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資料整理

本研究的資料整理部分包括(一)逐字稿的謄寫與整理,(二)將逐字稿的內 容依斷句或依意義完整度編碼。編碼原則為:第一碼英文字母代表受訪者身分,

第二碼代表訪談次數別,第三碼為句別,第四碼為斷句別。並不是每句話都有第 四碼,只有當該句的句子較長時,才會依其意義的完整度予以編碼。或是在後來 的修正編碼時,將原來的第三碼中的句子,進一步區分出不同的意義單元。例如 R1-001-1 代表受訪者 R 在第一次訪談時所說的第一句話中的第一個斷句。

表 3-4-1 研究進程表

2011/5〜2013/10

結果 檢核

2013/11 跨個

案分 析與 討論

2013/11〜2014/2

統整

射的錯誤。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並非是朋友或諮商關係,也不完全是客觀獨立 的兩個客體之研究關係,但是卻分享了人生中最深刻真實的經歷,甚至研究者也 做了一段陪伴,用誠心和謙卑的心態去認識受訪者的世界。因此在資料分析時,

研究者經常提醒自己摒除對理論和文獻的先前了解,避免自我情緖的干擾。在詮 釋時,專心在受訪者想要表達的真實經驗上,以實踐現象學方法的「懸置」精神。

(二)重視互為主體的互動

在研究中研究者關注的「互為主體」的層面有三個,分別是:

1. 研究者與受訪者的互動:對研究者而言,與受訪者的人和照顧經驗的互動是一

種真實的體驗,而非智性的學習。

2. 研究者與文本的互動:研究者浸潤在文本中,藉由文本一再反思確認受訪者所

表達的心路歷程,也從文本中深入去體會失智者的受苦如何滲透在其「隱而未說」

的內容中。當受訪者的苦透過文本融入研究者的感知,研究者發現受訪者的照顧 故事和研究者的內在産生很大的共鳴。於是研究者試著針對這些未被明說的視 框,做更多的思考和理解,進而對照顧者的處境脈絡,有更深入的掌握。

3.文本與讀者的互動:研究者努力思索如何呈現受訪者的原始文本,以及如何適切

地呈現理解與詮釋的結果給讀者,以便導引讀者確實明瞭受訪者的經驗,甚至忠 實地呈現研究者與受訪者非語言互動的畫面及感受,讓讀者能夠沉浸想像,還原 最初的感動,以便使讀者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貼近受訪者。

(三)文本分析方式

研究者的具體分析步驟在田野文本、意義單元、現象脈絡以及結構主軸等層 次,進行全體與部份之間的詮釋循環,以建立對文本的意義理解(蔡昌雄,2005)。

在實際操作資料分析的過程,研究者以遵守「整體─部分─整體之理解架構」與 貫徹前理解之「詮釋循環概念」的態度,進行資料分析步驟的考量與操作,並在 文本間進行深度逐層推進的理解。

大致來說,可分成四個階段進行分析。主要是先做個別受訪者資料的分析,

再進到跨個案的統整工作。首先,研究者理解個別文本的方式主要是先做整體脈 絡的認識,再進入「部分」的理解。對同一段落一再擴充修正先前的理解,反覆 循環使其再理解成為涵容多個意義的經驗,然後再對照、驗證前後文本,逐漸融 會貫通,求得不同段落中內在意義的一致性理解。其次,在分析不同的受訪者的 文本時,會藉由先前個別分析的過程和結果來擴展視框,進一步理解其他受訪者 的文本,同時思考如何掌握不同受訪者的獨特及共同經驗。在整個研究過程中,

這四個階段並不是以直線方式進行,而是不斷來回反覆檢視的歷程。

1.第一階段---掌握個別文本的整體

首先整理研究札記、各次的訪談逐字稿,註記時間、事件、感受、影響等標 題,以釐清照顧脈絡的變化。等到將同一個受訪者的所有訪談資料仔細反覆閱讀、

沉澱,掌握個別受訪者的故事脈絡後,寫出受訪者的故事概述,形成初步的整體 理解。

2.第二階段---由「整體」回到「部分」

再次檢視逐字稿文本,依據初步整體理解的脈絡進行逐段的意義單元的理 解,進行摘要改寫。

以受訪者 R 提到「對爸爸過世的想法」的段落為例:

照顧媽媽跟爸爸的經驗完全不同,媽媽很快在六個月之內走,有點措手不及。

爸爸這邊好像可以慢慢來,甚至還有這麼多時間去想父親的走會是怎麼樣。…父 親的照顧經驗比較不會讓我意識到我會失去他,他很久都是這樣。

剛剛突然把我拉回可能會失去他的經驗,那種情感…(R 屏息沈默)。之前一 直以為若再失落爸爸,感傷不會那麼多,因為前面媽媽走的關係,也陪著爸爸走 了這麼多年,可是剛剛…(哽咽)。前幾天會覺得如果父親過世了,我辦父親的喪事 時,我可能會比較理智一點,不會有這麼多的情感、失落哀傷在裡面。可是剛剛 談到這些的時候,我發現不是吔,我好擔心失掉他哦!…我很擔心失掉他的時候,

回去對我來講的意義在哪裡?

研究者將上面的段落摘要改寫為:對 R 來說,照顧失智症父親和照顧突然罹 病而且病情急轉直下的母親的經驗是完全不同的,這與退化很慢,照顧很久有關。

慢性退化使 R 長久以來對父親的狀態習以為常,平時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總 覺得爸爸會一直在身邊。也不會有太大的悲傷。研究者初次理解第一段話的意義 單元有「失智症慢性退化的特性,給照顧者的衝擊不同」、「習慣爸爸的存在,認 為不會輕易失去」。

雖然心理有預期爸爸的過世,但是沒有預期自己會非常地難過,因為比起照 顧媽媽,可以照顧爸爸的時間較久,以為缺憾較少。本來理智上以為自己對爸爸 的過世不會像媽媽過世時那麼哀傷,但是在深談之後,她突然發現其實情感上對 爸爸有很深的不捨和依賴。研究者初次理解第二段話的意義單元有「R 的這種悲傷 平時是不會被覺察及表達的」、「發現對爸爸的情感很深」、「爸爸活著對 R 的意義 重大」。

3.第三階段---由「部分」再次回到「整體」,綜觀資料,力求視域融合

研究者以互為主體的精神,不斷反覆思索、深入感受受訪者的主觀經驗和生 活世界,探詢「為什麼受訪者會這樣做?這樣想?」。此時研究者的視域已被受訪 者擴充了,研究者利用相互對照、辯證及自我提問、與同儕討論的方法,進一步 去理解受訪者未能明說的意涵和整體經驗的特性。

研究者運用在各段落中的意義單元,去連結出不同經驗的一致性意義。亦即 每一個段落的意義會經由一再反思,被層層萃取出來,而且可以分別與其他經驗 匯聚融合,互相補強印證,做為研究者對個別受訪者整體的一致性理解的依據。

接著將文本中的線索與研究問題的受苦和因應面向一一連結,群聚類似意義間各 個不同的事例經驗,歸結出重要主題,分別用更周全的意義陳述去說明該經驗主 題的內涵。

再以上述 R 的段落為例,研究者在了解 R 的照顧脈絡之後,再次理解這個段 落的深層意涵包括有:在負擔照顧責任的辛苦之外,R 覺察到其他層面的痛苦來

源。雖然長期下來已經習慣親人的退化,但是仍然有憂傷。她發現到自己的矛盾---理智上知道爸爸隨時會離開,但是心態上習慣爸爸一直都在。以為對爸爸的情感 比較容易放下,事實上卻是更困難。還有害怕、擔憂的情緒---爸爸過世後,自己 不知會有多悲傷?再失去爸爸,跟娘家的連結是不是就沒了,自己的世界就變了?

顯然有些負向情緒隱沒在照顧工作之中,使 R 忽略自己內在痛苦的程度。

這當中反映了「疾病特性」所帶來的情緒及經驗。但是研究者如何再藉由同 樣這一段落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去確認她在照顧歷程中的「受苦」或「因應」

的內涵呢?

(1) 研究者依據此段的意義類推,來幫助理解其他段落所表達的受苦

運用這段所隱含的「與爸爸情感連結的需要」,加上認識到向來 R 與爸媽的親 密程度勝於其他手足,足以顯示「愛爸媽的心勝於一切」時,因此特別可以理解 到:當 R 在爸爸還活著,卻與他無法溝通互動的苦惱和情感空虛,會與真正過世 時的悲傷類似。可見那次訪談時,她對於爸爸「活著卻無法溝通」的處境,是何 其受苦!

(2) 受苦的主題可以由前後不同感受的經驗對照而被確認下來

因為在這段所談到的是 R 與原生家庭最強的連結是父母,如果爸爸走了,自 己的心可能就被掏空,什麼都沒了,這個孤單的處境是令她擔憂的事。但是等到 R 後來發現哥哥一邊照顧爸爸,一邊也與她建立了依賴互助的關係時,她之前手足 支持不夠的處境隨之消失,肯定將來跟娘家的連結仍然會不斷延續,所以受苦的 感覺大減。同樣的主題---失去家人的連結和歸屬感,對 R 會是很大的受苦,在相 反感受的經驗的對比之下,可以得到確認。

(3) 由受苦映照出因應的內涵

研究者從整體理解去洞察到:其實受訪者一邊在受苦,同時也不放棄地與苦 共存。以受苦為線索,檢視受訪者為何願意繼續受苦,或是使受苦程度鬆動的內 外資源,可以幫助研究者掌握其因應的內涵所在。

承上例所言,R 心中被忽略、被壓抑的悲傷確實呼應到其受苦的來源,已經失 去了媽媽,絕對不願再失去爸爸!訪談中感受到 R 對爸爸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 是真的擔心失去他。因此,似乎無形中主動去對抗悲傷降臨的方式就是更珍惜爸 爸,努力貫徹照顧信念,給爸爸最好的照顧,這同時也照顧了自己的需要。從這

承上例所言,R 心中被忽略、被壓抑的悲傷確實呼應到其受苦的來源,已經失 去了媽媽,絕對不願再失去爸爸!訪談中感受到 R 對爸爸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 是真的擔心失去他。因此,似乎無形中主動去對抗悲傷降臨的方式就是更珍惜爸 爸,努力貫徹照顧信念,給爸爸最好的照顧,這同時也照顧了自己的需要。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