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本研究以次級文獻資料分析和深度訪談來蒐集資料,因此缺乏推理小說出 版市場的田野觀察,研究者僅以訪問內容釐清出版市場的樣貌。由於研究者並 非出版產業工作者,對於產製過程的理解僅能透過訪談與次級資料分析,沒有 實際參與推理小說的出版工作,因此研究結果可能與實際狀況有所落差,為本 研究的限制之一。

其次,本研究的訪問集中在創作者與出版業者,缺乏版權經紀人的訪問,

書店業者、譯者的訪問資料也有所不足,因此在書籍翻譯與書店通路的部分,

有待後續研究者深入分析,釐清譯者、書店業者與版權經紀人在場域中的能動 性和參與權力鬥爭的過程。此外,由於受訪者主要透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 轉介,研究對象以協會為核心,導致研究發現受限於協會的觀點。從出版業者

- 100 -

的觀點看待本土推理的資料較少,亦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再者,本研究缺乏對於政府與相關文化政策在推理小說場域的行動者分 析。過去文獻資料顯示,戰後國民黨政府在反共復國、復興中華文化的文化政 策下,本土推理小說創作受到漠視。但隨著時代演進,後續政府的相關政策轉 變未受到探討。而本研究蒐集的資料顯示,目前政府相關贊助,只包含台灣推 理作家協會舉辦徵文獎,以及偵探書屋舉辦相關講座,本研究對出版產業的文 化政策僅了解片段,也作為一項限制。尤其本研究聚焦於 2000 年後推理小說出 版市場的變化,未深入探討本土推理創作重新起步的 1980 年代,當時大眾文學 的出版環境。因此本研究認為,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整理戰後大眾翻譯文學的 出版脈絡,釐清當時的社會條件如何影響大眾文學的創作、出版場域,以及目 前的翻譯文學市場如何形成,都是有待後續研究者完後的部分。

本研究也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從文化政策的角度,思考戰後政府在針對大 眾文學出版市場推行何種政策,如何影響出版產業,在場域中和其他行動者的 互動過程為何,了解當前出版環境形成的歷史脈絡,反思未來政府可透過何種 政策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推廣本土創作及出版。尤其本土創作受到翻譯作品 的排擠,導致本土創作者僅能以小眾的文學獎作為生產管道,作品無法走向大 眾。政府的角色可以在翻譯作品的數量,以及文學獎上做何種努力,都是可以 思考的方向。

本研究也發現,部分透過文學獎出版作品的創作者,後續也在出版社的合 作下持續出版作品,例如林斯諺、冷言等,這些創作者儘管在本土推理創作場 域中擁有一定象徵地位,卻都沒有廣泛地受到台灣讀者認識,顯然台灣尚未出 現如英國推理作家 Conan Doyle、Agatha Christie 等出版數十本作品,在社會 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推理作家。然而,台灣每年都有各個單位舉辦的文學獎,包 括地方政府、企業或基金會…等,對照本研究發現的結果,文學獎作為本土推

- 101 -

理小說的生產關鍵,卻讓文學創作維持在小眾場域。也許是透過文學獎出道的 形式,讓創作者被定位在小眾的位置。但這也顯示,儘管創作者獲得了與出版 社合作的機會,目前這些創作者的作品與定位走向大眾場域,可見台灣的出版 產業仍存在某些限制。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深入探討台灣文學出版產 業,釐清本土文學創作者從小眾走向大眾的限制為何,不僅可做為政府制定文 化政策的參考依據,也能令出版場域中的行動者更加了解自身限制的脈絡,希 望藉此能協助改善本土創作環境。

另外,本土創作者、評論者所理解的推理小說發展脈絡,都是建立於歐 美、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脈絡之上。將本土推理小說放在這樣的位置,確實是 既成的事實,因為本土推理創作自 1980 年代才重新起步,不論在創作或評論上 自然需要參考國外經典作品。然而,若完全參考國外的知識體系,也失去發展 自我風格的可能。不斷以同樣的脈絡評論作品,只能為讀者建構一種理解推理 小說的方式。因此本研究建議本土創作者、評論者可嘗試跳脫既有的思考框 架,以不同美學觀點來理解、評論推理小說,例如以社會學的角度,思考這些 經典作品鑲嵌在何種社會脈絡之下,反映出何種社會意義,讓讀者理解推理小 說的方式變得多元。此外,創作者也可思考如何結合在地元素或華文創作的特 色,發展出擁有不同風格的推理小說,一如當年日本的創作者松本清張,開啟 1960 年代的「社會派推理」,如此才能讓「推理」此一外來文類在台灣扎根、

成長,發展出獨特性。

最後,本研究也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探討文學市場的跨國傳播現象,尤其台 灣推理小說市場深受美國、日本影響,他們的文學出版產業如何形成,並成為 當前世界上重要的文化輸出國,都是我國政府在規劃出版產業的文化政策時,

可以參考的對象。藉由探討美國、日本等文化輸出國的文學出版產業,希望未 來研究能理解創作者在其場域中的能動性與限制,以及政府如何介入並引導出 版產業,反思如何提供本土創作者更友善的環境,推廣本土創作。

- 102 -

參考資料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Bourdieu, P. (1992). The rules of art.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 S95-S120.

Ellison, B., Steinfield, C. and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4): 1143-1168.

Hesmondhalph, D. (2006).Bourdieu, the media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8(2): 211-231.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24.

Maguire, J. & Matthews, J. (2012). Are We All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Now?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in Context.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5(5): 551-62.

Miège, B. (1979). The Cultural Commodity. Media, Cultural and Society, 297-311.

Negus, K .(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 16(4):

501-515.

- 103 -

Wise, K., Alhabash, S. and Park, H. (2010). Emotional responses during social information seeking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13 (5): 555-562.

王梅香(2014)。〈台灣文學作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分 析》,8:111-149。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電子報(無日期)。上網日期:2015 年 1 月 15 日。網址:http://www.magazine.org.tw/epaperfiles/272_0215.htm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無日期),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介紹,上網日期:2015 年 1 月 15 日。網址:http://stn.eslite.com/ArticleByAuthor.aspx?id=296398 曲辰(2014)。〈朝向一個喧囂的年代──台灣推理小說簡史〉,《聯合文學》,

361:54-58。

呂淳鈺(2004)。〈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 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宋偉航譯(2004)。《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出版。(原書 Bourdieu, P.

translated by Nice, R.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李令儀(2014)。〈文化中介者的中介與介入──出版產業創意生產的內在矛 盾〉。《台灣社會學》,28:97-147。

李育菁(2014)。〈數位化時代下,華文出版場域的轉型與突變〉。《藝術論文集 刊》,22&23:37-53。

李猛、李康譯(2008)。《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原書 Bourdieu, P.& Wacquant, L.(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04 -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台灣商務。

林淇漾(2009)。〈場域.權力與遊戲:從舊書重印論台灣文學出版的經典再 塑〉。《東海中文學報》,21:263-286。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邱天助(2001)。《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金石堂網路書店。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board.asp?RankType=new&sell type=sell01。上網日期:2015 年 5 月 16 日。

金儒農(2008)。〈喧囂以前──台灣推理小說出版概況〉。《文訊》,269:62-27。

洪婉瑜(2007)。《推理小說研究:兼論林佛兒推理小說》,台南縣政府。

孫智綺譯(201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許珮馨(2008)。〈台灣現代散文學位論文的研究現象分析〉。《第四屆文學與資 訊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57-278。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 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郭峰淵、曾智義、吳守宏(2012)。〈社會網絡科技設計賦能與社會資本研 究〉。《資訊管理學報》,19(1):51-8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國偉(2008)。〈本土推理‧百年孤寂──台灣推理小說發展概論〉。《文訊》,

269:53-61。

陳國偉(2013)。《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

- 105 -

台北:聯合文學。

陳順孝(2010)。〈台灣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世界文化入口網亞太祕書處 網站。網址:http://ap.culturemondo.org/node/5485。上網日期:2015 年 9 月 29 日

傅仰止(2005)。〈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 資」機制〉。《台灣社會學》,9:165-203。

傅博(1985)。〈推理小說的原理〉,《推理》。3:10-12。

曾淑芬、魏婉筑(2013)。〈社群網站中的社會資本、聲譽管理行為與信任網絡 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25):84-105

辜雅蕾(2008)。〈數位科技對文化工作者的影響-以流行音樂工作者為例〉。國 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須文蔚(2007)。〈大專校園文學獎類型及在文學場中之位置〉。《東華漢學》,

6:315-342。

楊照(1995)。〈「缺乏明確動機……」──評台灣本土推理小說〉,《文學的原 像》,台北:聯合文學。

葉至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詹宏志(2002)。《詹宏志私房謀殺》,台北:遠流。

劉暉譯(2011)。《藝術的法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原書 Bourdieu, P.

(1992). The rules of art.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魏玓(2011)。〈網路與社運:趨勢、機會與課題專題前言〉。《臺灣社會研 究》,85:415-421。

- 106 -

附錄一、訪談大綱──創作者

1. 請問您何時開始接觸推理小說?您是否特別喜歡推理小說?您是否接觸其他 類型的書籍?

2. 請問您如何開始創作推理小說?就您出版推理小說的經驗來說,您是如何發 想靈感、規劃寫作?

3.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您得過___獎,得獎對您的意義為何?

4. 請問您除了閱讀外,平時還有哪些興趣?

5. 請問您如何找到願意為您出書的出版社?您與出版社通常會如何簽訂合約?

在合約中對您來說最重要是哪些地方?其中收入如何計算?

6. 請問您如何維繫您的生活?(若有工作)請問您如何協調工作與創作推理小

6. 請問您如何維繫您的生活?(若有工作)請問您如何協調工作與創作推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