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可推論性的結果;其次,擴大欲研究的樣本數量,才能有較佳的信效度分析;最 後,因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有國籍之分,不同文化背景會造成相對上的差異,若能 有比例上的分配,在分析上也較不會有所偏頗;在質化分析上,以深入訪談方式,

或以焦點團體的方式達到其效益,如此定能深入瞭解課程的運作與對新移民女性 的實際影響。

二、 新移民女性之夫家家人納入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針對新移民母親在自我認同、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的主觀經驗進行 探討,因此,對於新移民女性在夫家生活的全貌無法完全了解,故建議未來研究 將夫家家人亦納入研究對象中,將使新移民女性夫家生活的面貌能更完整的呈現。

同時,目前對於新移民相關議題的研究,多為針對新移民女性本身或新移民子女 進行討論,對於影響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的重要他人論述並不多,因此亦可將台 籍先生、公婆,或家庭中其他重要他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相關研究,使此議題 的資料與論述更為豐富。

三、 將共同參與親子共讀之講師和志工納入研究對象

研究者在親子共讀研究進行的過程中,除了接觸新移民女性外,更有其他重 要他人的協助,包括在親子共讀團體中授課的講師,以及服務新移民媽媽的志工 老師們,在為期三個月十二堂課的陪伴下,團體帶領的講師及志工們都為研究場 域中值得研究的一個環節,雙方因此能在研究中有對話的機會,更可以進行三角 檢測,增加質化研究上的信效度。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有下列幾項:

壹、 研究場域的限制

礙於研究經費與研究時間的限制,本研究僅包含設籍在新北市之新移民家庭 的新移民女性為訪談對象,因此可瞭解到的僅是新北市之新移民家庭之新移民女 性參加完親子共讀團體的感受及經驗,無法擴及到其他縣市瞭解其他不同地理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域的新移民女性的主觀經驗與看法,而限制了其推論性。

貳、 選樣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質量兼併的研究方法,並以質化為主、量化為輔的方式進行研究。

礙於研究對象上的限制,參與者家中必須要有六歲以下的幼兒方可參加團體,加 上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研究採用「立意抽樣」跟「雪球抽樣」方法,找 到適合之團體成員參加。本研究之參與者大多透過社福機構的介紹與宣傳而來,

僅有少數幾位是因過去的參與者之介紹參加。因此在樣本人數上,大陸籍之受訪 者較多,而東南亞籍之新移民女性較少。其次,基於選樣上的限制,新移民女性 在參與團體後之成效僅做初步的參考,研究結果無法概推至所有新移民家庭中有 六歲以下幼兒之新移民母親。

參、 受限於受訪者之語言表達、認知差異

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及問卷測量的方式,瞭解新移民女性在參加完親子共讀 團體之主觀感受與經驗,然而因本研究受訪之對象來自於大陸及東南亞之新移民 女性,其在個別訪談的過程中,有些受訪者無法清楚用語彙表達自我之感受,或 是具體舉例說明,僅能用大概或簡短的方式進行闡述,因而無法在本研究中完整 呈現其對話內容。其次,在問卷測量方面,受訪者對測量題項之認知有所相對落 差。起因於有些受訪者之教育程度較低,或是在文化背景下對於用字遣詞的差距,

導致測量之研究結果無法進行全面性推論。因次,基於受訪者之語言表達和認知 上的差異,本研究無法概推至其他新移民家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5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研究》。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

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內政部(2008)。《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內 政 部 移 民 署 ( 2011 )。《 外 籍 配 偶 人 數 與 大 陸 ( 含 港 澳 ) 配 偶 人 數 》。 內 政 部 網 頁

〈http://www.immigration.gov.tw〉。

內 政 部 統 計 通 報 ( 2010 )。《 離 婚 者 按 結 婚 年 數 統 計 》。 內 政 部 網 頁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孔員(2006)。《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方秋雅譯,Beverly Otto原著(2008)。《嬰幼兒的讀寫發展》。臺北:華騰。

方隆彰(1999)。〈思考的引擎--讀書會的善問工夫〉,《社教資料雜誌》,第 251 期,頁 3-6。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臺北:五南。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 會研究季刊》,第 41 期,頁 99-127。

王素蘭(2006)。《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影 響》。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清(2010)。〈新移民家庭之親職教育〉。載於鍾鳳嬌(主編),《新移民家庭幅與實踐》,

頁 199-215。臺北:巨流。

王朝茂(1990)。〈社會支持與人際適應關係之研究〉,《教育文粹》,第20期第2卷,頁230-247。

王雅芬(2004)。《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臺北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在 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王嘉龍(2001)。〈家庭親子閱讀活動之探討〉,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兒童及中小學圖書 館」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圖書館學會。

王碧霜、黃淑玲(2009)。〈新移民女性的敘事文本及其教育意涵〉,《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 發展期刊》,第 2 期第 2 卷,頁 59-75。

王震武、林文瑛(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

第 3 期,頁 2-92。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 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第 3 期第 1 卷,頁 3-36。

田閔如(2005)。《在臺大陸女性配偶生活適應與第二代子女教養狀況之探討─以臺東縣為 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照(2009)。〈發展多元文化社會資本因應移民婦女貧窮問題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第 127 期,頁 42-54。

吳宗曄(2006)。《雲林縣本籍與東南亞外籍配偶之國小高年級子女親子關係對其生活適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6

之影響》。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吳幸玲(2001)。〈親子共讀策略之三:幼兒閱讀〉。國語文教學及研究中心(主辦),《親子 共讀種籽帶領人培訓課程研習教材》,頁 76-79。臺北,國立師範學院。

吳明玨(2000)。〈教育部推展學習型家庭之規劃〉,《成人教育》,第 55 期,頁 36-44。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玲(2002)。《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響》。中原大學 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玲(2001)。〈新移民家庭親子共讀輔導策略~分享篇〉,《幼教資訊》,第 205 期,頁 15-24。

呂念慈(2007)。《六位東南亞籍新移民母親子女教養經驗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 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宛玲(2008)。《自我認同、角色認同、組織認同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臻(2007)。《彰化縣幼稚園外籍配偶家庭需求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中正大學社會福 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賢譯,Catherine Marshall & Gretchen B. Rossman(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臺北:五南。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作「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發 表於「2003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英蘭(2005)。《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價值觀、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高高屏 地區為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家源(2003)。《合作、競爭與衝突:潭南的災後重建與社會關係》。政治大學民族研 究所碩士論文。

李珮琪(2004)。《幼稚園親子共讀圖畫書研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 展季刊》,第 105 期,頁 101-109。

李澎蓉(2007)。《已婚婦女知覺原生家庭父母教養態度與母職角色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鴻瑛(2006)。《外籍配偶國小子女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杜淑霞(2005)。〈女人疼惜女人〉,載於夏曉鵑(主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頁 126-133。

臺北,左岸。

谷瑞勉譯,L.Dixon-Krauss 原著(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

心理。

林于勛(2009)。《國小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臺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7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新》。臺北:心理

林安全(2003)。《讀寫萌發親職訓練方案成效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良(2001)。〈要鼓勵, 還要努力!〉,載於林芝(主編),《打開親子共讀的一扇窗》,頁 23-31。臺北:幼獅。

林幸君(2009)。〈新移民子女的親子共讀〉,載於張芳全(主編),《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 育與教學》,頁 195-214。臺北:心理。

林姿君(2006)。《嬰幼兒家長實施親子共讀之調查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朝陽大學幼 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美琴(2002)。〈讀書會的長期發展與永續經營〉,《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 17 期第 4 卷,頁 1-7。

林家五、熊欣華、黃國隆(2006)。〈認同對決策嵌陷行為的影響:個體與群體層次的分析〉,

《臺灣管理學刊》,第 6 期第 1 卷,頁 157-180。

林家興(1998)。〈親職教育實施方式的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第151期,頁3132-3134。

林敏宜(2002)。《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敏宜(2002)。《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