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展望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展望

壹、 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選取的限制

以受訪者條件分析,本研究的 7 位受訪者,男女比例為 2:5,原本僅有 1 位 男性受訪者,為平衡性別比例,最後再篩選出 1 位男性參與者,但男性比例依舊 偏低;年齡分布為 21-34 歲,平均 27 歲,受訪者 30 歲以上有 3 位、2 位受訪者分 別 27 歲與 29 歲也偏向 30 歲、最後 2 位受訪者為 20 與 21 歲,因此,在年齡分布 較為集中招募年齡的上限,從訪談資料分析中,也發現受訪者年齡背後隱藏的是 當時代社會福利背景的差異,致家庭接受的服務類型亦有落差。另外,因應受照 顧者的疾病類型,照顧者提供的照顧型態有 4 位主要為生理層面、1 位主要是心理 層面及 2 位合併生理及心理層面,但屬心理層面照顧的精神疾患,其表現的行為 差異致因應照顧的方式有相當不同的型態,無法針對相同型態進一步細緻的瞭解 差異;最後發現 2 位男性受訪者皆尚有其他可提供協助照顧之人力,非嚴格定義 之主要照顧者,無法更多元的收集男性主要照顧者之經驗。

二、回溯記憶的限制

本研究係以回顧兒少時期的照顧經歷方式進行之,因此在空間與時間的轉換 上有一定的挑戰,考驗著受訪者的記憶力以及表達能力。然而,在回顧過程中,

受訪者在經歷的時間軸上可能會有記憶模糊與片斷,無法完整、清楚表達當時感 受與經驗的情形。因此,所蒐集的資訊可能較不完備,而影響照顧歷程完整呈現 之品質。

三、訪談時間與次數的限制

由於研究期程的限制,僅對研究參與者進行一至二次的訪談,進一步限制研 究資料分析的豐富性。然而照顧過程及產生之影響皆是長時間、動態且不斷累積

的歷程,但本研究受限時間只進行一至二次的訪談,僅能就當下或單次經驗進行 探討,而無法呈現完整的長期變化歷程,所蒐集到的資料深度也會受到限制。

貳、 未來研究展望

在成人照顧者當中,常是由女性擔任家庭照顧者的角色,主要原因在於孝道 倫理中的角色觀點,認為個人所扮演的角色皆存在某種特定的行為期待與規範,

以及一套既定的行為模式。而這樣的性別角色觀念,造就女性被期待應承擔起家 庭的照顧工作責任,雖然在兒少照顧者的形成因素探討中,性別不是主要的關鍵 因素,因此受傳統性別角色觀點的影響不明顯,但值得進一步再探究的是當兒少 邁入成年轉銜階段,開始考量發展婚姻關係與組成家庭的時期,曾為兒少家庭照 顧者是否會受社會性別因素影響,造成男女的選擇差異呢?

透過兒少家庭照顧者的經驗,我們可知,因為原生家庭存在的照顧需求,導 致他們可能無暇規劃未來的婚姻,進而拖延或放棄發展親密關係。然而,這種阻 礙僅會發生在女性的兒少家庭照顧者,讓她們有所顧慮,無法自由選擇伴侶或輕 易進入婚姻關係,甚至對此抱持著悲觀的想法嗎?我國傳統社會的婚姻觀,以「女 到男家」的嫁娶制,意謂女性嫁到別家去,而男性以婚姻把別家的女性娶進來,

所以女性結婚後,隨同男性居住,便不是原生家庭的家人,而是夫家的媳婦或是 親屬。由此觀點分析,女性的兒少家庭照顧者一旦與他人進入婚姻關係,她的立 場上屬於夫家的家人,凡事必須以夫家為重心和考量,對此,女性兒少家庭照顧 者在背負原生家庭照顧責任的包袱下,在婚姻關係的選擇上,是否會有更多不同 的考量因素,造成性別的差異呢?建議未來研究可再進一步探討兒少家庭照顧者 下一階段於發展親密關係的持續性影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 理學研究,6,354-376。

王以仁、李育奇、林慧芬、洪雅真、連惠君、潘婉茹(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 的適應》。台北:心理。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95:72-83。

王增勇(2011)。(家庭照顧者做為一種改革長期照顧的社會運動)。《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85:397-414。

王凱萱(2008)。《貧窮青少年生涯抉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 基金會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古允文(2003)。(縮短貧富差距:新時代的貧窮與社會救助),《國家政策論壇》,

92(冬):頁 231-235。

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宇娟(2004)。《少年家庭照顧者之生命故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 文。

余少祥(2008)。弱者的权利。北京。

洪湘婷(1998)。《期待與現實之間—成年子女照顧老年父母的角色探究》。國立台 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書昀(2010a)。〈被忽略的照顧者:認識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社區發展季刊》, 第 130 期,頁 85-97 。

吳書昀(2010b)。〈「甜蜜的負荷」外一章: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境遇與福 利建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 21 期,頁 153 -190。

吳書昀(2011)。〈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之照顧經驗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 學刊》,第 4 卷第 4 期,頁 153-190。

吳書昀(2014)。〈原住民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基本特質與照顧情境〉,黃源協(編)

《部落、家庭與照顧:原住民族生活經驗》,頁 225-256。台北:雙葉書局。

呂朝賢(2006)。〈貧窮動態及其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臺大社工學刊》, 第 14 期,頁 167-210。

呂朝賢、王德睦(2000)。(1960s 以降的美國貧窮理論:回顧與整合),《人文及 社會科學集刊》,第 12 卷第 1 期,頁 149-195。

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護政策之構思〉,《國家政策季刊》,第 4 卷第 4 期,頁 25-40。

呂寶靜(2007)。《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李易駿(2006)。(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 10 卷第 1 期,頁 1-47。

李易駿(2011)。(弱勢累積動態特性之分析:以台灣的個案為例)。《社會政策與 社會工作學刊》,15(1),頁 39-90。

李易駿、蕭琮琦(2008)。〈弱勢兒童的生活經驗與社會排除〉。發表於:《兒童及 少年權益:行動與挑戰學術研討會》。台中縣:靜宜大學。

李慶芳(2013)。解讀質化研究的意義。民國 102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4.html

吳嘉瑜(2005)。(倒轉的親子位置—「親職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季 刊》,第 41 卷第 1 期,頁 21-28。

吳雅惠(1997)。(老年婦女陷入貧窮因素之探討),《社會福利》,62,頁 14-21。

吳佳明(2011)。《貧窮少年生活經驗中復原力發展之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 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家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07)。《2007 第二屆家庭照顧者日家 庭照顧者調查》。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網頁。

林茹茵(2007)。《貧窮女性單親生活因應策略之探討與類型建構》。國立暨南國際 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邱延亮譯(2004),Oscar Lewis 原著(1959)。《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 生活的實錄》。台北:巨流。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胡幼慧、姚美華(1996)。〈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 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筱涵(2009)。《隔代教養祖父母照顧經驗之初探完整「生命裡的不完整」》。國 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宜瑩(2012)。《反轉的家庭照顧角色與經驗?-以兒少家庭照顧者與被照顧之 成年家屬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孫健忠(2002)。《台灣地區社會救助政策發展之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孫哲(1995)。《新人權論》。台北:五南。

張榕芸(2011)。《青少年時期經歷親職化者經驗之探究─以單親家庭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憶純、古允文(1999)。(家庭壓力、家庭資源與家庭危機形成之研究--以臺灣省 立臺中育幼院院童家庭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 3 卷第 1 期,

頁 95-139。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第 84 期,頁 12-30。

陳瑩蓉(2011)。《貧窮家庭親職化少年的自主發展》。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論文。

陳昱均(2014)。《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之福利需求初探》。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 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政峰、王德睦、王仕圖、蔡勇美(1999)。(老人單身家戶、女性單親家戶與貧 窮:嘉義縣低收入戶的貧窮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529-561。

黃斐莉(1993)。《台北市單親家庭子女照顧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黃彥宜(2005)。(照顧的難題:以一個婦女志工成長團體為例)。《臺大社會工作 學刊》,12,51-88。

黃聖紜(2005)。《窮孩子、低成就?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斐曉梅(2006)。(劣勢累積與制度不公平)。《婦女研究論叢》,2,7-10。

萬育維(2000)。《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蔡晴晴(2001)。《單親家庭貧窮歷程之研究—以臺中縣家扶中心受扶助家庭為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蔡秋雄、高淑清(2006)。(再見童年:國小單親女童親職化經驗的看見與省思)。

《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28。

蔡錦德(2003)。《不同家庭經濟狀況高中生職業可能自我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蕭琮琦(2013)。《台灣家庭經濟安全探析:生命歷程與貧窮動態觀點的詮釋》。國 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蕭金菊(1995)。《家屬長期照顧慢性病老人對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究》。私立東海 大學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鐘萍(2006)。(馬太效應與劣勢累積)。《黑河學刊》,6,頁 139-141。

英文部分

英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