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一)未能訪談到因事件而離開家庭暴力防治服務的受訪者

本研究僅訪談五位受訪者在面對案主遭逢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的處遇經驗,每 位受訪者的經驗都有其獨特性,較難以代表所有曾經有經歷過案主發生重大家庭 暴力事件的社工都會有一樣的想法與感受。研究者在找尋研究對象時,較未能成 功找到曾經遭遇過案主發生重大家庭暴力事件後離開家庭暴力防治領域工作的 社工,因此,較難以探討到這一類型的社工,在事件發生後所面臨到的衝擊與影 響有哪些?

(二)受訪者事件發生時間距今較久

本研究所訪談到的五位受訪者所經歷的重大親密關係暴力事件與受訪時間 相距最長為 7 年,最短為 1 年,因此當在進行訪談過程中,相距時間較長者需要 較多的時間回想事件發生時的細節,有部分細節與感受在表述上也難完整陳述,

影響資料收集上的完整性。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研究者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有遇見當時與研究者一同處理重大家庭暴力事 件的家防官,雖已事隔兩、三年,但家防官在提到當時看見案主傷重的景象時,

仍餘悸猶存,家防官也因為這一事件的影響而不想要繼續擔任家庭暴力防治的窗 口,轉換至性侵害防治的業務。這一段對話的過程讓自己思考到我們在網絡合作 中較常合作的專業網絡成員是警政,因此當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發生後對於家防官 而言,會出現什麼樣的經驗與感受,對於其專業認同上的影響又是什麼?因此,

在未來針對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的研究可以去探討不同專業網絡成員在面對同一 重大家庭暴力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有哪些?藉由這樣的對話與討論能產生更豐富 的研究成果。

8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網路資料:

家庭暴力防治法。檢索網站: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71,檢索日 期:2017.3.20。

家暴社工:當我們集體被體制強暴 該如何守住專業倫理?檢索網站: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027/1229835,檢索日期:

2017.10.30。

家暴社工心聲:看著家暴體制完整,也看著個人主體消逝。檢索網站: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029/1231062/ ,檢索日 期:2017.10.30。

家暴工作者:在究責文化中浮沉於「專業發展」假象的社工專業省思。檢索網站: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030/1231932/,檢索日 期:2017.10.30。

「女童被虐致死,社工不用負責嗎?」保護孩子,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檢索網站:

http://npost.tw/archives/39507, 檢 索 日 期 : 2017.11.30。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6)。建構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高危機個案解除列管之 多面向評估指標。檢索網站:

https://dep.mohw.gov.tw/dops/cp-1147-7940-105.html,檢索日期:

2018.11.28 二、書籍、期刊與論文

王珮玲(2009)。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實務操作方法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 工作學刊,13(1),141-184。

王昭惠(2010)。助人者看不見的傷口:心理助人者替代性創傷形成歷程之初探(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90

王於磐(2013)。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高危機個案解除列管指標再評估之研究-以 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王靜嬋、許瓊文(2012)。獨自療傷的記者?從社會支持取徑檢視記者創傷壓力的 調適。中華傳播學刊,22,211-257。

王增勇、陳淑芬(2013)。你聽不懂我的恐懼:不被看見的高壓權控暴力。台灣 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台北。

吳素霞、張錦麗(2011)。十年磨一劍-我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之回顧與展望。社 區發展季刊,133,328-345。

汪淑媛(2006)。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工作者情緒張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政策與社會 工作學刊,10(1),189-226。

汪淑媛(2008)。論台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台大社會工作學 刊,17,1-42。

吳啟安(2009)。雲林縣「家庭暴力高危機個案跨機構危險評估方案」執行成效初 探。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5(2),91-107。

吳啟安(2014)。家庭暴力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危險管理過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淑美(2011)。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推動成效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明珍、徐瑋婷、鄭友芳、蕭丞芳、陳淑玫、張英陣(2015)。真的嚇著了:社會 工作者的恐懼經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9,87-110。

李易蓁、王招萍(2013)。雲林縣垂直整合家暴社工之工作現況與被害人處遇內 涵。嘉南學報,39,260-269。

林明傑 鄭瑞隆 蔡宗晃 張秀鴛 李文輝(2006)。家庭暴力案件危險分級管理試辦 方案之檢驗。社區發展季刊,115,290-308。

林美薰(2015)。北京世界婦女大會二十周年-臺灣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的倡議行

91

動。婦研縱橫,103,64-72。DOI:10.6256/FWGS.2015.103.64

胡幼慧、姚美華(2003)。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 流。

邱琇琳(2005)。專業助人者之替代性受創與因應策略—以公部門家防社工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宋名萍(2016)。活在無形牢籠裡:探討親密伴侶中的高壓控管(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馬宗潔、廖美蓮、洪惠芬(2012)。比較親密伴侶殺人案之性別差異。台大社會工 作學刊,26,1-40。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台北:巨流。

許可依(2017)。家暴社工,我們為什麼要「演戲」?-家暴安全網的建制民族誌 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梁麗清(2016)。親密伴侶暴力的性別思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陳宜珍、王卓聖、吳淑美(2013)。推動台南市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之行動研究。

明道學術論壇,8(3),25-40。

黃龍杰(2008)。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理重建。台北:張老師。

黃翠紋(2004)。婚姻暴力嚴重性影響因素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1),127-154。

黃翠紋、林淑君(2016)。高危機親密關係暴力事件特性與處遇作為之分析。犯罪 學期刊,19(1),20-58。

黃心怡、楊愉安、溫筱雯、林良穗、沈瓊桃(2016)。都是權控惹的禍?多元化親 密伴侶暴力型態之服務挑戰-以大台北地區聲請保護令案件為例。亞洲家庭 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2(2),57-84。

黃欣妏(2011)。心理治療人員面對個案自殺死亡之因應歷程與方式。輔導季刊, 47(4),50-60。

葉孟青(2010)。從家庭暴力高危險個案跨機構評估方案探討家庭暴力防治網絡整

92

合機制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葉玉如、黃翠紋(2010)。建構家暴事件安全防護網-談高雄市運作經驗。高雄市 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研究報告,未出版。

廖鮫諳(2014)。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會工作者專業熱情疲憊現象初探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趙國妤(2011)。親密關係暴力高危險案件實務介入與處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淑瓊、王珮玲(2011)。家暴安全防護網成效評估計畫。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未出版。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游美貴(2012)。親密關係暴力問題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未出 版。

潘淑滿、林東龍、林雅容、陳杏容(2015)。103 年度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 統計資料調查。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潘淑滿、張秀鴛、潘英美(2016)。我國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之調查研究。社區 發展季刊,156,193-211。

鄭詩穎(2015)。受暴女性為何無法逃脫?-從「家庭暴力」到「高壓控管」。中華 心理衛生學刊,28(4),481-497。

賴玉亭(2011)。生死接觸:探討安寧社會工作者面對案主死亡之情緒轉換歷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台北市。

羅燦煐(2011)。我國同居親密關係之暴力樣態、歷程及服務需求之研究。內政部 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蕭郁娟(2016)。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危險判斷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 國際大學,南投縣。

93

英文文獻:

Allen,Mary(2013).Social Work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London:Routledge

Anderson,K.L.(2005).Theorizing Gender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Research.Sex Roles,52,853-865.

Campbell,J.C.,Glass,N.,Sharps,P.W.,Laughon,K.,&Bloom,T.(2007)Intimate partner homicide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and

policy.Trauma,Violence,& Abuse,8(3),246-269.

Cohen, S.,& Wills,T.A.(1985).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98,310-357.

Fereday,J.,& Muir-Cochrane, E. (2006). Demonstrating rigor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A hybrid approach of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coding and them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5(1), 1-11.

George,J. & Stith,S.M. (2014). An Updated Feminist View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Family Process,53(2),179-193.

Johnson,M.P.(1995) Patriarchal terrorism and common couple violence Two form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7(2),283-294.

Johnson,M.P.(2008). A typology of domestic violence:Intimate terrorism, violent resistance, and 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M.P.(2006).Conflict and control gender symmetry and asymmetry in domestic violence. Violence against women,12(11),1003-1018 Rachel,H.,Aileen,M.P.,France,K.& Steven,K.(2016). Exploring resilience

and mindfulness as preventative factors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94

burnout and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mong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Work54, 631-637.

Stark,E.(2006),Commentary on Johnson’s”Conflict and Control:Gender Symmetry and Asymmetry in Domestic Violence”,Violence Against Women,12,1019-1025.

White, J.W.(2009).A Gendered Approach to Adole scent Dating

Violenc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33,1-15.

Weidmann, A., Fehm, L., & Fydrich, T. (2008). Covering the tsunami disaster: Subsuquent post-traumatic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ssociated social factors. Stress and Health, 24, 129-135.

95

附錄一:訪談大綱

「走過重大親密關係暴力事件-探討社會工作者之處遇經驗」

訪談大綱 受訪者編號:

訪談日期:

訪談地點:

壹、社會工作者之基本資料

一、工作單位屬性:□公部門 □民間組織 二、從事親密關係暴力服務年資: 年 月 三、職稱:

四、印象深刻的重大家庭暴力發生時間: 年 月 貳、訪談綱要

(一)、從事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上的處遇困境

一、請問您所服務的地區在進行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上的進行方式?

二、在您從事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期間,讓您感到最難以處理的案件為何?

三、在您處遇過程中感到困難時,您會採取的因應方式為何?

四、在您從事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期間,曾經遇過的重大家庭暴力事件有存在 著您感到困難的情境嗎?是什麼樣的困難?

(二)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發生時:

一、在您從事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時,您印象深刻的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為何?

發生時的情況為何?

二、此次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發生時,您在處遇過程中經歷過那些程序?

三、此次重大家庭暴力事件對於您曾經造成過哪些影響?

四、您如何去調適經歷重大家庭暴力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三)重大家庭暴力事件的回饋與反思:

一、在此次的重大家庭暴力事件後,您對於實務工作上會有哪些的建議與想法?

二、在經歷過此次的重大家庭暴力事件後,您對於現行的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 有什麼樣的建議與想法?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