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限制有下列幾項:

壹、 個人回溯記憶有限性

本研究主要邀請研究對象回顧過去與研究主題有關之經驗,部分事件可能因 為記憶模糊或時間較為久遠,未能完整呈現當時實際情況,或者已是經由研究對 象思考、重新詮釋知結果,此亦不免會與原來情況有部分差異,而有回溯記憶之 有限性。

再者,由於本研究的親生子女的家庭多為資深的寄養家庭,故家中皆歷經多 段的寄養安置,親生子女在分享時,可能會將不同時段的寄養安置經驗穿插分 享,故可能呈現出的多為較片段的資訊,較無法有完整性的整理分析。

貳、 研究場域的限制

礙於研究經費與研究時間的限制,本研究僅包含新北市之寄養家庭家中之 親生子女為訪談對象,因此可了解到的僅是新北市之寄養家庭親生子女對於家庭 寄養服務的看法及其經驗,無法擴及到其他縣市了解其他不同地理區域的寄養家 庭中的親生子女的主觀經驗與看法,而限制了其推論性。

參、 與研究對象關係建立之限制

訪談內容可能與過去個人經驗有關,言談間難免涉及個人隱私,然而研究 者為外來者,與研究對象的關係不似主責社工如此的熟識,因此在研究者與研究 對象不熟悉的情況下,欲希望研究對象談論自己的感受性及看法性的經驗,其可 能會影響資料的深度與廣度。此外,因某些寄養家庭親生子女為未成年,因此訪 談過程中需由主責社工陪同,其可能會影響研究對象的陳述過程,而較不敢說出 自己的想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肆、 受訪者差異性大歸類困難

由於受訪者的樣本數少,且因受訪者在分享的過程中會因安置個案數量 多,而呈現片段性的分享,導致呈現出的內容繁雜且差異性大,研究者在歸類的 過程中,無法達到互斥以及無法豐富各類別的內容,故難以將受訪著進行歸類。

伍、 機構寄養家庭選樣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選取的機構為台北市家庭寄養服務中心以及新北市家扶基金 會,然目前兩個機構中的寄養家庭在家庭的生命週期皆為空巢期的寄養家庭為 多,多數的寄養家庭多屬於退休後而投入寄養家庭服務的行列,家中的親生子女 其年齡層亦較大,屬於青少年階段或大學階段的寄養家庭親生子女較少,因此在 樣本的選取上較為不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丁碧雲(1975)。《兒童福利通論》。台北:中正書局。

內政部兒童局(2009)。《兒童及少年保護-寄養家庭數量》。內政部兒童局網頁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兒童局、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編(2009)。《97 年度兒童少年家庭 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書》。台中。

內政部兒童局、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編(2010)。《98 年度兒童少年家庭 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書》。台中。

內政部統計處(2008)。《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內政部統計處網頁:

(http://www.moi.gov.tw/stat/)

王大維、翁樹澍譯,H. Goldenberg& I. Goldenberg 原著(1999)。《家族治療 理論與技術》。台北:揚智文化。

王宜芬(2001)。《寄養家庭環境對先天成癮兒童行為發展之影響》。靜宜大學青 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王明姿(1993)。〈寄養安置後常見的問題與輔導〉,載於李欽湧主編,《社會工作 實務─兒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文 化。

王毓棻(1986)。《台北市寄養父母困擾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田美惠(2002)。《影響寄養家庭流失因素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W.Lawrence Neuman 原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化取向》。 台北:揚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江亮演(2008)。《婚姻與家庭》。台北:松慧。

江惠月(2008)。《社工員親屬寄養認知與寄養品質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依芳(2003)。《寄養家庭的壓力與調適》。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素秋(1999)。《兒童寄養父母之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中華兒童 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余漢儀(1996)。《兒童保護服務體系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余漢儀(1997)。〈家庭寄養照顧-受虐孩童的幸抑不幸〉,《台大社會學刊》,第 25 期,頁 105-140。

余漢儀(2000)。《台灣地區寄養家庭照護服務之探討》。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nel Quinn Pattion 原著(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

嘉義:濤石文化。

吳淑惠(2002)。《原住民寄養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吳尌君(1985)。《家庭與婚姻諮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尌君(1991)。《家庭治療入門》。台北:大洋。

李佩芬(2007)。《寄養家庭主要照顧者持續從是寄養家庭服務歷程之探討》。東 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沈玉琴(2005)。〈從家庭系統理論看家庭〉,《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 46 期。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6/46-32.htm)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慧香(1992)。《社會工作過程對寄養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兒 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香(1993)。〈寄養安置後常見的問題與輔導〉,載於李欽湧主編,《社會工作 實務─兒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周麗端等(2000)。《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中大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原賢(2008)。《從依戀關係探究寄養兒童在寄養家庭之經驗》。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博士論文。

林麗玉(2008)。《家暴案增多 寄養家庭給孩子溫暖》。中廣新聞網網址:

(http://www.true3detect.com.tw/w-news/index-news-16.htm)。

邵冰如(2007)。〈受虐孩子越來越多 寄養家庭嚴重不足〉,聯合晚報,4 月 27 日。

施教裕(2007)。〈系統理論觀點〉,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著,《社 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胡帅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翁毓秀(1990)。《台灣寄養安置評估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 中心。

翁慧圓(1993)。《社會工作實務─兒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南投:台灣省政府 社會處。

張燕華(1993)。《寄養父母對親職教育之需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彥君(2004)。《寄養家庭照顧受性侵害兒童及少年之經驗》。東海大學社會工 作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靜晃(2004)。《兒童福利》。台北:揚智

陳錫欽(2004)。《寄養父母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彭懷真(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曾怡芳(2001)。《家庭寄養服務之社會工作處遇模式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 政策與社會工作碩士論文。

曾瑞真(1989)。〈家庭系統觀點在親子關係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第 48 期,

頁 33-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美惠(2005)。〈從家庭系統理論探討離婚的挑戰〉,《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 50 期。(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0/50-40.htm)。 黃健智(2006)。《寄養兒少長期安置經驗回溯之研究》。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

士論文。

黃梅琪(2005)。《受虐兒在我家─寄養父母主觀寄養照顧歷程之探討》。東吳大 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錦敦(2004)。《受虐少年接受寄養安置之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蘭雯(2003)。〈我不能住在自己家〉,《學生輔導》,第 88 期,頁 48-55。

楊素雲(2003)。《寄養家庭困擾因應之研究--提前終止後並持續寄養服務之角色 調適》。東海大學社工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葆茨(1997)。《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葆茨(1998)。《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可屏(2002)。〈寄養兒童少年生活適應促進〉,發表於「91 家庭寄養服務實務 工作」學術研討會:台北。

歐妙苓(200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獨生子女的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 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錦陵(2008)。《寄養照顧者對親生子女與寄養兒童間教養方式之探討─以台 中海線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蔡柏英(2001)。《迢迢回家路--高雄市受虐兒童安置於寄養家庭生活適應之 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 訓練中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鄧啟明(2000)。《受虐兒童後續處遇模式之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 會工作碩士論文。

鄭敦淳、江玉龍(2006)。〈美國寄養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社區發展 季刊》,第 113 期,頁 196-207。

謝秀芬(1986)。《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五南。

謝秀芬(2004)。《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簡春安、鄒帄儀(2005)。《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美蘭(1995)。《探討一個青少年個案提前終止寄養的因素》。國立中正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帅獅文化。

羅怡華(2007)。《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分享行為與同儕互動之比較》。朝陽科技 大學帅兒保育系碩士班論文。

蘇麗華(2001)。《兒童保護與寄養服務》。世界展望會第 111 會訊電子板網址:

(http://www2.worldvision.org.tw/JotList.asp?Jot=111C)。

蘇麗華、王明鳳(1998)。〈台北市寄養服務工作的現況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 第 84 期,頁 112-118。

外文部分

Ackerman, N. J. (1984). A theory of family systems.New York: Gardner.

Babbie, E. (2007).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1 nd

ed). Belmont: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Baum, A.C., S. J. Crase and K. L. Crase (2001). „Influences on the decision to become or not become a foster parent‟, Families in Society, 82(2):202-213.

Brown, J. and P. Calder (2000). „Concept mapping the needs of foster parents‟, Child

Welfare,79(6): 729-746.

Crossen-Tower, C. (2007). Exploring child welfare: A practice perspective(4nd e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urtis, P. A., G. Jr Dale and J. C. Kendall (1999). The foster care crisis: transiating

research into policy and practic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Lincoln and

London.

Eastman(1979). „The foster family in a system theory perspective‟, Child Welfare, 58(9):564-570.

Edelstein, S. B., B.Dorli and W. Jill(2001). „Helping foster parents cope with separation, loss, and grief‟, Child Welfare, 80(5).

Eills, L. (1972). „Sharing with strangers: the role of the group home foster family‟s

Eills, L. (1972). „Sharing with strangers: the role of the group home foster fami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