灣本島、澎湖群島為主。之所以涵括澎湖群島,

原因為花生亦為澎湖群島相關重要的栽培作物、且花生油自清代以降,亦為澎湖 群島出口之大宗。臺灣本島與澎湖群島自清代以來的貿易關係甚為密切,其中亦 包括花生油的貿易流通。故筆者認為,臺灣、澎湖兩區域間花生油的產銷概況,

應視為一整體之架構來觀察。

研究對象方面,主要以漢人社會為主。原因為花生在原住民社會(平埔族、

高山族)中主要供作食用,且鮮有相關史料記載其油料的生產、運用等情形,加 以栽種並不普遍,故本文暫不討論。28

而在研究時間斷限之擬定方面,筆者選擇以清代至日治時期為研究主軸。之 所以治理政權為劃分基準之原因,在於希冀利用兩個不同政權下臺灣花生油的產 銷運作情形之演變,進行貫時性之研究。

綜上所述,本文欲透過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本島、澎湖群島花生油的生產、

運用以及島內外的流通情形,嘗試理解清代以來漢人民間社會如何逐步建立起一 套花生油的產銷制度。而開港通商後貿易商品的變化,對於花生油在漢人社會中 的運用、以及其既有的產銷運作,有著何種影響?而在進入日治時期以後,臺灣 花生油的運用情形與產銷結構,是否在當時世界花生油新式運用潮流、官方政策 考量以及民間運用舊慣等多重影響下出現結構性轉變?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分為文獻資料以及田野調查兩部份,以下分而述之:

1.文獻資料

(1)清代

本文在清代文獻的運用上,亦可再細分為中文資料與外文資料兩部分。中文 資料方面,因亦欲從早期(近代初期)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營的大員一帶花生的相關 記載為發端,故已翻譯為中文的《熱蘭遮城日誌》亦為須參閱的史料之一。而清 代以降的參考文獻,主要以臺灣文獻叢刊內的清代方志、文集、時人遊記等傳統

28 清代臺灣漢籍文獻以及開港通商後之西人記錄,雖有原住民社會種植花生之記載,但並無詳 述;而日治時期的相關調查,亦鮮有描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漢籍文獻為基礎。而因本文涉及島外流通之部分,故需利用部分清代中國大陸部 分地區等相關漢籍文獻進行對照、分析。

外文資料方面,主要以清末有關臺灣四個正口港海關報告、領事報告以及外 人遊記為主,另輔以廈門、寧波等與臺灣在貿易流通上有相當程度之密切關聯的 中國大陸港口的海關報告等商貿資料。

(2)日治時期

有關日治時期的引用文獻,因甚為繁雜,故以下將本文所需運用之文獻,分 為幾個部份,進行介紹。

首先為產業調查資料部分,除日本領臺初期針對臺灣的農業、傳統工業以及 商業所進行的一連串有關花生栽種、採收等調查成果報告之外,隨著花生油增產 計劃的開展,無論中央或是各區域,皆出版許多有關品種改良、耕種法、榨油法 等方面的研究報告等資料,如《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 第一回》、《臺灣農業叢 書‧特用作物》、《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高雄州產業調查會商業貿易部資料》

等。這些為數眾多的調查、實驗成果,為本文日治時期有關花生油生產部份的重 要參照來源。

再者日治時期官方、私人將其所觀察到臺灣各地的民情風俗,進行觀察、分 析及記錄,這些資料如《調查經濟報告》(上)(下)、《臺灣農家便覽》、《臺灣慣習 記事》、《臺風雜記》、《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灣農民生活考》以及各地方政府 所出版的地方風土專書、研究專著以及私人記錄,皆為本文有關花生油於日常生 活中運用情形的研究依據。

而有關花生油於島內外的流通方面,《臺灣外國貿易概覽》、《臺灣貿易概覽》、

《臺灣外國貿易年表》、《臺灣外國貿易月表》、《臺灣外國貿易對照表》以及《臺 灣貿易四十年表》等商貿流通資料,為基礎之參考資料。另輔以各地有關工商業、

消費等的調查統計報告,嘗試進行花生油流通層面的分析與理解。

除上述資料外,本文亦會利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臺灣產業雜 誌》等報章雜誌,進行相互比對。

最後,因花生油於日治時期主要充作煙草調製,加以菸草為日治時期臺灣總 督府專賣項目之一,故專賣局檔案中有關花生油的採買事項,亦為本文所需運用 之資料。

綜上所述,本文有關日治時期的文獻引用,涵蓋層面甚廣,包含官方調查以 及實驗報告成果、私人觀察記錄、報章雜誌、各種官方統計等多方文獻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3)田野調查

除了文獻資料的運用及分析之外,筆者亦進行實地的訪查。主要訪查的地點,

以北港一代為主,原因為北港(或稱笨港)為清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花生油輸出地點、

今日北港鎮亦有間全臺碩果僅存運用舊式水壓式機器榨製花生、芝麻等油料的油 車行,值得進行深入採訪。需注意的是,當地花生原料之來源,主要為今雲林縣 元長鄉、嘉義縣新港鄉等地,故在進行田野調查之時,會將觀察範圍擴大至北港 鎮附近一帶。

另外,亦前往當地農會進行訪談、以及資料之收集。並實際觀察當地花生整 體生產之實際情形,希冀藉由親身之體驗,豐富論文的論述內容以及架構。

(三)章節安排

論述架構部分,第二章首先透過清代臺灣花生油與漢人社會間經濟活動的關 係進行探討。第一節首先針對花生油的生長環境與傳入背景進行探討;第二節進 一步討論生產情形,也就是花生從栽植、採收到加工的過程進行論述,並嘗試探 討傳統榨油業者──油車間於生產體系中所扮演之角色;第三節則先運用清代臺 灣傳統漢籍文獻,觀察開港通商以前臺灣漢人社會有關花生油的運用、流通情形,

並試圖建立花生油成為清代臺灣漢人社會重要生活油料、貿易貨品的歷史時間脈 絡;繼之,再以臺灣、中國大陸海關商貿報告為主的資料,試圖闡述開港通商以 後煤油、鴉片等各種新式商貨的進口,如何帶給臺灣花生油在生產方面的影響?

而這樣的影響,是否連帶的使得花生油的運用情形、流通區域產生改變?

第三章則專力於日治時期以降臺灣花生油生產體系的轉變進行論述。第一節 試圖釐清官方基於何種考量,試圖運用國家力量改造臺灣花生油既有的生產模式。

第二節先針對官方相關農業機構所開啟的花生品種、耕種法上的調查、改良過程 以及成效。第三節再透過有關臺灣舊式榨油技術的調查,以及新式榨油技術、工 場之發展態勢進行分析,試圖探究日治時期臺灣新式榨油技術發展過程與結果,

並嘗試釐清發展結果之背後意義。

第四章針對日治時期以後臺灣花生油的運用以及流通的情形與發展進行考 察。第一節針對臺灣內外部花生油的運銷網絡的形成與變化進行闡述外,並探討 官方將煙草納入專賣後花生油收購制度的建立過程、與各地業者互動之情形與發

第四章針對日治時期以後臺灣花生油的運用以及流通的情形與發展進行考 察。第一節針對臺灣內外部花生油的運銷網絡的形成與變化進行闡述外,並探討 官方將煙草納入專賣後花生油收購制度的建立過程、與各地業者互動之情形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