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傳統臺灣花生油的產製與流通

第一節 花生的生長環境與傳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第二章 傳統臺灣花生油的產製與流通

臺灣在十五世紀末的大航海時代以降,因歐洲(特別是西歐地區)國家開始拓 展全球航路,藉以進行探險、貿易甚至殖民等活動之故,而有了外來物種落地生 根的契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新舊大陸間動植物種的遠距傳播、遷徙,便藉 由諸如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勢力在各地的殖民而開展。臺灣也成為當時這股世 界物種交換浪潮下的其中一員,許多外來物種因此進入臺灣。而其中有少部分物 種,特別是農作物,能夠完全適應臺灣的自然環境,並在往後成為臺灣人民日常 生活中相當重要的食物、經濟來源,其中最普遍的,應該便是番薯。1而除了番 薯以外,花生的傳入,也使得往後臺灣社會和其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花生可以 運用之層面,甚至比番薯還要廣泛,可說是臺灣自清代以來相當重要的農作物之 一。本章首先針對花生的生長環境、傳入背景以及其在清代臺灣漢人社會間的生 產、運用以及流通情形,藉以觀察漢人移民如何建立起一套花生油的產銷體系、

而這樣一個產銷模式如何運作?又受到何種內外因素之影響?

第一節 花生的生長環境與傳入

花生為豆科植物之一種,其外觀「蔓生,花開黃色;花謝於地即結實,故名。

一房三、四粒」2、「蔓生,花開於叢、實結於根。一房三、四粒……」3莖有直立 性及匍匐性、根則是有主根及側根,深入土中為側根,4

1 番薯早在萬曆 30 年(西元 1602 年)陳第的《東番記》及 1623 年荷蘭人在大員地區的調查中已

適合生長在土壤較為貧

經出現,故番薯可能是經由漢人或原住民傳入臺灣。參見曾品滄,〈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 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第 14 期(2007 年 12 月),頁 11。而有 關於臺灣番薯歷史之相關研究,可參考蔡承豪、楊韻平,《臺灣番薯文化誌》,臺北:果實出版 社,2004 年。

2 六十七、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05 種,1961,

頁 488。

3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銀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74 種,1961,

頁 109。

4 盧英權,《食用作物》,頁 2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瘠之地。花生原生地為南美洲,早在西元前 2000 多年就已在現今祕魯一帶出現,5 且廣為今日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巴西、秘魯等地的印地安人所栽培,6印第安 人將花生或直接食用、或是利用火烤,再將其壓碎成類似糨糊狀而食用,藉以補 充蛋白質。7

一、 生長環境

地理環境的配合,為農業發展所需之基本條件。換句話說,作物的栽培,必 須要有適合其生長的氣候環境為基盤,花生亦是如此。以下便先針對臺灣自然地 理環境進行分析,來釐清花生所適合之生長環境。

(一)地質生長環境

花生對土壤條件要求並不嚴苛,故基本上適合種植於任何農地,尤其是新墾 地,可說為土地開墾的重要先鋒之一。不過最適合之土地,仍以排水良好之壤質 沙土(loamy sand)、砂質壤土(sandy loam)以及沙質粘壤土為主,因為這些土質較為 鬆軟,故落花生之子房較容易插入土壤中膨大。不過,栽培於沙質土壤的落花生,

其產量也不會太高。土壤較為粘重的土地,基本上仍是最適宜落花生長。8也因 如此,落花生主要生長於臺灣各地的沿海平原以及河岸沙地。清代臺灣的諸多文 獻記載,亦提及花生適植於沙土、貧瘠地的事實。清末臺灣文人唐贊袞所著之《臺 陽見聞錄》便有以下觀察:

若臺、嘉二邑,田三園七……其七園地,界在海口,於嘉則有土庫、南北港、

尖山、樸仔腳、鹽水港……於臺則有浮芋埔、新昌、永凝、文賢以及大目降……。

其地半屬旱田,半為園埔,仰資天水,絕無埤掘可預瀦。雖其間有笨港溪、八掌 溪、汲水溪、曾文溪、二層行溪,然地高流深,有水不能上岸……故土人多種花

5 Kenneth F. Kiple, Kriemhild Conee Ornelas eds.,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 (VoluneⅡ),p.365.

6 黃明得,〈落花生〉,頁 1045。

7 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 History of Food(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nthea Bell) ,Oxford, UK : Cambridge, MA, USA: Blackwell Reference,1992,p.218.

8 黃明得,〈落花生〉,頁 1070;《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二篇:特用作物),頁 1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生、芒蔗、地瓜雜糧,以待時雨滋潤,而不能必其大有獲也。9

由此可知,在今日雲林、嘉義以及臺南一帶的旱作地,因為掘埤除水不易,

加以溪流與土地間落差甚高、難以灌溉,故當地居民多以花生等旱作物勉強餬口。

花生對於砂地、貧瘠地之重要性,由此可見。

(二)氣候影響因素

1.風

相較於其他作物,花生擁有較強的抗風能力,故能生長於風勢較長之地區。

盛產花生的澎湖便是一例。10不但如此,較強的風勢,更使得缺乏炭薪燃料資源 為用的澎湖,可以運用自然的風動,將置於庭院、空地進行曝曬的花生烘乾,其 乾燥度與臺灣運用人工方式的效果,並無二致。11

但是,過於極端的風勢,仍不利於花生的生長。澎湖地區於嘉慶 17 年(1812)8 月 21 日(農曆)以後,便因屢遭颶風侵襲,導致花生多被吹毀,而花生又為澎湖 居民賴以維生之重要作物,故時任臺灣鎮總兵的武隆阿,捐辦番薯絲 2700 石,

並運至澎湖,藉以紓解居民糧食缺乏之急。12

2.雨水

花生雖為旱地作物,但仍需要充足之雨水以供發芽。花生與雨水的關係,可 分為降雨量、降雨季節兩方面來觀察。平均年雨量以 1500 毫米最為適宜,開花 期前花生每個月的需求雨量,大致上為 250-300 毫米間,而在開花期至收成期間 如環境過於潮濕,會影響種子的成熟度,故該階段以乾燥的生長環境為佳。13

9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30 種,1958,頁 81。

10 福田要,〈臺灣落花生油工業 の統計學的觀察(上)〉,《臺灣時報》19 期(1921 年 2 月),頁 98。

11 一般而言,臺灣進行花生烘乾之法,主要是利用薪材、或是鋪有竹片之烘爐進行烘乾的程序(約 12 個小時)。相關內容,可參見蔡承豪,〈戰前澎湖花生的多元運用〉,頁 149;福田要,《臺灣 の資源と其經濟的價值》,頁 342;James W. Davison 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Past and Present)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381。

12 諸家,《清仁宗實錄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87 種,1963,頁 172。原文中之颶風,當指颱風。

13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彙報第八十九號 臺灣の落花生》,臺北:臺灣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降雨季節方面,因花生「係俱夏月種,冬月收實。」14所以,降雨情況集中 於每年 9 月至隔年 4 月的北部地區,相較於雨季分佈於 5 月至 8 月的南部而言,

較不利花生的生長。15究其原因,因花生收成期主要為秋、冬兩季,但此時北部 卻處於陰雨綿綿的潮濕氣候中,而如上所述,在進入收成期的花生,其最需要一 乾燥之環境。故由此得知,雨量的多寡與分佈,亦為花生栽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3.氣溫

花生適合生長於攝氏溫度介於 25-27℃的地區、在 30-35℃時發芽迅速。16故 尤其適合熱帶。但其亦能栽植於溫帶地區。不同的栽植氣溫環境,便會影響其生 育時間的長短。花生在熱帶地區只需 3-4 個月的時間栽培;而在溫帶地區,則需 5-6 個月。17

以臺灣的氣溫環境而言,年溫差較小、均溫較高的中南部地區;相較於年溫 差較大、均溫較低的北部地區,花生的生育情形較為良好。也因如此,南部地區 的花生產期通常只要 4、5 個月,而北部需要 6 個月,故南部通常一年可以有 3 次之收穫。18

也因為區域地溫的差異,使得中南部與北部在播種時節上亦有所不同。大體 上來說,花生因各季溫差之殊異,可分為春播與秋播兩個播種期,春播時間,一 般為 2-4 月間(少數地區為 1-5 月);而因南部地區冬季溫度較高,因此尚可栽植 一作秋裡作,即為 7-9 月的秋播。秋播區域,以臺南、高雄一帶為主。19

表 2- 1 日治初期各地花生播種季節

地區 播種季節 地區 播種季節

臺北 一月至四月 斗六 五月

宜蘭 三月 臺南 五月

苗栗 三月 鳳山 四月

臺中 四月 阿緱 二月至五月

督府中央研究院,1932,頁 16;黃明得,〈落花生〉,頁 1071。

14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59 種,1962,頁 71。

有關花生播種、收成的季節,基本上會因品種、區域之不同,而有時間上之差異。清代相關方 志的記載,或可視為一印象式的約略描述。相關之討論,會分別置於下文中進行論述。

15 福田要,〈臺灣落花生油工業 の統計學的觀察(上)〉,頁 98-99。

16 黃明得,〈落花生〉,頁 1071。

17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彙報第八十九號 臺灣の落花生》,頁 16。

18 福田要,〈臺灣落花生油工業 の統計學的觀察(上)〉,頁 97-99。

19 高雄州,《高雄州產業調查會商業貿易部資料》(無版權頁),頁 237;黃明得,〈落花生〉,頁 10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資料來源: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二篇:特用作物)臺北:編者出版,

1906,頁 149。

綜上所述,相較於其他作物而言,花生對於自然環境的適應力較佳。其耐風、

耐旱,亦適於栽植於諸多作物不利生長的貧瘠土地。故成為旱地農業經營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經濟作物。除此之外,臺灣各地區域亦因為風勢、雨量、氣溫等先天 差異,而在花生的栽種、收成時間以及收成品質上,所有不同。而在比較各區域 間氣候環境與花生的整體生產關係後,發現中南部、以及離島的澎湖地區,較為 適合栽植花生。

二、 早期花生栽作情形

西元 15 世紀末,大航海時代來臨,西班牙、葡萄牙等舊殖民帝國主義國家,

也在此時進入美洲大陸。花生便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藉由西、葡兩國的航行,而有 廣泛之散佈,歐洲、美洲、亞洲、太平洋群島地區皆可看見花生的蹤影。

花生出現在臺灣相關文獻紀錄之始,為西元 1646 年的 3 月 25 日的《熱蘭遮 城日誌》中。主要來自中國沿海、澎湖(亦有來自柬埔寨、巴達維亞的紀錄),經 由中式帆船(junk,即戎克船)搭載至大員。20且在當時的阿姆斯特丹農場(可能是 今日臺南市永康區王田一帶)已經有種植花生的紀錄,唯並未廣泛種植。21

而在鄭氏王國時期,因缺乏相關之記載,故無法直接探討。不過,在政權轉 移初期的康熙 25 年(1686)由臺灣首任知府蔣毓英等修纂的《臺灣府志》中,已經

而在鄭氏王國時期,因缺乏相關之記載,故無法直接探討。不過,在政權轉 移初期的康熙 25 年(1686)由臺灣首任知府蔣毓英等修纂的《臺灣府志》中,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