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貢獻、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研究貢獻、限制與建議

2016 年,兩家新聞集資網站 Contributoria、Beacon 相繼宣布停止運作,自 Spot.Us 上線後的第八年,群眾資助新聞發展到走向盡頭了嗎?至少對國內而 言,前景還沒那麼悲觀。

根據本研究統計資料,新聞提案數量逐年升高,有新聞媒體從業資歷的提案 方以及新創媒體業者在2015 年的新聞集資提案達到高峰;傳播科系學生提案狀 況雖在近兩年起伏不一,但2016 年有回升趨勢。

創市際市場研究(2015)統計數據則顯示,單單 2015 年 4 月份 15 歲以上 不重複造訪新聞資訊類別網站人次共有 1145 萬。換句話說,台灣會上網收看新 聞資訊人口至少有 1145 萬人,對照歷年總資助筆數約是三萬餘筆(相當於資助 人數),可知群眾資助新聞在受眾市場仍有不小的著力和發展空間,不過要將新 聞需求人口轉變為新聞消費人口,同樣是當今媒體共同面臨的問題。

歷年新聞集資最為風光的時候,是2014 年三一八運動後一波的提案集資潮。

三一八運動並非促成集資潮的單一因素,還包含促成運動發生的先前一連串議題 行動,如反核運動相關計畫也曾透過集資管道籌資。此外,日後曇花一現的社運 類集資平台VDemocracy 也是推手,集中相關提案提升能見度,增加社會關注,

也凝聚社群向心力。實體、網路,加上各類媒體推播,行動者和公民社會連成一 氣,相關的新聞集資計畫也受矚目。

然而這些集資案比較像是階段性任務。隨著運動結束,計畫和內容產製也陸 續告一段落。就是延續運動而集資營運的網路媒體《新聞e 論壇》也在半年後劃 下句點。

如今回首,更顯得群眾集資新聞需要的是細水長流。

美國公共媒體曾分析已結束營運的Spot.Us 平台上的所有提案,一是發現大 多數的提案由朋友和家人資助,而不是對資訊有興趣或需要的人;二是多數的資 助者在資助完以後不再返回網站(Easton, 2015)。前者表示可推測 Spot.Us 提案 者在集資期間的宣傳大多沒有突破個人社交網絡;後者一方面與前述相呼應,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就是資助者表達對親友的支持而不是對平台的認同或對新聞理想的支持,因此資 助者不回去瀏覽成品甚至沒有下次資助行動。另一方面顯示平台對使用者的低黏 著度(low stickiness),即使用者因某個原因完成一次資助,但平台無法吸引使用 者有二次以上的使用動機回訪網站。

研究過程中,曾針對有過兩次以上新聞集資經驗的提案組進一步分析。觀察 在提案方在初次、二次、三次時達標情形,籌得預期款項的提案數量所占比率越 來越低,不復以往。加上美國公共媒體分析Spot.Us 的例子殷鑑不遠,研究者藉 此推論擁有二次提案經驗以上的提案方,前兩次提案時尚能仰賴人際網絡支持,

但在此之後可能流失這股力量,支持者組成轉變為關注議題的資助者。

探討群眾集資新聞的未來性,也就是叩問其可持續性。就集資平台是維生的 營運模式,就提案者則是穩定的財務來源,也就是視群眾資助新聞模式從初期報 導者「嘗試」、「實驗」的場域轉變為長期發展的可能。若以新聞集資 1.0 稱呼最 初一次性提案運作,研究者認為新聞集資 2.0 可以有以下轉型:

(一)提案方視「形成社群」為產製一環

提案者邀請社群成員成為新聞協作一份子,成為共同產製的夥伴。不管 提案者日後是否仍舊採用集資,社群都可以是報導工作中相隨的一股支持力 量,無論是經濟支持或是成為個人智囊團。再者,隨著實務經驗累積以及和 社群頻繁互動,新聞工作者能更進一步聚焦社群關切問題、找出答案。

(二)經驗、過程的累積

研究顯示,近九成提案是初次提案,即使是再次提案或是有新聞從業經 驗者也會遭遇不同狀況和問題。新聞集資平台 SOS、weReport 都已經注意到 集資經驗累積,如形成 SOP 的作業流程、出版相關書籍,目的是拉長一次 次集資過程中的能量。

因此可行且能立即著手的,是平台方記錄、整理和分析各個提案流程,

作為日後其他提案的參考、優化產製流程,省去未來提案者「摸著石頭過河」

以及避免重蹈覆轍的時間,進一步則能提供個人化服務。倘若平台方力所不 及,可以與其他組織合作,例如共同提案產製報導,分擔人力、成本,甚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達到「編營分離」;或是也能提供提案方參考資源或詢問管道,例如就國內 以公民記者發起方為大宗的現象,平台方能規畫主題專業諮詢或指導人選,

像是引入資深記者擔任提案導師

「經驗、過程的累積」的另一層意義是培育新聞人才和形成「為內容付 費」的社會風氣。前者意味報導人在實習、實驗或是實踐理想內容產製之際,

獲得補貼甚至是合理的經濟報酬,以及累積新聞專業。對於社會大眾而言,

無論是資助或是參與產製則是一次一次的練習與習慣養成,這是市場新聞業 處於商業競爭下無暇顧及之處,卻是群眾資助新聞存在的意義;然而這得仰 賴長久耕耘,非一朝一夕可成。

以提案方為中心發展的社群可能進一步成為平台使用者社群。回頭提案者漸 增或是提案者集資計畫穩定進行,加上新的報導者和閱聽眾加入,越能穩固平台 經營,正向循環,自然吸引和促成社會願意支持新聞產業和參與公共事務。欲達 到理想運作,必須讓人們感受報導作品貼近生活、解決問題,以增加社群成員回 訪,提高網站黏著度。

除了關注社群形成以及產製過程經驗的累積,群眾資助新聞轉型不可忽視的 著力點還有「將新聞需求人口轉變為新聞消費人口」,這也是媒體產業在網路時 代共同面對的問題。而不管新聞集資如何演變,研究者認為此一產製模式至少得 保持過程中的開放與透明特性。

群眾資助新聞仍是變動中的產製模式,從最初的一次性、持續訂閱集資,也 有媒體新創業者提案,因應不同環境調整設計,集資平台改版時有所聞。部分平 台改版後,改版前的資料已遭移除,不再顯示公開頁面。本文在研究期間蒐集各 平台內容產製類提案公開資料,得以保留現已逸散的早期提案數據。

過去以群眾資助新聞為題的相關研究包含群眾集資對新聞業影響、群眾資助 新聞的參與動機或阻礙、新聞集資的公共參與,以及檢視群眾資助新聞過程中的 特定情境。本研究則以數據和訪談資料分析國內群眾資助新聞近年發展情形、產 製過程,從中發現在台灣社會背景下的新聞集資特色,並提供新聞集資未來發展 的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本研究假設群眾資助新聞為一線性產製流程,包含籌備期、提案集資期、執 行期、結案。不過實際上有半數以上提案的發起方是一邊集資一邊執行,或是也 有提案只籌措產製計畫某一時期或某一部分的資金,比如書籍印刷、記錄片流通 發行資金。

許多受訪者提到集資同時已經採訪、寫作,甚至有人是集資截止後,隨即能 交付成品。此一產製形式可以縮短計畫時間、早日拿到籌款,也避免提案公開後,

「新聞點」可能被有心人片面取材或搶先一步,喪失完成報導的價值,或是提案 者先試驗提案可行性,把關內容品質;但也意味提案者必須先負擔產製過程的花 費,同時承擔若集資失敗無法回收的風險,因此較適用於小規模集資。

此外,研究者以報導者角度探討產製流程,因研究時間和人力限制缺少資助 者方面的相關資料,包含數據、參與動機和想法、社群在產製過程中參與和互動 情形;也因為前述限制沒有對提案題材類型進一步分析。就未來學術研究上,本 研究建議除了可補足上述資料,另外可以放寬「群眾資助新聞」研究範圍,即不 侷限於透過群眾集資平台的採寫計畫為研究對象,只要新聞工作者除去傳統新聞 編輯室框架,從提案、籌資以至於協作直截面對閱聽眾的工作模式,均可屬之。

例如網路社群經營工作者張嘉玲透過金流服務系統「貝殼集器」籌得款項,前往 中國參加新媒體論壇的採寫計畫;中國則有獨立記者劉建鋒透過線上購物網站開 設商舖,為新聞計畫籌資。

本研究中僅以微觀方式解析新聞集資產製流程,後續研究或許可以宏觀探討 群眾資助新聞在當代新聞生態中的位置與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