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4

(王志弘,2002;黃厚銘,2002;陳佳靖,2003)。

然而相對於這些研究,我們想要強調的是,對 Facebook 使用者而言,他們 的線上與線下生活絕大多數相互交融,使用者多半會將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生 活樣態分享在 Facebook 上,透過線上發展真實世界內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

Facebook 是維繫真實人際關係的平台或工具,而非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造 成使用者在線上與線下的兩個世界相互交融。

二、實務上的意涵

本研究發現,組織成員常透過 Facebook 分享多樣化資訊,做為與同事互動 媒介,而 Facebook 亦能活化組織內的弱連結,讓不熟的人透過 Facebook 互相了 解並開始接觸。對組織來說,這項發現有著實務意涵,也就是組織可以善用 Facebook 做為內部溝通工具,活化組織內的弱連結,讓組織成員跳脫部門或正 式工作藩距,藉此凝聚組織成員間的情感,以增強個人對組織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另外,本研究同時發現,組織成員間透過 Facebook 進行非正式互動,能潤 滑彼此因正式工作而來的嚴肅氣氛,尋求更軟性的對待方式。因此組織也可以利 用 Facebook 做為內部溝通工具,軟化組織成員原本「僵硬」且正式的對待方式,

促進員工間非正式人際關係發展,讓組織內部正式工作運行更順利。

除了組織層面的實務意涵外,本研究對組織成員亦有相當啟示。本研究發 現,組織成員可以透過 Facebook 呈現出自己在工作場所中難以彰顯的特長,或 者美化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由此增加同事對自己的好感。也就是說,組織 成員也可透過 Facebook 發現同事私下的興趣,如料理等,倘若彼此私下嗜好相 同則可與同事發展工作外的友誼關係,讓自己在組織場域有機會結交更多朋友。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方式,探討組織成員運用 Facebook 後造成何種人際關 係樣態改變,然而在研究進行過程中仍有需要檢討之處。因此本節首先檢討本研 究缺失與限制,其次提出未來可發展方向的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一、研究限制

在研究方法設計上,本研究選擇兩家文化差異迥大的組織成員進行深度訪 談。雖然筆者在訪談前後,均持續觀察受訪者在 Facebook 上與同事間的互動情 形,以更加了解受訪者與同事間的關係,同時由於筆者曾經任職於此兩家公司,

對於受訪者提及的人際關係網絡有所了解。但我們了解倘若能在深度訪談進行過 程中,搭配系統化且長時間的參與觀察,比對受訪者在辦公室與 Facebook 上的 交錯互動,將會使本研究的資料蒐集工作更為完備,且能對組織內人際關係樣態 的改變領會更深。無法如此蒐集資料為筆者深感可惜,亦為本研究不足之處。

其次,本研究礙於時間、人力等限制下,無法針對其他類型組織進行討論,

僅選定兩家企業組織為研究對象,因此代表性稍顯不足,無法獲得更全面性的分 析討論。

二、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綜合研究發現,對未來研究提出以下建議方向。

(一)、新科技造成人際關係上癮的議題延伸

延續本研究發現,當 Facebook 和 iPhone 等行動裝置出現後,這些社交工具 促使個人無時無地想與他人連結,我們由此看到,Facebook 這類社交工具容易 造成某些使用者人際關係上癮的現象。所以我們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深入討論,使 用者如何透過 Facebook 和 iPhone 這類社交科技維繫關係,又如何造成人際關係 上癮,深入探究上癮行為表現在哪些層面,原因為何。從而更加理解科技對人際 關係的影響,並從這一面向思索科技與人際關係的關連。

(二)、深化論述實體人際關係經過 Facebook 中介後所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從組織角度出發,來探討實體人際關係經由 Facebook 中介後所產生 的改變。在研究進行過程中,我們發現實體關係經過 Facebook 中介後,確實帶 來有趣的變化,例如實體關係透過 Facebook 運作後,能活化群體裡的弱連結、

人際關係可以被閱讀等。然而本研究範圍僅限定組織情境,因此我們建議後續研 究可繼續探討 Facebook 對實體關係造成的影響,並在多種類型的實體關係上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墨,如同學、社團等不同類型的群體,以便能從更廣闊的面向進行分析,深化論 述實體關係透過 Facebook 中介後所造成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耀民(2005)。《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資 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弘(2002)。〈技術中介的人與自我:網際空間、分身組態與記憶裝置〉,《資 訊社會研究》,3: 1-24。

王澄華(200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皮世朋、劉昱志(2007)。〈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行為對於組織溝通滿意影響之研 究〉,「第十八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

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台北:麥田。(原書 Hagel III, J., & Armstrong, A. G.﹝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何宛芳(2007)。〈千億商機,從親朋好友開始〉,《數位時代》,162: 48-54。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通道的「虛擬人際關係」:探訪「電子佈告欄」

中電腦中介傳播情感關係的組成與發展〉,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 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

吳筱玫(2008)。《傳播科技與文明》。台北:智勝。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原書 Levinson, P.﹝1999﹞.

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 探〉,《中華傳播學會 1997 年學刊》,頁 2-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林玉婷(2006)。《即時通訊軟體 MSN Messenger 暱稱之呈現與溝通策略》。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侑民(2005)。《企業員工 MSN 自我效能影響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之 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施力群(2005)。《憑窗對望的想像:論網誌(blog)中的自我觀看》。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榮、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桂冠。(原書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夏鑄九、王志弘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原書 Castells, M.

﹝1998﹞.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Wiley: Blackwell.)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書 Goffman, E.﹝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Allen Lane,

Penguin Press.)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1)。《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

心理。

張惠蓉(2004)。《組織跨界人》。台北:五南。

張滿玲譯(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原書 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1998﹞. Social psycholog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曹家榮(2008)。〈MSN Messenger 的媒介訊息:從符擔性看 MSN 人際關係展演〉,

《資訊社會研究》,14: 133-166。

莊雅婷(2009 年 6 月 17 日)。〈Facebook 躍居美最大社交網站〉。上網日期:2010 年 3 月 1 日,取自「聯合新聞網/數位資訊」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 4&f_ART_ID=199515。

陳玉娟(1999)。《企業內網路運用於組織溝通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陳佳靖(2003)。〈網路空間‧人際關係:線上線下‧生活世界〉,《資訊社會研究》,

4: 141-179。

郭書祺(2000)。《企業運用網路公關之研究初探—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國立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珠、郭欣春、曾慧琦譯(1998)。《組織傳播》。台北:五南。(原書 Miller, K.

﹝1995﹞.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and processes.)

陳榮德(2003)。《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 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蓉萱(2005)。〈線上社會支持類型初探—以即時通訊軟體 MSN 為例〉。中華傳 播學會 2005 年學刊。

陳蓉萱(2006)。《科技化人際關係新圖像:MSN 使用者運用在場訊息的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儀珊(2002)。《地方記者組織內部溝通媒介運用之研究—以桃竹苗區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泗清、楊中芳(1999)。〈人際交往關係的影響因素與發展過程〉,《本土心理學 研究》,12: 291-312。

楊中芳(2001)。〈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楊中芳(編),《中國人的人 際關係、情感與信任》,頁 337-370。台北:遠流。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香港:三聯。

程予誠(2003)。《網路傳播對網路、人、組織未來的影響》。台北:五南。

黃光國(1985)。《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 118-149。

黃厚銘(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 65-106。

黃國庭(2009)。《大學生的社會網絡網站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之關連性研究—以 無名小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趙郁竹(2008 年 06 月 23 日),〈Facebook 中文介面上線〉。上網日期:2010 年 3 月 1 日,取自「iThome Online」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9528。

楊語芸譯(1997)。《九○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原書 Deaux, K., Dane, F. C., & Wrightsman, L. S.﹝1993﹞.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90s.)

潘邦順譯(1999)。《組織傳播學》。台北:風雲論壇。(原書 Andrews, P. H., & Herschel, R. T.﹝1996﹞.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mpowerment in a technological

society.)

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以 MSN Messenger 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謝光萍、吳怡萱譯(200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互動與網際網路》。台北:韋 伯。(原書 Thurlow, C., Lengel, L., & Tomic, A.﹝2004﹞.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曠文琪(2009)。〈140 字的威力〉,《商業周刊》,1127: 80-110。

羅之盈(2010 年 1 月 04 日),〈Facebook 行銷學崛起〉,《數位時代》。上網日期:

2010 年 03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13457。

譚天、吳佳真譯(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台北:遠流。(原 書 Turkle, S.﹝1996﹞.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二、英文文獻

Barnes, S. B. (2003).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uman-to-human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Internet. Boston, MA: Pearson Allyn & Bacon.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article 11.

Haythornthwaite, C. (2005). Social networks and Internet connectivity effe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8(2), 125-1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DeVito, J. A. (2009).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12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article 1.

Utz, S. (2009).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campaigning via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221–243.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 3-43.